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事迹传记>> 古德圣僧>>正文内容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19日
来源:http://www.charity.idv.tw   作者:佛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舍利弗尊者被世尊誉为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但他能获此最高荣誉不是无因无缘,也不是偶然,全是导因于过去世的善业及愿力所致。圣人已远去,典型在夙昔,虽然我们与尊者缘悭,但我们仍可藉由经、律的记载学习“念僧”。本篇选译自北传律部《摩诃僧祇律》,律部中对于舍利弗尊者本生的因缘有很详尽的记载,愿能激起人天见贤思齐,尊敬僧伽。

  选译自北传《摩诃僧祇律》 

  译于西元2006/3/26 



  当舍利弗断除所有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时,佛陀是这样当著比丘们的面前如此赞誉舍利弗:“在我声闻弟子之中,聪明智慧第一者,唯有俱瑟耻罗(舍利弗)比丘!”

  而诸比丘对于舍利弗能如此快速解脱,都感到非常好奇,便请教世尊:“这位舍利子究竟前世曾作过何种善业,由那种善业的缘故,能感得聪明、利智、深遂的智慧、无疑惑的智慧等善果?”

  佛陀解释:“诸比丘,你们应当仔细地听好,假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位舍利子,过去世所作过的善业,终将回到自身,不会遗落在他处。

  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处村落,有位婆罗门,娶妻没多久,便生一子。没经过多少年,又生一女。这对兄妹渐渐长大,父母却在他们尚需养护的时候相继过世。他们顿失所依,心里感到忧伤,打算住到山林里,哥哥便带著他的妹妹,一起住进山林里,平时以采拾花果为生。

  比丘们,就如同大黑蛇,具有五种过患。是哪五种呢?一者多嗔,二者多恨,三者作恶,四者无情无义,五者内含剧毒。你们应当明白女人也同样有这五种过患。除开前四项过患,你们可知为何女人还内含剧毒?这是因为凡所有女人,多怀剧猛爱染渴欲之心。这小女孩长大成人后,身心情欲渐盛,便对他的哥哥说:‘我不想这样经常吃花果。我想去山下人多的地方,找其它的食物。’

  哥哥爱护妹妹,只好带著妹妹走出山林,前往一处婆罗门家行乞。兄妹两一起叫唤,屋主人应声出门,一见到兄妹竟误会他们是夫妻,便讥刺道:‘没想到隐居之人,竟也有妻室?!’

  哥哥赶忙解释:‘她不是我的妻子,她是我亲妹妹。’

  婆罗门立即问哥哥:‘那有没有人曾下娉想娶你妹妹?’

  哥哥回答:‘没有。’

  婆罗门:‘既然如此,何不将你妹妹许配与我?’

  答曰:‘我们都已远离世间恶法。’

  但妹妹身心情欲炽盛,对其兄说:‘我没办法就这样一辈子在山林里采野果维生。我实在经不起情欲烦恼所逼,所以才提议一起离开林野,重返人烟。你不妨将我许配与这婆罗门。’

  哥哥说:‘我实在不能娶你,因为这是逆伦恶法。我不可能作这种事,既然你有情欲,那只好任你情所欲。’

  此时婆罗门知年轻女孩心意后,便延入家中,大会宗亲,举行婚礼,纳以为妻。

  兄妹情深,妹妹婚后仍依赖哥哥:‘你要与我住一起喔。’

  哥哥说:‘我对欲乐没有兴趣,我想出家。’

  妹妹任性地说:‘如果你想出家,必须答应我一项条件,我才让你离去。’

  哥哥问:‘是什么要求?’

  妹妹说:‘如果你证得殊胜果,你一定要回来看我。’

  哥哥承诺:‘没问题,我答应你!’说完随即离去。

  哥哥找到一处隐士所居住的处所出家,由于过去宿世善根力的缘故,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无师自悟,证独觉果。

  哥哥成辟支佛后,心想:‘我曾答应过我妹妹,修成圣果后要去看她。’便来到妹妹住所,飞到虚空中,展现神变,上身出火光,身下流清水,千变万化。施展神通后,便纵身而下。凡人一见神通,犹如大树崩倒于地,立即伏地顶礼尊足。

  妹妹兴奋地说:‘大哥,你今天是否已证得殊妙胜德?’

