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参、识性起修 二、公案 — 除妄想心 1.持不语戒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2日
来源:   作者:善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参、识性起修 二、公案 — 除妄想心 1.持不语戒

   (一)公案本文

  天后诏仁俭禅师入殿前。

  (缘起於现象界,天后欲请教佛法,始召师入宫。)

  师仰视天后。

  〈天后坐位在上,师不得不仰视,但心是不卑不亢。〉

  良久曰:「会麽?」

  (当体即是,动念即乖,能体会本性涅槃之实相,是为入道之基要。)

  后曰:「不会!」

  (未识禅机,体会不得。)

  师曰:「老僧持不语戒!」

  〈上位之人,最易犯口业,语意逼人。已知天后病在此,禅师不好明言,故说自己持不语戒。持不语戒怎麽又开口,只为利益众生故,故得破戒。)

  言讫而出。

  (话不当机,多说无益。既言持不语戒,天后亦可由此入门。)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刚开始修行的人,最好不要乱讲话。以前上广下钦老师父,他一年之间有好几段时间都不讲话,当然他有灵通,他可以用心通说心语,就是闭着嘴巴不讲话。心动,口就要动,这是造业起源。你如果心能不动,嘴巴怎麽会动?嘴巴不动,自性如如,灵而虚照。所以修禅的人要入空寂,先学不言不语。我们讲「叁业」-身、口、意叁业,造业最快的「意业」,起心动念就造业了,你起了一个善意念,十方虚空遍满了,业已造了,造了善业。譬如说你起了一善念:「所有众生都能够清净」,这是个善行;如果你起了邪念,当然有不好的果报,所以这个心意念造业最快。

  再来是「口业」,您觉得喜欢或不喜欢,一下就讲出来,讲後就得罪人了。这一句话其实也没什麽,但讲出去,人家一听就不痛快,这就与他结了恶缘。不管讲话当时对象在不在,都是在造业,你讲了後人家给你转述给第叁者,譬如你跟某甲讲某乙怎麽样,某甲就去对某乙说,有人在说你怎样,如此马上又造恶缘了。更可怕的是,您讲第叁者 话、坏话,第二者纵然不转述给第叁者,但这口业还是存在的。如何体会?您若修得好,口持不语戒,怎麽会突然不能自阻地要说别人 话?遇此境界当了知,那个人一定在您背後,说过您的 话、坏话。如此体会知,果报是否很可怕?是否历历不爽?

  「身业」是要有造业的对象,譬如说是杀人,杀人要有对象才能杀,犯淫业也要有行淫的对象,所以身业比较难造,但造起身业来都是性业,是要命的业,此业更重大。

  所以在修行时,叫心不要动,是不可能的,圣人才能不动。若有人说六根清净,前五根清净也许有人知,但意根清不清净,谁知道?除非有「他心通」的人,才可了知他的心动不动,或在想什麽。所以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清净可以从外表来看他,要从心里看他意根清不清净,除了神通以外,其他法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的心地法门,最後就是要观这个心,现在开始修的是身,既然这个心最不容易办到,现在就先修「持不语戒」。

  有的人知道一些事,不讲出来,心里很怪,你要真的看得开,看了、听了都不会再去转述,这样修行就不错了,不要听了一句话,这句话很好、很绝、有趣得可以,没有讲给他人听的话,憋得要命,口业就这样造了。

  2. 释题

  《八识规矩颂》在阐述第六意识行相时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第六意识的心所法五十一 ( 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法、六根本烦恼、廿随烦恼、四不定法共五十一 ),善恶具足,烦恼无量,引业满业後,就形成一种果报的原动力,凡夫就随此业力在流转。而起动身子、开始要说话等业,均受诸於第六意识的控制,故修行先修灭第六意识的毛病。未修行时,第六意识心很强,攀缘外境而喜欢动口言语造业。我们修行先要断外尘缘,亦是学习六根 ( 眼、耳、鼻、舌、身、意 ) 不受六尘 ( 色、声、香、味、触、法) 的污染,不为外境转动心念。但刚开始修行时,身业、语业造作力很强,故先要止身、静口,待有成後,才能内求而修心。天后是高高在上的人,语业最易犯。初修行者,当然要从语业断起,故禅师示以持不语戒起修。

  3. 语体文解

  「天后诏仁俭禅师入殿前。」

  天后有一天召见仁俭禅师到大殿上,开始要请示简单的佛法,要他教一些法门,按语说缘起於现象界,因要讲修行入门的方法,故属现象界事。

  「师仰视天后。」

  天后高高在殿堂上,因前有台阶在前,所以仁俭禅师进到殿前,还要往上看,才能看到天后。禅师心光锐利注视天后,看入心中,但态度却也不卑不亢。

  「良久曰:『会麽?』」

  禅师住境不生心,显示「当体即是,动念即乖」的如来空性,演示本性涅槃之实相,这是入道之基要。仰视天后,看了好久,不是看这天后长得漂不漂亮,是在教她佛法,一进来就在说法了,看很久很久後,就说:「会吗?」以凡夫境言:还没讲话,光看她,然後就问她会不会。但禅师已示法了,故说:我佛法已经教 了, 会不会。

  我们说如果仁俭禅师这个时候不讲话,眼睛看是看了,有没有看进去?这是当下空体灵觉面对那个境,他的眼睛面对着天后,却没有起心动念:天后长得漂不漂亮?为什麽天后高高坐在那里?这些念头都没有,我是当下不起一念的。良久良久者在公案里代表一很长的时间。

  当体即是:我们的本体本来就是这样,六祖告诉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当那麽时,那就是本来的面目。现在仁俭禅师也在教天后,说 要学习以空性去面对境界,而能不起心动念, 会不会?

