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来源:   作者:济群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无生忏,是佛法中的最高级的忏法,能从根本上消除业障。其实,心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让心恢复到自然状态。我们现有的凡夫心,是心灵扭曲的表现。这种扭曲带来了痛苦、烦恼、不安,形成了种种心结。如果我们将心安住于本来的清净状态,所有心结将随之消融。就像蛇,无论将身体缠成多么复杂的结,自己都能解开。我们的心,也具备这种化解心结的能力。

  本来清净,是指心的本质,即《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关键在于,我们必须体认到心的清净本质,并安住于这一层面。若进一步扩大清净心的作用,那么因凡夫心造作的业力就失去了落脚点。事实上,这种清净心有足够的力量来消除业障。

  但我们要知道,所谓本来清净,是指心的本质,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未造过业。如果我们认识到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那么,一切不净和污垢就失去了生根之处。其实,每个念头都是无根的。比如我们想着这本书,内心就会出现关于书的种种。然后再想到麦克风,书的念头就不复存在了。念头从书转到麦克风的过程,只是影像的转换而已,深究起来,正是来无影而去无踪。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造的业力,也只是内心的一些影像而已。无论善或不善的心行产生作用时,都不曾离开心的本质。正如大海涌起的波浪,尽管有无数变化,其本质还是海水。从佛法的最高见地而言,一切起心动念皆是法身的作用。我们只要不随着念头走,便不会影响心的本来清净,就像海浪终将回归大海,就像云彩无法染污虚空。

  2007年10月修订版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