  答说:‘没错,我已证得。’

  妹妹生起清净心,祈求:‘就算是圣人,也必须靠饮食维生。同时我也想求福,我愿兴供养,希望圣人可常住于此。’

  答说:‘你可能无权作主,不妨去跟你丈夫商量。’

  妹妹立即入屋内找丈夫商量:‘我兄出家,成就禁戒,已得上妙果,世间第一福田。我想供养他,但不敢独自霸占功德。如果你答应我的话,可否于三个月中,让我自由支配饮食?’

  丈夫回答:‘贤妻,你的哥哥就算不出家,我也会供济他一生,更何况他已出家,还获殊胜道,你可随意供养他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中,妹妹尽心尽力以种种上妙饮食供给其兄。三月已满,即以上等刀子及针奉施其兄。兄接受后,以刀割截其衣。刀子非常锐利,很快将衣布裁割妥。

  妹妹见后,便跪下来,发愿道:‘愿我天资、智商,犹如此刀,思考及反应,犀利敏捷,生生世世,直至未来,成就犀利的智慧。’

  此时独觉取衣缝刺,善用针线,缝刺无碍。妹妹见后便发愿:‘愿我从今起,生生世世,乃至未来,令我智慧,犹如此针,智慧深远,通达无碍。’”

  佛陀说到这里,便对诸比丘解释:“你们不要误会,过去那位婆罗门女,不是别人,就是今天舍利弗的前身。由于她过去供养独觉,奉施刀、针,以及白布等,加上广发誓愿,由此善根,能在今世获得利智聪明第一。

  比丘们,你们应当明白,黑业有黑报,白业得白报。

  此时诸比丘仍有疑惑,问世尊:“舍利弗往昔又曾作何业?能于今世出生虽非贵族,但亦非极下贱种姓,于中上阶级家庭出生?又能世世出家?”

  佛陀解释:“你们仔细地听好,过去很久远以前,有一位国王,娶妻未久,尽情享乐,常常游山打猎,没经几年,便诞一子。

  其子长大,见其父王不以正法治理国家,便忧虑:‘我父死后,定当下堕地狱。我若绍继王位,亦必将承受此苦。所以我应住于善法律中,出家修道,乃至梵行。’

  打定主意后,来到父王面前说:‘父王,希望您放我出家。’

  国王怒斥:‘所有种种祭祠天等,无非希求富贵。你贵为太子,乘象之种,王位在即,你今是何故而求出家?’

  国王以种种难听的话呵责太子,就是不放他出家。

  有一次,太子乘象出城游观,看见一个穷人持荷叶乞食,因见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便将出家的期望投射在穷人身上,对穷人说:‘我碍于贵族种姓,无法自由出家。你并非贵族种姓,为何不出家?’

  答言:‘我没有衣钵,如何出家?’

  太子说:‘没关系,我会供给你三衣钵等必需品,只要你答应出家。’

  穷人高兴地答言:‘太好了!’

  太子便如上付与三衣钵。

  这时有五通仙人聚在一树下静坐修禅,太子与乞士一起来到仙人修行的地方。

  太子从大象背上下来,走到仙人面前说道:‘圣者,请让这位居士跟随你们出家修行。’

  仙人们见太子诚恳,即允诺让穷人出家。

  太子对穷人说:‘我要走了,如果你修行有成,获证道果,希望你能来告诉我。’

  穷人答应:‘我会的。’

  穷人出家后,即往安静之处,静坐修定,秉持宿世善根,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无师自通,证独觉果。

  穷人成辟支佛后,忆起太子引渡的恩德,自忖:‘我能证果,皆因太子相助。我应前赴太子宫殿,展示神变。’打定主意,便来到太子宫殿前,飞升虚空,展现种种神变,乃至上身现火光,下身现流水等。’

  大家一见神变,心生恭敬,犹如大树崩倒于地,全都伏地顶礼。太子询问辟支佛:‘圣者,您是否已证殊胜果?’

  答言:‘是的,我已证。’

  太子见后,虽心生随喜,仍不免感叹:‘他所获证的道果皆悉由我相助之故,我今天不能出家证此圣果,全是因为出生在高族种姓之家。’于是便发誓愿:‘唯愿我今后生生世世,勿出生于高族种姓之家,也不生在下贱卑微之家,恒生在中上阶级之家,令我毫无障碍,轻易便能出家。’

  比丘们,你们不要怀疑,过去那位太子,不是别人,正是今天舍利弗的前身。他由于往昔过去誓愿力之故,今生出家,自在无碍。所以你们应当明白因缘果报,自作自受,若作白业,还得白报;若作黑业,还得黑报。你们比丘也应当如此学习。”

  比丘们对于舍利弗尊者能蒙受世尊当众赞誉智慧第一的荣誉,仍有疑惑,便问世尊:“舍利弗尊者又是作何福业成熟善根,能于声闻中,蒙世尊当众赞誉智慧第一?”

