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以戒为师>> 戒盗戒贪>>正文内容

不与而取是偷盗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1日
来源:释永信的官方网站 2009年11月24日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以重戒来说,盗戒最容易犯。犯杀戒、淫戒、妄语戒、说四众过戒都有一个对象,盗戒自己一个人就可以犯。“偷盗”,暗中拿人家东西叫偷;明明白白的抢就是盗。偷盗不限钱财,凡是“不与而取”便犯了盗戒。

  佛陀告诉我们,为了身命都不可以偷盗,何况等而下之的理由。顶天立地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偷盗?偷了就能济你的贫穷吗?不会的,稍微有点人格的,哪会做这等下流的事?当然不会的。大家希望自己的人格好,这件事就绝对不能做。世间有句话:“饿死不作贼,气死不告状”,不因为快要饿死了就偷;你没钱、没人不要打官司,你若无人,就算你有钱、有理也输!谚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佛法讲,虽然为了身命,宁可饿死都不偷盗,也不愿意做失去人本份的事情。

  我反问你,你的钱财愿不愿被人家偷?愿不愿被人家骗?将心比心嘛!如果你不愿意,那你也不可偷人家、骗人家。如果你想得到富贵安乐、不遭贫穷之苦;就不能盗骗他人钱财。有一种人宿世有偷盗的坏习惯,并不是不偷就会饿死,是有钱人反而偷贫穷人的东西,这是习气使然,不偷好难过!虽是习气使然,一偷了东西就是犯盗戒。而且犯盗戒有时也会连带犯杀戒,为什么?因为钱财是人生存所依靠的;你偷人钱财,令他失去生存的依靠而死亡,那就罪上加罪了。或者你的偷罪误栽赃他人身上,逼人受枉命之灾,那就更严重了。

  其实得了非份之财,那不是福哦!说不定有祸在里头。我们为什么要有财?希望安乐自在嘛。如果有了财,不但得不到安乐自在,还因此受害,那何苦来哉?所以要用智慧,要忍而不贪,不可犯盗哦!

  盗戒最容易犯:有好多情形,像顺手牵羊啊!贪一时方便啊!总之一句,乃至一钱一针,都不要随便取人家的。如果你需要,一定要经过对方同意,否则不与而取就是犯了偷盗,这是尊重自己人格的问题,大家要注意,不可贪一时小便宜而妨害了终身尊贵的人格!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