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出世间孝漫谈
印光大师在《佛教以孝为本论》中云:“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纬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可见世出世间皆以孝为本。推及而论儒之五常百行,佛之六度万戒,皆是孝之发挥也。无奈世人误解佛教。以为出家者不忠孝仁义。不为国报效为不忠,遗父母不顾为不孝,弃儿女不养为不仁,抛妻子不管为不义。殊不知佛之忠孝仁义特别广大,至善至圆。出家者以出世之善,教化众生破除我执为息诤之本,岂不是为国尽忠?世间言孝,小孝为口体之养,大孝慰亲入道。此道则指三刚五常八德等事。而佛法言孝,则劝父母归信三宝,了生脱死,证菩提涅槃大道,实为出世究竟之大孝。并且世法言孝,仅对现前父母尽孝,佛法则“一子出家,九族超升”,度累劫父母同生善道,离苦得乐。世间之孝,万分莫及。若又能引妻室儿女归信三宝,止恶修善,同证觉道。岂能与世间之仁义抚养相比乎?当知大圣设教,曲随物机,杨叶止啼,以世间孝作出世孝之弄引阶渐而已。故世间之孝重迹而略本,出世之孝略于迹而专致于本。重迹则显而易见,致本则晦而难明。难贵世人每见出家释子辞亲割爱,披缁空门。便随己臆见,肆意谤毁。谓出家者不孝父母,与荡子逆徒无异。为了祛众疑惑,以免因谤而堕落之咎。故不揣愚陋而撰此文,以饷读者,并求诸正眼知识慈悲指正。
一、孝字简释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的观念很早就产生了。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就有了孝的概念.人们特别重视孝行之道,特别是受到传统儒家的重视。历代以来受到了大力的宏扬。不光是儒家大力宏扬孝道思想,就是佛家亦极力发挥倡导孝行之道。
“孝”字,古作“ ”。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顾名思义,孝就是晚辈侍奉长辈的意思。《康殷》中解说“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在《说文解字》里把“孝”定义为,“善事父母者,以子承老也”。清段玉裁注:“《礼仪》‘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所有这些解释虽出发点有所不同,各有其侧重点。但其基本意思完全一样。都认为“孝”就是尊敬长辈,侍奉养亲的意思。在《礼记·礼运》中亦解释到:“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这说明孝是一种社会道德原则,是处理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关系的准则。古人认为孝是儒之五常百善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入门。人们只有通过孝行之道,方能达到“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理想目标。故儒之《孝经》云:“夫孝者,德之本也,教所由也”。同样,佛之经典中亦处处皆发挥阐明孝之意旨。如在《梵网菩萨戒本》中明文规定,“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这即是说孝为六度万行之首,百善众戒之宗。佛所说一切法门无非是为阐明发挥孝之意旨,一切行门无非是倡导躬行孝行之道。众生只有通过行孝,方能转迷成悟,转凡成圣,成等正觉。由是观之,世出世间之孝虽有发挥渐深究竟终极之不同,但其修证工夫大端无有二致。
二、有关阐发世出世间孝的主要经典著作
世间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出世大孝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方便。由是儒释圣人皆大力宏扬之。世间之孝在四书五经中皆有发挥阐明。并且在儒家十三经中,有一部《孝经》是专门阐明世间孝道的经典。此部经典字数最少,内容最浅,而影响最大。其巨大的影响不是在学术价值上,而是在社会价值上。自从此经问世以来,上自帝王宰相,下至庶民百姓,争相传习,备加尊崇。其影响远至东南亚许多国家。关于此经的作者以及成书年代,历来都有所争议。但一般学者认为此经是由孔子口述,门人曾子及其再传弟子结集而成。今天所流行的单行本《孝经》,是经西汉刘向整理过的。
佛教虽讲究出世之大孝,但亦不废世间之孝。因出世大孝是建立在世间孝的基础上的,离开世间孝便无出世孝可言。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故大乘经典咸谈孝道思想。如《观经》云:“欲生彼国,须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其余经典中亦皆有宣说。并且佛门中亦有专门宣说孝道思想的经典。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的《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的《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唐宾国三藏般若译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此外还有《大方便佛报恩经》、《孝子经》等,皆是专门宣扬佛教孝道思想的经典。不胜枚举。
三、行孝的代表