  起心动念就乖离我们的本体了,所以能体会本性,本来是涅槃、是无相、是实相,不去执着那个眼前境, 在眼前看是看,没有看进去,所以我没有起心动念,我的心坦荡荡, 懂了没有?

  当然天后说:「不会呀!」这是无上心法,你一教,我就会?况且您好像还没说话教我,我怎麽会?无上心法,除非是已经在这里面打滚过的,本来不知,这边参、那边参,然後才悟出很多道理的。本来体性空寂,眼睛面对境不起妄想,耳朵听到声音不去攀缘,能 照而不黏,等等的这些现象能够面对一切境,又能够坦荡荡的不起心念,他的体是清净的、不黏的,这就是我的空体,不然你良久良久到底在干什麽?

  仁俭禅师就说了:「老僧持不语戒!」老和尚我现在在持不语戒,天后召我进来,所以我不得不跟 讲几句话,但是我是在持不语戒的。他是间接这样讲,其实他也是在告诉天后, 毛病在多话,上位之人,善言又逼人、损人,说 要修行的话,第一阶段最好还是持不语戒,高深佛理不是从语言文字去学到的,是从你不讲话,然後心清净後,对一切境不起心动念,去体会本来有个空荡荡的,对境心不起的体空行相,那个样子你要去认识他,你越不讲话,越不起心动念,面对境界坦荡荡的,一回生、两回熟,到最後你熟悉了,就能认识它了。

  人家讲好话,你听了也不高兴,人家讲坏话,你听了也不会生气,那你的体性就是这样不黏。所以要慢慢去体会它,禅师说「我持不语戒」,不好意思说 天后最好是持不语戒,讲完就出去了。

  我们按语说:话不当机,多说无益。禅宗祖师本来对话,就是很简短的几句话告诉你,你要是知道、懂了,当然就受用;不懂,那就差太远了,再扯下去也没意思,所以到此为止。所以禅师就没有再说下去了,既言持不语戒,那天后 就从持不语戒入门。

  这是被动的在持不语戒,修行修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心会死掉的,心死掉是很自然的,他很自然的面对一切境,都没有 心,也不会去攀缘,攀缘的念、习气毛病都没有,眼、耳、鼻、舌、身面对着色、声、香、味、触这些尘境,他懒得去起念,这是证到如如不动,所以到这境界的人,你要叫他讲话,他会不大愿意讲话。有时在一起,用眼睛一瞄就可以理会了,一讲话就离了本体很不舒服,讲话就会很不舒服,有一天你到了那个境界,就要体会一下。现在你不讲话,会觉得很不舒服呢!

  4. 「心大死一番」的阐述

  有句公案语「木头人常对语,有性不能言。」禅宗祖师大德所讲的话,不能随便讲,都是有他真正的体验才会讲,禅宗祖师大德最喜欢讲的是:「心大死一番」。「心大死一番」就是这样,对什麽事情没有兴趣,对什麽境界不起心动念,国家大事懒得关心,报纸懒得看,连吃饭也懒得吃,这时候再让他这样下去的话,会觉得人生还有什麽意义?但真到这时候,自然会生起慈悲心,慈悲心是天生来的,修证到菩萨境界时,慈悲心自现。所以他的心死掉了,证到空性了,是圣人了,这时候他对众生起慈悲的心,他就会生起去度他们的念。

  故心应该让它先到彼岸-解脱,然後再回凡。不要让心长期死掉,既然心死掉已经能证得解脱了,就要慢慢把心救回来,救「心」!不是药名的「救心」,是继续再修,救这个心回凡。心大死一番是入圣,证入空体,所以禅宗祖师所讲的境界「大死一番」,确实有那个境界。若心不救回来,堕入空亡,佛性会死掉的。修行的层次上,本来心扉是打开的,境界到後,再把它关起来。我们的习气一大堆,心开後要杀得片甲不留,坦荡荡的心才能大死一番,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会进入空亡,所以这时候要回凡。「回凡」就是把这接触外境的心门本来是关的,为要断外尘缘的,现在再把它打开,去面对一切众生,外在的人、事、物。如此,心又开始动了。前些时候,用「杀人刀」杀得内心片甲不留,这个时候,再给你一把「活人剑」,救活你的心。人本来就有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所以给你这把剑,是让你从圣人回到凡夫相。从圣人回到凡人,怎麽可以?虽是凡人,但是你内心已经解脱了,跟所有的凡夫在一起搅和。你的心这时已乾净俐落、赤裸裸的、潇洒洒的,桶底脱落了。到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回来,以前是无明造一大堆业,现在经过这一洗礼以後,赤裸裸的,或者是一丝不挂,不是说你衣服没有穿,是一点点的习气毛病都挂不住你的心上。所以解脱证到了以後,要回到凡夫相,那怕与外在的人事物搅和在一起,因内心已解脱了,不受污染了。

  ( 85 年 6 月 11 日 讲於 龙潭 )

  [注一]、 业有性业、遮业两种,性业者所造之业影响到本性受报,如您杀人,您有一世亦会被那人所杀。遮业者是较轻微的业,仅止於迷惑您的自性,如喝酒、吹牛这些都是遮业,蒙蔽您的自性,让它更无明。有些修行中的境界,不该说就不能说,若犯了也是遮业。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