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藏传佛教>> 大德开示>>正文内容

狮吼棒喝(10)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13日
来源:大藏寺祈竹仁宝哲著作及下载   作者:祈竹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问:有人说修密法会很快成就,这是真的吗?

  答:如果具备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性正见等显乘的基础,再如法求受灌顶、口传及传承导修开示的话,修密法的确可以较快地成就。这里所说的“密法”尤指摩诃无上瑜伽密部的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教法,并不是指听受一两课开示、比手印或念一两句咒的层面之修持。如果没有显乘教法的证悟或基础,妄想一步登天而马上修学上述的密法,不单不是迅速成就之道,反而是直堕三恶道的最快捷径。密法是极为殊胜的珍贵教法,必须是有基础的上根行者才可以修持。可悲的是,现在有很多人把密法当作商品地公开售卖,不论求者资格就随便授予。在这些情况下,授者得到了眼前的名利等蝇头小利,受者则高兴自己成为了“密法行者”,晋身“上根”之流。但这种买卖,就似是授受双方相约手牵手地在未来直堕地狱。“上根”的人只以为是“下根”并不太要紧,“下根”的人洋洋自得地自以为是“上根”则后果堪虞。现在的人,都以为自己是“上根”。这样的密法授受方式及在未具备基础前就修学密法的人,不单不可能迅速成就,而且是在毁坏佛法,令佛法加速衰落及灭亡。密法就如一头野性的骏马,懂驾御者能把它驯服而得大利。把一个三岁小孩放上马背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些人公开传授密法,为的是财名,但却以“为悲心故而公开普传”之幼稚借口来辩护。把密法胡乱托予未有基础或根器的行者,就像把利刀送予小孩,不但没有利益,反而只会带来伤害。历代祖师并不是因为缺乏悲心而不把密法公开乱传。如果密法是不论根器基础都可以修学的话,历代祖师早就把它大弘于世了。

  问:是不是凡是咒语都属密法?

  答:佛说经典可分为“经”与“续”两类,“经”是小乘及大乘显乘教法的佛语开示,“续”是有关大乘密法的开示。

  有好一些咒语及修持出自经部教法,所以并不能说凡咒语都属于密法类别。本帅释迦牟尼的真言“他一他 唵 牟尼 牟尼 玛哈牟尼耶 疏哈”及药师佛真言等,便属于经部所载咒句,并不属于密法。密读中也有有关药师佛之咒语、坛城及修持仪轨,这些则属于密法类别。

  汉地并不盛行修持密法,但僧人却每天持诵各种真言。这种持诵及咒语,并不属于密法范围。

  问:有人说密宗是外道演变出来的,这有否根据?

  答:修行的人要谨慎管束自己的口与心。说密法为外道,就等于说三藏佛法是外道法,因为记载密法的读典见于《大藏经》中。我们千万不要犯上评贬任何部派的佛法之过失,例如密乘行者轻视显乘、大乘行者轻视小乘、显乘的人说密法为外道,或小乘者声称大乘非佛说种种。

  外道或许有部份修持与密法有相似的地方,就正如佛教中之禅定修持与印度教的禅定同的道理,但这并不是说二者是同源的。密法与显法俱出自佛陀亲授,二者俱为纯正之佛法。

  有些把佛法视为世俗文学而研究的人,喜欢由种种不完整之历史片断推证大乘非佛说或密法乃外道产生等等,又有些人说全部大乘经典都为佛灭后的产品。这种论点,完全否定了佛经之可信性。如果佛经不是佛的开示,我们就没有任何可以依据了。世俗学者做什么我们不理,但三宝弟子千万勿参与这种邪见,谤贬法宝是会有可怕后果的。

  说密法为外道或大乘非佛法的人,是在质疑三藏佛法之可靠性及评贬佛陀的教法。他们的观点源出于愚痴无知及赞自宗贬他宗的狭窄心态。真正修持的人,要尊重一切佛陀的教法,不可视其中之一部份为低级的、多余的或不纯正的。

  问:是否一旦参加了灌顶或随许法会,授者就成为受者的师长?

