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吉祥事离恐怖
2003年3月30日在LA 侨二中心演讲
现在全世界都在大恐怖当中,人类所需要的就是大吉祥。我们要真正得到吉,就要用智慧来抉择善和恶。若真正能够从智慧当中,抉择了善与恶的不同;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善”,进而去实践,渐渐能够克服种种的罪恶,这样不断克服恶,善就天天增长,恶就天天消除。因此在智慧光明的照导当中,所作的事情就会吉,吉了,大家就能身心安乐。
什么叫做“祥”呢?就是以真正的慈悲心来对那些善人,好好地恭敬、护持;同时对于恶人,也要护持他,为什么呢?希望他能够真正的学好。不能和一般人一样的嫉恶如仇啊。你讨厌恶人,你一和恶人对立,尽管你是善的,到临了也变成恶人。所以说真正有慈悲心的人,不但要恭敬保护善人,同时也要保护甚至恭敬恶人。为什么呢?虽然是一时的恶人,他只是把力量用错了、用偏了,如果他掉过头来,尽可能的学这个善法,他马上就可以变成大善人。真正慈悲,对于善人、恶人是平等的恭敬保护,这样真正与慈悲相应的善,才能感动恶人。假使你不能感动恶人,你老是讨厌他,他就越来越恶,他的恶也等于是你积成的,这一点我们要特别重视。假使我们大家同行同愿,久久的善力殊胜,就能从这个殊胜的善力当中,能够感到种种的祥和。真正的祥和是什么呢?就是“坚”,经上说:空大悲大。换句话说,真正能懂得空义的人,他的心量和虚空一个样,他的悲心也概括充满了虚空,这样的人,他的精神和气势非常坚强。我们学智慧,智慧的相对就是烦恼,有了智慧才能降伏烦恼,智慧是光明,烦恼是黑暗;智慧学得越深,光明越大,降伏烦恼的黑暗也越有力量;内心上,意气非常平稳。一般人烦恼重,动不动就意气冲动或者爆发,如果说能够学智慧伏烦恼,他性情平稳、意气安稳;这样久久行持,他才能真正把慈和的精神,渐渐渐渐展得开。像这样的人,有了智慧伏烦恼,能行慈悲展和敬,内在的心量非常宽大;懂得了佛法基本的吉祥意义,这样作吉祥事才能离恐怖。
现在分两方面来说:
(一)戒贪践施倡均衡:
佛法中讲烦恼,主要就是贪嗔痴三种的根本烦恼:
第一是贪,学佛法一开始,就要能对治贪的烦恼,如果能够戒除贪了,进一步才能实践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能够以经济物质帮助那些最急需的人,但是佛法讲财施:布施的态度比布施的东西更重要。如果你给对方东西,你一点的恭敬心、欢喜心都没有,对方即使受了,他也不会感激你。所以真正布施,态度要非常真诚,非常欢喜而且双手亲自奉献给对方。真正懂得布施的人是在开始偿债,为什么呢?就是过去我们接受人家的帮助太多太多,可以说从来没有还过,现在有了能力都是过去种种的因缘帮助我,造成现在种种的良好条件,所以我才具有种种的物质等等,现在我要好好地偿还过去的宿债。
第二:法施就是从智慧当中深深地悟入真理。许多高级知识份子他只是学世间的知识或世间的智慧,对于佛法纯正清净的智慧,可以说他没有接触过;一旦情感把握不住,随时随地被这些情困住了,或者被自己不正确的见解所操纵所和支使。对于这样一种人,普通的财施他不需要,他有的是东西,他最需要的就是最理性的最有启发性的语言,解除精神的障碍和困感,这叫做法施。所以法施远比财施难,因为这是一种高级的施。我们修学佛法的不论在家出家,你的智慧深刻,假使对方有时间有兴趣学习佛法,你都得毫无反顾来行法施,导
以佛法特别重视的无我的智慧。还有无畏施,就是到了特殊情况之下,用大无畏的精神或者代众生受苦,或者众生正在苦难当中要尽量的以无畏的精神把他救脱苦难。还有另外一层的意义,一个人如果真正无畏,一定要把五戒持得非常认真,不论是有形无形方面,他人格上都没有亏损,在这样子的情况之下,内在的意志坚强,他也能够发生无畏的行为去帮助人。一个人假使人格不健全的话,说老实话你嘴里说无畏,到了特殊情况之下他比什么人都怕,哪里能行无畏施呢?
