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之勤俭篇(中学)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有如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如毛泽东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德行典范
王永庆的忠告: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世界塑胶巨子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忠告: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浪费是一种对自己劳动的不负责任。财富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财富。
勤俭节约历来是被人们公认的一种好习惯,它不仅是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做到两点:在艰苦的日子里,我们要勤俭节约;在安逸的日子里,我们同样要勤俭节约,这两点将决定着我们能否立业、守业、成大业。
王永庆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而他的勤俭节约的作风更一直为人们称赞。从小吃惯了苦的王永庆,一直保持着刻苦节俭的习惯。
他的一条旧毛巾,一直使用了27年还舍不得扔掉,仍然继续使用。因为时间太长了,这条毛巾缺边少沿,毛茸茸的,经常刺拉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疼他,拿了一条新毛巾想给王永庆换一换,但王永庆却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永庆很少在外面宴请客户,一般都是在台塑大楼后栋顶楼的招待所内宴客。还经常采用“中菜西吃”的方式,让大家围在圆桌边,由侍者逐个分菜,一人一份,吃完再加,既卫生又不浪费,这与当今社会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台塑集团内的职工食堂也采取类似的自助餐形式,菜与饭都是自取,份量不限,可是舀到餐盘里的饭菜绝对不可以剩下或倒掉,否则就要受罚。王永庆还时常提醒厨师要节约能源,他说:“汤煮开以后,应立即将火关小,汤的温度达到沸点100度以后继续火烧,那只是浪费电而已。”
在穿着方面,王永庆也十分节省。王永庆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去做一套西服,而不是像一般企业家一样,事先预备好几套西装。有一次,王太太发现王永庆的腰围缩小了,平常穿的西装显得不太合身了,便特地请了裁缝师傅到家里给王永庆量尺寸,准备给他定做几套合身的新西服。没想到王永庆却从衣柜里拿出几套已经很旧的西装,坚持请裁缝师把腰身改小就行了,而拒绝定做新的。王永庆认为:“既然旧西装还是好的,改一改就可以穿,又何必浪费去做新的呢?”
在出行方面,王永庆也处处节省,有时甚至出国出差都只肯坐经济舱,不坐头等舱。到了目的地以后,也不愿住五星级宾馆,大多住在当地的台塑集团招待所里。外出时也反对使用豪华车。许多人都对王永庆在成为台湾大富豪以后,仍然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艰苦节俭表示不理解,但是王永庆对此却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
1975年1月9日,王永庆在接受美国圣若望大学赠授博士学位的典礼上所说的一段话,就很发人深省。
王永庆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生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曾经生活的困苦,那也许是上帝对我的恩赐。”
教师点拨
奢侈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勤俭节约才是一种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勤俭节约:贫穷时要勤俭节约,富有时更要勤俭节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富有,并且也会越来越富有。
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相关链接
塑胶巨子——王永庆
他是中国台湾人,曾是一位贫穷的茶山仔,他俭朴得一条毛巾用了30年,如今已成为世界排名第16位的超级富豪。
他于1916年1月18日出生于台北县,正值过年时日,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有值得庆贺的成就,就取名“永庆”。
王永庆15岁时,家境十分困难,吃不饱肚子。小学读完,无法再上学,就背井离乡去打工,到一家米店当小二,专司送米。几个月的送米生活,他从开始有饭吃、有活干的兴奋与满足,已变为不满足和有野心了,他想自己开个米店。
1932年,他16岁,他用积攒的工钱和父母帮他借的200元台币起家,开了个小米店,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如今,他成为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台塑集团拥有大企业公司16个,每年营业额1650亿新台币,曾以资产40亿美元名列世界富豪第16名。
他是一位超级富翁,但他的俭朴让人惊讶:坐飞机很少坐头等舱;鞋是经过修补后再穿;一条毛巾竟然跟随他30年;他的手下人花1000美元给他换了办公室的地毯,他大怒,一定要把旧地毯换回来。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大方,曾给一家私立医院一项捐助2.5亿美元。
阅读与思考
节约资源 时不我待
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这是基本国情。首先,在水资源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68个建制市中,有4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30多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60多亿立方米。据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而那时的人均水资源量仅1750立方米,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其次,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锐减。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1亿亩,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第三,在矿产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一半,除煤炭和少数有色金属外,矿产资源的密集度也较低,比如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2%,而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2030年,则可能只有2至3种。而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更将长期短缺。