  答:如果我们对一个法门、一个本尊或一位法师生起欢喜及尊敬心,继而参与了其灌顶或随许法会,授者的确就成为了我们的师长,我们必须把他视为自己的一位师父,同时要视师若佛。如果你对一位法师并无生出尊敬依止的心,或对他没有什么认识的话,不要只看报纸的宣传文告,要好好地观察,不妨参加他的佛法开示及多作拜访,在对他有信心时才求法、参与接受灌顶或口传等。如果只是闻法,你可以视讲者为善知识或长辈,不一定就构成了师徒关系。但如你心中生起了依止之念,即使说法的人并不一定知道,你与他的师徒关系也一样成立。如果你由一位师长处得受了口传,少至一段法偈甚至只一个字,他也成为了你的其中一位师长。

  问:灌顶与结缘灌顶有何不同之处?

  答:衲不知道什么是“结缘灌顶”,藏传佛教中似乎并无这种名词。“灌顶”的藏文为Wang或 wangkur,包含了加持、授予修持许可及传法等的作用在内。“长寿灌顶”藏文称为Tsewang,参加资格并不严格,一般是公开的大型法会,人人都可以参加,也有人把小孩及牲畜都带来参加此类灌顶。其他的灌顶在传统上是很严格的,师徒双方要互相观察一段时间,求法弟子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资历。还有一种为Wangchen,即“大灌顶”之意。“大灌顶”并非指在大的场地举行或排场很大,而指灌顶的性质类别。在大灌顶中,要设立本尊的庄严坛城,灌顶又分为很多小部份,受者要入于坛城而被示以坛城中的秘密。独勇大威德、上乐金刚及时轮金刚等法门之灌顶就属摩诃瑜伽密部的大灌顶类别;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法门亦有属事密部的大灌顶。此外,还有一种称为Jenang的仪式(注:汉译作“随许”)。这并不是一种灌顶,而是某一尊本尊之加持法会。这种法会的参加资格没有像灌顶般严格,参与后一般亦没有太重的戒誓。藏语中似乎并无“结缘灌顶”这个名词。衲认为“结缘灌顶”应该是“长寿灌顶”或“随许”的误译。“随许”并不是一种灌顶。不过对不深入认识藏传佛教的人来说,二者的法会流程及内容可能有点相似。有些人又以为法师把手或一些圣物放在弟子的头上就叫做“灌顶”,其实这只是西藏佛教中的一种加持祝福的意思,并不是“灌顶”。

  问:有遥距灌顶这一回事吗?

  答:只有不懂密法及完全没有密法知识的人才会相信有这一种可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遥距灌顶这一种事。

  依古印度传统,求灌顶者要先观察欲依止之金刚上师三年,上师也要观察准弟子三年,经六年后才授予灌顶。现今虽然并不那么严格,但断不可能连师徒都未见过面就传灌顶的事。如果师徒间互不观察而进行灌顶,这并非上师特别慈悲,反而是师徒牵手堕入金刚地狱的一个仪式,也是末法的一个现像。如果是双方并不同时在场,更加不可能,进行灌顶的人都知道,受灌者必须目观坛城,由上师讲解坛城的密义,所以根本就不可能遥距进行。

  授予这种灌顶的人,多半是为了名利财富才发明这种方法的。求以遥距方式受灌顶的弟子,或许也有欲求方便的心态,但成佛是没有捷径的。以前的西藏人,要跨过喜玛拉雅山去印度求法,还要待奉师长十年八年才得到灌顶。现在的人,不需徒步找上师,远比以前的求法者方便得多了。为了求法,即使坐飞机到国外受灌顶也不算是大牺牲。比起以前的西藏人,已是十分幸福的了。付出少的人,最终得到的肯定也不会多,修行本来就是没有捷径的一回事!

  问:授灌顶的上师可以收费吗?

