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爱心慈善>>正文内容

以平常心滋润慈善之树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26日
来源:《解放日报》 2006年05月10日   作者:顾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不管如何提倡慈善,都不要对捐赠期望过高。看得淡一些,捐与不捐,交由个人自主,不强加干预;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只要真有实效,来者不拒;至于捐赠者由此可能获得的种种好处,更应鼓掌欢迎,因为越多的人可以从捐赠中得利,慈善的可持续性就有越大的保障。

  近年来,几乎只要与慈善有关的新闻,无论是褒是贬,都会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歌星丛飞个人生前捐款到身后捐献角膜,让许多人深深为之感动,也招致一些人的非议,称他是傻子的有之,说他是作秀的也有之;天津老人白芳礼垂垂老矣,坚持十几年踩三轮车捐资助学30多万元,他未被评上“感动中国”人物令舆论一时大哗;胡润搞的慈善榜年年公布,年年引出一片争议,今年上榜的杨澜因为一个“权益捐赠”,也遭到公开质疑。改革中的中国,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慈善方面的种种做法可能是中国特有,也可能虽是国际惯例,但不为国民所熟悉,引发争议甚至非议,本来也正常。但为什么现在动不动就舆论汹涌上纲上线呢?更进一步来说,为什么慈善就如此牵动国人的心?热闹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态?

  不管现代人关于慈善有多少种说法,捐赠或志愿行为本源上是一件很个人、很私密的事。慈善最本真的源头在于人的内心,在于人类由同类相怜而衍生的良知。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由这一点“不忍之心”就产生出许多善事善行。是否行善,只由自己,不由别人,更不需要向别人交代或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古以来,最受推崇的是做了善事而不声张,捐赠者出于“不忍之心”,把事情做了,释怀了,与别人何干?然而环顾身边,却是一片催促之声,无论媒体、机构还是个人如胡润,四处打探,事无巨细,网罗搜求,唯恐遗漏,还张榜公布,依次排名,弄得沸沸扬扬。舆论也深度卷入,捐赠的人数不多,金额有限,舆论着急;捐赠者中富人寥寥,舆论着急;富人捐赠的做法看不懂,舆论着急。与“为富不捐”的指控相呼应,去年某媒体炒作贫寒父亲为生病女儿向富人写信求助的新闻,生生把原本个人卑微的无奈变成了公然的强索硬讨。舆论的热闹与捐赠的稀少,媒体将慈善公开化和强制化的倾向与慈善本身要求的私密性和自主性,形成了刺目的反差,舆论中正弥漫着一种浮躁和冲动。

  浮躁和冲动的典型表现之一是某些舆论对慈善过于强烈的道德化倾向。慈善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功能,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这已得到社会普遍的赞同和认可。不过,对于具体的捐赠主体来说,慈善可以是个人实现价值观的途径,企业树立社会形象的手段,富人炫耀财富博取名声的舞台,商家招徕客人的品牌,也可以是良知尚存者向社会赎罪的表示。总之,个人或组织未必就一定出于多么崇高的理由或者为着社会公平才捐钱捐物、参加志愿活动。可在道德激进主义者眼里,捐赠是富人巧取豪夺之后,拿出小部分以换取人们的感激涕零和自身的道德优越感。捐赠的动机因人而异其实才是常理,如此激进的观点也很难为所有的人接受。事实上,正因为慈善事业具有复杂的功能,给不同人群留有实现其自身目的的空间,所以才会吸引或高尚或功利或虚荣或奸猾的人殊途同归慷慨施舍。只要能够实现社会财富向贫困阶层和人群转移,缓解他们的急需,由谁捐赠,捐赠什么,出于什么动机捐赠,捐赠者可能通过捐赠获得什么收益,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当被遗弃的婴儿嗷嗷待哺,购买奶粉成为当务之急时,会有人计较用的钞票是新还是旧吗?

  某些舆论追求纯而又纯的慈善行为和动机,并非只是一些个人出于道德完美主义的癖好,而是因为确实有很多人对慈善的关心首先不在于慈善本身,也不在于慈善带来的实际救助效果,而在于期望慈善成为对日渐突出的贫富分化的逆向调整,成为对富人的一种道德制约。这样的设想是现实主义的,意图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其目的与手段之间不仅缺乏逻辑的联系,甚至还存在明显的悖论。一方面,道德一旦用作压力手段以产生强制性效果,就应该归入工具范畴。此时,人们着意的往往不是道德自身的实现,而是通过压力获得的实际收入,在慈善领域中,也就是捐赠金额。另一方面,因为追求动机的完美,强调捐赠者的道德纯洁性,就很容易不加甄别地赋予捐赠者在道德上的优势地位,这样至少在部分人眼中,道德激进主义所批判的“伪善”也就成为现实。所以,“为富不捐”的指控一旦奏效,富人往外掏钱,头顶上将自然出现一轮道德的光环,而在社会分化并没有因捐赠而得到实质性缓解的情况下,富人的名利双收将加剧群体间的不信任,进而导致慈善正当性遭受怀疑。

  从真正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提升慈善活动的实效出发,公众多一些平常心,舆论少一点浮躁,十分必要和重要。要实现社会公平,离不开市场、国家和慈善这三次分配的共同作用。慈善毕竟只是“第三次分配”,前面两次没搞好,留下太多的公平欠债,寄希望于慈善来力挽狂澜是不现实的。不管如何提倡慈善,都不要对捐赠期望过高。看得淡一些,捐与不捐,交由个人自主,不强加干预;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只要真有实效,来者不拒;至于捐赠者由此可能获得的种种好处,更应鼓掌欢迎,因为越多的人可以从捐赠中得利,慈善的可持续性就有越大的保障。古人曰“平常心即智慧心”。心态一平和,焦虑少了,思路开了,智慧滋润之下,慈善之树苍翠挺拔,“为富不捐”的情形才有可能逐渐改观。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上海高校社会学E_研究院特约专家)

标签:慈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