“诫贪践施倡均衡”,佛法对于财施的方面来说是“利和同均”,凡是物质等等要大家共同均衡的享受。不但是佛法这样说,就是我们中国的儒家也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某些情况之下,东西缺乏不要紧,那是一时的,就怕不均,为什么呢?少数人把多数人应享受的操纵了。尽管物资少了,也要顾到大家,甚至于说自己不要,先让大家活下去,这样子他才真正实践布施的精神。尤其是现在的人有个基本观念,说生活的品质要好;至于说人格的品质或者生命的品质能不能升级,他不重视的。他辛苦了一世就是为了生活的品质,这样子就要为自我争取种种的财富,可是财富积得越多就被这个财困住了。我们中国人造字有的地方很有启示的意义,譬如说“囿”,就是一个框框中间是个“有”;说你把自己的东西永远看成自己的,就等于自己包围了自己,这个框框(口)在古文上来说就是个“围”字,就是围绕了或是围困了;我们中国古代有许多了不起的儒家的人,他有他特殊的地方。汉朝,有一位苏广先生这个人很博学,德行名望都很高,当时汉朝的皇帝请他教太子,他教了几年就告老还乡,皇帝和太子送了他许多的珍宝,一回到家,他把当地的亲友一个一个召集来把这些东西完全分给他们,一个都没有留。有人问他:苏广先生你为什么不留一点东西给子孙呢?他简简单单说:如果说是子孙好的你留了大批的钱财给他,他就不会上进了,他享受现成的嘛;如果说是子孙品德本来就差,你反而增加他的愚痴,就因为这样子我什么东西都不留给子孙。这一种倒有点像现代西方国家的人,他们提倡: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假使说你为了争财,财就困死你了,因此财害了自己也负了他人。现在相反的我不争财,要好好的学智慧,我学智慧是为世间而学智慧,智慧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要化除自我的贪著,如果一个人我的贪著化掉了,他的智慧就非常彻底看清了一切,不为自我所困就是自觉啊,自觉了才能真正觉他。
现在让我说得轻松一点,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吃饭,胃里都消化饮食啊,如果说我们人另外还有一个胃,就是智慧之胃,你有了智慧之胃才能消化烦恼,烦恼消化掉了,内在的作乱者,就能降伏就能打败了它。所以请诸位从今天起,都要有智慧之胃啊!我们修学佛法的要知道“我”的利害,“我”是个什么?“我”是心门当中的铁网啊,说他老是把这个铁网覆住自己的心门,因此心门敞不开。现在说用智慧之剑斩断了自我的铁网,才能发菩提心,能够从大愿海中掀披悲潮,这样他才能发一种救济众生苦恼的心。假使我们自己贪东西或者为子孙积财富,也等于是说为子孙起贪心;我们中国古代的哲人也有这句话的,说“恩深怨生”,这是说你对你的子女恩德太过深了,他反而生起怨心。为什么呢?他要什么你就给他,一旦出了问题了,你不给他,他这个怨恨就生起来了;或者说你过份的疼爱他了,疼爱得太多了,他这个憎恨的心也就生起来了。所以真正教育自己的儿女或者出家人教育自己的徒弟,若恩若爱都要用得与智慧慈悲相应,他才能把这个子女领上正道。在这儿说一个故事:在清末民国初年的时候,孙中山先生有一次从香港乘轮船到外国去,他当然啊是坐头等舱,他对面的人也坐头等舱,这个人比他岁数大,看起来非常消瘦,因为那个时候航船的速度慢,总要走上一两个月,大家相处久了熟悉了,他问对面的人说:某人,看你的身份不低耶,你为什么这样子消瘦啊?唉!他说不瞒你说啊先生,过去我是穷人一个,到南洋哦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一带做苦工种橡树,以后慢慢发了财;可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而且还负了债。孙先生问他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他说依当时我的财富一千万的新币,那时候一千万新币不得了的啊,现在都被我的儿子花光了,而且他所负的债还要我来还,叫我怎么样也睡不著。这就是说明了不善于运用财富,反而被财富困死了。所以佛法说你要真正的吉祥,需要戒除贪心,要提倡利和同均。
