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祈竹仁波切: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1.止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4日
来源:   作者:祈竹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祈竹仁波切: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1.止

 

  止与观二者,分别与定学及慧学二者,及禅定度与般若度二者,有直接之关系。定学及慧学是中士、小乘者及上士、大乘者之必需,所以我们必须致力于成就止与观。

  止观二者之利益无穷。若配合出离心而修,它们便可令行者解脱。若进而配合菩提心而修,它们便可令行者成佛。若成就了止,我们便能把心固定于善法上安住不散,所以这是十分有利于修行的一种成就。观则指依赖于定力之上、善观察事物之本质。止观二者相辅相承,观好比一盏明亮的灯,止则好比稳稳地持此灯的手,二者配合便可令我们看到空性,犹如在黑暗中持灯看画。若缺乏了观,就如灯光不明而无法看画;若缺了止,则如持灯之手不定,令明灯之光影摇晃飘忽,以致仍然无法看画。

  若无止之力,观是无法深入进行的,所以在止观二者间,我们必须先修止。修止有许多种方法,而本章题挑选了以本师释迦牟尼形相为专注所缘境之方法。在依照章题的教授而禅修时,我们应对佛陀之莲座、月座、袈裟、手印等一一细节尽力观清,把心定于其上使不散失,越久越好。这其中有两个要求,一是要令显像明显、清楚,二为令心能住于其上。在开始修时,我们既不能观得清晰形相,也无法令心安住其上,所以我们只求有个大概轮廓即可,并要耐心地坚持训练。在渐渐进步后,我们便可以把佛相之细节观清,而且住定之时间亦会延长。有关这些,传统上有极多开示,但它们可被概括为以八种方法断除五种过失、依六力及四作意而经历九个成就阶段等教授,读者宜依《菩提道次第广论》及《掌中解脱论》研学(注:亦见于法师著作《甘露法洋》中)。

  在修定时,我们虽亦可以日常禅修之方式进行,但较有效之方法是闭关专修。在闭关时,我们必须在合宜的地方进行,而且应少欲、知足、断除世间杂务,更应断除贪欲及谨慎地保持戒行清净。在初修时,我们并不采用其它菩提道次第禅修的一天三或四长座的方法修定,而应改以每天分为十多短座而进行,以保证每一座的质量。

  禅定的修持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调心后,依教授而修诵前行,然后向顶上佛陀祈求加持成就禅定。

  正行

  观想顶上佛陀发放出一尊形相与其相同、大小如一姆指的分身在我们眉心对面之虚空中,在将其身相每一细节均在意念观想中清晰现起后,把心念系于此形相上,令不漂离或散乱。

  结行

  在修定完毕后,先观面前佛陀融入自己身体,然后依教授而一心向顶上佛陀祈祷及发愿,并作诵咒、顶上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众生之观想等,最后念诵回向文。

  于座下时间,应多阅读开示禅定法门之有关典籍。

返回目录

----------------------------------------------------------------------------------------------------------------

更多祈竹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