  答:现今是末法时期,世界上有不少人以佛法行骗,也有西藏有传承的僧人把灌顶及传承如同货品般买卖以换取名利,这是十分可悲的现象。这些贩卖佛法的人,有时会以古印度求西藏的祖师传记片断作为索取昂贵供养的依据。

  在古代,真正的金刚上师是有殊胜功德的,弟子也有恰当的资格。在准师徒双方进行观察后,有时上师会要求弟子筹办极丰厚的供养以求灌顶,例如有一位大师命弟子供养与弟子等重的黄金。弟子会排除万难,最后求得了上师所要求的供养,但在灌顶传法后,上师却把供品全数送还弟子,又或者把供品全布施予穷人,自己一点也不留下。为什么上师要求这么多供品呢?这是为了让弟子在积集供品之过程中忏净罪障及积聚广大功德,并不是上师真的需要这些物品。还有一些大师在收到供品时马上把它们丢入河中,然后为弟子灌顶。以上的都是历史上常见的情况。但现在的一些上师,则是真的为了要得到供养而授灌顶,这并不能与过往的祖师相提并论。

  在灌顶前后,受灌的弟子为着自己的利益,应该恭敬奉上供养,以积聚功德及表示求法或谢法的心意。作为上师的,则不应执恋财物,必须以清净的发心去授法。

  一般来说,现代的上师都不会要求弟子作大供养,但起码的象征式供养则是传统的一部份,有时上师会要求弟子供以少许米粒代替。如果指定弟子要付多少钱才能受灌的上师,大家不妨慎重视察一下才作决定去依止与否。虽然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先例,但那些都不是基于执恋财富的要求,而且往往后来上师都把供品悉数归还。有时候,主办团体订立一个定价,要求参加者共同承担租用场地等费用,衲十分不喜欢这种做法,但却可以理解主单位的苦衷。在遇上这些情况时,倒不是上师要求供养,只是主办人要求参与者摊分法会所需开支而已。这虽然并不是最好的做法,但在资源不足的宏法环境下,尚可说是情有可原的。

  问:西藏喇嘛的名字很多都叫“宁波车”、“仁波切”及“仁宝哲”等,这个名有没有意思呢?是否凡是叫“宁波车”的都是高僧?“活佛”又是什么意思?

  答:“仁宝哲”、“仁波切”及“宁波车”其实都是同一个藏文字Rinqoche译言音。“仁宝哲”的意思是“宝”。这种称号并不一定用作称呼人物,有些物也称作“仁宝哲”。西藏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像也被称为“觉窝仁宝哲”(JowoRingche)。“仁宝哲”在被用作称呼人物时,是一种尊称,并不是那个人的名字。为了礼貌及尊敬,西藏人很少直接称呼其所尊敬的人之名字。“仁宝哲”被用作对转世者之尊称,也用作尊称方丈、退休方丈及有地位的人物。所以,被尊称为“仁宝哲”者不一定是转世者。

  “朱古”(Tulku,亦译作“祖固”及“祖古”等,蒙古称为Hutukutu,亦译为“呼图克图”)则不是一种尊称。这个字意思为“化身”或“转世者”,只被用作大德高僧之转世而被核确无误的人身上。例如某师之转世我会尊称为“某某仁宝哲”,但他只会自称为“某某朱古”,不会对自己冠以“仁宝哲”的尊称。

  至于是否凡是“朱古”都必定会大德,恐怕不能这样说。如果我们遇到一位“朱古”,就好好地恭敬即可以了,这样对我们肯定会有利益。但客观上来说,现今世界上有很多被核认为“朱古”的人,其中有些是大德转世无疑,有些或许是佛的化身,也有些只是较有修持的行者之转生,更有些不见得是真的有证量的。如果你要去依止的话,就必须好好观察,不要迷信于一个称呼。依止师长是终生的大事,千万不要草率。与其拜一位真正老实修持的普通凡夫僧为师,也好过拜一位没内涵而空有个“朱古”名号的人为师父。名字是没有意义的,内涵才是我们拜师时所要追求的特质。只有具足明师必备的资格,例如明师十德等,就是一个有资格的好师父,有没有“朱古”名号倒不重要。

  汉地有把“仁宝哲”及“朱古”译为“活佛”或“佛爷”的情况,此为大错。藏文中的这两个字皆没有上述的意思,大家万勿跟着这种错误的译法去称呼“仁宝哲”和“朱古”等。

  问:为什么西藏僧人都穿露臂的衣袍,而且衣色与汉地僧装不同,有些还留头发?

