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文化>> 山林寺庙>>正文内容

狮子林净业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9日
来源:明伦月刊339期   作者:斌宗法师开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老残游记书里说:“江南真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能媲美于天堂,在于它拥有为数众多的古典园林。全盛时期,苏州园林多达一百五十多座,如今还有四大园林——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苏州园林取法天然山水,美化住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置身其中真不知天上人间。四大园林各异其趣,其中狮子林原是一座佛门寺院,它与“由禅入净”的惟则禅师大有因缘,为学佛弟子所向往。

  惟则禅师,号天如,他是元代临济宗的高僧,早年到浙江天目山游学,跟从中峰明本禅师学习佛法。元顺帝至正元年(一三四一),来到苏州讲经,深受弟子们的拥戴。隔年,弟子们便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为天如禅师建造禅林,名为“菩提正宗寺”。在寺里后花园,采用大量的北宋遗物“花石”,构□成玲珑奇巧的法苑禅林,取名“师子林”。为什么又称作“狮子林”?“林”即禅寺丛林,因天如禅师为纪念恩师中峰国师,所以“□室以奉”,表示不忘本,故以“师”名。又因中峰和尚原在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修行,为纪念衣钵传承,取名“狮子林”,恰好在佛经中就是以“狮子”比喻佛陀说法,犹如百兽之王狮子吼。

  狮子林到处尖峰古柏,飞瀑层楼,厅内陈设精致可观,厅的前廊西侧可通“立雪堂”,堂名取自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向达摩祖师求法的故事。后廊的西侧门可通假山洞穴,进入“卧云室”,古人以峰石比拟云朵,安坐其中如在云间一般,故名“卧云”。据净土圣贤录记载,狮子林有“卧云、立雪”二室,天如禅师日坐其中念佛,一时宰官长者多往参学,元朝皇帝屡屡下诏请问,禅师总是称病不起。

  后来,天如禅师穷究天台永明大师的教旨,兼弘净土宗,著净土或问,共有二十六则。

  天如禅师自设问答,为的是“剑离宝匣为斩不平,药出金瓶以瘳沈□”(净土或问序),破除禅宗人士对净土宗的疑惑,并策励净土行人精进修持,以期当生成就往生极乐。天如禅师特别就永明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禅之士这么不济,阴境若现前,十人九蹉路?有净之人为何就这么简易广大可靠,万修万人去?天如禅师久修宗门禅观,后来又精通教下经典,破除疑惑事理兼备,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印光祖师就很推崇天如禅师,所谓:“若论‘断疑生信’,尤当推重天如禅师的净土或问”。印祖在〈拟答某居士书〉中,更要某些“揽净入禅”而执理废事者,多读天如禅师的净土或问,好去除“唯心堕、顿悟堕”的大毛病。

  由禅入净后的天如禅师,自修精笃,专持名号,他给人们开示说:“称名之法,必须制心,不令散乱。念念相续,系缘佛号。口中声声唤阿弥陀佛,以心缘历,字字分明。称佛名号,无管多少,并须一心一意,心心相续,如此方得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若不然者,灭罪良难。”因为天如禅师熟悉禅门修观,善于运用“息虑静缘”的念佛方法,故在开示中十分强调“念兹在兹”的重要性。

  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狮子林园逐渐荒芜,期间虽又重修,终因缺乏高僧大德的驻锡润泽,最后竟成了一般百姓的居家处所。一九一七年,富商贝润生(名建□师贝聿铭的叔祖父)购得园林,参照西洋的建□手法,大举修缮重建,一时楼台宏丽,陈设精美,被誉为民国时期的园林之冠,却和狮子林旧貌相差甚远,更少了佛门那一分道气。

  遥想“天如老人方宴默于‘卧云’之室,有客排闼而入者,禅上人也,因命之坐。坐久夕阳在窗,篆烟将灭,客乃整衣起立。从容而问曰………”(见净土或问)那一场精彩的禅净尖锋对话,如今也只能在夕阳余晖里思寻低吟了。

标签:寺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