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148)
无著菩萨[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第一百四十八节课
此课音频下载地址:http://www.zhibeifw.com/audio0/rpsxl148.mp3
思考题
799、有些人专门用固定的时间修持善法,没有时间就不修了,这样做有哪些弊端?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并以公案、教证进行说明。
780、强力摧毁自利心的手段,在世俗和胜义中分别是什么?你觉得哪一种更适合你?
781、请以世间比喻来说明,发了菩提心以后不能轻易反悔。你还有更好的比喻吗?
782、假如对自己的妄心手下留情,则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应该用什么方法把它断除?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以行为主宰心”。这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以对治主宰”分略说和广说,略说已经讲完了,现在是广说。
寅二、广说:
纵已如是诲,汝犹不行善,
众过终归汝,唯当受治罚。
以上作者通过谆谆教诲,从各个角度介绍了自他相换,劝诫我们要舍弃自己,接受别人的痛苦;我依靠一些藏汉的讲义,也叙述了许多这方面的道理。讲了这么多,但若行为上依然如故,不行持善法,还继续造恶业,尤其是对利益众生置若罔闻,一点长进都没有,那所讲的这些道理都白费了。
《入行论讲记》现在有七本书了,这一品讲完以后,马上就有八本了,如果你们没有得到利益,那全部是废纸一堆。很多道友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学,但你的相续跟以前是不是一样的?以前对自己极其爱著,现在有没有丝毫改变?如果没有,那你手中的法本再多,学得法再多,不摧毁我执也没有用。昨前天有个道友跟我说:“您现在写的、翻译的,加起来共有七十多本,好了不起啊!”(《妙法宝库》和《显密宝库》应该没有那么多,也许是把菩提学会的课程都加上了。)但我想了一下:“若是以利他心来摄持,这些文章可能有一点利益,但如果不是的话,不要说七十多本,就算七百多本对众生也没有意义。”从历史上看,有些大德的教言,像《六祖坛经》,文字也不是很多,但诸佛菩萨从菩提心流露出来的金刚语,即使只有短短几句,千秋万代的后人也是受益不尽。而一般的世间文学家,纵然作品堆积如山,对社会也没有什么利益,反而有倒退的作用。这二者的差别,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引导众生消除我执。
大家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钱财,学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也应该总结一下:如果还不能行持利他的善法,这个过失到底在于谁?身体是无情法,并不是过失的来源,最主要的祸害就是这颗狂妄的心。无始以来它没有正知正念,贪爱自己、伤害别人,就像没有调教过的孩童一样非常野蛮,倘若还一如继往这样下去,定将导致即生的痛苦、来世的痛苦,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痛苦。假如前面那些温和的教言对它无济于事,起不到任何作用,那么只有采取粗暴严厉的方式进行对治了。(在有些讲义的科判中,这个偈颂以下是用粗暴的方式来调伏心,前面则是以温和的方式来对治。)
其实世间上也是如此,老师特别软弱的话,不一定能教得好学生。在藏地,菩提萨埵以温和的方式无法调化鬼神,只有请莲花生大士以威猛的形象进行降伏。俗话说:“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如果父亲比较严格或者严厉,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孝顺,而如果母亲太过溺爱,