另外,在森林、草原和海洋等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节约资源,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短缺意识和节约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节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及中国高层官员百余人,围绕“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智慧碰撞。这是在中国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以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所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2000多年前曾经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不转变竭泽而渔、竭林而耕、竭矿而采、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维系、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多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
思考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天要求所有公民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的现实意义。
活动体验
活动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勤俭”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心理素质,更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活动设计:
勤能益智、俭以养德、勤俭励志。
通过古今中外及一些身边的小故事,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寻访、主题集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勤俭”品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逐步养成勤俭的优良品质。
活动步骤:
1、针对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互相攀比、讲究吃穿、懒惰自私、贪占便宜”等不良习气的成因,展开小组讨论;
2、深入到社区、家庭,发现身边的“勤俭标兵”、“勤俭故事”并进行采访、调查;
3、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绘制一份关于“月人均日常开销情况”的问卷调查表,并进行调查和统计工作,将其进行归类、总结;
4、在班会上开展一系列关于“勤俭品质”的小小“辩论赛”活动;
5、发动每一位同学搜集查找关于勤俭小故事的相关资料,组织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以“我自己的消费观”或“我自己的金钱观”为题,让每一位同学谈谈通过活动,自己对消费观或金钱观新的认识和见解;
7、出一期关于“勤俭,我们还需……”的主题板报,结合学生所写的小论文,对如何培养学生勤俭的品质,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与期望;
8、学生自由分组,完成一份关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的小型海报,张贴专栏,互相交流。
感悟名言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 子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唐)房玄龄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钱 泳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明)冯梦龙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英国谚语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美国)爱默生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古马谚语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丹麦谚语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专栏(4)
廉洁教育之勤俭篇(中学)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有如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如毛泽东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德行典范
王永庆的忠告: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世界塑胶巨子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忠告: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浪费是一种对自己劳动的不负责任。财富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财富。
勤俭节约历来是被人们公认的一种好习惯,它不仅是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做到两点:在艰苦的日子里,我们要勤俭节约;在安逸的日子里,我们同样要勤俭节约,这两点将决定着我们能否立业、守业、成大业。
王永庆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而他的勤俭节约的作风更一直为人们称赞。从小吃惯了苦的王永庆,一直保持着刻苦节俭的习惯。
他的一条旧毛巾,一直使用了27年还舍不得扔掉,仍然继续使用。因为时间太长了,这条毛巾缺边少沿,毛茸茸的,经常刺拉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疼他,拿了一条新毛巾想给王永庆换一换,但王永庆却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永庆很少在外面宴请客户,一般都是在台塑大楼后栋顶楼的招待所内宴客。还经常采用“中菜西吃”的方式,让大家围在圆桌边,由侍者逐个分菜,一人一份,吃完再加,既卫生又不浪费,这与当今社会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台塑集团内的职工食堂也采取类似的自助餐形式,菜与饭都是自取,份量不限,可是舀到餐盘里的饭菜绝对不可以剩下或倒掉,否则就要受罚。王永庆还时常提醒厨师要节约能源,他说:“汤煮开以后,应立即将火关小,汤的温度达到沸点100度以后继续火烧,那只是浪费电而已。”
在穿着方面,王永庆也十分节省。王永庆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去做一套西服,而不是像一般企业家一样,事先预备好几套西装。有一次,王太太发现王永庆的腰围缩小了,平常穿的西装显得不太合身了,便特地请了裁缝师傅到家里给王永庆量尺寸,准备给他定做几套合身的新西服。没想到王永庆却从衣柜里拿出几套已经很旧的西装,坚持请裁缝师把腰身改小就行了,而拒绝定做新的。王永庆认为:“既然旧西装还是好的,改一改就可以穿,又何必浪费去做新的呢?”
