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文化教育>>正文内容

美市长谈华人“聪明”与美国人“愚笨”

       

新华社洛杉矶11月8日专电(记者于大波)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20日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1月14日   作者:于大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美国,记者不止一次听华人说美国人“愚笨”。但记者认识的一位华裔市长表示,华人的“聪明”并没有得到美国人尤其是白人的认可。

  这位任期已超过10年的市长管理着洛杉矶县辖下的一中等城市。他在职期间曾多次接到美国人投诉华人过于“聪明”的举报信。

  一次,一家商场的食用油打五折,5美元限购4瓶。当天,当地不少华人不仅自己赶来抢购,还把外地的亲朋好友都叫来了。有些华人约好时间在商场门前集合,然后浩浩荡荡地“杀”进去,整个商场里几乎全是华人。据说,有的华人买了4瓶后,返回去继续购买。但白人就没有这样做。促销活动刚开始半天,食用油就被洗劫一空。很多来晚了的白人没买到,扫兴而归。

  第二天,一封举报信投向了市政府,信中抱怨华人贪小便宜,不守规矩。市政府找华人代表对话时,华人代表反驳道:“商家也没有事先规定不能通知亲朋好友来采购。至于说有的华人买了又买,能拿出证据吗?为什么当时不阻止,反而事后告状?”一名华人代表私下说:“美国人就是笨,还不服。”

  还有一年复活节,市政府举办了两项活动:为慈善机构筹款和组织孩子野外找彩蛋。筹款活动安排在早上6点,内容是制作并出售早点,所得收入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活动当天,参加筹款活动的是清一色的白人,他们干到上午9点多才回家。找彩蛋的活动则安排在当天上午10点。华人家长早早地就把孩子带到现场,没等孩子们来齐就投入了战斗。华人家长一边观看孩子找彩蛋,一边现场指挥,有的家长情急之下还亲自上阵。在家长带领下,彩蛋很快大都到了华人孩子的篮筐里,那些白人孩子哪里是对手?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华人孩子兴高采烈地凯旋回家。

  事后,一封投诉信交到了这位华裔市长手中。信中说,募捐现场看不到华人的身影,华人家长对找彩蛋却热情有加,提早让孩子动手不说,还亲自参与,“这哪里是公平的竞争游戏?”

  为此,市长和华人代表进行了对话。一名华人代表不以为然地说:“他们(美国人)的孩子找不到鸡蛋,说明他们的孩子没有我们的孩子机灵。孩子就应该让家长指点,否则怎么能进步?再说,事先也没有规定父母不能在现场做参谋。”市长无言以对。

  市长说,华人的“聪明”和美国人的“愚笨”还体现在学习上。不久前,该市某所高中举行毕业典礼,其中一项仪式是对考试成绩前10名的人颁奖,结果上台领奖的全是华裔学生。校长对获奖学生的勤奋和刻苦褒奖一番后,又补充说,“华裔学生的确出色”。没想到,这句话惹来了麻烦。

  第二天,市长接到了一名白人家长的投诉信。信中说,华裔孩子之所以常常获奖,是因为他们把课余时间全花在了补习上。与华人相比,白人家长不主张孩子在放学后去上辅导班,而是让他们尽情锻炼和玩耍,白人孩子学习时间自然要少得多,考试成绩不如华裔学生也正常。投诉信建议,学校毕业颁奖不应只考虑考试成绩,而应考虑综合素质,如组织才干、团队精神、动手能力、演讲与口才等等。

  市长说,他在调查此事时,一名华人家长很不高兴地说:“白人孩子学习就是笨,怎么还责怪起我们华人孩子来了?当地有法律规定不让办补习班吗?再说,我们中许多人是第一代移民,不少孩子也不在美国出生,英语不过关,正式身份都没有,不加倍努力怎能融入社会?美国人为什么不设身处地为我们华人想想?”