若没有用粗暴的方式,有些人是很难调教的。包括学院中的个别道友,整天跟他说一些温和的话:“求求你!谢谢你!不要犯戒律。”这样根本不起作用,只有现一个威猛相严厉批评他,他就开始听话了。有时候我在课堂上说某个人,心里虽然没有特别大的嗔恨心,但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还是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同样,我们对心也应该有种特殊的方法来调伏。以前温和的教言反复听了很多,但它没有一点改进,仍是顽固地执著自我,不愿意利他,那么从此之后,应该改成以粗暴的方式强力制伏,使它无法逃避行持善法。
行持善法的时候,当如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所说,应像饥渴者遇到饮食般,有一种渴求心。如今末法时代的很多人,表面上是出了家或者在家学佛,实际上并没有强烈的欲求心,这是修行最大的障碍。古代修行人对佛法的信心、追求心非常非常大,可是现在呢,形形色色的外境让我们眼花缭乱,让我们的心一直动荡不安,学佛大多数成了一种形象化。
在行持善法方面,很多人都喜欢固定时间——什么时候该念佛、什么时候该磕头,不需要重视的偏偏很注意。其实什么时候都可以,长的话,闭关两三年,像麦彭仁波切和一世敦珠仁波切的传记中说,他们每年都会月修或季修,有时候还会闭关一两年。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每天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修。所修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有相的善法,如磕头、念经、转绕、作供养;无相的善法,像入于禅定或安住于中观的境界中,这些都是可以的。而环境方面,在寂静的地方可以,在散乱的地方也可以,家里、单位、车上……哪里都可以修,都可以念。
可是现在很多人非要专门固定自己的修行,觉得时间一定要空出来,什么干扰都要远离。但这样的话,能有多少时间修行也很难说。人的生命非常短暂,再加上欲界众生一天至少要睡4—8个小时,比如我现在40岁,如果还能活10年,5年的时间用来睡觉,剩下的5年当中还要散乱、说话,真正能抽出来的修行时间又有多少?所以,修行的时间和环境不要定下来。外面有些人经常说这个地方不可以修,那个地方不可以修,为自己的懒惰找许许多多借口,这样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所修的法可以是中观、禅宗的甚深道理,也可以是简单的念佛法门。古代修行人的精力、时间尽量用于善法方面,而末法时代的很多人,非要因缘圆满具足以后才修行,这是一种很愚痴的行为。记得《百喻经》中说,有个愚笨的人,有一次口渴得不得了,正好遇到一条清澈的河,但他却呆呆地望着河而不喝水。旁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河水这么多,我怎么能喝得完呢?”这个故事说明外道和不学佛的人为什么不学佛呢?因为他们认为佛法高深莫测,自己不能守所有的戒律,所以不敢学佛。
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就像口渴的人即使只喝一口水,也能缓解自己的口干舌燥,一口水也有一口水的作用,如《水木格言》云:“诸法纵难知全,少知亦得大利,江河虽难全饮,少饮亦能解渴。”佛法虽然博大精深,但学一句话、一种道理,对你也是有利益的;佛教的戒律虽然多不胜数,但只要守持一分戒律,如皈依三宝或不杀生,也会有无量的功德;十方众生虽然无穷无尽,无法一一帮助,但哪怕对一个众生做一点饶益,即使做不到也很想帮助他,有了这一颗心,功德也是无边无际的。
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我们平时应该想,自己是入了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与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你们工作上班也好,跟别人说话吃饭也好,始终要不忘这一点。比如今天餐桌上有十个人,其他人都不学佛,你就应该想:“我跟他们是不相同的,我的所作所为若能帮助他们,那可以随顺他们。但若对他们没有利益,吃完饭后我就要回去,好好地念我的经、修我的法。”自己对自己有一个约束,这样行住坐卧都可以行持善法。