在出行方面,王永庆也处处节省,有时甚至出国出差都只肯坐经济舱,不坐头等舱。到了目的地以后,也不愿住五星级宾馆,大多住在当地的台塑集团招待所里。外出时也反对使用豪华车。许多人都对王永庆在成为台湾大富豪以后,仍然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艰苦节俭表示不理解,但是王永庆对此却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
1975年1月9日,王永庆在接受美国圣若望大学赠授博士学位的典礼上所说的一段话,就很发人深省。
王永庆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生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曾经生活的困苦,那也许是上帝对我的恩赐。”
教师点拨
奢侈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勤俭节约才是一种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勤俭节约:贫穷时要勤俭节约,富有时更要勤俭节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富有,并且也会越来越富有。
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相关链接
塑胶巨子——王永庆
他是中国台湾人,曾是一位贫穷的茶山仔,他俭朴得一条毛巾用了30年,如今已成为世界排名第16位的超级富豪。
他于1916年1月18日出生于台北县,正值过年时日,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有值得庆贺的成就,就取名“永庆”。
王永庆15岁时,家境十分困难,吃不饱肚子。小学读完,无法再上学,就背井离乡去打工,到一家米店当小二,专司送米。几个月的送米生活,他从开始有饭吃、有活干的兴奋与满足,已变为不满足和有野心了,他想自己开个米店。
1932年,他16岁,他用积攒的工钱和父母帮他借的200元台币起家,开了个小米店,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如今,他成为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台塑集团拥有大企业公司16个,每年营业额1650亿新台币,曾以资产40亿美元名列世界富豪第16名。
他是一位超级富翁,但他的俭朴让人惊讶:坐飞机很少坐头等舱;鞋是经过修补后再穿;一条毛巾竟然跟随他30年;他的手下人花1000美元给他换了办公室的地毯,他大怒,一定要把旧地毯换回来。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大方,曾给一家私立医院一项捐助2.5亿美元。
阅读与思考
节约资源 时不我待
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这是基本国情。首先,在水资源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68个建制市中,有4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30多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60多亿立方米。据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而那时的人均水资源量仅1750立方米,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其次,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锐减。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1亿亩,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第三,在矿产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一半,除煤炭和少数有色金属外,矿产资源的密集度也较低,比如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2%,而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2030年,则可能只有2至3种。而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更将长期短缺。另外,在森林、草原和海洋等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节约资源,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短缺意识和节约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节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及中国高层官员百余人,围绕“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智慧碰撞。这是在中国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以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所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2000多年前曾经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不转变竭泽而渔、竭林而耕、竭矿而采、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维系、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多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
思考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天要求所有公民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的现实意义。
活动体验
活动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勤俭”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心理素质,更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活动设计:
勤能益智、俭以养德、勤俭励志。
通过古今中外及一些身边的小故事,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寻访、主题集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勤俭”品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逐步养成勤俭的优良品质。
活动步骤:
1、针对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互相攀比、讲究吃穿、懒惰自私、贪占便宜”等不良习气的成因,展开小组讨论;
2、深入到社区、家庭,发现身边的“勤俭标兵”、“勤俭故事”并进行采访、调查;
3、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绘制一份关于“月人均日常开销情况”的问卷调查表,并进行调查和统计工作,将其进行归类、总结;
4、在班会上开展一系列关于“勤俭品质”的小小“辩论赛”活动;
5、发动每一位同学搜集查找关于勤俭小故事的相关资料,组织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以“我自己的消费观”或“我自己的金钱观”为题,让每一位同学谈谈通过活动,自己对消费观或金钱观新的认识和见解;
7、出一期关于“勤俭,我们还需……”的主题板报,结合学生所写的小论文,对如何培养学生勤俭的品质,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与期望;
8、学生自由分组,完成一份关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的小型海报,张贴专栏,互相交流。
感悟名言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 子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唐)房玄龄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钱 泳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明)冯梦龙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英国谚语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美国)爱默生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古马谚语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丹麦谚语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专栏(4)
廉洁教育之勤俭篇(中学)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有如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如毛泽东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德行典范
王永庆的忠告: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世界塑胶巨子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忠告: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浪费是一种对自己劳动的不负责任。财富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财富。
勤俭节约历来是被人们公认的一种好习惯,它不仅是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做到两点:在艰苦的日子里,我们要勤俭节约;在安逸的日子里,我们同样要勤俭节约,这两点将决定着我们能否立业、守业、成大业。
王永庆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而他的勤俭节约的作风更一直为人们称赞。从小吃惯了苦的王永庆,一直保持着刻苦节俭的习惯。
他的一条旧毛巾,一直使用了27年还舍不得扔掉,仍然继续使用。因为时间太长了,这条毛巾缺边少沿,毛茸茸的,经常刺拉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疼他,拿了一条新毛巾想给王永庆换一换,但王永庆却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永庆很少在外面宴请客户,一般都是在台塑大楼后栋顶楼的招待所内宴客。还经常采用“中菜西吃”的方式,让大家围在圆桌边,由侍者逐个分菜,一人一份,吃完再加,既卫生又不浪费,这与当今社会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台塑集团内的职工食堂也采取类似的自助餐形式,菜与饭都是自取,份量不限,可是舀到餐盘里的饭菜绝对不可以剩下或倒掉,否则就要受罚。王永庆还时常提醒厨师要节约能源,他说:“汤煮开以后,应立即将火关小,汤的温度达到沸点100度以后继续火烧,那只是浪费电而已。”
在穿着方面,王永庆也十分节省。王永庆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去做一套西服,而不是像一般企业家一样,事先预备好几套西装。有一次,王太太发现王永庆的腰围缩小了,平常穿的西装显得不太合身了,便特地请了裁缝师傅到家里给王永庆量尺寸,准备给他定做几套合身的新西服。没想到王永庆却从衣柜里拿出几套已经很旧的西装,坚持请裁缝师把腰身改小就行了,而拒绝定做新的。王永庆认为:“既然旧西装还是好的,改一改就可以穿,又何必浪费去做新的呢?”