世出世间圣人无不重视孝道思想,并且以孝行之道自行化他。只不过儒家孝道重视现世父母,而佛教孝道讲三世,不但要度现世父母脱离恶道,而且要度累劫父母皆能离苦得乐,同生净域。大孝释迦尊,累切报亲恩。尽世间之大孝者,当推虞舜、武周等。虞舜因行孝道,最终感动了叟父和继母,而使天下归仁。武周因行孝道,继承文王的遗愿,诛纣灭商,最终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大业。此两位可谓是尽世间之大孝、至孝的代表了。还有民间广为传诵的《二十四孝》,记载了各种行孝的典范。如王祥为母卧冰求鲤,丁郎刻木追念先母,仲由负薪,孟宗哭竹,董永埋儿等感人的行孝事迹。虽然行孝的方法各有所不同,但其行孝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佩学习。
佛教里亦有许多行孝的典范。尽出世之大孝者,首推释迦、地藏,足以作佛教孝行的代表。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为父母故,发心出家修行,行菩萨道。乃至成等正觉,亦示生人间,回王宫为父王宣讲净土法门,令其求生净域。临入灭时,又上升忉利天宫为先母讲说《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令其超升天界。地藏菩萨昔为婆罗门女时,为救亡母脱离恶道,发心出家修道,并发广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目连尊者成证阿罗汉果后,为救先母脱离饿鬼道,禀白佛陀请求解救的办法。佛陀为其讲说《盂兰盆经》,启建盂兰法会,斋供十方僧众,凭借众僧戒德之力,超度先母生天。这都是行出世大孝的代表。佛教虽讲出世大孝,但也并不废世间孝道。如长芦宗赜禅师有养母之芳踪,唐道丕禅师有葬父之异迹,藕益大师有切肝之孝行,虚云和尚有朝山之苦行。可见佛教孝道,不仅是成道后方报亲恩,大多皆因行孝故,而发愿修行。
四、行孝的方法
因孝有世间孝与出世间孝的不同,故世出世间尽孝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今就将世出世间种种孝亲的方法分别概述如下;
世间孝亲之方有三种:
1、能尊亲。不但自己能够成贤成圣,而且还要能够慰亲入道。如大舜因行孝道,最终感动了父母,而使天下归仁。“孝德闻传于尧,以为天子”。或者能够继志述事。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如武王继承文王的遗愿,终于诛纣灭商,奠定了周朝的大业。若能如此,可谓是作到了世间之大孝,或名达孝,亦名至孝。
2、不辱亲。这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务必要敬重。这即是孟子所主张的孝亲要养志。“大孝之至,莫大乎尊亲”。孔子亦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曾子侍养父母,时时启手启足。每次饭食时,不但必有酒肉,而且每当用饭完毕后,请问父母将所剩酒肉作何处理。一般孝亲若能如此则可以。
3、能养亲。即就是人子要赡养父母。这是最基本的孝。孔子要求人们“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而且“事父母,能竭其力”。孔子还提出孝子之事应做到:“病则致其忧”。孟子又从反面提出了“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只是口体之养,并非是作到了养志。如曾皙养曾子时,虽每饭必有酒肉,但所剩之酒肉不问作何处理?以作下次之供。
出世间孝有二义:一则直明孝道,二则以慈成孝。这里只谈直明孝道,以慈成孝后文再谈。直明孝道有四种。
1、尽心供养。如《五分律》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父母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得重罪也”。故佛制出家者必禀父母。如果有兄弟子侄可托付,方许出家。但必须得先禀请于父母,父母同意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或有出家之后,兄弟子侄去世,双亲无人照顾者,则可减其自己衣钵之资,用来奉养双亲。如长芦赜禅师迎母于方丈之西,劝其念佛,临终安恙生西。道丕禅师战乱时期担母各方乞食。
2、诱令生善。如《佛说孝子经》云:“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尽孝养,犹为不孝。能令二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是报重恩”。《毗尼母经》云:“父母若贫,先与受归戒已,然后施与”。又自修善行,亦名为孝。如《骂意经》云:“人持戒,乃孝顺报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杀万物得长生,不盗物皆富。不妖不乱,不欺皆信。不饮酒皆净。父母有时堕是中。便安隐也。
3、劝令舍恶。如《孝子经》云:“若亲顽暗,不奉三尊。凶虐残戾等。子当极谏。以启悟之。若犹未悟,即为开化。牵臂引类,示王者之牢狱。诸囚之行戮,若复未移,悲泣啼号。决不饮食。亲虽不明,必慎子死。当强忍伏,心修正道”。儒家,《礼》亦云:“父母有过,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也”。
4、令证道果。如净藏净眼之于妙庄严王。释迦世尊之于净饭王,及摩耶夫人等。
五、 世出世间孝之异同
从上可知,佛教所谓的四种孝,即顺四悉檀义。第一尽心供养如同世间之第三能养其亲。令父母得欢喜益。但世间孝养,多事杀生,重结怨业。出世孝养,清净无过。是为异也。第二诱令生善,第三劝令舍恶。即是止恶向善的意思,同于世间之第一大孝尊其亲。皆令父母得生善灭恶二益。若能自修善行,念念与戒相应,亦名为孝。因为能严持净戒,勤修善业者,必能孝养父母。若能持戒修善而不能孝养父母者,无有此理。这即同世间之第二不辱其亲。但儒家明不辱,止据现生。佛戒功德,济度累劫。是为异也。第四令证道果者,能令父母得入理悉檀义,则为世间所无。前三皆为权,后一方为实。由此可知,虽有其发挥深浅,方便究竟之不同,而其所宗之理体,行孝之方法,其大端无有二致也。只因众生根器有利钝之不同,故大圣设教,曲随物机,权巧方便,以世间孝作出世孝之弄引耳。
