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冯达庵:法华特论 第七 迦叶等授记品---授记品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9日
来源:   作者:冯达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冯达庵:法华特论 第七 迦叶等授记品---授记品

 

  迦叶等自述心得,信解三乘为权;一乘为实;可蒙授记矣。然或误认一乘必以三乘为阶梯;故佛特取雨泽日光为喻;明一切根机皆可直受一乘教法;不过钝者难契,利者易悟耳。补充此义已,然后为迦叶等授记焉。

  尔时世尊对众宣言: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奉觐三百万亿如来,赞佛弘法已;最后身成佛,名光明世尊,十号具足。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正法像法各住二十小劫。国界平正,种种严饰。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魔王魔民皆护佛法,无扰乱者。

  开发一乘心,摄受一切众生而化度之;即普贤菩萨功能。释尊将示涅槃,付嘱摩诃迦叶住持教法,为人天导师;以其具有普贤特性也。此心融入毗卢遮那(义为光明遍照)性海,光明无量;更于三百万亿佛所承事赞叹,而弘扬其道;则经验圆满,克证如来金刚坚固身。应现世间,名曰光明世尊。国名光德;心光外表故。劫名寿量等,乃随时机而得。正法者,佛灭后有善知识继承大法,能以神力加持学人,俾获真实境界。像法者,加持力不易遇,学人只从经教领会相似境界而已。依报平正严饰,自是诸佛净土通例。菩萨声闻无量无数者,应身佛出现,必由众多三乘根机感召而来。一乘之道,魔佛一如。普贤性加持之下,诸魔皆发慈心,作佛门护法;无复以邪行相扰矣。对众宣言者,咸使闻知也。

  目犍连、须菩提、迦旃延闻已,皆悉悚慓;合掌唱偈;并求授记。世尊告诸比丘:是须菩提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如来,赞佛净修;菩萨行足,最后身成佛;名名相世尊,十号具足。国名宝生。劫名有宝。佛寿十二小劫;正法像法各住二十小劫。国界平正,清净庄严,声闻弟子诸菩萨众,数皆无量。彼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

  闻迦叶授记不禁悚慓者,虑已落后也。世尊公开授记,而特注重比丘众者,鼓舞此辈力求一乘耳。须菩提义为空生,亦曰善现;即于虚空无相中善能显现种种宝光之意。此属虚空藏菩萨功能。入此三昧,而欲一切性相融通精熟,须再从外迹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义为一亿)如来;且赞且修,功行圆满,方成如来福德庄严身。其应现于化土者,名名相世尊;乃空中循名生相之义。国名宝生,正表虚空藏本德矣。劫名乃至三乘人数,释同首段。末云:彼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无非空生之旨。

  复告诸比丘:是摩诃迦旃延于当来世供养奉事八千亿如来;次复供奉二万亿如来;于诸佛灭后各起塔庙供奉舍利;菩萨行足,当得作佛;名阎浮那提金光世尊,十号具足。国土平正。种种严净。无四恶道,惟有人天;及声闻众,诸菩萨,无量亿数;庄严其间,佛寿十二小劫;正法像法各住二十小劫。

  迦旃延素称议论第一;于法法相互间之无量条理,能观察入妙也。此本观自在菩萨功能。其供奉诸佛不必如须菩提以那由他计者,无相之句语,练习较易精熟;非若有相之形色,开显未易圆满也。及菩萨行足,便证如来受用智慧身。时机成熟,则于世间现应化身,厥名阎浮那提金光世尊。阎浮,树名;那提者,河也。阎浮树下有河,水中出金,其色赤黄,带紫焰气。迦旃延将来之应身,现此类金色之光,故名阎浮那提金光世尊。国名劫名均缺,当是传经遗漏。无四恶道者,无地狱畜生饿鬼及阿修罗也(阿修罗有胜有劣胜者类天道,劣者类恶道)。众生惟有人天,修行者声闻菩萨,数皆无量。

  复作宣言:摩诃目犍连以种种供具奉事八千如来;次复供奉二百万亿如来;于诸佛灭后各起塔庙供奉舍利;最后身成佛,名多摩罗跋旃檀香世尊,十号具足。国名意乐。劫名喜满。国土平正,种种严净。天人菩萨声闻,数皆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正法像法各住四十小劫。

  目犍连素称神通第一,是能操纵六尘变化自在者;即具虚空库菩萨功能也。从此更于二百万亿八千如来所庄严万德;一时能现如来百千万亿化身。当喜满劫,于意乐世界,示迹成佛,名多摩罗跋旃檀香世尊。旃檀,香木也。多摩罗跋,义含无垢性。佛之变化感应,每显此类香气;是法界活动之象征也。国名意乐,寓随心变化之义。

  论曰:毗卢遮那如来由自性展为受用身,恒有四种特殊心数,开作常随菩萨:一普贤,二虚空藏,三观自在,四虚空库;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分位表示也。为应化钝根众生,如来示同比丘相;四菩萨从而变作声闻弟子;如本品迦叶、须菩提、迦旃延、目犍连是也。既属如来心数,与毗卢遮那原是一体;而外迹仍须授记者,则以化土之中,如来心数为根;与心数相应之行者为境;根境和合,而迦叶等诸弟子出现焉。无释尊之四无量心,迦叶等四菩萨固无从现身。无迦叶等其人,则所谓四菩萨,只属释尊内证境界,非化土众生所得而见也。申言之:迦叶等所依之根,固与世尊不异;迦叶等身各自有其据点,则与世尊不一。于不一之中得入一乘大道,仍须事理交修;故皆当供奉若干如来,方克成佛。至实现应身之期,又须俟所化众生机缘成熟而后能。授记之佛名国土,约成熟处所言之耳。此中义理极其精微;非向密宗真参实究,莫由洞达也。

返回目录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