在出行方面,王永庆也处处节省,有时甚至出国出差都只肯坐经济舱,不坐头等舱。到了目的地以后,也不愿住五星级宾馆,大多住在当地的台塑集团招待所里。外出时也反对使用豪华车。许多人都对王永庆在成为台湾大富豪以后,仍然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艰苦节俭表示不理解,但是王永庆对此却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
1975年1月9日,王永庆在接受美国圣若望大学赠授博士学位的典礼上所说的一段话,就很发人深省。
王永庆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生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曾经生活的困苦,那也许是上帝对我的恩赐。”
教师点拨
奢侈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勤俭节约才是一种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勤俭节约:贫穷时要勤俭节约,富有时更要勤俭节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富有,并且也会越来越富有。
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相关链接
塑胶巨子——王永庆
他是中国台湾人,曾是一位贫穷的茶山仔,他俭朴得一条毛巾用了30年,如今已成为世界排名第16位的超级富豪。
他于1916年1月18日出生于台北县,正值过年时日,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有值得庆贺的成就,就取名“永庆”。
王永庆15岁时,家境十分困难,吃不饱肚子。小学读完,无法再上学,就背井离乡去打工,到一家米店当小二,专司送米。几个月的送米生活,他从开始有饭吃、有活干的兴奋与满足,已变为不满足和有野心了,他想自己开个米店。
1932年,他16岁,他用积攒的工钱和父母帮他借的200元台币起家,开了个小米店,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如今,他成为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台塑集团拥有大企业公司16个,每年营业额1650亿新台币,曾以资产40亿美元名列世界富豪第16名。
他是一位超级富翁,但他的俭朴让人惊讶:坐飞机很少坐头等舱;鞋是经过修补后再穿;一条毛巾竟然跟随他30年;他的手下人花1000美元给他换了办公室的地毯,他大怒,一定要把旧地毯换回来。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大方,曾给一家私立医院一项捐助2.5亿美元。
阅读与思考
节约资源 时不我待
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这是基本国情。首先,在水资源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68个建制市中,有4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30多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60多亿立方米。据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而那时的人均水资源量仅1750立方米,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其次,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锐减。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1亿亩,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第三,在矿产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一半,除煤炭和少数有色金属外,矿产资源的密集度也较低,比如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2%,而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2030年,则可能只有2至3种。而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更将长期短缺。另外,在森林、草原和海洋等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节约资源,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短缺意识和节约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节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及中国高层官员百余人,围绕“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智慧碰撞。这是在中国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以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所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2000多年前曾经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不转变竭泽而渔、竭林而耕、竭矿而采、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维系、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多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
思考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天要求所有公民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的现实意义。
活动体验
活动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勤俭”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心理素质,更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活动设计:
勤能益智、俭以养德、勤俭励志。
通过古今中外及一些身边的小故事,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寻访、主题集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勤俭”品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逐步养成勤俭的优良品质。
活动步骤:
1、针对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互相攀比、讲究吃穿、懒惰自私、贪占便宜”等不良习气的成因,展开小组讨论;
2、深入到社区、家庭,发现身边的“勤俭标兵”、“勤俭故事”并进行采访、调查;
3、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绘制一份关于“月人均日常开销情况”的问卷调查表,并进行调查和统计工作,将其进行归类、总结;
4、在班会上开展一系列关于“勤俭品质”的小小“辩论赛”活动;
5、发动每一位同学搜集查找关于勤俭小故事的相关资料,组织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以“我自己的消费观”或“我自己的金钱观”为题,让每一位同学谈谈通过活动,自己对消费观或金钱观新的认识和见解;
7、出一期关于“勤俭,我们还需……”的主题板报,结合学生所写的小论文,对如何培养学生勤俭的品质,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与期望;