  佛说:“这也是由他昔过去所发愿力之故。”

  诸比丘问:“世尊,那他是作何誓愿?唯愿佛陀慈悲,为我们解释。”

  佛陀告诉诸比丘:“你们仔细地听,过去很久以前,在贤劫中,当时人类寿命平均有二万岁。有一位佛陀在那时候出世,名叫迦叶波佛,十号具足。当时舍利弗的前生有一位教师,在迦叶佛的僧团里出家,受到迦叶波佛授记他的老师为声闻众中,聪明智慧,最为第一,乃至梵行,全无亏缺。

  舍利弗在他老师命终时,广发誓愿:‘愿我所修行梵行功德,以此善根回向,如同迦叶波佛授记我的老师彼嗢怛啰婆罗门一般,在未来世的时候,人类寿命平均百岁,未来有佛出世,叫做释迦牟尼应正等觉,十号具足,我也能于未来佛的教法中出家,断诸烦恼,乃至漏尽,证阿罗汉果。’

  今世舍利弗所获道果,一如他前世在他老师面前所发的愿,由他当时所发愿力之故,故今世舍利弗能于诸声闻中,获得智慧第一的荣誉。


  《摩诃僧祇律》 

  佛告诸苾刍。于我声闻弟子之中。明解聪利。
  俱瑟耻罗苾刍。最为第一。时具寿舍利子。
  断诸烦恼。证阿罗汉果。时诸苾刍咸皆有疑。
  请世尊曰。此舍利子。先作何业。由彼业故。
  感得利智。深智。无疑惑智。佛言。诸苾刍。
  汝等应听。其舍利子。先所作业。还应自得。非于余处。
  广说乃至。果报还自受等。乃往古昔。
  于一聚落。有婆罗门。娶妻未久。便诞一息。不经多年。
  复生一女。俱渐长大。父母遇病。皆悉身亡。
  时彼童子既遭忧戚。念往山林。即携其妹。
  共至林所。采拾花果。以自支持。汝等苾刍。
  如大黑蛇。有五过患。云何为五。一者多嗔。
  二者多恨。三者作恶。四者无恩。五者利毒。
  应知女人。亦有五过。一者多嗔。二者多恨。
  三者作恶。四者无恩。五者利毒。
  云何名为女人利毒。凡诸女人。多怀猛利染欲之心。
  是时童女既至成人。欲心渐盛。告其兄曰。
  我今不能常餐花果。以自存命。可往人间。求请饮食。
  时兄将妹。共出山林。往婆罗门家。而行乞食。
  两俱齐唤。主人出看。见而告曰。隐居之人。
  亦畜妻室。兄曰。此非我妻。是亲妹也。即问兄曰。
  曾娉人未。彼报言未。若如是者。何不与我。
  答曰。此已远离世间恶法。女心欲盛。报其兄曰。
  岂我林中食诸花果。不能活耶。
  然我不堪烦恼所逼。共辞林野。远至人间。
  今可以我与婆罗门。兄曰。我实不能嫁娶于汝。此是恶法。
  非我所为。汝有俗心。任情所欲。
  时婆罗门知女心已。延入家中。大会宗亲。纳以为妇。
  报其兄曰。今与我同宅而居。别为一室。兄曰。
  我不求欲。当乐出家。妹曰。共立要契。方可随情。
  兄曰。是何言要。妹曰。若其证得殊胜果者。
  可来相见。兄曰。善哉。如汝所愿。即便辞去。
  至隐士所。而为出家。由彼宿世善根力故。
  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无师自悟。证独觉果。
  便作是念。我先与妹。共立要契。今可往看。
  便至其所。上升虚空。身现神变。上出火光。
  下流清水。奇相非一。纵身而下。诸凡夫人见神通时。
  心疾回转。犹如大树崩倒于地。顶礼尊足。
  白言。大兄。今得如是殊妙胜德。答言。我证。
  白言。兄为资身。须得饮食。我为求福。
  愿兴供养可住于此。答曰。汝无自在。可入报夫。
  即白夫言。仁今知不。我兄出家。成就禁戒。
  得上妙果。世间第一。我欲供养。不敢自专。
  若见许者。于三月中。饮食资给。答言。贤首。
  彼不出家。我虽不欲。终须供济。况已出家。
  获殊胜道。今随汝意。供养三月。其三月中。
  种种上妙供给其兄。三月既满。即以上[叠*毛]刀子及针。
  即便奉施。兄既受已。以刀割截。刀子善利。
  裁割迅疾。其妹见已。便即蹲踞。作如是言。
