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普巴扎西活佛: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念咒语的时候如何具足四精要法?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9日
来源:   作者:普巴扎西活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普巴扎西活佛: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念咒语的时候如何具足四精要法?

 

  问:顶礼上师!请教上师,念咒语的时候如何具足四精要法?

  答:四精要法是指传承法脉清净而具普遍之信心、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和善巧运用。

  一、传承法脉清净

  无论修学什么法门,传承法脉必须要清净。

  例如我们得到一个又甜又香的水果,内心非常欢喜,并且自己也想种植这样的水果,第一步要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去寻找这个水果的产地和种植者,并且将种植这个水果的人视为自己的老师,向他请教该如何去种植培育这个水果。之后,要按照老师授予给你的方法进行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由于老师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对治,只要你依教奉行,就可以解决诸多问题,并且最终得到一模一样的果实。

  如果你只是通过说明书了解种植水果的方法,而没有一个真正的老师传授经验,那么别说长出一模一样的水果,是否能长出水果都很难说。因此第一点,传承法脉必须要清净。

  现前每当我们从事一切善行时,都应该先问问自己,如是去行持,今生是否能成办解脱?

  有的人可能觉得:“可以啊。因为我念诵的是《金刚经》、阿弥陀佛”等等。那么此时再问一下自己,是否有历代高僧大德是如你这般念诵而成就的?以前是有高僧大德依念诵而成就的,但他们的念诵和你的念诵是一模一样的吗?

  如果你不知道,那就说明你现前就是试验品。因为往昔没有一位高僧大德是如同你现前修法般而成办解脱的,所以你现前已成为试验品。也就是说,你这样修行有可能成就,也有可能无法成就。我们的人身非常短暂,无常随时就会降临,在这短短的时间当中,我们可不能成为一个试验品。

  如今很多人都喜欢试验各式各样的种植方式。无论是种植水果还是种植蔬菜,试验不同的种植方式,有的可能会成功,有的可能就会失败。但在我们短短几十年的人生当中,可绝不能成为试验品。一旦要是试验失败,想再继续修法,恐怕就没时间了。所以我们的修行必须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因此传承法脉清净非常重要。

  四精要法当中的第一点就是传承法脉清净。具有这样清净的传承,我们的信心就会普遍。无论是面对依止过的导师还是没依止过的导师,认识的导师还是陌生的导师,我们都能以平等心去对待。

  当然在依止过程中,还要根据个人的缘分来定夺。有些弟子可能依止这位导师的时候,信心更大一些;有些弟子同样依止这位导师,可能就无法生起那么大的信心,这就是个人的缘分不同。所以我们在依止导师之上,不仅要具德,还要具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绝不能讲解他人的过失,绝不能去诽谤他人。

  这是四精要法的第一个要点,传承法脉清净而具普遍之信心。

  二、通达方便

  在念诵咒语之时,若能按照《上师瑜伽导修》本身的要求去行持,也非常好。比如说前行之前行的要点:地处清净以及立誓等方便;入座前行之身要七支坐法、语要排九节佛风、意要发菩提心等。若有一定的时间可以静坐持咒,再辅之以共同外前行和念诵仪轨及回向,这样就非常好。

  即便不会念诵很多仪轨,只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也可以,因为念诵仪轨不在于多与少,念诵即可。这些我们把他称之为通达方便。

  三、认识智慧

  认识智慧就是修禅定。从禅定的角度而言,我们先从有相定开始入手,逐渐创造更高的禅定,按照这样的次第去修行。

  四、善巧运用

  在创造这种禅定的时候,若遇昏沉、掉举侵犯,该怎么去对治呢?比如,每天妄念起现的程度不一样,若要是很粗的话,该怎么去对治;若要是很细的话,又该怎么去对治。这种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不同而树立不同的方便道,就叫善巧运用。所以持咒可以如是运用到四精要法当中。

返回目录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