8、学生自由分组,完成一份关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的小型海报,张贴专栏,互相交流。
感悟名言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 子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唐)房玄龄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钱 泳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明)冯梦龙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英国谚语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美国)爱默生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古马谚语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丹麦谚语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专栏(4)
廉洁教育之勤俭篇(中学)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有如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如毛泽东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德行典范
王永庆的忠告: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世界塑胶巨子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忠告: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浪费是一种对自己劳动的不负责任。财富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财富。
勤俭节约历来是被人们公认的一种好习惯,它不仅是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做到两点:在艰苦的日子里,我们要勤俭节约;在安逸的日子里,我们同样要勤俭节约,这两点将决定着我们能否立业、守业、成大业。
王永庆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而他的勤俭节约的作风更一直为人们称赞。从小吃惯了苦的王永庆,一直保持着刻苦节俭的习惯。
他的一条旧毛巾,一直使用了27年还舍不得扔掉,仍然继续使用。因为时间太长了,这条毛巾缺边少沿,毛茸茸的,经常刺拉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疼他,拿了一条新毛巾想给王永庆换一换,但王永庆却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永庆很少在外面宴请客户,一般都是在台塑大楼后栋顶楼的招待所内宴客。还经常采用“中菜西吃”的方式,让大家围在圆桌边,由侍者逐个分菜,一人一份,吃完再加,既卫生又不浪费,这与当今社会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台塑集团内的职工食堂也采取类似的自助餐形式,菜与饭都是自取,份量不限,可是舀到餐盘里的饭菜绝对不可以剩下或倒掉,否则就要受罚。王永庆还时常提醒厨师要节约能源,他说:“汤煮开以后,应立即将火关小,汤的温度达到沸点100度以后继续火烧,那只是浪费电而已。”
在穿着方面,王永庆也十分节省。王永庆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去做一套西服,而不是像一般企业家一样,事先预备好几套西装。有一次,王太太发现王永庆的腰围缩小了,平常穿的西装显得不太合身了,便特地请了裁缝师傅到家里给王永庆量尺寸,准备给他定做几套合身的新西服。没想到王永庆却从衣柜里拿出几套已经很旧的西装,坚持请裁缝师把腰身改小就行了,而拒绝定做新的。王永庆认为:“既然旧西装还是好的,改一改就可以穿,又何必浪费去做新的呢?”
在出行方面,王永庆也处处节省,有时甚至出国出差都只肯坐经济舱,不坐头等舱。到了目的地以后,也不愿住五星级宾馆,大多住在当地的台塑集团招待所里。外出时也反对使用豪华车。许多人都对王永庆在成为台湾大富豪以后,仍然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艰苦节俭表示不理解,但是王永庆对此却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
1975年1月9日,王永庆在接受美国圣若望大学赠授博士学位的典礼上所说的一段话,就很发人深省。
王永庆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生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曾经生活的困苦,那也许是上帝对我的恩赐。”
教师点拨
奢侈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勤俭节约才是一种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勤俭节约:贫穷时要勤俭节约,富有时更要勤俭节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富有,并且也会越来越富有。
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相关链接
塑胶巨子——王永庆
他是中国台湾人,曾是一位贫穷的茶山仔,他俭朴得一条毛巾用了30年,如今已成为世界排名第16位的超级富豪。
他于1916年1月18日出生于台北县,正值过年时日,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有值得庆贺的成就,就取名“永庆”。
王永庆15岁时,家境十分困难,吃不饱肚子。小学读完,无法再上学,就背井离乡去打工,到一家米店当小二,专司送米。几个月的送米生活,他从开始有饭吃、有活干的兴奋与满足,已变为不满足和有野心了,他想自己开个米店。
1932年,他16岁,他用积攒的工钱和父母帮他借的200元台币起家,开了个小米店,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如今,他成为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台塑集团拥有大企业公司16个,每年营业额1650亿新台币,曾以资产40亿美元名列世界富豪第16名。
他是一位超级富翁,但他的俭朴让人惊讶:坐飞机很少坐头等舱;鞋是经过修补后再穿;一条毛巾竟然跟随他30年;他的手下人花1000美元给他换了办公室的地毯,他大怒,一定要把旧地毯换回来。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大方,曾给一家私立医院一项捐助2.5亿美元。
阅读与思考
节约资源 时不我待
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这是基本国情。首先,在水资源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68个建制市中,有4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30多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60多亿立方米。据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而那时的人均水资源量仅1750立方米,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其次,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锐减。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1亿亩,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第三,在矿产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一半,除煤炭和少数有色金属外,矿产资源的密集度也较低,比如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2%,而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2030年,则可能只有2至3种。