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少儿教育>>正文内容

《论语》全译:里仁篇第四

       

发布时间:2005年10月07日
来源:摘自《论语》全译(三人行语文网)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编者补注】人之所恶:恶音戊,讨厌。恶乎成名:恶音乌,何能。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喻短促。造次:急遽匆忙。颠沛:流离困顿的时候。(摘自《中华道统文化注释》)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标签:论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