  答:西藏僧人与世界各地的僧人一样,不许留发。但西藏有些修行者并非僧人,亦没有受僧戒,但却是全时间投入修行的。这些修行穿着与僧人不同,但你对西藏衣未认识,所以把他们的衣着与僧衣混淆了。这类修士会留头发,有些更长发束髻,他们并非出家僧人。

  露臂则是古印度佛陀时开始的传统,甚至佛陀时代以前的外道修行僧也是露臂的。在南传佛教国家,僧装也是偏袒右肩的,此为佛教传统。在汉地,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及风俗之迥异,僧装改良为有袖的,而且颜色亦不同于原始佛教僧侣之衣色,但仍不许用佛陀禁用之衣色。西藏僧人在偏袒右肩及衣袍比例等细节上保持了传统的风格,但却因为地区寒冷而改用深红色衣袍,此与原始佛教僧衣之色不同,但仍然是佛陀允许使用的衣色。

  在各地佛教中,现今应以南传国家的僧衣最接近原始佛教色彩。

  问:受了金刚阿阇黎灌顶后,就等于当上了金刚上师吗?

  答:参加过摩诃无上瑜伽密部大灌顶的人都知道,灌顶的后段包含了金刚阿阇黎灌顶,授灌顶的法师会把镜、法轮、弓箭及法螺等法器授予弟子,灌顶中也有授予五佛冠及天衣的部份。以上所说的细节,属于灌顶仪式中的环节,其意义是种下一个因,令弟子未来得大成就、持其传承及成就金刚阿阇黎的境界及资格。但凡参与接受灌顶的弟子,都接受了这种金刚阿阇黎灌顶,这只是种下一个吉祥的因,并不代表授灌顶的上师把你封为“金刚上师”,或印许你可以为他人传法灌顶的意思。

  社会上有一些人,以这种灌顶作为依据,声称自己得到了传承及“金刚上师”之师资,藉以骗取名利。

  时轮金刚灌顶是摩诃无上瑜伽密部的特别例子,有时会有地位极高的大师公开传授这个灌顶,几乎不论资格都可以参加。其他的无上密灌顶则是较严格的,时轮金刚是例外的情况。若公开的时轮金刚灌顶中,参加者有些是新皈依三宝的人,也有未皈依三宝的人,连小孩子也有参加,难道说在灌顶后他们全都成为了持传承之金刚上师吗?

  有些人会借这些机会拍照,以照片冒充为有传承的上师。这种相片不难拍到,并不代表什么。

  问:修红派的人可以也修黄派吗?

  答:西藏佛教的各大主流派别:格律派、宁玛派、萨迦派及迦珠派,都是佛陀的教法。“宁玛”(Nuingma)的意思是“古老”。“红派”并非宁玛派的正统名称。“格律”派的名字源自我派主寺甘丹寺之名字的变音,也有“善规”之意。“黄派”并非格律派的正统名称。我派偶尔也有人称为“黄帽”派,但却不称为“黄派”。“黄派”、“红派”等只是汉人的误称。有些汉人又说黄派的僧人穿黄衣,红派的僧人穿红衣,这也是无根据的想当然而已,并非正确。上述各派都是佛陀的教法,我们不应加以分别及赞己评他。但一般来说,我们与哪一派的教法较有因缘,自己觉较为投合,就好好依那一派的教法去修学即可。如果真的要同时修学两派教法,则不要混淆教法,要把它们分开地修。初学的人,修四派中的哪一派都可以,但其实不宜这边学一点,那边又学一点,最严重的错误就是把各派教法混为一谈,成为了杂锦式的教法,这种混杂各派见解行持的修持,不能说是包含各派精髓的修持,反而成为了哪一派都不是的修持。一些大修行人,例如某几代的宗座达赖喇嘛等,能够学修各派佛法,但我们凡夫不能与之相比,所以还是老实地专学一派较好。藏语中有一句谚语:“狮子能跳越的崖缝,兔子不要也跟着去跳!”只要能修得专注及修至成就,任何一派的教法都是好的,但把它们混淆而修却并不恰当,尤其是仍在凡夫境界的阶段。现今有很多人都喜好到处乱去,随便谁坐上法座你便去依止学法,这样并不能有所成。如果你只是在某派中受了皈依三宝或学修一些共通的教法及仪轨,改修或僧修另一派还可说得过去。如果你已在修某派的不共传承大法,再改修另一派或加修另一派的不共传承,则是完全不必要的,而且这样做也没有什么好处!