而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更将长期短缺。另外,在森林、草原和海洋等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节约资源,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短缺意识和节约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节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及中国高层官员百余人,围绕“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智慧碰撞。这是在中国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以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所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2000多年前曾经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不转变竭泽而渔、竭林而耕、竭矿而采、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维系、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多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
思考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天要求所有公民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的现实意义。
活动体验
活动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勤俭”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心理素质,更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活动设计:
勤能益智、俭以养德、勤俭励志。
通过古今中外及一些身边的小故事,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寻访、主题集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勤俭”品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逐步养成勤俭的优良品质。
活动步骤:
1、针对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互相攀比、讲究吃穿、懒惰自私、贪占便宜”等不良习气的成因,展开小组讨论;
2、深入到社区、家庭,发现身边的“勤俭标兵”、“勤俭故事”并进行采访、调查;
3、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绘制一份关于“月人均日常开销情况”的问卷调查表,并进行调查和统计工作,将其进行归类、总结;
4、在班会上开展一系列关于“勤俭品质”的小小“辩论赛”活动;
5、发动每一位同学搜集查找关于勤俭小故事的相关资料,组织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以“我自己的消费观”或“我自己的金钱观”为题,让每一位同学谈谈通过活动,自己对消费观或金钱观新的认识和见解;
7、出一期关于“勤俭,我们还需……”的主题板报,结合学生所写的小论文,对如何培养学生勤俭的品质,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与期望;
8、学生自由分组,完成一份关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的小型海报,张贴专栏,互相交流。
感悟名言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 子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唐)房玄龄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钱 泳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明)冯梦龙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英国谚语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美国)爱默生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古马谚语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丹麦谚语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专栏(4)
廉洁教育之勤俭篇(中学)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有如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如毛泽东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德行典范
王永庆的忠告: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世界塑胶巨子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忠告: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浪费是一种对自己劳动的不负责任。财富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财富。
勤俭节约历来是被人们公认的一种好习惯,它不仅是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做到两点:在艰苦的日子里,我们要勤俭节约;在安逸的日子里,我们同样要勤俭节约,这两点将决定着我们能否立业、守业、成大业。
王永庆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而他的勤俭节约的作风更一直为人们称赞。从小吃惯了苦的王永庆,一直保持着刻苦节俭的习惯。
他的一条旧毛巾,一直使用了27年还舍不得扔掉,仍然继续使用。因为时间太长了,这条毛巾缺边少沿,毛茸茸的,经常刺拉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疼他,拿了一条新毛巾想给王永庆换一换,但王永庆却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永庆很少在外面宴请客户,一般都是在台塑大楼后栋顶楼的招待所内宴客。还经常采用“中菜西吃”的方式,让大家围在圆桌边,由侍者逐个分菜,一人一份,吃完再加,既卫生又不浪费,这与当今社会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台塑集团内的职工食堂也采取类似的自助餐形式,菜与饭都是自取,份量不限,可是舀到餐盘里的饭菜绝对不可以剩下或倒掉,否则就要受罚。王永庆还时常提醒厨师要节约能源,他说:“汤煮开以后,应立即将火关小,汤的温度达到沸点100度以后继续火烧,那只是浪费电而已。”
在穿着方面,王永庆也十分节省。王永庆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去做一套西服,而不是像一般企业家一样,事先预备好几套西装。有一次,王太太发现王永庆的腰围缩小了,平常穿的西装显得不太合身了,便特地请了裁缝师傅到家里给王永庆量尺寸,准备给他定做几套合身的新西服。没想到王永庆却从衣柜里拿出几套已经很旧的西装,坚持请裁缝师把腰身改小就行了,而拒绝定做新的。王永庆认为:“既然旧西装还是好的,改一改就可以穿,又何必浪费去做新的呢?”
