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修菩提心>>正文内容

遣除修持自他相换的障碍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2日
来源: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五)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有两大障碍:

  一、因为执著自性的自他,认为:这是我的苦乐,要遣除、要成办;那是他的苦乐,不必去管。

  对治法是思惟:“自”和“他”只是观待而假立,本来没有独立的自性。比如,并没有自性成立的此山和彼山,从此处看,这是此山,那是彼山;到了那边,彼山变成此山,此山变成彼山。

  同样,观待“自”,安立“他”;站在“他”的立场上,“他”又变成“自”,“自”又成了“他”,所以,“自”、“他”并没有独自成立的自性。为什么要执著“自”、“他”是一定呢?这和执著“此山”和“彼山”是一定一样可笑。

  二、认为:他苦不会转到我身上,不会损害我,所以不必要遣除。

  以同等理破斥:年老时的苦不会在年青时感受,故年青时不必准备遣除年老时的苦;脚上蚊虫叮咬之苦不会跑到手上,手不应为脚除苦。

  对方说:这不一样。我的老年和青年是一相续所摄,我的手和脚是一身聚所摄,所以和“自”、“他”不同,有必要为此遣除痛苦。

  先破“一”:其实,所谓一相续,是对很多个刹那假立的,如对一百零八颗菩提子假立为一串念珠;所谓一身聚,也只是对很多支分假立的,如对众多军人假立为一个军队。所以,一相续和一身聚是假立的,自我和他我也是假立的,此二者平等不是独立一体。只是因执著对象不同,才导致态度、行为上的差别,即:如果爱执自己的未来、爱执自己的脚,就会为其除苦;如果爱执他人,也同样会为他人除苦。

  我们具体来观察,如果爱惜自己的脚,在脚受伤时,手就会遣除脚上的痛苦,如果脚残疾了,心里也会难过。如果爱执自己的老年,就会为老年存款。但是,因为对他人并没有这样爱惜,所以在他人跌倒时,不会伸手去相助;在他人劳累时,不会让他休息;也不会为他人的年老着想。这些都是以爱惜自己、串习我爱执的力量所造成的。

  若能反方向不断地练习爱惜他人,串习到一定程度,也会在他人受苦时,于心不忍,或者伸手相助,或者为他的老年和更远的来世着想,甚至会为利益他的生生世世,发愿从生死中救拔他,让他成佛。以爱他执的力量,现在就会为深远的事去发愿、去行动、去回向。

  另一方面,串习舍己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利他连生命都可以舍弃。比如,在轮船即将沉没时,菩萨会毅然将救生圈让给他人,生命尚且不顾,更何况身体支分或身外之物?

  所以,不必要在“自”和“他”上争论,应当以智慧观见这唯一是由爱执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