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陈燕珠:佛法要义 三法印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5日
来源:   作者:陈燕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陈燕珠:佛法要义 三法印

 

  佛是由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空、无我、寂灭是大乘的甚深教义,这是世俗的、哲学的、科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的。这是超越世间一般的知识、是佛陀亲证的、无漏无分别的般若智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深般若是通达甚深义的,是照见一切人空、法空的智慧。甚深空义,要从五蕴(物质与精神,色与心)的身心去照见,不是离身心以外去幻想妄想计度的。

  世间万事万物的一切法,总括有三:

  1.透过时间观念,从前后延续中去观察,得到了“诸行无常”的定律:世间一切只是不断生灭与延续的过程,没有不变的事物。一切法不论物质或精神、无情器世间或有情身心,都在不停地流变中。惟有佛菩萨的甚深般若,能从生生灭灭、息息流变中,体悟到这是幻现的诸行,不是真确的实有。这并非实有的一切,尽管万化纷纭,生灭宛然,推求它的本性,只是空寂。

  反过来说,因为一切法的本性空寂,所以表现于时间观中,不是常恒不变,而是显现刹那生灭的无常相。无常是无有常性,就是空寂性的另一面。

  2.透过空间观念,从彼此依存中去观察,得到了“诸法无我”的定律:有情个体,佛说是蕴、处、界的和合相续,只是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现象而已。所谓自我,只是身心依存所现起的——合相,只是蕴处界有机的统一,只是和合的假我,只是有情迷妄的错觉,并不实存。

  世界与世界,全宇宙的万事万物,一切法都只是种种因缘和合的现象,没有独立的自体,一切法是自他依存的关系,没有独存的实体。无法、无我显示了一切法空义。无我就是人无我、法无我,空就是人空、法空。空与无我,两者意义相同。

  4.透过一一法的当体去观察,得到了“涅槃寂静”的定律:一切的差别与动乱现象,当下为平等的、和谐的、宁静的寂静。事事物物从事相来看,虽有无限差别、无限矛盾、无限动乱,而实在只是缘起的幻相,似有似无,似一似异、似生似灭、似来似去,一切终归平等寂静。而平等自在、清净寂静就是涅槃。

  世间一切法,从竖观前后,横观彼此,直观自体,得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三印就是一印、一印就是三印。三法印是法性空寂的不同表现。

  世间的一切有为法(samkhata dhamma),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都是各种条件和合生起的缘起法。众缘和合而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一切事物无非是缘起性空而为无常、无我、无生的。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就是般若智慧,就是无分别、无所得的中道义。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