所以行持善法没必要专门空出一个时间、空出一个地方。现在汉地的有些居士,一定要空出大大的佛堂,一个月跟任何人都不见,“你们全家人给我滚出去!”这种做法是不现实的。修行的时候,只要自己的心能约束,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从佛教历史上看,有些修行人在监狱里成就了,有些修行人在人群中成就了,也不一定非要呆在山洞中。因此,我们应该随时观察自己的心,自己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好好修行、不行持善法,一定要惩罚这颗心。惩罚的方法,前面讲过一些,下面也会讲一些,但最好是用以前噶当派的教言来惩罚,如此,修行肯定会成功的。
下面就讲惩罚这颗自私自利心的方法:
昔时受汝制,今日吾已觉,
无论至何处,悉摧汝骄慢。
我们过去遭受过无量痛苦,现在学习了大乘佛法、依止了上师、了知取舍之后才发现,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没有调伏这颗狂妄的心。它产生贪嗔痴等各种烦恼,以此而造作恶业,在三界轮回中此起彼伏,受尽百般折磨,感受不同程度的痛苦。这些痛苦,不要说我们凡夫人,即便是圣者也难以描述。
我们这颗心可以分为一个狂妄心(自私自利的我执)和一个明智心,明智心对狂妄心教诫道:“依靠上师的指点,我今天终于明白了,无始以来我因为爱执自己,不顾众生的快乐,所以在轮回中受尽煎熬。而如今,以不可思议的因缘遇到大乘殊胜教法后,我明白了一切痛苦和祸害的根源就是我执烦恼——萨迦耶见。从此以后,无论你这颗心去哪里,就算是天涯海角,我也不会让你随心所欲到处造恶业,让我无辜地遭受痛苦。既然我已发现了你,就不会再受你控制,让你继续干坏事了。”(以前我有个同学,他没有一只眼睛,他哥哥是五年级的。他哥哥毕业以后,有次我跟他在山林中的墙壁旁边打架,结果我打赢了,我说:“你以前有哥哥,所以我天天受欺负,从今天开始,我要打你!”后来确实在一年当中,我随时镇压他、欺负他。现在看见他的时候,我都有点伤心。)
我们对这颗心也应该有这种教诫,以前我们听从它的摆布,对众生做了很多不如法的事,尤其是没有学佛的时候,种种行为特别惭愧,现在无论它去哪里,通过无我空性法也好,利他菩提心也好,一定要摧毁这种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骄慢之心,这样才能得到解脱。《入中论》云:“若见我我所皆空,诸瑜伽师得解脱。”这是从空性角度来讲的,同样,以利他心把自己的一切舍给众生,当下也可以获得解脱,或者趋入真正的解脱道。
现在学习佛法的人比较多,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利他心,不管学禅宗还是净土宗,都没有多大的利益。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虽然很殊胜,但若以竞争心、嫉妒心、傲慢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怎么样念也无法摧毁我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摧毁我执,就像禅宗所说,一定要认识自己的心。以前临济禅师给弟子讲法时,突然有个人问:“请告诉我,我是谁?”禅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椅子上起来,径直走向他。大家认为禅师不高兴了,目光纷纷注视着那人。禅师走到他面前,抓着他的衣服说:“闭起眼睛往前走!”那个人特别害怕,只好依教奉行。禅师又叫他走回来,猛然喝道:“是谁在问‘我是谁’?”通过这种直指,据说那人当下开悟了。
这种方法在我们自宗也有。有次上师如意宝在喇嘛经堂灌大圆满的顶,当时点了一些活佛的名字,让他们上去下来,并说“你给我过来,你到底是谁?”通过这种窍诀,让他们当场认识“我”的本性。无始以来每个众生都特别喜欢“我”,我的帽子、我的鞋子,等会儿下课,很多人到处找我的鞋子、我的房子,觉得我好冷啊,每天说“我”可能要说188个,但这个我到底在哪儿呀?
