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阇黎黄英桀: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大圆满三根本灌顶开示 勘布恭却嘉称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1日
来源:   作者:阿阇黎黄英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阇黎黄英桀: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大圆满三根本灌顶开示 勘布恭却嘉称

  勘布恭却嘉称

  众生自性相续即是佛性,此为根本圆满,当众生迷惑不解于此时,即还离诸佛、本尊。秘密金刚乘的种种方便,提供我们开启这不变自性的机会。有时我们也称秘密金刚乘为真言宗,意为善护自心。

  灌顶之前,首先要供养食子给地神以令其欢喜,并开示以净化其心,使灌顶仪式之进行得以和谐。加持地神后,要观内外护轮,从上师正觉之心中放出智慧火焰、智慧剑、智慧钉锤等种种智慧武器,防止外魔干扰,并在内心之中,了知究竟上实无一切物存在,以除心中烦恼障碍。

  然后皈依,生起大菩提心,为成就金刚持果位以救度众生而修学此法。将上师视为医生,所传之法为良药,自己为受轮回妄念、烦恼所障之患者。对自己有此良缘接触无上大法,要深感难得、庆幸、并下定决心努力实修。

  本法之缘起如后:不变自性之普贤王如来本来俱生,化现出金刚总持,由此化现出体性与金刚总持无二的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虽早已成正觉,然为利益众生故,仍示现前往寒林、高山苦修,成就噶拉多杰传承之大圆满法。并前往萨获一国,度化女弟子曼达拉瓦令其了悟。广行诸佛事业之后,应文殊化身的藏王赤松德贞迎请入藏,降伏诸魔、令其转心向法,使佛法在西藏建立起来,并广宏许多密法。

  此法虽为莲师所埋之伏藏,但取出此大圆满《甚深心意法》三根本灌顶的,是止贡噶举第十七任法王仁金钦彭措(1509-1557),其前生为藏王赤松德贞的王子慕帝赞波。他在赤松德贞之后继任为藏王,随即率所有大臣与虔信佛教之弟子们举行广大荟供,供养黄金等无量资财,对莲花生大士说:

  [DaBao上师,您是三世一切诸佛之父,藏地怙主,除你之外,我等众生无有依怙,因为人生极为无常,人人死时毫无把握,故请您务必开示如何修持正法,教授能够利益末世的无上法门,令众生得证无死成就。]

  王子慕帝赞波等人,如是一心祈请莲花生大士赐予殊胜教法,莲师便依其请求,在桑耶寺传授大圆满《甚深心意法》马头明王三根本的一系列灌顶与教法。并为对治末法时代众生夭折、短命、多病,以致无暇修持之障难,于是打开自己随身的护身盒,取出阿弥陀佛法门,并传授之。

  此不共之阿弥陀佛法门,系莲师证悟后禅定于乌金多杰林时,某晚有妖龙、妖厉、罗刹王等,率诸魔军前来干扰,于是莲师化现此阿弥陀佛身相以大悲心调伏之,对于极难调伏之魔众,则同时现马头明王相予以摧伏。所以莲师在传法前,特别殷嘱:

  [此法如我之心,今传予汝,务必善加修持!]

  并自乌金净土召遣此弥陀法之不共护法前来,介绍、交付给王子慕帝赞波。传法圆满后,莲师有鉴于藏王慕帝赞波政务繁忙,实修时间无多,因此便将诸此法要,以白海螺、绿松耳石、黄金、白银、蓝宝石、红珊瑚等六种珍贵粉末写下,妥为埋藏,交付护法严加守护,并授记慕帝赞波于未来世,必定有实修此法并得大证悟成就之法缘。

  到了公元十六世纪,出身居热氏贵族的止贡噶举法王仁钦彭措,在种种瑞相之下降生,他在多年在闭关修行中,曾多次得到应取出此伏藏法的瑞兆,但是因为他一心专修因此不以为意。直到他三十岁的土狗年(1538)藏历八月初十日,方依莲师依授记,到莲师与依喜措嘉一起闭关长达七年的圣地——止贡德忠,此圣山是莲师在西藏各地闭关最久的地方。

  法王仁钦彭措便是从此圣山山顶上,开启一处名为[空行秘密殊胜成就洞]的洞窟,从中取出内容涵括加行、生起、圆满次第、四种事业修法,乃至大圆满且却、妥噶、黑关修法无不齐备的大圆满《甚深心意法》。法王仁钦彭措的转世——法王仁钦却扎,便以此法之修持,得到成就虹光身的一切瑞兆。

  今日的传法上师堪布恭却嘉称,曾两度造访止贡德忠这座圣山,朝圣途中深感山上草木土石、山形确实与众不同,加持加力极为殊胜。

  法王仁钦彭措取大圆满《甚深心意法》后,会在光明的境界中,往谒莲师在西南方猫牛洲的铜色山莲花光宫殿,承蒙莲师以此本尊相,亲传给他《三根本食子灌顶》、大圆满《甚深心意法》有戏论与无戏论的灌顶,并用法本、灌顶所依物给他加持,为他祈祷,将教法嘱托给他。最后,马头明王佛父母又转现为莲师相,给了他很多预言与教诲。

  法王仁钦彭措不仅精通止贡噶举与噶玛噶举教法,也致力于保存八大饮血尊等宁玛派教法,对宁玛派恩德很大。这是一九八三年时,第二世敦珠法王所亲口赞叹的。

  本法因系地库伏藏,又得莲师亲授灌顶之极近加持,加上取藏祖师代代乘愿而来迄今无间——现今之转世即西藏的第八世止贡琼赞法王。复以修持、口诀传承无间,因此加持特别大。并且其中的修法观想,与一般他法有极大差异。

  (灌顶观想:略)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