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51 儿女教育的原则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4日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51 儿女教育的原则

  曾子妻准备去集市,刚出家门,儿子闹着要跟着去。曾子妻哄他:“你在家等着,我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吗?我回来杀猪给你做。”儿子一听,立即变乖,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妻从集市回来,远远就听见院子里的噪杂声。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准备杀猪。她急忙拦住丈夫:“家里养猪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是要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骗人。”

  曾子用言行告诉我们: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对儿女的教育,如果太过严厉,会让儿女害怕,而不敢与父母沟通,甚至导致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如果太过溺爱,又会让儿女养成骄慢放纵的习性。如何教育儿女礼貌有序,又不会太压抑想法,让儿女天真活泼,又不致太过放逸无礼,实在是身为现代父母者一大课题。要给儿女什么样的教育呢?

  一要有自我要求的习惯。有些父母过于疼爱儿女,课业上的进度、生活上的整洁都是由父母督促完成,甚至由父母代劳。父母不在身边,儿女的学习乃至生活就一塌糊涂。这样的教育不是爱护,是让儿女养成依赖心,时时要人照顾。因此,要让儿女养成自我要求的习惯,这是让儿女对自己负责,训练儿女独立,懂得照顾自己。

  二要有尊敬接受的性格。这在人际关系密切的现代社会尤其重要。有了接受的性格,才能虚心纳受师长、主管、同侪的教导与建议,尊敬他人,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存在,处事上才不会任己之意、为所欲为。有了这种融和、接受的性格,才能与人共事。古德云“涵容是处事第一法”,尊敬接受的性格就是涵容的养成。

  三要有明因识果的知见。有了这样的知见,才能让孩子时时注意自己的善恶行为。明因识果,孩子就会知道所有的言行举止都必须由自己承担负责,明因识果,他会懂得“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知道去恶向善。正见养成后,父母就不用担心害怕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错方向。

  四要有感恩说好的美德。培养儿童表达感谢,口中常常说好,心中常常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才能体会别人的付出;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懂得报恩。一个懂得感恩说好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

  教育儿女,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语、态度与方法,要慈严并施,耐心诱导。你不以框架束缚儿女,儿女就能尽其特性,发展自我。儿女懂得谦恭仁爱、明因感恩、修正身心,才是教育之道。

  ·佛光菜根谭·

  受教者,应如“虚空”接纳一切,方能容受真理,

  施教者,须像“虚空”无所不相,才能同事摄受。

 返回目录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