六、孝的扩展与外延
“百善孝为先”,“求忠诚于孝子之门”。这都说明孝的重要性。孝为百善之本,万行之首,众戒之宗。由是世出世间圣人,大力宏扬之践行之。如大舜因行孝故而得天下,武周因继祖志而奠王业。又如释迦世尊为报亲恩故,累劫行菩萨道,最终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目连尊者为报哺乳之恩故,请佛讲说《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昔为婆罗门女时,为超度先母生天,发大悲心,出家修行,并发大誓愿,狱界不空,决不先成佛道。菩萨发心,大都如此。非但成道后方报亲恩,实因报亲因缘故而修圣道。可见世出世间圣人,把孝亲之行当作自己个中事。
孝行之道,是做人的基础,是修养道德的方便之门。人人必须践行孝道,方得完善人格,修成至德。否则与孝道相违,则人格低落,有损于道德,失去做人的资格。不孝是祸乱的根源,人若心存孝念,则能作到上恭下和。决不会冒犯长辈,扰乱社会。所以,若能广泛地推行孝道之风,则定能人人向善,家庭和睦,国家安定,社会和平。便能趋于孔子所谓的“大同社会”。儒家因此而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孝治国,依孝尽忠。“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把孝行之道从道德原则提高到了政治原则上来。
不过,孝顺自己的双亲只是狭义的“孝”。儒家把孝的范围得以扩展和外延,把孝的精神得以升华。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并且做到“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儒家把孝从个人家庭范畴推广到了整个社会范畴。佛家更是把“推己及人”的孝道理念发挥到了极点。故有“以慈成孝”之说。不但能使现生现世的父母顺心如意,并且能使生生世世的父母皆证道果,永脱轮回,长辞六趣,常享寂灭真常之乐。今就以“以慈成孝”说明之。
以慈成孝者有三种:一生缘慈,观一切众生如父母想。《梵网菩萨戒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作此观时,则怨亲平等。能于七种境(上亲、中亲、下亲、非亲非怨、下怨、中怨、上怨)次第与(上、中、下)三品乐。以此而调伏自己内心的嗔恼悭嫉。乃至证得慈心三昧,凡与我有缘者,皆能为其拔苦与乐。因父母恩最重,故以拔苦为先也。
二法缘慈者,观一切法皆从缘生。如《梵网经》云:“一切地水是我前身,一切火风为我本体”。若能了知缘生无性之理,则知一切众生惟是四大合成,无我吾人,无寿无命。既然四大无二,故慈心所缘之境亦无有二。作此观时,怨亲一相,平等无二。乃至证得慈心三昧,则拔苦与乐较前更为有力。
三无缘慈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法界一相,真实平等。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所谓“真如界内无生佛之假名,平等会中无自他之形象”。观菩提即烦恼,涅槃即生死。起无作誓,欲与拔性德之苦,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起无作誓欲与性德之乐。此时慈即是悲,悲即是慈。称性圆修,熏成三昧,随法界众生。有可化机宜,关于同体法性者,无谋无虑,任用应之。如此大慈,不可思议,普门示现,神力无边,尘刹含灵,无不遍度。生我重德,宁不超升。
《盂兰盆经》云:“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当知不修慈力,莫成孝道”。儒亦云:“无故而伤一昆虫非孝也,无故而损一草木非孝也”。又慈即是顺,顺法性故。顺即是孝,孝即是一切佛法之宗要。欲孝父母,须顺三宝。欲孝顺三宝,须修孝慈,报父母恩。又三宝即是父母。如《骂意经》云:“佛为父,法为母”等。又父母即是三宝,如云:“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谓父与母”。故《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生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由上可知,佛教把孝推广到至极,把孝的精神得以升华。佛说法讲经无非是为阐明孝道之意旨。希望人们通过行孝成等正觉,普度群蒙。儒家亦是为了阐明孝道思想,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推极而论,五常百善,六度万行皆为孝道的扩充。故曾子说:“无故不伤一昆虫,无故不损一草木”。佛教之《梵网经》一一皆言菩萨行者应生“慈悲心,孝顺心”。儒家把孝由个人关系推至对人人之爱,乃至花草树木。而佛教把孝扩充至不只普及人类与国家,还要普及到有情无情之众生。并且把一切众生皆作父母想,把一切众生的苦难看作是自己的苦难,“自性众生誓愿度”。人那有不拔自身之苦难的道理?所以把“拔苦与乐”的孝行之道,作为从天性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思想行为。行孝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提倡孝行之道,扩大孝的范围,升华孝的精神。可以促进民族的团结和谐,缓和种族的两极矛盾。有利于净化心灵,净化环境。人们应当发扬传统的孝行美德,努力践行孝道,方不负生生世世父母的养育之恩。
——癸未季秋昌莲于寒山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