在出行方面,王永庆也处处节省,有时甚至出国出差都只肯坐经济舱,不坐头等舱。到了目的地以后,也不愿住五星级宾馆,大多住在当地的台塑集团招待所里。外出时也反对使用豪华车。许多人都对王永庆在成为台湾大富豪以后,仍然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艰苦节俭表示不理解,但是王永庆对此却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
1975年1月9日,王永庆在接受美国圣若望大学赠授博士学位的典礼上所说的一段话,就很发人深省。
王永庆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生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曾经生活的困苦,那也许是上帝对我的恩赐。”
教师点拨
奢侈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勤俭节约才是一种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勤俭节约:贫穷时要勤俭节约,富有时更要勤俭节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富有,并且也会越来越富有。
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
相关链接
塑胶巨子——王永庆
他是中国台湾人,曾是一位贫穷的茶山仔,他俭朴得一条毛巾用了30年,如今已成为世界排名第16位的超级富豪。
他于1916年1月18日出生于台北县,正值过年时日,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有值得庆贺的成就,就取名“永庆”。
王永庆15岁时,家境十分困难,吃不饱肚子。小学读完,无法再上学,就背井离乡去打工,到一家米店当小二,专司送米。几个月的送米生活,他从开始有饭吃、有活干的兴奋与满足,已变为不满足和有野心了,他想自己开个米店。
1932年,他16岁,他用积攒的工钱和父母帮他借的200元台币起家,开了个小米店,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如今,他成为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台塑集团拥有大企业公司16个,每年营业额1650亿新台币,曾以资产40亿美元名列世界富豪第16名。
他是一位超级富翁,但他的俭朴让人惊讶:坐飞机很少坐头等舱;鞋是经过修补后再穿;一条毛巾竟然跟随他30年;他的手下人花1000美元给他换了办公室的地毯,他大怒,一定要把旧地毯换回来。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大方,曾给一家私立医院一项捐助2.5亿美元。
阅读与思考
节约资源 时不我待
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这是基本国情。首先,在水资源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68个建制市中,有4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30多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60多亿立方米。据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而那时的人均水资源量仅1750立方米,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其次,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锐减。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1亿亩,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第三,在矿产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一半,除煤炭和少数有色金属外,矿产资源的密集度也较低,比如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2%,而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2030年,则可能只有2至3种。而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更将长期短缺。另外,在森林、草原和海洋等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节约资源,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短缺意识和节约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节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及中国高层官员百余人,围绕“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智慧碰撞。这是在中国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以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所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2000多年前曾经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不转变竭泽而渔、竭林而耕、竭矿而采、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维系、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多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
思考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天要求所有公民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的现实意义。
活动体验
活动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勤俭”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心理素质,更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活动设计:
勤能益智、俭以养德、勤俭励志。
通过古今中外及一些身边的小故事,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寻访、主题集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勤俭”品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逐步养成勤俭的优良品质。
活动步骤:
1、针对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互相攀比、讲究吃穿、懒惰自私、贪占便宜”等不良习气的成因,展开小组讨论;
2、深入到社区、家庭,发现身边的“勤俭标兵”、“勤俭故事”并进行采访、调查;
3、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绘制一份关于“月人均日常开销情况”的问卷调查表,并进行调查和统计工作,将其进行归类、总结;
4、在班会上开展一系列关于“勤俭品质”的小小“辩论赛”活动;
5、发动每一位同学搜集查找关于勤俭小故事的相关资料,组织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以“我自己的消费观”或“我自己的金钱观”为题,让每一位同学谈谈通过活动,自己对消费观或金钱观新的认识和见解;
7、出一期关于“勤俭,我们还需……”的主题板报,结合学生所写的小论文,对如何培养学生勤俭的品质,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与期望;
8、学生自由分组,完成一份关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勤俭”主题的小型海报,张贴专栏,互相交流。
感悟名言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 子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唐)房玄龄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钱 泳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明)冯梦龙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英国谚语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美国)爱默生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古马谚语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丹麦谚语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专栏(4)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