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与破戒的功与过
摘抄一段《《大智度论》》持戒之利益与破戒的之过失供养诸位大德法师,以为共勉!!互增道业!!
戒以“护机”为本:(同情别人,尊重别人)
1、不损他。
2、普施无畏。
二、 失戒为众患之本
※ 失戒的果报:
1、 堕三恶趣。
2、 受贫困报。
三、持戒为三善的根本
1、增上生心 → 生人天、富乐自在。
2、出 离 心 → 证得圣果,决定不再退堕生死。
3、 菩 提 心 → 趣入佛道。
※ 持戒是否能得富乐报?
1、 专知私德而洁身自好的,(如不布施)才会生人而得贫乏报。
2、 如与慈心相应而持戒,充分表现积极利他的意义,生天是一定能得富乐尊荣的。
※七众的别解脱戒,如从菩提心出发而受持,就是菩萨的别解脱律仪。
四、下品戒、中品戒、上品戒
※ 《大智度论》卷13
“破此戒者。堕三恶道中。若下持戒生人中。中持戒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禅、四空定。生色、无色界清净天中。上持戒有三种。下清净持戒得阿罗汉。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上清净持戒得佛道。不著、不猗、不破、不缺。圣所赞爱。如是名为上清净持戒。若慈愍众生故。为度众生故。亦知戒实相故。心不猗著。如此持戒。将来令人至佛道。如是名为得无上佛道戒。”
五、“持戒之利益”与“破戒之过失”
A、《大智度论》卷三十
“立尸罗者,菩萨于众生前,赞说戒行。汝诸众生,当学持戒!持戒之德,拔三恶趣及人中下贱,令得天、人尊贵,乃至佛道。
戒为一切众生众乐根本,譬如大藏,出诸珍宝。
戒为大护,能灭众怖,譬如大军破贼。
戒为庄严,如著璎珞。
戒为大船,能度生死巨海。
戒为大乘,能致重宝,至涅槃城。
戒为良药,能破结病。
戒为善知识,世世随逐不相远离,令心安隐;譬如穿井,已见湿泥,喜庆自欢,无复忧患。
戒能成就利益诸行,譬如父母长育众子。
戒为智梯,能入无漏。
戒能惊怖诸结,譬如师子,能令群兽摄伏。
戒为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
修净戒者,所愿随意;譬如如意珠,应念时得。
如是等种种赞戒之德,令众生欢喜,发心住尸罗波罗蜜。”
B、《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正25,153b-154c
“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 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
复次。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欲得好果。亦复如是。………若贵若贱。若小若大。能行此净戒。皆得大利。若破此戒。无贵无贱。无大无小。皆不得随意生善处。
复次。破戒之人。譬如清凉池而有毒蛇。不中澡浴。亦如好华果树。而多逆刺。若人虽在贵家生。身体端政。广学多闻。而不乐持戒。无慈愍心。亦复如是。如偈说:
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憍慢亦为衰。
持戒之人而毁戒。今世后世一切衰。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胜于富贵而破戒者。华香、木香不能远闻。持戒之香。周遍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乐。名声远闻。天、人敬爱。现世常得种种快乐。若欲天上、人中、富贵、长寿。取之不难。持戒清净。所愿皆得。
复次。持戒之人。见破戒人刑狱考掠。种种苦恼。自知永离此事。以为欣庆。若持戒之人。见善人得誉。名闻快乐。心自念言。如彼得誉。我亦有分。持戒之人。寿终之时。刀风解身。筋脉断绝。自知持戒清净。心不怖畏。如偈说: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死暗冥中。戒为明灯。
于恶道中。戒为桥梁。
死海水中。戒为大船。
复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养。心乐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天。后得佛道。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复次。持戒之人。名称之香。今世、后世。周满天上及在人中。
复次。持戒之人。人所乐施。不惜财物。不修世利而无所乏。得生天上。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脱。唯种种邪见持戒。后无所得。
复次。若人虽不出家。但能修行戒法。亦得生天。若人持戒清净。行禅、智慧。欲求度脱老、病、死苦。此愿必得。持戒之人。虽无兵仗。众恶不加。持戒之财。无能夺者。持戒亲亲。虽死不离。持戒庄严。胜于七宝。以是之故。当护于戒。如护身命。如爱宝物。破戒之人。受苦万端。如向贫人破瓶失物。以是之故应持净戒。
复次。持戒之人。观破戒人罪。应自勉励。一心持戒。
云何名为破戒人罪?
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家如冢。人所不到。
破戒之人。失诸功德。譬如枯树。人不爱乐。
破戒之人。如霜莲花。人不喜见。
破戒之人。恶心可畏。譬如罗刹。
破戒之人。人不归向。譬如渴人。不向枯井。
破戒之人。心常疑悔。譬如犯事之人。常畏罪至。
破戒之人。如田被雹。不可依仰。
破戒之人。譬如苦(草+瓜)。虽形似甘种而不可食。
破戒之人。如贼聚落。不可依止。
破戒之人。譬如大病。人不欲近。
破戒之人。不得免苦。譬如恶道难可得过。
破戒之人。不可共止。譬如恶贼难可亲近。
破戒之人。譬如大坑。行者避之。
破戒之人。难可共住。譬如毒蛇。
破戒之人。不可近触。譬如大火。
破戒之人。譬如破船。不可乘度。
破戒之人。譬如吐食。不可更啖。
破戒之人。在好众中。譬如恶马在善马群。
破戒之人。与善人异。如驴在牛群。
破戒之人。在精进众。譬如儜儿在健人中。
破戒之人。虽似比丘。譬如死尸在眠人中。
破戒之人。譬如伪珠在真珠中。
破戒之人。譬如伊兰在栴檀林。
破戒之人。虽形似善人。内无善法。虽复剃头、染衣。次第捉筹。名为比丘。实非比丘。
破戒之人。若著法衣。则是热铜铁鍱以缠其身。若持钵盂。则是盛洋铜器。若所啖食。则是吞烧铁丸。饮热洋铜。若受人供养供给。则是地狱狱鬼守之。若入精舍。则是入大地狱。若坐众僧床榻。是为坐热铁床上。
复次。破戒之人。常怀怖懅。如重病人。常畏死至。亦如五逆罪人。心常自念。我为佛贼。藏覆避隈。如贼畏人。岁月日过。常不安隐。
破戒之人。虽得供养利乐。是乐不净。譬如愚人。供养庄严死尸。智者闻之。恶不欲见。如是种种无量破戒之罪。不可称说。行者应当一心持戒。”
C、《大智度论》卷十三,
复次,持戒之人,其心不悔,心不悔故得喜乐,得喜乐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得实智,得实智故得厌心,得厌心故得离欲,得离欲故得解脱,得解脱故得涅槃。如是持戒,为诸善法根本。
复次,持戒为八正道初门,入道初门,必至涅槃。
四、毁戒的原因:
1、 环境的诱惑力太强。
2、 烦恼的冲动力太强。
3、自己净戒的力量太弱。
五、持戒的心态:
(一) 如护浮囊,轻重等护。
(二) 不离三心:
1、 菩提心:求证无上菩提。
2、 大悲心:怜愍犯戒众生,不加轻慢而应救度。
3、 无所得空慧:持戒,犯戒不可得。
佛音于2002年10月26日12:39:13在乐趣园〖网海莲舟佛法论坛(国内版)〗发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