当然,你没有详细观察的话,一般是很难以发现的。以前米拉日巴在大鹏山洞里修行,有一天他有点饿,想弄点东西吃,在洞中找了一下,什么吃的都没有,连木柴和水也一点不剩了。于是他出洞去拾柴。等他捡完柴回洞时,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吹得他破烂的衣衫四处飘掀。他用手拉住衣衫,手中的柴差点被风卷去;他用手紧紧抱住柴,狂风又把他褴褛的衣衫吹得四散飞扬。正在这种关键时刻,他突然意识到:“我在山洞中修行多年,但仍不能完全放下我执。一个人如果不能割舍我执,那他所谓的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随即他自语道:“风啊,你要喜欢吹走我的衣服,你就吹走吧;你要喜爱我的木柴,你就卷走吧!”说毕,他放下一切不再管,坐在地上入于大手印的禅定。
我们作为凡夫人,“我”的念头天天都在起,但从来也没有认识它,利益众生的机会时时都有,但从来也没有把握它。今天有个女众给我打电话:“堪布,我现在非常伤心啊,因为我利益众生的机会一点都没有。”我说:“不可能吧!就像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所说,内心不断发起利他的心,实际上也是在利益众生。而且你身边有那么多人,好多女众非常懒惰,实在不行的话,你可以天天帮她们提水。”所谓的利益众生,不一定非要在法座上、做很大的事情,把以前自私自利的心转变过来,从现在开始,言行举止想要利益众生,摧毁自己的傲慢,这样的话,修行境界也会纷至沓来。
骄慢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还是讲要摧毁它。骄慢是觉得自己了不起的贡高我慢,理解得更深一点,就是对自我的执著。这是一种前进的障碍,不仅大德的相续中不会有,即便世间上的智者,为人也是非常谦逊。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时,他总是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不像现在的有些人,稍有一点点学问,得了一个博士帽,就把它天天顶着。无垢光尊者的教言和《中观宝鬘论》的开头都说,信心是前行,智慧是正行,没有信心是不行的,但对有傲慢心的人而言,信心的确不容易生起。)被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他对人说:“我只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捡到一颗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还没有发现。”(他所谓的真理大海,不知道是不是般若空性,因为牛顿虽然信佛教,但在般若空性方面不一定有证悟。)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也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因此很多人没有必要傲慢,如果傲慢心不摧毁,信心是不可能产生的。信心没有产生的话,连佛教的门都没有入。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有个《信心品》,我很想讲一下,不懂这个的话,就像世间人一样用学术眼光看待佛教,恐怕是不合理的。所以大家要尽量摧毁自己的傲慢和自私自利,否则无我的境界很难以生得起来。
今当弃此念,尚享自权益。
汝已售他人,莫哀应尽力。
有些人会想:“怎么可能彻底摧毁我执呢?应该留下一点吧,一点自私自利都没有,恐怕是做不到的。”这种想法虽然情有可原,但其实我执是可以舍弃的。以前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首先都是维护自己、赞叹自己、保护自己,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这种念头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定要舍弃。如果学佛只是为了自己幸福、自己快乐,学再多的大乘佛法也没有用。(当然,小乘佛法中有自我解脱,这个应该是可以的。)所以,从此之后应该将自我维护的心全部断掉,把想利益自己的门彻底关掉。我们应该在墙上画两个门,一个是自利的门,一个是利他的门,利他的门要时时敞开,而自私自利的门,永远把它封起来。
大家是发了菩提心的人,这个问题一定要明白。常常这样想的话,到了一定的时候,有自我的念头时也会非常厌恶,认为这种想法很不对,光是为了自己而活在世上,还不如早一点离开好。反之,若能对哪怕一个众生有一点点利益,那么自己感受痛苦也值得,应该有这样的心。
此处作者说:“自私自利的心啊,我已反复教诫过你放弃自利,但你一直不肯听,所以我不得不采用强制手段,将你卖给别人,让你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听别人使唤。我曾以诸佛菩萨为证人,宴请三界无量众生为宾客,在他们面前把你布施出去了,因此今后你一定要为别人服务。”