  问:藏传佛教中有所谓的“财尊法”,是否真的能令行者致富呢?

  答:如果是有正确及清净的发心,修持又具足传承及精进的话,修财尊法是确有灵应的。修财尊法有三种主流的法门。第一种是水供法,第二种是供奉本尊财瓶,第三种是以食水供养。修财尊法的利益并非为了致富。以阿底峡传承之白财尊法为例,它的利益主要有三种:(一)今生中资财饮食不乏;(二)善心自然生起;及(三)身后往生于普陀净土之中。所以,修持白财尊法也是一种观音净土法门,最终的利益是往生于观音的净土。修持财尊的人,为求得资财之发心是为了能得修持之顺缘及以资财作广大供养及布施众生。修财尊法的目的并非为了个人的致富。如果以为令自己发财的心去修财尊法,则发心不对,修法也不会有成就。真正的财尊法根本不是普遍大众误解的那种致富,也不会为以此为动机的修行人带来财富。如果修行的人执恋着世间的财富,就与世俗的人毫无分别,称不上是佛法的修持者。此外,衲也想顺带提一下有关供奉财宝瓶的种种:很多人以为买一个财宝瓶回家供在佛坛就对了。其实供奉本尊财宝瓶不是这样的。应于家中之宝库或钱柜中另设小柜,在柜内放好财宝瓶及各种供品,请法师诵经及封起,然后每天在柜外另外供品及作祈愿,每年还要再请法师开柜添供及重新诵经。这种财宝瓶是不让外人知道或看到的,自己也不直接以手碰触。很多人随便把它供在佛坛上,就好像装饰品一样,这不是供财宝瓶的正确传统方法。

  问:有些同门修持摩诃无上瑜伽密,要恒常观察自身为本尊,所以便认为捐血是“出佛身血”,这是一种正确观念吗?

  答:修摩诃无上瑜伽密时,行者修持自身为本尊观,但这不代表你真是本尊,所以捐血并不存在“出佛身血”的问题。捐血是一种身布施善行,如果能令他人救活过来,更是无畏布施善行,与“出佛身血”并无关连。即使佛陀捐血救人,他与为他抽血的人都并非“出佛身血”。“出佛身血”的定义不是这样的。何况你并不是本尊,只是在修持观想自己是本尊,当然不存在问题。

  捐血救人是一种大善行。善行只会带来利益,不可能带来伤害,这是很基本的因果教法。身布施更能积广大功德,尤其能令父母及祖辈带来利益。捐血并无“出佛身血”的忧虑,惟一的忧虑源出于你的执恋自己。问以上问题的人未有修持摩诃无上瑜伽密的基本资格,因为他对基本佛理及密法皆未认识,更缺乏了修密法的基础——对众生的悲心。如果有悲心,便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真正有悲心,即使对自己有害,他仍会毫不犹豫地捐血利生。

  问:四加行修满了十万遍,是否就圆满了呢?

