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化生活>> 取财之道>>正文内容

有关金钱与快乐的沉思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7日
来源:转载   作者:周国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检验人素质的一个尺度

  按照马斯洛的著名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呈金字塔结构,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第一、二项是生物需要,第三、四项是社会性需要,第五项是精神性需要。我们也可以更笼统地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项。

  一般说来,若果较低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较高的需要就难以显现出来。一个为生存挣扎的人,我们无权责备他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可是,在较低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是不是较高的需要就一定能显现出来?事实告诉我们未必。有一些人,他们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已经远远超过生存所需,达到了奢侈的水平,却依然沉醉在物质的享乐和角逐之中,没有显现出任何精神需要的迹象。也许,对人的需求结构还可以做另一种描述。比如说,如果把每个人的潜在需要的总和看作一个常量,那么,其中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比例便非常不同。物质所占的比例越小,就越容易满足,精神需要也就越容易显现并称为主导的需要。相反,如果物质需要所占的比例很大甚至覆盖全部,就难欲壑难填永无满足之日了。

  人的潜在需要结构的这种差异也就是人的素质差异。姑且不论这种差异素质的成因,我们至少得到了一个尺度:在生存能够基本满足后,是物质欲望仍占上风继续膨胀,还是精神欲望开始上升渐成主导,一个人的素质由此可以判定。

  钱和生活质量

  在一定限度内,钱的增多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衣食住行及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条件,但是,请注意,是在一定限度内,超出了这个限度,金钱对于生活质量就呈递减之势。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决定了他真正需要和能够享用的物质生活资料终归是有限的,多出来的部分只是奢华和摆设。我认为,基本上可用小康的概念来表示上面所说的限度。从贫困到小康是物质生活的飞跃,从小康再往上,金钱带来的物质生活满足就逐渐减弱了,直至趋于零。但就个人物质生活来说,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千万富翁之间不会有什么差别,钱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就变成了抽象的数字。

  至于在提供积极的享受方面,作用就更有限了。人类最美好的享受都依赖于心灵能力,是钱买不来的。钱能买来名画,买不来欣赏;能买来色情服务,买不来爱情;能买来豪华旅游,买不来旅游途中的精神收获;金钱最多只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条件之一,但永远不是充分条件,永远不能直接成为幸福。

  奢华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往往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使人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只有在精神素质极好的人身上,才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而这只因为他们并不在乎物质享受,始终把精神生活看得更重要。

  可怕的不是钱,是贪欲

  人们常把金钱称作万恶之源,照我看,这是错怪了金钱。可怕的不是金钱,而是贪欲,即一种对钱贪得无厌的占有态度。当然。钱可能会刺激贪欲,但也可能不会。无论在钱多钱少的人中,都有贪者,也都有不贪者。所以,关键还在于人的素质。

  贪与不贪的界限在哪里?我这么看:一个人以金钱本身或者它带来的奢侈生活为人生主要目的,他就是被贪欲控制的人;相反,不贪之人只把金钱当作保证基本生活的质量的手段,或者,把金钱当作实现更高人生理想的手段。

  贪欲首先是痛苦之源。正如爱彼克泰特所说:“导致痛苦的不是贫穷,而是贪欲。”苦乐取决于所求与所得的比例,与所得大小无关。

  其次,贪欲不折不扣是万恶之源。在贪欲的驱使下,为官必贪,有权在手就拼命纳贿敛财;为商必奸,有利可图就不惜草菅人命。贪欲可以使人目无法纪,心中无良知。今日社会上腐败滋生,不义横行,皆源于贪欲膨胀,当然也迫使人们叩问导致贪欲膨胀的体制之弊病。

  贪欲使人堕落,不但表现在攫取金钱时的不仁不义,而且表现在攫得金钱后的众欲无度。对金钱贪得无厌的人,除了少数守财奴,多是为了享乐,而他们对享乐的唯一理解是放纵肉欲。基本的肉欲是容易满足的,太多的金钱用在放纵上玩花样、找刺激,必然的结果是生活糜烂、禽兽不如。

  哲学家与钱财

  苏格拉底说:一无所需最像神。迪欧根尼说:一无所需是神的特权,所需甚少是类神之人的特权。这可以说是哲学家的共同信念。多数哲学家安贫乐道,不追求也不积累钱财。有一些哲学家出身富贵,为了精神的自由而主动放弃财产,比如古代的阿纳克萨戈拉和现代的维特根斯坦。

  哲学家之所以对钱财所需甚少,是因为他们认为,钱财所能带来的快乐是十分有限的。如同伊壁鸠鲁所说,更多得钱财不会使快乐超过有限的钱财已经达到的水平。他们之所以有此认识,是因为他们品赏了另一种快乐,心中有了一个比较。正是与精神的快乐相比较,物质所能带来的快乐显出了它的有限,唯有精神的快乐才有可能是无限的。因此,智者的共同点是:一方面,看清了物质快乐的有限,最少的物质就能使他们满足;另一方面,因为渴望无限的精神快乐,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他们满足。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是另一种情况,身为宫廷重臣,他不但不拒绝,而且享尽荣华富贵。不过,在享受的同时,他内心十分清醒,用他的话说便是:“我把命运女神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我同他们把持很远的距离,使她随时可以把它们取走,而不必从我身上强行剥走。”他说到做到,后来他官场失意,权财尽失,乃至性命不保,始终泰然自若。

  财富观的进步

  财富是我们时代最响亮的一个词,上至政治领袖,下至平民百姓,包括知识分子,都在理直气壮地说这个词。过去不是这样,传统的宗教、哲学和道德都是谴责财富的,一般俗人即使喜欢财富,也羞于声张。公开讴歌财富,是资本主义造就的新观念。

  不过,我们应当分辨,这一新的财富观究竟新在哪里?按照韦伯的解释,资本主义精神的特点就在于,一方面把获取财富作为人生的重要成就予以鼓励,另一方面有要求节制物质享受的欲望。这里的关键是把财富的获取和利用加以分离了,获取不再是为了自己使用,在获取时要敬业,在使用时要节制。很显然,新就新在肯定了财富的获取,只要手段正当,发财是光荣的。在财富的使用上,则继承了历史上的宗教、哲学、道德崇尚节俭的传统,不管多么富裕,奢侈和挥霍都是可耻的。

  那么,怎样使用财富才是光荣的呢?既然不应该用于自己(包括子孙)的消费,当然就只能是回报社会了,民间公益事业因之而发达。事实上,在西方尤其美国富豪中,前半生聚财,后半生散财已成惯例。在获取财富时,一个个都成了精明的资本家;在使用财富时,一个个仿佛又都成了宗教家、哲学家和道德家。

  就中国某前的情况而言,发展民间公益事业的条件也许还不很成熟。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成功的企业家所共同面临的:钱多了以后怎么办?是仍以赚钱乃至奢侈的生活为唯一目标,还是使企业的长远目标、管理方式、投资方向等更多地体现崇高的精神追求和社会使命感?由此最能显示一个企业家素质的优劣。如果说能否赚钱主要看头脑聪明与否,那么,如何花钱主要看灵魂的高贵与低俗。也许企业家没有不爱钱的,但是,一个好的企业家肯定还有远胜于钱的所爱,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和有理想的事业。

  (摘自《读者》,2008年第8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