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小偷与赞美诗
10月的一天,吕奎文教授收到一个用报纸封好的小包裹。撕开用糨糊糊上的报纸,再扯开一层牛皮纸,一个黑色的钱包出现在吕教授面前。他大吃一惊:这不是自己一个多月前被偷的钱包吗?钱包里面,2000元现金、身份证、老人优待证、医疗证全都在。
接下来的日子里,吕教授格外注意手机短信,但对方音信全无。
20多天过去,11月10日,吕奎文收到一封信。信封上只写了收信人的邮编和地址,没有留下寄信人的任何信息,字体歪歪斜斜。信封里,是一张从作业本上撕下的纸片,短短几行字中有不少错别字:“吕先生:我偷了你的钱包,看了你的名片,也听了别人对你名片的乙(应为‘议’,记者注,下同)论,我才知道自己的次(罪)恶……”
一张名片竟能让小偷产生罪恶感,这是怎样的一张名片?原来,吕教授有个习惯:乘坐公共汽车时,谁让座,他就会送人一张名片,名片后印有赞美让座者的诗,告诉大家“送人玫瑰,满手余香”,“付出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这种名片有两个版本,他已送出几百张。在这次被偷的钱包里就有这样3张写着赞美诗的名片。
钱包失而复得。吕教授惊讶之余,连连感叹“难得”。信中,这个小偷责骂自己“象(像)一只死老鼠”,声称为生活所迫,受人唆使,干了一段时间坏事,“一个多月来我都很难受”。信的落款是“一个没有面目的人”。
吕奎文已记不清钱包里有多少钱,但小偷在信中坦承:“我用了你一百多块钱,以后我会想办法还你,但说不准时间。”
如今,和这个小偷联系上并见面,成了吕奎文迫切的愿望,“我会在保护他的前提下,不顾一切地从精神上、物质上来帮助他。”
吕教授曾经给劳改犯开过课,他知道,一个人要变好,“需要爱和真情”。
(摘自11月21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