  答:修持加行是为了积聚功德及忏净罪障。只要你还有罪障或未具足一切功德,就永不能说修满了加行。

  有些行者由于受过了某些誓戒,必须发愿修满十万遍四种加行。在修满十万后,只能说戒誓已做满完成,并不是修持加行已经圆满。即使你明天就会成佛,今天仍需勤修加行。

  在精进修持忏罪时,有时会反复发吉祥的梦兆,这是表示忏罪之修持有了一定的小成绩及随后再作主体的修持时便容易成就,并不表示已完成忏罪修持。

  问:为什么在藏传佛教中,有很多样子很凶恶的塑像?

  答:这些样子像是很凶恶的形相称为“忿怒相”,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类别。第一种为本尊,他们是佛陀的化现,例如怖畏金刚是文殊师利(即诸佛之智慧化相)之化相,马头明王是观音大士(即诸佛之悲心化相)之忿怒化相等;第二种是护法。护法分为世间护法及出世间护法两类:世间护法本来是“非人”、魔众或龙族等众生,后被佛法折服而信皈三宝,或被历代大师镇伏而以誓言缚之,他们虽是世间众生,却有一定能力护持三宝及修持佛法的行者;出世间护法是诸佛的忿怒现相,这些护法亦肩负护持三宝及奉持佛法的行者,为行者赐予修持顺缘,除摧修持道上之逆缘与障碍。怙主玛哈卡那(Mahakala)及吉祥天母(PaldenLhamo)俱为出世间护法。

  现岔怒相的本尊及护法性质不同,与行者的关系亦不相同。他们示现忿相,表义降伏烦恼及障碍,并非对众生示现忿怒。他们的外相表现忿怒相,但体性却为诸佛之悲心,并非世俗的嗔恨心。

  问:为什么藏传佛教常用以人骨制成之法器?

  答:佛法教示无常之理。这些人骨法器,是为了让真正发心修行的人常常忆记生死无常,努力于佛法上之修持。佛教的僧人,有些会发愿终生住在冢林中,这也是为了常常忆记生死无常而培养出离心及精进的缘故。在传统的寺院中,在僧案浴室内也会涂绘骷髅图像,其目的也是令人常念生死无常。在藏传佛教及印度的密法传承中,有一种称为“断”(chod)的施身法门。这种法门要用人骨法器,如骨笛等,也要在冢间修持,是一种能迅速地切断我执的法门。

  忆记生死无常是精进修持的原动力。它有六个殊胜益处:

  (一)它是最有利益的修持;
  (二)它令修持变得有大力量;
  (三)它引领行者发起真正修持的心;
  (四)它支持行者精进修持;
  (五)它推动行者达至最终成就;及
  (六)它令行者临终无悔及安乐。


  一般的藏传佛教徒并不需要用到人骨法器。大修行者所用的人骨法器,也并非随便买来或以残忍的方式得来的,必须是以其他修行人生前发愿在死后把骨头送赠作修行用途的才可采用。

  问:为什么汉地一般都说有十八罗汉,西藏却说只有十六位?


  答:罗汉既不是十六位,也不只十八位。罗汉的梵文为Arhat,是证道的圣者。在佛陀在世的时代,单只一座说法中所闻法而顿证罗汉境者已远超于十八位,所以世界上是有很多位罗汉的。

  众多的罗汉中,有十六位相当于是领袖的。他们曾经游化很多国土,更受应请而在汉地结夏。在汉地时,有一位汉僧是他们的施主,另有一位俗家人充当他们的侍从,所以后来有一种算法把这两位也算进去,成为了十八位。在藏地,我们是不计算上述这两位的,所以只有古印度经典中所述之十六罗汉与其广大眷属。

  有时在博物馆中,我们会看到古印度的佛画,有时会见到十六罗汉坛城图。在这些古画中,释迦牟尼居坛城中央,外圈是十六罗汉坐莲瓣上,最外面是四大天王。在西藏的佛画中,也是十六罗汉围绕本师而坐,但有时也会把汉僧施主及侍从画在坛城外方,却没有十八罗汉在坛城内的例证。
  有关十六或十八罗汉的典故,佛经上有提及。市面上有一些讲传说的书刊,内里写的是民间传说,并不一定与佛教历史相符。

  问:为什么在西藏有“天葬”这种残忍的葬礼呢?

