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社会问题>>正文内容

灾异、天谴问答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1日
来源:来稿   作者:殷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问:四川大地震后,上海某教授出来说是天谴,国外某艺人也说是报应,这招致了世人的愤怒,难道没有天谴和因果?

  答:在救灾、救难的当头,不明事理的嗔恨、幸灾乐祸,这其实是最应该谴责的。如果是天谴,谴的是谁?是人类!而人类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贪婪、野蛮和堕落。看不到野蛮化的源头,化者谴责被化者,这种所谓的“天谴论”极不理智。明了天谴之理,应该反省时代,对个体的嗔恨并不能解决问题。知道因果报应之理,应该去恶从善,岂能幸灾乐祸?如果那个艺人真的懂因果,更应该忏悔演淫秽电影的行为。

  问:人们批上海教授的时候,连“天人感应”也一起否定了,这说明什么?

  答:世界的天灾人祸越来越多,难道是和人无关的偶然现象?如果和人无关,为什么要人受?一边批“天人感应”,一边又说“多难兴邦”“天佑中国”,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古人在灾难之后多采取“普遍联系”的观点,检点过失,认真反省。今人将一切归咎于外,学愚狂以逞强,这岂能解决问题?被私欲所制服,又以私欲征服于外,这正是天灾人祸的根源。人类社会斗来斗去,真正面临灾难时,却发现找不到敌人,连同仇敌忾的“崇高感”都建立不起来。敌人是谁?是自己。没有本质意义上的惩罚者,感应而已。人心之灾感招外灾,发出战天斗地的吼声,又有谁会去回应?

  问:古人有“天降大任必有磨难”之说,现在的灾难是否也是如此?

  答:古人将反常之灾看成是“天降大任”的磨难,所谓“治世之灾皆为祥瑞”,该有祥却反常地出现了灾,这就是磨难。磨难未尝不是因果,但却没有可见之因,所以说反常。磨难不改其志,则必有大任。反观人类现在的灾难,反常吗?行路之人都觉得要出问题,这不是磨难,这是警示!天变不能不畏!

  问:灾难发生在某地,为什么是对人类、对社会的警示?

  答: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地方的问题都是世界问题的缩影。当今之弊是时代之弊,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无论症状的强弱,都是被时疫所染。人心大坏,以贪鄙、争夺为发展动力,“徇物制我”、“纵我制物”,蛮化代替文化,并且与制度相互强化。主导“文”化、流行“教”育不能化除野蛮,知识、技能、职位乃至金融手段成为掠夺工具。人与人相互倾轧,权势者胡作非为,积怨冲天;富者垄断资源,穷者无立锥之地。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而没有警示,其结果就是全面的崩溃。视某地的灾难与己无关,这其实是被私意蒙住了眼睛。

  问:既然是警示,为什么不能说“灾难兴邦”?

  答:灾异之因不除,如何兴邦?难道灾难就是兴邦之因?对待灾异,古人的态度是“畏之而不恶”,今人的态度是“恶之而不畏”,畏之是归咎于己,恶之是归咎于外,归于外则无动于衷。天变、灾异是警示,如果能促人反省,改过自新,这是兴邦之动力。没有真心悔过,“谴告之”、“惊骇之”而不知变,就只有殃咎,哪里会兴邦?大地震将人们的本善之心、恻隐之心震出来了,并且在救灾中体现了真情,如果能顺其真情而见真心,将良心政治发扬光大,就会成为转机。如果不能持续,只救外灾而不救人心之灾和政教之失,如何兴邦?

  问:有人说,异象说明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的关口,这是否意味着新旧力量的交替?

  答:如果是大变革之下的新旧交替,就不会仅仅像猴群那样,在不变的旧秩序和格局下解决谁当猴王的问题。大变革不是秩序内的权力转换,而是秩序之革,是新旧时代的交替,直指现存秩序的“文”化基础。单纯的主义、阶级及主导权的“革命”实际上是时代框架内的轮回,不可能触及时代之弊。真正的变革是人心之革,是文明的复兴。“天无私覆”,岂会独佑某国?不自新自明,昏聩于末俗流弊而觊觎天命之新,不亦蠢乎?人类社会已经到了不以文明化除野蛮就将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地步,“天之谴”不可不知。


  2009年3月30日。作者殷辂,字恺玄。

标签:问题|反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