  市长承认,他很难摆平这些争端。但他也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法存在差异很正常,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一样,很难判定孰优孰劣。中国自古就有“聪明反被聪明误”和“大智若愚”的说法。聪明是好事,但聪明过了头,可能就会变坏事;愚笨也不一定就是坏事。一言以蔽之,不同种族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才是最聪明的办法。


【附录】

从华人“聪明”美国人“愚笨”谈道德

中国和平论坛  作者 许博渊

  美国洛杉矶下属一个中等市的市长是一位华人,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10多年了。日前他对新华社记者谈了3件小事,凸现出美国华人与白人行为习惯的差别。新华社记者据此写了一篇报道《华人的“聪明”与美国人的“愚笨”》,经新华网登载后被国内多家报纸转载,可见这些报纸的老总都没有把这几件小事看作不必认真对待的枝节问题。我们不必一一复述这三件事,只简略地介绍其中一件。有一天,该市一家商场搞促销活动,食用油5折出售,限每人买4桶,白人都老老实实地买4桶,而华人却呼朋引类,蜂拥而进,其中一些人买了4桶后,转身又去买。第二天,有美国人给市政府写信投诉,说华人不守规矩。这位市长于是约见华人代表了解此事,试图进行教育。但华人代表根本不买帐,说商场并未规定不能通知亲友来买,至于有人买几次,有证据吗?还有人私下里抱怨说:“美国人就是笨,还不服。”

  这件事情很小,但其中蕴含着一个重大的社会学课题,就是人与人相处应该遵循一个什么原则。人类社会是众多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个体都要生存,也都希望生活得好一些,因此都有各自的利益追求。追求个人利益没有错,前提是不能损害他人利益,至少,你在谋取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也应该顾及他人的利益。西方劳动人民归结为一句俗话:“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季羡林老先生在赞扬王选院士的时候,说了道德的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专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考虑,他认为王选做到了。第二个层次是在考虑个人利益的时候,也能考虑别人的利益,他认为自己只达到这个层次。按照这个标准,香港大资本家霍英东先生也只是达到第二个层次,即便如此,已经受到港人的一致推崇。他不但自己赚钱,也帮助别人赚钱。所以连黑道上人也佩服他,他从来不带保镖,独来独往,没有人绑架他。美国白人只买4桶油,也只是达到第二个层次。他们觉得既然商场这么说了,就不能违反,好事不能自己独占。那些“聪明”的华人连这个层次都没有达到,给同是华人的市长留下了深刻印象。

  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在国内更是普遍。比如现在大家都关心的狗患,就是因为一部分养狗人心目中没有他人的利益。又比如一些驾驶汽车的,无论是行使过程中还是停车,都不大考虑别人方便不方便。又比如我们的公园里,总有人用“吼山”的方式锻炼身体,嗷嗷地叫着。他们认为,这是公共场所,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是他的自由,也是他的权利。我曾与公园管理人员交谈过,她说这类事情全靠自觉,你没法管,你去管,还会惹一肚子气,他们会朝你瞪眼睛:“公园就是自娱自乐的地方,不然国家建公园干嘛?”这类事情,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常常遇到的,因此具有某种普遍性。 

  新华社记者这篇报道不但揭示了两种道德素养,而且揭示了两种价值观。我们许多人认为,能牟取个人利益就是聪明,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否则就是笨。聪明当然比笨好,于是人人都设法学得“聪明”一些,“精”一些,于是乎这样的“聪明”就成了一个群体的共同性格。一个做了十多年市长的华人,经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总结出两个群体之间“聪明”和“愚笨”的差别,说明起码他认为“聪明”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群体性格。

  聪明过头,还自以为聪明,叫做自作聪明。这正是可悲之处。但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别人指出来之后还不以为然,拒绝作出反思。长期的环境熏陶使人们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了。

  有的人会说,这些都是小事,要看到我们民族伟大的地方。对此,我愿意引用一句古话: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况且这不是小事,它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进步的道路是否顺畅。北京的马路上常常见到这种情况,一辆车抢道,挡住了别的车,谁也不让谁,喇叭声响成一片。他们的习惯性思维是,在这种情况下,谁让谁吃亏,谁就是愚笨。结果大家都走不了,不但自己走不了,一大串车都塞得死死的动弹不得。某种程度上,这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你说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是小事吗?

  社会和谐离不开道德支撑,要求人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时做不到,可以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但是,要求人在考虑自己利益的时候,也适当地考虑他人的利益,就是说别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却是合理的。


【名人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
 美德是智力的最高证明。 ——约翰逊

标签:教育|文化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