  愿我根性。如此刀子。得善迅利。乃至未来。成就利智。
  于时独觉取衣缝刺。善用针线。缝刺无碍。
  妹便发愿。愿我今身。乃至未来。令我智慧。
  犹若此针。智慧深远。通达无碍尔时佛告诸苾刍。
  勿生异念。往昔婆罗门女者。岂异人乎。
  今舍利弗是。由彼过去供养独觉。奉施刀子。
  及白[叠*毛]等。广发誓愿。由此善根。
  今得利智聪明第一。汝等苾刍。当知黑业。还得黑报。若行白业。
  还得白报。乃至广说。如上应知。
  时诸苾刍咸皆有疑。白世尊曰。具寿舍利弗。昔作何业。
  今得非贵族种。非极下贱。处中而生。数数出家。
  佛告诸苾刍。汝等应听。乃往过去。有一国王。
  娶妻不久。自恣欲乐。乃至游猎。不经多年。
  便诞一息。其子长大。见其父王非法化世。
  便作是念。我父灭度。当堕地狱。我绍王位。
  亦同斯苦。我应往于善法律中。出家修道。乃至梵行。
  作是念已。即诣父所。白言。大王。
  愿王放我出家。王告子曰。所有种种祭祠天等。皆求富贵。
  汝是太子。乘象之种。王位在即。汝今何故。
  而求出家。种种呵责。不放出家。后于异时。
  太子乘象。出城游观。见一贫人持叶乞食。
  告曰贤首。我是贵种。不得出家。汝非贵种。
  何不出家。答言。我无衣钵。云何出家。报言。贤首。
  我当与汝三衣钵等。汝应出家。答言。极善。
  于时太子如上付与。时有五通仙人。在一树下。
  乐寂宴坐。于时太子。及与乞士。俱诣仙人处。
  太子下象。至仙人处。白言圣者。愿与出家。
  时彼仙人。即与出家。太子告言。我今欲去。
  汝若得道。及与证果。愿令相报。彼即答言。
  如仁所言。既出家已。即往静处。宴坐修定。
  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无师自悟。证独觉果。
  便作是念。我所证果。皆由太子。我应于彼今可往看。
  示现神变。作是念已。便至其所。上升虚空。
  种种神变。乃至火光。下流水等。广如上说。
  时诸人等见神变已。心疾回转。
  犹如大树崩倒于地。咸皆顶礼。白言圣者。今证如是殊胜果耶。
  答言。我证。太子见已。作如是念。
  彼所获者皆悉由我。我不出家证斯果者。
  莫不皆由高族家生。作是念已。便发誓愿。
  唯愿我等生生世世。勿于高族家生。及以下贱。处中而生。
  令我无障。易得出家。汝等苾刍。勿生异念。
  往太子者。岂与人乎。今舍利弗是。
  由彼昔时誓愿力故。今生出家。自在无碍。当知果报。
  自作自受。若作白业。还得白报。若作黑业。
  还得黑报。乃至善恶。广说如前。汝等苾刍。
  当如是学。时诸苾刍咸皆有疑。唯佛世尊能断疑惑。
  诸苾刍等白世尊言。此具寿舍利弗。
  作何福业成熟善根。于声闻中。智慧第一。佛言。
  由昔过去发愿力故。诸苾刍等白言。世尊。
  作何誓愿。唯佛慈悲。为我广说。佛告诸苾刍。
  汝等应听。乃往过去。此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
  有佛出世。号曰迦摄波。十号具足。
  此舍利弗有一教师。迦叶佛所。而得出家。
  迦摄波佛记舍利师。汝于声闻众中。聪明智慧。最为第一。
  乃至梵行。而无亏缺。然无果报。非获于果。
  至师命终时广发誓愿。我所修行梵行功德。
  以此善根。愿迦叶波佛与彼嗢怛啰婆罗门。
  当来世时。人寿百岁。有佛出世。
  号曰释迦牟尼应正等觉。十号具足。于彼教中。而得出家。
  断诸烦恼。乃至漏尽。证阿罗汉果。尔时舍利弗。
  今所获果。一如师愿。由彼愿力故。今舍利弗。
  诸声闻中。智慧第一。


标签:智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