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界“十大怪现象”
一、粗制滥造,拚凑抄袭
轻者将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的“组装”,多次发表,或者七拼八凑反覆编教材,严重者有针对地与局部地剽窃、抄袭,明目张胆与改头换面地剽窃抄袭也不鲜见。
二、造假浮夸,虚假引进
伪造数据,发表假论文,或者夸大自己在国外的成果,哗众取宠,欺世盗名;突出本部门等小团体利益,虚报成就,甚至不惜“谎报军情”,“骗”取经费。百万年薪引进海外全职人才,借此申报项目,获取经费,但这些学者在国内时间屈指可数。
三、跑部钱进,钱权交易
教育部、科技部、中宣部等学术主管部门掌握所有经费的分配权和项目审批权,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和学术带头人的任务就是专跑“部门”,获取经费;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也借此“攻读”在职的硕士博士,教授们也为之权宜处理,降低学术要求。
四、近亲繁殖,学术乱伦
许多高校在招收研究生时,对外来的报考者一律从严,而本校和本系的报考者却宽松许多,美其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况且本校和本系的老师读博士还可以提高本校和本系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教授们也乐意带熟识的学生。
五、师生一气,互相利用
学生需要老师关照,需要得到老师认可;老师利用学生做廉价劳动力,做项目,写论文。学生要借老师的名气发表论文,老师也乐意在学生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以充成果评职称,结果学生拼凑抄袭事发,老师也跟着倒楣。
六、内定奖项,关系评审
从项目申请到成果评审,以及职称评定、院士评选,不是看科研成果,而是看关系和活动能力,如“汉芯”就靠运作获取科研经费;评审不透明不公开,不少奖项的候选人既做裁判又做参赛者,或者评委与获选人结党营私、瓜分利益。
七、买卖论文,互搭便车
不仅社科界,科技界通过权力和金钱请他人代笔也比比皆是。学术期刊发行增刊,交钱即可发表论文。朋友、父子乃至师生之间相互关照,发表论文时连带署上别人名字,对自己也没什么大的损失,下次别人发文章时照例回馈。
八、热衷社交,注重创收
不重学术,重权术,热衷社交,攀附权贵,以拿到项目获取资金;不重教学,重创收,频繁外出授课、演讲、做兼职,名教授每小时出场费动辄上万元。
九、学霸横行,排斥异己
从中央级研究单位、各学科领域,直到各院系专业,很多学术权威或学术带头人成为该院系或该领域的“学霸”,即根本不允许学术批评存在,搞一边倒的学术颂扬,结果只手遮天、结党营私,而对于异己则打压排挤。
十、派系恶斗,互相倾轧
学霸之外,便是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诸多派系,各部门各院系内部也有不同的派系。派系之间不单是学术上的分歧,更多的是行政权力和项目利益上的争夺,彼此之间互不买帐,互相倾轧,彼此拆台,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