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打开心结 活出意义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0日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释宏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活着真好!”一个煤矿工人在遇难几天后被救出时,说出了这样的话。当我在报刊上看到这则新闻时,心里也感慨万千。人也许只有经历过死里逃生,才可能体悟到生命的宝贵。有一本叫做《活出意义来》的书中写到“活着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任何人只要活着,就有理由去怀抱希望,不论经历了什么困境,便要由痛苦中找出意义。”这就是关于人活着、关于人生命的意义。所以说“活着是美丽的”,“生命是宝贵的”。

  今天,我们依然还面临着“生存挫折”问题。费兰克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费兰克反复强调:无论处境多么悲惨,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这意义不是一般的生命的意义,而是存在某一时刻的特定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的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独特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所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的追求。如果没有了这个理想的支撑,那我们就会觉得活得空虚,毫无意义。

  在世界上,找不到没有憧憬的人,每个人或大或小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一个没有想象的人我们是无法想象的,只是有的人比较幸运。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忙来忙去就是些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的事情。

  活着为了什么?毕竟现实太过残酷,生活太过艰辛!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为了就业、为了生存让我们不得不劳累奔波于外;多少人在这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面前,倍受困苦的侵扰,尝不尽的辛酸。由于社会压力加重,而人们产生种种心理危机,需要大家来重视。近期在报刊上报道看到有些学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学一些社会关系学,要让学生多磨练自己的心性,使之心理承受力增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平衡发展。人们常说,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宗教道德求善。学生视野开阔了,心理平衡了,有了一颗自在的心,就能应对很多问题,人生也就更自在,更快乐一点了。

  人生百样人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上、事业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刺激或者遇到逆境和闷气,要学会找个地方发泄心中的闷气,不然的话就会使心中的闷气逼出病来,这叫精神危机,人要学会调理自己的心理健康,使之心情舒畅。

  人各有所能,有些人可能成为商界巨头、文人骚客、名流学者、伟人领袖……但毕竟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正如钓鱼,钓者是一种收获、成功的享受,被钓者是一种不幸,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位专家说:现在人大多的死亡不是病死老死,而是被气死。所以凡事我们都要看得开、放得下。

  一个人的生命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度过这些开心的日子;我们的生命也不是为了在费尽心思的刮骨索取、争名夺利紧张压力中度过。也许我们一生都将平平凡凡,但能够做到一生都平平淡淡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就象我们学佛修行一样,也是要在平凡的生活、平常的事物中去体悟和修证。正如禅师所讲的,禅是“饥来吃饭困即眠”,“平常心是道”。可见,平凡本身就是一种伟大,一种境界。生活不是一种负担,无论成败得失,无论悲喜哀乐,无论精彩平淡,无论贫富骄奢,只有挚爱生活才能享受其中乐趣,我们拥有的是人生价值过程的精彩。

  “生命犹可贵,千金亦难买”人的生命是至重、至贵的,当一个人失去生命的时候,其所拥有的金银财宝、名车豪宅都将人去楼空、毫无意义。俗话说得好:你即使拥有亿万家产,睁开眼睛是你的,闭上眼睛是别人的了。人在一生当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并非仅仅为了生存,“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仅仅为了吃饭”,生存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一种价值追求。人,就是应该具备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的大无畏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信心!生命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

  人有很多事情都是不由自己控制的,更无法压制自己的感情,就如洪水越堵就会暴发得越汹涌。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奇迹的!只有相信才会拥有;我相信,所以我一定会拥有。诚然,这是一个没有期限的等待,也许最终我会一无所有、心力憔瘁!但我无怨无悔,“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在人生道路上,假如没有遇上机遇或者失去机遇,那没有必要悲伤,只有耐心等待,因为只有等待才有转机,只有等待才会有奇迹的发生。俗话说“时间是化解矛盾的最好良药”,“时间是转化命运的最好机遇”。

  面对百般的挑剔,内心有一点烦躁,放下包袱,取得信任,千万不要急,不要慌,不要气,深吸气,了解他的担心顾虑,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调解,打开自己的心结,积极纠正自己的态度,所以打开心结,走向生命的智慧。

  有了心结不要去害怕、去逃避,有它是很正常的,关键要看我们怎样对待它。看你的心结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你的心结产生。不要因为心结打不开就郁郁寡欢,整日愁眉苦脸,我们还要正常的去生活,去学习,去工作,去和你的朋友们交往。这样才能缓解我们的心理压力。乐观的积极的看待心结,然后想办法去打开它。按佛教的说法,就是我们要在生活中运用智慧学会解脱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打开心结,启迪智慧,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健康幸福,轻松快乐!


标签:自杀|心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