听到这里,有些人可能非常害怕:“我为什么要发这个菩提心?现在可不可以反悔啊?”那是不行的!嫁出去的女孩子,已经成了别人家的人了,两三天后开始想妈妈,闹着要回家,这是不可以的,谁让你刚开始愿意到他家去?同样,我们发菩提心时,“爱上”了三界轮回的一切众生,现在想要反悔的话,没有那么容易。世间人也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能随随便便出尔反尔,今天想要利益众生,明天觉得困难就放弃,这样转来转去是绝对不合理的。
我们学院有一个女众,她在学院的时候,天天请假:“堪布,我身体实在不行了,可不可以回去养几天?”我给她准了假,她回去之后,马上又打电话:“堪布,我心情非常不好,可不可以回来?”她回学院以后又是:“我身体非常不好,可不可以下去?”这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她下去的唯一借口就是身体不好,回来的唯一理由就是心情不好。也许是吧,我们这里气候比较恶劣,所以身体不好;到外面去了以后,环境比较嘈杂,所以心情不好。但这样反复无常是不行的。
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发了愿,可以说把自己已经送给众生了,应该时时有这样的念头——我就是众生的,这样一来,自己也会愿意付出的。《吃亏是福》一书中说,湖南有个贫穷的家庭,两个女儿在读高中,一个儿子在读中学。两姐妹高考时都考上了大学,姐姐一看家里的窘况,就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偷偷藏起来,说自己没有考上,而让妹妹去读。妹妹一直不知道真相,有次她放假回来,偶尔的机会发现了姐姐的录取通知书。令人震撼的是,姐姐录取的学校比她的还要好。这个时候一家人才发现,姐姐为了成全妹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宁愿一辈子当个农民。大家被这种高尚行为深深感动了,报章媒体上纷纷赞叹她。可是真正的利他心,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姐姐、妹妹,或者跟自己关系好的人,凡是有生命的众生,我们都要全心全意地帮助。所以,大乘菩提心的精神,是世间任何善行都无法相比拟的。
我们说释迦牟尼佛是最伟大的人,原因也在这里。一方面他通达了万法的真理,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因地时,他为了众生也可以舍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佛法不是口头上会说、耳边上听到就行了,你们不要像我这样只会夸夸其谈,下完课之后应该想一想,反反复复思维这些内容。得一个人身不容易,若不利用这个机会生起菩提心,成天忙于表面上的功德,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
对我个人来讲,真的觉得利益众生是最珍贵的,钱财也好、名声也好、地位也好,甚至这个生命,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当然在利他的过程中,有时候遇到一些违缘,也很容易退失发心。就像《大智度论》中所说,有些圣者在布施眼睛时,也有退失信心的现象存在。所以大家最需要注意的是,看自己的道心坚不坚定。一旦没有上师和教言的对治法,再加上习气和业力非常深重,就变成原来的状态,跟没有出家、没有学佛时一样,一味地希求自私自利,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了。
所以大家要时时精进,不要有选择性。天气好一点就好好念佛,天气冷一点就睡懒觉,尤其是星期天,睡得更是昏天昏地,这对修持精进波罗蜜多的人而言,并不是很合适的。(你们是不是星期天睡懒觉啊?怎么我一说,很多人的脸色都变了?我不是特意说谁的,也不知道你们星期天是怎么样睡的。)
丑二、视为所断违品:
若吾稍放逸,未施汝于众,
则汝定将我,贩与诸狱卒。
有些心意可能比较固执,它想:“我又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为什么把我卖给众生?”对此作者回答说:“假设我有稍许放逸,觉得自私自利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对自他有利,而没有把你施予一切众生,那么你一定会执著自利而造恶业,最终将我出卖给地狱狱卒。”
我们依靠这颗狂妄的心,多生累劫中不愿意发菩提心,不想去利益众生,以致在轮回中一直受苦。如果以后仍然一如既往,肯定会造各种各样的恶业,之后堕入三恶趣,感受地狱、饿鬼、旁生的痛苦。无始以来它把我害得够惨了,所以对这种恶毒的心念,我们应抢先一步将它卖出去,不给它造罪的机会。假如还任由它继续狂妄下去,那何时才能解脱啊?
