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化生活>> 取财之道>>正文内容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2006-04-12 第04版   作者:陈光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一句名言,让越来越多的人寻味。而“饮水思源”这一古训,更体现在许多人的言行中。

  对于企业家和富人来说,这两句内涵丰富的语句,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回报他人和社会,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

  在现代意义上,这种回报早已超越“感恩戴德”、“知恩图报”的层次。一个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优良环境和支持。另一方面,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越强大,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应当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办慈善事业是这种回报的重要方式。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企业家和富人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从目前我国企业家和富人投身慈善事业的比重、捐助的数额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扶弱济贫、助人为乐,作为中华民族传承的精神财富,也折射出人类社会的道德良知和思想光芒。慈善作为这种智慧的体现形式,是一个社会、民族文明的标志也是解决社会分配问题,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富人自愿通过多种形式捐助和帮扶他人,是一种以道德、爱心为基础的分配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困难群体及时得到关爱和帮助,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温情。

  投身慈善活动,企业有付出,也有获得。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最应关注企业长期获得利润的能力。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在社会上获得较高的认可和信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李嘉诚说过:“强者特别要学习聆听弱者无声的呐喊,没有怜悯心的强者,不外是个庸俗匹夫。”他的善举不仅使他一直占据华人慈善家榜首,也有力地支撑着他事业的进步,成为全世界华人首富。

  从事慈善活动,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一次性为慈善机构捐了多少钱,更在于对慈善的一种深切认知和持久责任。江苏黄埔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规定每年都要从企业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纳入慈善基金,列出捐赠目标计划表,专款专用。这种对慈善事业的制度化投入,逐渐在企业中形成了一种慈善文化,也带动了员工从事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慈善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印度一位哲人说:“财富无常而仁德永恒,故一旦有财须及时行善。”对于企业家和富人而言,我们应当树立一种新的财富观:为富不仁者耻,乐善好施者荣。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自己的财富造福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的财富才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企业家和富人,才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生活在人们尊敬中的慈善家,比孤独地占有银行存折上僵死的数字的守财奴要更荣光、更快乐。



标签:慈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