第一个注释说:民有、民治、民享。这是美国过去有名的总统林肯先生说的三句话,说一切要归民所有,一切要让百姓去主张,要让老百姓来治理国家,所有东西要和老百姓一样的享受,我们中国的孙中山先生受了这样的影响也创了三民主义。
第二:嗔。“调嗔修敬扩谦劳”是说我们人的嗔心大得很,现在说要对一切人修恭敬心。注释第二:佛菩普敬一切人,看人同己人成己。我时常说:这世界上最恭敬一切人的人,就是佛陀,大菩萨更不用说了;佛陀为什么恭敬一切人啊?就是他深深的知道,他之所以能成佛是两大因缘,一呢,是听闻了过去的古佛说的妙法,他自己以这个妙法修学,悟入了真理,成就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二呢,说自己有这样健康的色身,从凡夫进入菩萨位,是什么人的力量?都是一切众生的物质,恭敬供养,让自己能安心修学啊,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想到这一层哦,一切都是得之佛,受之于众生。所以现在行菩萨道,或者是成了佛,他完全对众生起一种大的恭敬心;绝不是说像一般的天启宗教,都是以一种高姿态来面对一切。我们这个释迦佛呀,是以最低的姿态来面对一切。所以他也能替病比丘洗澡,也能为老比丘穿针,甚至于什么样肮脏的环境,他都可以为老百姓服务,而且亲自去参加。还有最了不起的地方:说以他的德行,如果说要接受好的供养,那可不得了;然而他有一个特殊的限制之一—不受别请。任何样的国王要请他一个人去供养,他不受,要请必须大家一起。这是什么呢?这表示佛没有把自己看成特殊的身份,他是以一个平常心去处理事情的。把一切人完全看成和自己一样,等于是同体大悲;更进一步说,自己原来是什么都没有,现在之所以有了佛法,都是一切人成就自己。可是诸位也不要轻视自己哟,也许诸位过去曾经对古佛说过法,曾经对菩萨说过法,可是他听了你的法,认真修行,他成了佛成了大菩萨;你虽然懂得呀,你忘掉了。现在自己要承认,说我们过去有这个宿根,现在好好重新发心,来提升自己,所以说:调嗔修敬扩谦劳啊。真正学佛法的人,见人见佛是相等的;我们一般人学佛呀,好是好哦,说到庙子里恭敬佛;假使见到人,啊,他是个凡夫,所以就轻视他。原则上来说,这不像个学佛法的,真正学佛法的人,他见人见佛,两种是相等的;他一方面是念佛的功德,二方面是念众生给予自己的恩德,所以念佛念人啊。佛真正念得到家了,说学佛的智慧,发挥佛的慈悲,才能用佛的心去容人,才能用佛的眼光去看一切人。
第三是“痴”。“斥痴普察知缘生”这里所讲的“痴”,和一般说,痴呆症啊,或者痴呆啊,完全不同。就世间学问及思想来说,他可能是特殊的专家,他言之成理,也有他的思想体系,有他的特殊的看法。那么为什么叫做“痴”呢?佛法当中所说的智慧啊,他主要的是要了解这个因果,因果是通三世的,更进一步来说,他要了解这个因缘,这个因缘法呀,这是佛法不共之法。一般人也许懂得世间的因果,但并不一定深刻;对世、出世间共同的因缘法呀,他并不一定了解。像世间有许多的思想家、学者,他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了,并不一定就承认三世因果;更不会说:一切法是因缘所生。佛法呀,就呵斥这些人,说:普察知缘生:普遍的观察世间,他都是因缘所生啊。“培结创发同造吉”既然懂得了是因缘生,自己也就应该连想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孤立的东西,出世间更没有一个孤立的法,都是彼此相依相待和合而成。假使这样的了解因缘,我之所以能生存得好,都是待许多条件才能如此;了解了这个道理,也要创造许多的良好因缘条件,让人生活得更好。所以说“培结创发”,就要好好的培养这个因缘。最近几年我时常提倡:说这个世界最缺乏的是两种人,最急需的也是这两种人,这两种人是什么呢?就是大智慧、大慈悲的人。