大家应该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诚信不疑,从现在开始,将这颗自私自利的心断掉。虽然完全断掉有一定困难,但还是先要打基础,在短暂的人生中尽量把诸佛菩萨的窍诀用上。尽管像以前大德那样当下开悟,对末法时代刚强难化的人来讲不太容易,但我们可以依靠种种方式循序渐进。尤其是修断法古萨里,是断除我执的殊胜方法。我们若能完整地修持,那是非常好,但若实在不行,也可以按照有些传承上师的教言中所说,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成甘露,一份供养三宝;一份供养护法神;一份布施给三界众生,化为解除他们痛苦的任何有用之物,使病苦者获得妙药,使盲者获得明目,使饥饿者获得食物,使寒冷者获得衣服;最后一份布施给前世今生你曾欠下债的众生,还清所有的命债、宿债、财物等。这样观想的意义非常非常大。有时候作火供仪式,也可以如是观想。当然,火供并不是天天都要作,现在有些上师和道友把什么闻思修行都放弃,整天就是熏烟烟,这个也不太好!
如果不能断除自私自利,不说其他的,即便是因此造下的恶业,在漫长的轮回中也非常可怕。《烟酒杀生过患》里面有一个公案:印度有位外道国王名叫哲坚,由于他酷爱食用血肉,屠杀了数以万计的无辜众生,结果以此果报,他在十八层地狱中一一感受痛苦,最后又堕入金刚地狱中。阿难尊者目睹他的境况后,询问佛陀其中原由,佛陀说:“他生前杀害过无量众生,这是他的异熟果报。”阿难又亲自去找阎罗法王问:“此人可有解脱之法?”阎罗法王说:“唯一放生才有帮助。”阿难立即为那人放生,使他从金刚地狱中解脱了出来。
在座的道友,不说无始以来,从小到现在为了享用血肉可能也杀害过众生。(你们没有杀害过众生也没有吃过血肉,有把握不会像哲坚一样堕入地狱的,请举手!)大家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有意无意杀过多少众生?为了偿还这种因果,平时应该多多放生。我之所以经常提倡放生,原因也在这里,否则依靠这个臭皮囊造恶业,最终堕入三恶趣,真的非常可怕。
佛经中有个公案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灵魂出来鞭打自己的尸体。有神通的人一看,原因这个身体生前造恶业,死后即将堕入恶趣,所以他的灵魂出来打他。现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为了打扮这个身体、保养这个身体,杀害了多少众生,造下了多少恶业?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依靠上师、诸佛菩萨的加持,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身口意要有一种转变。龙猛菩萨云:“谁能善观察,身语意诸业,知利自他已,恒行即智者。”一个人应当善加观察,看自己身口意所造的是善业、恶业还是无记业?如果是善业,就要继续做下去;如果是恶业或无记业,对今生来世都没有意义,就应该尽量舍弃,改成行持善法。
当然,行持善法并不是今天讲了以后,放一次生、念一句“嗡玛呢贝美吽舍”、身体磕一个头就可以了。有些人行持善法的意乐很薄弱,造恶业的意乐非常猛烈,身体看起来很有力气,杀多少牦牛也没有问题,但让他造善业的话,磕一百个大头就喘得不行了。而历代的上师们,造善业的时候,半夜三点钟就起来磕头,造恶业的话,纵然死也不会造的。凡夫与圣者的行为有很大差别,所以龙猛菩萨说,恒时行持善法,始终观察三门不造恶业,这就是智者。
大家不要选择愚蠢之路,一定要以这些教言来观察自己。得一个人身不容易,假如白白空耗,真的非常可惜。克珠杰在晚年时,看见个别道友的举动后生起厌烦心,觉得自己的生命犹如秋天的白云,若不赶快用之于善法,以后不可能再得到了,于是终年都在山上闭关。当然,像他这样的高僧大德,根本不用担心,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即生中遇到这么好的善法,一定要接受并赶快修行。无垢光尊者曾说,春天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播种的机会;秋天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收割的机会,同样,我们得到人身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利益众生、断除我执的机会。假如还是执迷不悟,心被烦恼的云雾遮住了,那么今后将会不断地迷茫!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