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忘了加盐的菜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7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忘了加盐的菜

   为人处世也是一样的道理,凡事行于中道,因此时时照顾好自心,去除痴爱,发挥智慧的大爱;能够爱得恰到好处,就是人生幸福之源。

  我们要照顾好自心,不可一念差千步错,时时反观自心,取于中道,在生活上不离轨道,置身于各种境界中,能不随境转,这才是修行之道。

  人心常被境界所转,看到别人好,就想比他更好;看到别人的生活优渥,就希望自己能更富有;看到别人的孩子聪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聪明。无法满足的追求,往往就会脱轨偏离正道,自然招致内心的烦恼。

  每个人都有爱心,而爱也必须中庸,恰到好处即可,如果爱得太过也是烦恼。有些父母亲对孩子爱得无微不至,样样顺着孩子的心,宠爱的结果,孩子反而不知感恩,无法体会父母深厚的爱。

  有对很善良的夫妻,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就把全部的爱都放在独子身上;但是,两人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不一致,经常为此争吵。

  父亲的观念是:要让孩子就读最好的学校,只要儿子愿意读书,拿高分就好。看到儿子优异的成绩,他就非常满意,儿子要求什么,一定悉数供给。母亲则认为,只要孩子听话,她什么都愿意做。

  父母万般宠爱,让独子总是一味地要求,凡是自己想要的,他都认为:爸爸一定要满足我,妈妈也要无条件地奉献。结果养成骄傲自大的心态,又非常依赖父母。

  他在学校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他觉得除了家之外,没有一个地方能容得下他,因此放学一定准时回家,在家当个小霸王。这样的孩子真令人担心,他长大后,如何走入社会与人相处?

  我常说:“要培养大爱,将普天下的年轻人都当成自己的子女。”把爱心扩大,自然不会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过度为孩子操心。

  佛陀教导众生:凡事适中就好,要取于中道。佛陀举例——从前有个人去拜访朋友,朋友很欢喜地准备一桌丰盛的菜招待他,菜里却忘了加盐,看来好吃的菜肴,可惜全都难以下咽。

  主人吃了一口,“哦!原来忘了放盐!”赶紧把每道菜都加上一些盐,再尝尝,果然味道变得很可口。这个人心想:加上一点点盐就这么好吃,如果再多加一些岂不更好,若是直接吃盐,味道肯定美味极了!

  他回家后径至厨房,拿起盐罐就往嘴里塞……,结果可想而知。人人都知道每道菜固然需要盐,倘若盐放得太多或光吃盐巴,哪里能下咽?

  为人处世也是一样的道理,凡事行于中道,因此时时照顾好自心,去除痴爱,发挥智慧的大爱;能够爱得恰到好处,就是人生幸福之源。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