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空性正见>>正文内容

对实有执著的无始串习需要通过空性法门断除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4日
来源:摘自《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160)   作者:索达吉堪布 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众生无始以来沉溺轮回,都有一种实有执著,这种串习需要通过空性法门来断除。以前认为柱子是存在的、轿车存在的、朋友是存在的……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实实在在,但若长期将《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中“万法抉择为空性”的道理,反反复复在相续中修持,逐渐就会灭掉对实有的执著。那个时候,就不会再觉得地位是实有的、钱财是实有的、朋友也是实有的了。

  当然,修持空性,不是一次性就完成了,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了。你今天打坐两个小时,以后再也不修的话,除了个别利根者通过上师的表示马上就证悟以外,一般的末法众生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是很困难的,所以一定要长期修持。

  那么,将万法抉择为空性后,空性会不会存在呢?空性也是不存在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尤其是这次听受《智慧品》的人,务必要明白这一甚深道理。听说外面有好多出家人和居士,经常讲《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但由于没有分清二谛之间的差别,他们所谓的空性,只是将实有的法抉择为没有,仅仅停留在一个单空上面,这是见解上的一个大的问题。

  大家通过这次学习,一定要搞清楚中观的原则性问题。中观宗首先依靠空性断除实执,然后对空性、有无二边、非二边的戏论,也要一个一个地灭除。其实,为断实执而修空性,当实执断除时,空执也会自然而除,犹如“两木相因,火起木尽”,两段木头摩擦起火,终会被彼此烧尽无余。因此,断除实有的执著之后,无实的执著也逐渐消失,最终灭尽一切分别念,这就是所谓的大空性。

  龙猛菩萨在《出世赞》中云:“为断诸分别,说空性甘露,何人执空性,彼亦汝当舍。”为断除贪嗔痴为主的一切烦恼分别,大慈大悲的佛陀宣讲了甘露般的空性妙法,但若执著空性为实有,那也一定要断除。所以我们在修行时先应消灭“有”的执著,如此“无”的执著也会灭尽,这是修行的道次第,这个次第千万不能搞错。

  现在有些大乘修行人,甚至是一些鼎鼎有名的大法师,对空性的了解也有错误。我常常在想:“遇到上师如意宝和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们的教言,真是今生中最幸运、最快乐的事情。如果我遇到其他的世间老师,恐怕不一定了解佛陀的究竟法要。”在座的道友应该也有同感吧,假如没有福分遇到大乘佛法,就没机会听闻空性教义,纵然听过也不一定能真正了达。

  其实佛法的次第,在《四百论》中也讲过,如云:“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修习解脱道时,先应遮遣杀盗淫等非福德的不如法行为,这是人天乘的修行方法;中间应遣除对我和我所的实执;有了这个基础后,最终有、无、非有非无等一切相都会断除。

  大家一定要了解佛陀所讲的次第,如果从上往下修,或者只停留在基础法门上,这样都是不对的。前两天我家来了一个人,刚进来时,我觉得他境界比较高,一直站着不坐下来。他站着问:“大圆满的通彻觉性,意义是什么样的?”我坐在下面,抬头望着他说:“你站得太高了,我只能看到你的脚,看不到你的眼睛。” 所以现在有些人修行太高了,而有些人在下面一直不上去,只停留在一个单空上,这都是不合理的。

  修学佛法必须断除有和无的一切执著,如果你一点空性也不了解,行为再怎么如法,恐怕也不能得到解脱。现在有些善知识只讲人天福报,不讲空性智慧,这样的话,大家只不过是积些福德资粮而已,无法断除实有的种子、习气,解脱也必定遥遥无期。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时,引用过一个公案:有个小乘和尚修白骨观很有成效,并以此闻名于世。有次,文殊菩萨想考验他的真功夫,便化身为一位美女,以种种妩媚的动作来考验他的定力。起初和尚不为所动,但渐渐的,他不敌诱惑,最后干脆溜之大吉。美女在后紧追不舍,和尚实在累得跑不动了,就索性两眼一闭坐在地上,心想:“这下完了!”但等了一会儿,什么事也没发生,睁开眼一看,只见美女突然裂成无数碎片,出现庄严无比、金灿灿的文殊菩萨。菩萨告诉他:“你的白骨观修得很好,但把人认为是美的,这是一种执著,会导致轮回痛苦;把人当成是丑的,仍然是一种执著,会让你永远无法开悟。因此,你应当断除一切执著,证得空性。”

  我以前去泰国、新加坡时,遇到过那里的一些共同乘行人 ,跟他们交流之后,内心真的很有感触:“倘若没有般若空性,肯定解脱不了。”我在《泰国游记》中好像也写过,藏传佛教既具足了显宗的一切教言,也具足了密宗至高无上的教言,遇到这么殊胜的法,真的很开心!

  以前阿底峡尊者遇到两位威仪清净的比丘,给他们讲般若空性时,两位比丘特别害怕,捂着耳朵跑掉了。后来阿底峡尊者也说:“光守持清净戒律是不够的,一定要闻思证悟空性。”

  在座的有些人,可能是前世没积资粮吧,一听到讲空性的《智慧品》,传承就不圆满了。尤其我比较担心一些居士,他们对怎样做生意、交朋友、工作兴致勃勃,而一听到空性,就开始打瞌睡、吃瓜子,这说明自己空性习气薄弱,一定要强迫在相续中种下这个种子,否则乃至生生世世,也不一定遇上空性法门。

  总之,在修行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实有的执著断掉,然后把空的执著断掉,这些教证一定要背下来。在我们的一生中,空性法门是指引方向的明灯,没有通达这些教义的话,纵然每天念《金刚经》、《心经》,也不一定领悟其中的甚深空性义,也不一定能开悟。对此,大家一定要值得重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