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面前永远要做一个爱人
做一个爱人
余秋雨先生说:“在文化面前,我们永远要做一个学生。”余秋雨先生必定是老子的朋友,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学者。那就是老子说的:“保持有所欠缺,你反而会得到丰富:保持柔弱,你反而会真正强大。”
在文化面前,“做一个学生”,这是做学问的一个必要条件,你越是谦虚,你的收获越大;你越是不主观,你获得的知识反而越全面,准确度越高。余秋雨先生说出了一个人应如何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但只是一半,那是头脑的部分,还有另一半,心的部分。那一半是:在文化面前我们也永远要做一个爱人。那样就显得更完整了。余秋雨先生对待文化的态度,是客观、科学的态度,这是认识文化的一条道路;但同时,仍然存在另一条主观认识文化的道路——爱之路。
知识好比是蕴藏在文化里面的水,你的谦虚使你的位置比水更低,那么水将自然向你奔流而来,如果你是永远保持低位,水对你的流入将是不可穷尽的。知识将不断丰富你,不断充满你的头脑,不断融入你的生活,从而,知识将永远丰富你的和谐人生。
你的生活在知识之水的不断丰富下,你自己生命的水平面生命层次也在不断提升,那是知识给予你对文化谦虚态度的回报。
但是,你警觉地发现了吗?面对知识之水,似乎仍然能隐约感到些许遗憾,这个遗憾随着知识之水的不断流入,自身的不断丰富,反而有时候会变得愈加强烈。
你能感觉到吗?你知道是为什么?
这相当微妙,因为:知识更象一个老师,而文化更象一个师父。
老师和师父是不一样的!
老师很直白,对你也显得很主动,他说话的直接目的就是给你知识,他说话不婉转,他一是一、二是二,有时候,他不管你是否真正懂了,他是先把知识摆到你面前,先完成自己的任务。
但是师父,他并没有一个一定要教你知识的任务,他大部分时间并不显得主动,他很婉转,甚至说一是二,说二是一。他偶尔会有一点主动,那主要是针对你,如果你的悟性够了,能与他深层沟通了,他才主动或直接传递某个知识和技术的要点;否则,师父本身是很被动和婉转的,他一直在等待契机。
知识是老师,而文化是一个师父——老师、朋友、加爱人。
文化不仅仅是知识,她具有独特的身份和资格。
在那个面对文化的求学之路上,你一开始就象学生面对老师,因为你与老师有距离,所以你通过靠近,你学到了很多,你对老师有着感激之情。
随着你对老师的不断深入,这时,你能发现有时候老师也偶尔会说些谎话,于是,你有胆量与他开玩笑,你与老师的关系就加入了朋友的成分。这时,你与老师的距离更近了,你敢于和老师说笑,你们成为了朋友。
随着你对朋友了解的更加深入,更加靠近,你是如此的熟悉和了解,尽管如此,在那些你与朋友欢声笑语的背后,你仍然会感到与朋友的距离。
距离上的遗憾,是避免不了的,老师虽然在你面前,有时候会觉得她离你很远。因为你对文化的理解距离的近一步缩小需要的不再是知识,不再是一个朋友关系,而是需要一个更高的关爱的关系。
如果文化与你的关系不能再上升为爱的关系,你对文化的遗憾将无法避免,你只是熟悉了文化中的知识。
文化中知识以外的东西仍然是你身外之物,你并不能真正拥有她。你只有用头脑用记忆去携带着知识,你和知识以外仍然有一个距离,一个爱的距离,所以在心灵上,内心深处上,文化仍然是文化,你仍然是你。
所以在文化面前,除非你能最后做到是一个爱人,甚至要从朋友之爱过度到爱人之爱,否则你从文化中感到的遗憾和伤害将无法避免。甚至知识本身也是你借来,你仍然感觉和把握不到隐藏在知识后面的灵魂到底是什么。
你只有通过爱,你才能看见知识对你隐瞒了什么:你只有通过爱,去观察知识背面是什么,你才能发觉知识为什么有时候需要对你进行欺骗;你只有通过爱,去感觉知识的来源,你才能体验知识身后的美感:你只有通过爱,去超越知识,你才能明白知识的局限性;你只有通过爱,去打击知识,你才能发现知识原来是张化过装的脸;你只有通过爱,去毁灭知识,她真实的内涵才能重生于你自己的内在。
通过头脑,你能更多地理解孔子、亚里士多德、黑格尔。
通过头脑,你能更多地理解达尔文、欧拉、爱因斯坦。
通过头脑,你能更多地理解罗素、弗洛伊德、卡耐基。
通过爱,你才能透过语言,了解佛陀、老子和庄子。
通过爱,你才能穿越文字,了解耶酥、穆罕默德和泰格尔。
通过爱,你才能抛开形象,了解克利希纳,凡高和贝多芬。
这是对文化整体的爱。那超越知识的部分作为文化的灵魂,才能展现在你面前。
你如果不先毁灭部分知识,文化的灵魂无法重生于你的内在,她无法使你真正亲近她,她无法成为你真正的爱人。
通过爱,你将知道为什么耶稣临死也不背叛上帝。
通过爱,你将知道佛陀的无语究竟代表什么意思。
通过爱,你将知道孔明用计成功后为何带着悲伤。
通过爱,你将知道韩信的失败就是因为他太成功。
通过爱,你将知道懦弱的唐僧才是一个大智慧之人。
通过爱,你将知道为什么王熙凤的聪明最不聪明。
通过爱,你将知道孙悟空最欠缺的就是“悟空”。
通过爱,你将知道李商隐不是诗人而是一个爱人。
通过爱,你将知道“三十六计”如何终将伤到自己。
通过爱,你将知道为何菩萨说“无”字才是真经。当文化变成你心中真正的爱人,她迟早变成属于你的智慧。
然后,她中有你,你中有她。
文化中的知识给你带来的距离遗憾只有通过你的爱才能最终化解和弥补。文化对你来说,必须从一个老师过度到一个朋友,从一个朋友过度到一个爱人,你才能最终真正拥有她的灵魂。
于是,面对文化,你的心不再遗憾。
一个弟子问一个开悟的师父:“师父啊,如果智慧和爱只能选一个,那选哪一个?”
师父说:“男人选智慧,女人选爱。”
弟子说:“那你呢?我是说你。”
师父说:“你说呢?”
弟子说;“我不知道。”
师父说;“我也不知道。”
这个弟子不明白,一个开悟的人连具体的男人和女人都超越了,他又怎么会再把智慧和爱看成分开的两样东西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