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布施的快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布施的快乐

   常言道:“活得好,不如活得健康;活得健康,不如活得快乐!”你想快乐吗?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想人人都会作肯定的回答。至于如何使人快乐,快乐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对于快乐,各人有其不同的标准,我认为布施就是一种快乐。但为什么布施会快乐?这只是真正的布施者才有这样的体会。

  人,其实是一个平衡系统。当我们的付出超过回报时,我们一定会取得某种心理优势;反过来,当我们的获得超过你的付出,甚至不劳而获时,心里便会有些忐忑不安。人生其实十分公平,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我们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快乐,虽然表面上我们失去了物质上的享受,其实我们却得到了任何物质都无法换来的精神上的快乐。有时我们看似占了金钱上的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快乐。所谓“吃亏是福”,正是总结了物质与精神的快乐上的得失而得出的。

  有许多人走在大街上,看见沿街乞讨的乞丐,总认为他们是骗子,害怕自己上当受骗而固步自封,不愿意用一点的金钱来布施给他人,而换取巨大的快乐。或许,你这样无意的举措,能帮助到一些有困难的人走出一时的困境,而使其命运得到改变;或许,因为你的宽容而唤醒一些无知的众生,使其迷途知返。其实,他们的真假对于你来说并无多大关系。即使他们骗取了你有限的物质上的财富,也骗取不了你心灵上的财富。当你向他布施时,正说明你的富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当你用怀疑的目光考察他们的真假时,当你的真的想布施给他们时,其实你已经不快乐了,我们无法控制外在事物的是与非、对与错,但可以把握自己内心的善与恶。在布施的同时,得到同等的快乐,又何必要在乎外在事物的真假与是非?

  所谓“圣人”就是能够看到精神快乐大于物质快乐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以低姿态来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所以,在中国佛教的禅林中,祖师都是出于寺院中最卑微地位的出家人,如煮饭的饭头、挑水的水头、种菜的菜头、烧火的火头等,其原因就在这里。

  这样,当我们真正掌握这些规律后,“圣人”也就不是遥不可及了,我们都或多或少拥有圣人的品质了。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