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弟子中异流人物圆测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弟子中异流人物圆测

  玄奘弟子中异流人物圆测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西天取经,载着盛名,回到长安,一时纷纷归依、向他学法的人很多。内有一人,就是后来成为玄奘弟子中既出类拔萃、又被视为异流人物的圆测。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玄奘移住新建的西明寺,奉敕挑选五十名弟子和他同住,圆测被选,获得了进一步亲近师长、精勤道法的机会。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在玉华宫入灭,从此圆测挑起了西明寺住持的职务,继续弘传玄奘唯识教义人,人称西明圆测。

  圆测(613~696年),新罗国王孙。从小出家,为人明敏,慧解纵横。唐朝建国之初,圆测来到中国,十五岁时跟着法常和僧辩学习佛法。此后受具足戒,正式成为僧人,住在长安玄法寺里埋头经案,纵横三藏,深究《毗昙论》、《成实论》、《俱舍论》、《婆沙论》等佛典及其疏解。由于有着深邃的学问基础,加上他精通梵文、西域等国的六国语言,所以很具声望。后来玄奘取经回国,为了进一步深造,圆测就此投到玄奘门下,精勤学业,稽首攻苦。玄奘西归之后,他在西明寺继承玄奘遗志,继续弘传唯识教义的同时,还撰成了代表一生学术成就的《解深密经疏》四十卷。

  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圆测一度来到终南山云际寺,因慕周围环境清雅,有利修持,就在离寺三十多里的地方筑茅幽栖,习静了好几年。

  圆测出山后,依然回到西明寺居住,并且开讲《成唯识论》,弘扬唯识学说。

  高宗仪风初年到武则天垂拱末年,《676~688年》,翻译家提婆诃罗在两京东西太原寺和西京宏福寺,奉召主持《大乘显识经》等十八部经论的翻译工作,同时另召十位名僧,共商盛事。圆测和薄尘、灵辩、嘉尚等同时被召,一起担任译经的证义。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于阗实叉难陀在洛阳大内大遍空寺奉召重新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在此以前,原有晋朝天竺僧人佛驮跋陀罗所译此经六十卷本,现在新译,增加了《如来现相品》、《晋贤三昧品》、《华严世界品》、《十定品》等内容,计八十卷。在这次译事中,圆测参予讲译,出力颇勤。可惜到第二年,译事还没告竣,圆测就在洛阳授际寺入寂西逝了。

  圆测入寂后,在洛阳龙门香积寺北谷择地为化,遗骨部分入塔。弟子慈善、战庄等又把他的另一部分遗骨,埋在终南山丰德寺东岭当年他曾静修过的地方。此后直到宋徽宗政和五年,同州龙兴寺仁王院广越,又从终南山分出圆测部分遗骨,在西安兴教寺玄奘法师塔东侧,建塔入葬,和西侧的窥基塔相对,并由贡士宋复写成《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圆测法师舍利塔铭序》。

  圆测的嗣法弟子,主要有新罗国道证等。

  圆测一生著述,计有十九部八十三卷。可惜现在只剩下三种:《解深密经疏》四十卷,《仁王经疏》三卷,《般若心经赞》一卷。其他如《金刚般若经疏》《阿弥陀经疏》、《成唯识论疏》等,都已先后佚失不存。

  在继承玄奘法统方面,圆测和玄奘的另一弟子、住在慈恩寺里弘法的窥基有所不同。当初,圆测曾从法常、僧辩受学,而法常、僧辩对于真谛的摄论学说,又极钦佩,所以后来圆测虽然皈依玄奘,但在思想深处,却仍深受真谛学说的深刻影响。为此,在他所撰《解深密经疏》里,不但广泛引用玄奘所译《瑜伽》、《唯识》、《杂集》、《俱舍》、《婆沙》诸论,同时也大引特引真谛所译《决定藏论》、《三无性论》、《摄大乘论释》、《般若疏》、《金光明记》、《解节经记》等,并把真谛、玄奘两人,同样尊为“三藏”,和窥基专尊玄奘为亲敬师,有着显著的不同。

  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后来窥基弟子惠沼在所著《成唯识论了义灯》中,对圆测和他弟子道证的见解,多所指驳。此后,圆测被视为玄奘弟子中的异流,原因就在于此。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