你有了大智慧了,不为自我所困;有了大慈悲,你内在的心心念念,关顾众生;外在的,在在处处能够不离众生;所以我们现在就好好的发心,先要培养自己的大智慧,实践自己的大慈悲;自己做的有了根基了,也要劝发许多人共同发愿。这个世界种种的苦难,种种的祸患,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了大智慧、大慈悲造成的。现在我们有了力量了,除了培养自己的儿女;或者出家人培训自己的徒众,更要发心为人类培养有大智慧,有大慈悲的人。要培养这样一种人,你就要发心结广大的因缘,接著创造良好的因缘;创造就是说,一方面无条件的奉献,二方面从我们这个念头上时时显现佛菩萨在因地果地当中,那样的无量功德,无量的力量,好好的那样去学。尽管现在差,但是你只要能激发自己,一天一天的长进,那么这样子创境就来了。有了培缘、结缘、创缘啊,才真正发得起来,大家共同的来造这个吉祥啊。
注释(3)汰除旧染淬新净,十事齐新彻底新。要真正的远离恐怖,必须能够彻底地汰除过去种种旧的染污,来淬练新的清净,一般人都是过去旧的染污太重了,如果能够汰除旧染,这样子进入到世间,才不会随波逐流哦,对于这个世界的种种狂澜,他才能挽回哦,让种种暴戾气能减轻能远离。真能汰除旧染了,从出世的方面来说,能够超越了自我,才能够真正的发广大心究竟学佛。真正的出世,就程度上来说,声闻、缘觉、菩萨都是出世,二乘圣者出世证入了涅槃了,他关心世间的悲心比较薄弱,不能永远的在生死海当中发广大坚强的心救度众生;菩萨呢,他能出世,能超越自我,学无上佛陀;与二乘圣者不同的地方,他是不住在空寂当中,因此他才能面对一切苦难的有情。佛法说这个空,可以约六个简单的意义来说:一是不侧,侧就是偏倾于一边,不是偏倾于左,就是偏倾于右;空是个中道,它不偏于左不偏于右。二是不动。虚空,不管你天翻地覆,它是不动的,因此这个空它不会被任何东西颠覆,也不会被任何东西颠破啊。世界上的人总是贪恋权位,你贪恋他也贪恋啊,所以他要想办法把你推下台的,就是你执著「有”,他就要把你颠破了;只要你懂得空理了,心量与空相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困惑他,因此他也不受任何样的颠覆、颠破,自自在在。还有呢,能均,均衡得很,好比人通过空间,许多的飞行器通过空间,空间没有说你不要通过,只要你能通过的话,他永远的都会让你通过,这是均、均衡;能均就能通,能通是什么呢?就是能够通达法相,能够通达法性。通达法相:世间的一切法相复杂得很,精深得很,一般人不能通达;真正懂得空的人,因为内在最大的障碍----自我,他破除了,所以他能自在的通达世出世间的一切。具有了顶上的五种,所以真正懂得空的人,他才能真正懂得怎么样救济众生,自己所应做的完全做好了,做圆满了,就成为无上佛陀。释迦佛在因地当中,过去多生累劫就奉献自己的生命,或者奉献自己的种种权利,甚至有的时侯奉献得什么都没有了,可是等你成了佛的时侯,一一的还是归之于你!无得无少哦,现在看起来好像是说我身心奉献出去,没有了哦,可是你只要存著智慧和慈悲的奉献,等成佛了,这是你的还是归之于你。所以他有大的福报,有大的慈悲威德,这是空的简单的意义。绝不是像中国人讲这个空啊,那就危险极了,说:天也空,地也空,到得头来万事空。哈!这真是断灭见,最大的污浊邪见,绝不可以这样说,要请诸位注意。空是不侧、不动、不颠覆、能均、能通、能集成。“十事齐新彻底新”十事就是十种的善法,也就是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贪、嗔、痴。要彻底汰除旧染来淬勉新净,一定要从开始就要谨持五戒,建立人格;进一步广行十种善事,发挥人格。能这样子,我们一定能以这十种的善事,一起走上新的途径,那么这样才能彻底的新。
(二)欲离怖果先知因:
恐怖是个果,果不是自然而然而有的,一定有造成果的因素存在。我们要想远离恐怖的果,先要知道恐怖的因。
三因酿积爆怖果
