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9日
来源:   作者:慧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出家菩萨,本以信心受戒,故堪受人天供养,鬼神恭敬。历代大德高僧,以其高蹈懿行,感天神求送供者,感应繁多。兹述以下公案作为参考。

  唐朝有一位洞山禅师,是明眼善知识。某日有人来问法,洞山禅师认为来者是载法之器,堪可造就。来人请法后,遂即离去。洞山禅师往山后去寻觅此人来迹,发觉他住在一所小茅棚,天天有天人来送供。洞山禅师乃呵之曰:「我以为你是个人才,原来不过如此!」

  这个人一听禅师呵斥,豁然觉醒,生大惭愧。为什么呢?因为他过分执着于相。彼人遂深自策励,精益求精,其功夫亦进深一步。不久,天人来送供,再找不着这位行者了。为何呢?因为他的道力已更上一层楼,破了我执,证得人空。《心经》上说:「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中,第一是色蕴。若破了色蕴,则不为色法所限制。这位行者破了色蕴,证得色空,所以天人也找不到他了。

  戒文上说出家菩萨,本以信心受戒,堪受人天供养。若受戒后而故毁犯,不应受一切供养,反为诸鬼及世人所卑贱。

  若有心故犯戒,则不堪受国土之一啄一饮,而有五千大鬼常遮其前,处处咨骂,言:「大贼!佛教中败类!」而世人亦不欲见身披如来衣,食如来饭,但公然破戒之出家人,故此辈亦受世人所唾弃。可见戒之不可毁犯如此。明知而故犯者,是害群之马,故戒文呵之,谓彼与「畜生、木头」无异。菩萨心地宝戒,是百千万劫难遭难遇。今生有幸,能得受戒,本应踊跃欣庆,身心受持,时刻警惕,丝毫不犯。若故起犯戒之心,与魔同俦,赖佛吃饭,依佛穿衣,破坏佛法,百死莫赎!

  具缘:若起心欲毁戒,虽未正式毁之,但先已从心结罪。此是性遮二业,因轻视戒律故。三缘成罪。(一)是犯。(二)犯想。(三)起心欲犯。念念起心犯戒,念念结轻垢罪。此戒唯遮不开。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