  答:天葬并不是藏传佛教的葬礼,但却并非不符佛法思想的。

  人在死后,剩下来的肉身只不过是废物,不论你以火焚、土葬、水葬或天葬的方式去处理都是一样的。在心识离开身体后,自然会因业力所主而投身六道中的其中一道,生前的肉身留着也没有任何用处。

  反正在死后身体便一无用处,西藏人选择在死后再作一次布施,把肉身施予鸟类或其他动物,这对自己并无损失,又是一种布施善行,更解决了殉葬的问题。

  你觉得天葬十分残忍,只因你执恋于肉身,其实天葬与火葬分别不大,却能积布施之功德。

  有些电视纪录片说:“西藏人认为鹫鸟在吃了死者肉后,便把亡者带往天上的净土。”这是想当然的汉人创作。西藏人进行天葬是要作布施及天然条件因素,并不以为此举会令亡者“升天”。

  在其他国家与地区,进行天葬是不合社会风气及环境条件的,衲认为临终捐赠器官比天葬来得更有意义。


  问:在海外常常有人算称
“黑教惟一传人”,到底黑教是否正信佛法呢?

  答:在佛法未传入西藏以前,早已有了历史悠久之民间信仰。这种原始的信仰被统称为“苯教”(Bonpo,亦译作“本教”及“苯波教”等),崇拜的是天、地、土、河、龙神及魔灵等,对善神供养祈福,对恶灵供养以祈免灾。这种信仰,与世界各地的古文化中之原始信仰大致是一样的,与佛法毫无关连。这种信仰被某些人称为“黑教”,其实它又再分为“白苯”及“黑苯”两种。在佛法传入西藏以后,苯教业已式微,至今苯教信众并不太多。苯教在后基亦吸收了很多佛法的概念,成为了与佛法之外型有点儿相似的信仰,而且渐渐也增补了一些模仿抄袭自佛法的教义。在某些边远地区,一些佛教寺院也吸收了部份苯教的原始色彩,总括来说,佛法是佛法,苯教是原始民间信仰,二者是并无关连的。改头换面后的苯教,在外在上看来有点似佛教,但内容却完全相异。苯教在吸引了佛法之外型后也皈依“三宝”,但其“三宝”并非佛、法、僧;其教义也述及其祖师有示现、成道开示及示灭等事业,但却并非在说本师释迦牟尼;其经典也刻意模仿三藏佛法,甚至也有类似六字大明咒等咒句,其僧人的打扮及戒修也近乎佛教但细节却不一样。现今在西藏仍有一些苯教徒及寺院,在衲的家乡川北一带,苯教仍是颇为盛行的。虽然我们并不歧视其他信仰,但却介绍不可把它们与佛法混淆不清。自称“黑教惟一传人”的人是否真的有苯教传承,衲不得而知,但就绝对不是“惟一传人”。在川北一带随街都看得到苯教的出家人。藏传佛教主要分为格律派、萨迦派、宁玛派及迦珠派,此外还有以前的卡登派等一复单独存在的派别。苯教的修行人有些的确也有少许法术能力,但却与正信佛法完全无关。

  问:听说西藏的笨教法力很大,是真有其事吗?

  答:西藏的苯教、云南地区的苗族及世界各地的古文中化,都有类似的原始信仰。这些都属于外道,并不是佛教或佛法。这类的大自然信仰,透过祭祀山神、地神、河神、龙族及“非人”等,的确有一些有限的神变能力。在古印度及古西藏,这些外道的力量是颇大的。在佛经中也有记述佛陀以佛法智慧及神通变化降伏外道的史迹。在近代,却较少听到外道术士示现甚么大神变。外道所修的并不是佛法,也不符佛法,即使他们有少许的神变能力,却不是佛教弟子值得去羡慕追求的。外道修行人的能力,在最终也不过如世俗学问般失去,并不会利益未来生。佛教修的是内心,其利益是利及未来生的,也泽及一切有情众生。

标签:开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