恐怖的因是什么呢?说有三种的因在那边酿积:注释(4)体、物、事。体是什么呢?自己的主体,即自我本位的主体。物呢?就是所有的物质,当然也包括种种的权位在里面。“事”呢,就种种的人事。世间上的英雄人物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唷?说以自我为主体,一切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我的权利到达什么地方,一切东西都是我的。所以我们中国古代的那些专制皇帝说:“朕即天下。”我就是代表天下,什么东西都是我的。“事”啊,就是处理一切的人事做任何样的事,都要以我为主体,都要以主体控制一切物,因此发号司令,也
可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世间上的大英雄都是这样子的,可是这个世间最不幸的,就是害怕这些大英雄的人,为什么?大英雄的气魄大,气焰大得很,到了某种情况之下,他作威作福,不让你开口的,为什么呢?他口含天笺啊,他所说的就是法令,就是法律,他就是一种“事”。“三因酿积爆怖果”这个三种的因:体、物、事,酿造太久太久了,现在也说一个历史上的故事:秦始皇出来游巡时,兵马保护得非常周到,那种威仪,那种威严,真是喧喝一时。可是有的人看到,就想将来推翻掉他,亦可易而代之,就这样子一代推一代,一直推到民国;这是我们中国一般的实际情况。就由于这个体、物、事,被许多英雄操纵了,许多的怨恨积聚了很久,到了某种情况之下,许多老百姓就反抗,造反爆发起来了,于是就“爆怖果”。
三推能治三邪因
“三推”即注释(5)慧、福、公。这是配合上面的(4)来说的。慧是对治这个主体的,如果我们用这个无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人所执著的那个自我实体,是不是有呢?假使说你这个实体是有的,你应该是真实、是独立、是常住啊。我们想想哦,古今的这些大英雄们,有没有一个活到现在啊?都已成为灭失的灰烬啊;当然也因他所造的恶业,一个个的都掉到地狱里面去了。若以这个慧来观照,没有一般人所执著的实体啊。诸位每天都念心经嘛,:“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说,你要好好的从身体到这个心理,或者心的本身种种的活动去观察,它不断的波动、变化,从没有一个实体。佛,他老人家了不起,他所说的一切,和现在最先进的科学完全相符。譬如说细胞嘛,你研究到最后,是不是有个真实的细胞?没有唷,他都是波动的。再说,有没有原子?也没有,原子也是许多的东西集合起来的,你一个一个再去分析它,那些东西都不能独立存在。所以从那个物理的波动,也可以推之到,我们的心理,它也是不断的波动的。佛在阿含经里面就说:“心如幻。”说这个心就像电视上的萤幕一样,一幕一幕的出现,幕幕不同,也是幻化不定啊,如果你以智慧观察到一般人所执著的实体啊,是了无自性的,也可以说就破除了生死的根本啊。佛陀也就是大雄,可是这个大雄与世界上所说的大英雄并不同;佛的大雄,他雄在一般人不能破的自我,他完全破了啦,因此他的姿态非常平常,非常低。绝不像世间的宗教,世间的英雄,都是尽可能的强调自己了不起,当然我们在现在的立场上来说,宗教和宗教要互相尊重,但是我们现在讲佛法的特质,要把佛法的特质把握住了,然后见到一切的宗教都是友教。第二是“福”。有了福的人啊,他不会贪求这个物质的,他没有享过头的物欲。真正有福的人,从来没有享过福,种过世间福的人,得到福果了,他天天享福,福享完了,就掉下去了。譬如说,释迦佛从无始以来,他所积的福德或者是应享的这个福报,可大极了啦,可是他不但不贪,说有一次安居,婆罗门忘却了佛法的供养哦,三个月当中,都是吃的马麦啊,他也觉得安然无事,淡泊得很;这就是开示我们,说一般人吃到好的,拿到贵重的东西就欢喜;吃到差的,情绪就变了。真正学佛法的人,从这些地方去了解佛陀,我们不论吃到什么,只要能吃得饱了,不毒人的,即使你面对著无量的珍宝,你把他看成一粒土一样,你就对之能看轻了看淡了。有福德的人,他不享福;所有的物质尽可能的帮助人。一切大乘佛法的共点:不可以少善根,不可以少福德,不可以少因缘。现在人修学净土,好像只知道念佛求往生西方,这个三不可少的精神能发挥的人恐怕不多啦。有了福,不享受这个物质,所有的,尽可能回向众生。