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实践「连结」,如土长苗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7日
来源:   作者:梁乃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实践「连结」,如土长苗

   自从明白「连结」在「众生相」中的重要性之后,我再看一个人「法性广度」有没有修到「众生相」,就不是只看他懂不懂「权力」,还要看他懂不懂「连结」。

  有些人很会照顾这些「连结」的,你看他,当团体活动进行中有缺口发生时,他就会跳进去把它衔接起来,因为他在照顾这些连结。当组织中有这样的人出现时,这个团体便开始形成「众生相」;如果人们都不会去照顾这些「连结」,甚而切断、破坏「连结」,那么这个团体组织便会变得僵化、使人不舒服。

  如果一个人做事,都是在考量长远的「连结」,那他就进入了「寿者相」;如果只是考量到短期的「连结」,那就还在「众生相」。进入「寿者相」的人会有什么特色呢?你看他谈事情,好像都在叙述历史故事,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远景、梦想……,那就是进入「寿者相」的人。

  对于实践「连结」,最重要的要点就是:它是如土长苗的,要等待它慢慢长出成形。

  这事早在四、五年前我就开始注意到它了,但当时还是很难说得出来那是什么。后来,第一次能够有清楚的意识,是2004年美国的修行班,那次,所有的学员都一起上课、一起生活,而整体的学习效果也很好。回国以后,我们也在花莲南安试办一次密集修行班,安排大家居住在一块儿,那感觉就好像回到学生时代,同学们在郊外露营、野炊、游玩。经过这样一次共游,彼此间的感情就变得很好。这种共同生活的环境,使得人们之间的「连结」自然而然地就产生出来。

  起初,我开始注意到这种细微的现象时,只是有感觉,却无法用具体的言词形容;而今,我已经可以明确地陈述与传达了。所以,一件事,从一开始注意,发展到可以清楚地陈述,是需要一段时间孕育的。我对「众生相」了解的这个经历,就像《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建立净土的流程,已经发展到「说法净」的阶段了。

  因为对「连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日后要如何安排组织发展,就更知道要怎么做,如此一来,进步就可以很快了。(摘录整理自20060327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