“公”是对这个“事”说,“事”是什么呢?他有了权利了,他一切照自己的主张去做;真正的“公”是什么呢?都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就是民有、民享、民治啊,他主要就是“民治”。佛,他不曾说:“我是个教主,我所说的,大家都要尊重。”他只是说,做一个出家人,或者做一个在家人,他有应守的,客观上必然的规律,你违反了这样的规律,就不能得到良好的人生;因此他主张“以众制众”,就是说以大家的力量来劝勉大家,来监督大家,绝不是说,佛发一个命令,大家都要尊重,佛没有这样的想法。真正的公了,他就不会再蓄行其私,这样子众人才能发挥所有的力量。
“三推能治三邪因”,三推就是以“慧、福、公。”推翻顶上的那个“体、物、事。”;能治三邪因,就是能对治三种的邪因,就是贪、嗔、痴的这个邪因。
治绝邪因离恐怖
假使能够治绝了这个邪因,才能真正远离恐怖。“公”,如果说更深一层来讲,什么叫做“公”?就是说对自己看得空廓廓,就如虚空一个样,才能发这个大心,普为一切众生,所作的呢,才能做得充分又充分。这个空的意义,顶上已经简单解释过了。治绝邪因离恐怖,注释(6)深警三毒离内怖,说你内在警觉三毒,念头上就要时常深深的思惟,如果你时常能够深深的思惟佛法,那你念头上所显现的,就是三宝的功德;我们出世为人,都有种种的因缘,若在这个缘头上你能真正大的警觉,警觉到自己有烦恼,立刻降伏;警觉到众生大苦,你要发这个大的心,去帮助。能起这样大的警觉啊,才能有广大的智慧力来破除三毒的力量。“同行三善离外怖”,说能够共同的行三善,离开外在的怖畏,外在的怖畏是由于你呢,恐怖人,人也恐怖你,彼此就互相恐怖。能够离外怖了,就不为“我”用,而为“法”用;一个人能离开了外面的怖畏,也离开了内在的怖畏了,说再也不会为自我所使了,我们现在一般人,都是为自我所使用;不为自我所使用,就能够从这个佛法上为这个法所使用。我们身心上能够时常的用这个佛法来对治,身心当中种种壅堵的东西就能把他撇开,因此就能够起这个大的作用。
这个世界要是从佛法上来说,苦难才开始哦,这个苦难到什么时候减轻结束?恐怕是说很难估计,为什么呢?这是人类数千年以来,人际和国际种种的大贪大嗔大痴所引发的,这是个大的烦恼总爆发的时代。在这样的大的烦恼总爆发的时代,我们修学佛法的人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刚才说过了,佛是个怎么样的人?佛是啊,真正称得起大雄的人,他这个大雄啊是个平常又平常的人,今后做人,低姿态越低越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子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推翻这样的自我;自己呢可以解除自己的大苦难,如果大家共同的发心要破除真实的自我,来运用缘起的假名之我(我们现在开口闭口还是有我,但不是真我,是假我)要把这个假我用熟了,才能真正来奉献自己的一切,不再欺诳自己了。
最后我还要说四句话:
就是一:不忘大难。好像在五十年前我说过一句话,说来日大难啊,现在这句话是应了啦,真正的大难现前了,这是烦恼总爆发的时代嘛。
第二,是不怖大苦。要真正救这个大难,就要能受这个大的苦;要受大的苦,就需要自己在有意义的苦行当中锻炼,苦行有两种:一种是无意义的,像外道的那些苦行是无意义的。佛法说:为了为众生服务,有意义的苦行,你就得要锻炼。所以真正合乎理性的大苦,不管什么样的大苦,我都能顶下来,没有一念的怖畏心啊。
第三,要有一种大的惭愧心。佛法当中说这个惭愧,主要的就是对治两种的根本烦恼,惭是对治这个贪的;愧是对治这个痴的。所以我们要真正对治这个贪哦,痴哦,就要时常把这个大的惭愧心提到念头上来。
第四,不负众恩。在这个佛法上来说,不管是佛陀,不管是菩萨,他之所以成佛,之所以能行菩萨道,都是众生的恩德造成的,并不是说,他天生就是这样的,这是佛法一种特殊的见解。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