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文化>> 佛化文明>>正文内容

佛教文化要义浅论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来源:香港佛教月刊611期 2011年4月出版   作者:觉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作为世界性的佛教,具有浩瀚的教理典籍、丰富的哲理体系、系统的伦理规范,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贡献良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佛教文化中包含有:济世利人的道德规范、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净恬淡的精神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等,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佛教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大多指的是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规范等等。

  我们认为佛教思想中契合时代需要的主要内涵在于明缘起、去我执、讲诚信、兴慈悲、行报恩、促和平、倡和谐等七个方面。

  (一)明缘起

  缘起法是佛教思想的精髓,佛教缘起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还是属于生命界的,都无一例外地由种种关系结合而成,离开了各个结合的关系,事物或现象将无法生成。就拿黄豆的生长和成熟来说:黄豆种子是主因;水土、阳光、空气、肥料、人工等是助缘,主因和助缘有机结合在一起,黄豆方能抽芽、开花、结果。如果将一粒黄豆,始终放在仓库里或离开必要的生长条件而将其置于石板上,那么黄豆终究不过是一粒黄豆,不可能有抽芽、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所以佛教在解释世间万法的产生原因时,提出了“诸法因缘生”的概念,“诸法因缘生”的概念告诉我们:凡是从因缘生起的万事万物,彼此之间都有著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

  一般人误认为佛教宣扬本性皆空,是想让佛教信徒逃避现实,走消极避世的道路。应该说,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佛教本质上是崇尚缘起,重视现实生活的。按照世界缘起的法则,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一切存在,不但不应该轻易否定,而且还要深刻认识它、转变它,也就是所谓转染成净、转凡成圣,从而真正找到生命的落脚点和人生流转的关节点。这种转染成净的方法,就是一般所说的修行。修行是不是就要不问世事、闭目塞听呢?当然不是。《大智度论》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际,相当于哲学上的“范畴”)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槃。”佛教所主张的修行之道,重点在即世而出世,让人们过一种随顺真理、远离颠倒的正觉生活;那种悲观厌世、无所作为的遁世思想,是一切具足正信的佛教徒所不取的。研究佛法的目的,在于通达缘起法,立足人间,正视现实,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庄严人生;认识世界,净化世界,庄严世界。

  根据佛教的缘起法则,人与人、有情与有情、有情与无情,彼此息息相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众生一体的“大我”精神。虽然佛法的最高层次是要达到“无我”的境地,但是大乘佛教除了培植获得个人解脱的智慧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树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利他思想。我们不但要在表面上实行财施、法施及无畏施的利他事业,还要透过理性的提升,在实行利他行为时,能以 “三轮体空”的智慧去观照,从而使得自己的利他事业能够随顺法性而达到最高的境界。

  其次,从佛教的缘起法则,我们也能从理性上进一步体会到佛教的平等观。身处生死流转过程中的众生,因为各自业力、习性、环境、背景等因素的差异,而表现为现象界的千差万别,但是千差万别的现象并不能掩盖众生生命本质上的同一,也就是众生在理性上的平等。这种同一的生命本质,就是一切有情心中本来具有的“佛性”,也就是缘起性空的法性。因此佛教主张 “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强调有情众生应和乐共存、相互容忍,以期佛佛道同、心心相印、事事无碍、法界圆融。


  (二)去我执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舍弃了王者的尊贵和权位,勘破人间各种烦恼染著而出家。从解脱自我的束缚中,自觉觉他,自悯悯人,将自己的痛苦与众生的痛苦连在一起,终于在深彻的慧照中,正觉缘起法性而成佛。《增一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曾号召大家:“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这“为身忘世间”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忘却我所有的世间,勘破自我,不从我的立场看世间,从而真正地理解世间,促进世间的和乐善生。佛法是要人从存在的现象背后去把握本性空,同时,在毕竟空的实相中去了解现象界的缘起法。

  尽管诸法从体性上讲空不可得,但是现实生活中虚假现象所发挥的作用及其表现形态,并非空无所有。比如氢氧合成的水,有解渴、灌溉、洗涤等作用,有体积流动的形态,因此从形态和作用来看,一般人就认为它是实有的。但是倘若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水的上述作用与形态,其实都是依靠各种关系和条件而虚假存在的,一旦关系和条件起了变化,形态和作用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说:诸法之所以空,是因为自性不可得;诸法之所以有,是因为“相”和“用”的存在。空和有的相反相成,只有在缘起法的观照下方能成立。

  五蕴是组合有情生命的元素,由五蕴组合的生命,本是缘起的假现,在这生命的内在,要想求得一个实在的自我,是绝对不可能的。众生不了解它的缘起假合,以为内有一个实在自我,从而在内心生起坚固执著。因为众生执有自我,所以一切苦痛即由此而生。人类的互相斗争,世界的苦难不已,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我”本无体,只是假名而已。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只知道重视自己,不知道尊重别人,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彼此间一旦为了利益之争,谁也不肯让谁,于是大冲突最终爆发,即使是毁灭人类和地球,也会在所不惜!现实世界所上演的一幕幕违法案件及战争闹剧,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有一个“我”字在作祟。所以佛法认为众生的自我妄执,是世界的祸乱之源,是人生的苦痛之本,倘若不能击破我们自心对自我的执著,世界将永远不得和平,人生将终究不得安乐。

  (三)讲诚信

  诚信是佛教徒的修学之基,为人之本。“诚信”这一命题,看起来是个老话题,其实是个极大的社会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诚信”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兴盛,密不可分,对内是社会安定、百姓幸福的基础;对外是国际交往、与邻为善的准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不守信用,说话不算数,那其他方面还有甚么可说的呢?佛教同样讲“信为道源功德母”,认为具足正信,是修行最起码的要求。因此,诚信是人类道德思想、品质素养的最基本体现,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生存共依的纽带。

  (四)兴慈悲

  慈善之举能给人以快乐,悲悯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佛法中虽然一再重申“缘起性空”的道理,但是却不主张以“四大皆空”为归宿和最高要旨。讲“空” 的目的在于解除人们对于自我的执著,以扩大心量,增长智慧。尤其是大乘佛教,将“空见”斥为“焦芽败种”,只有“不舍众生”、“自利利他”、“无私无畏”、“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行才能成为众生的福田,生命的桥梁和纽带。所以,以悲悯之心,行慈善之举,是佛教的优良传统,是不教而化的社会实践。

  佛经中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即无条件地实践慈善事业,同体大悲是说以“人溺己溺”的精神解除他人的苦难。在佛法看来,生命原本就是共同体,是一而不是二,是同而不是异。伤害他人,破坏环境,就是伤害自己。我们没有理由剥夺他人的生命,没有理由不让其他人或动物生活在地球上。佛教戒律主张不杀生,其目的在于弘扬慈悲,但是理论依据却在于把生命看成一个整体。它要求每个人学会自律和反省,没有任何强制性,完全基于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佛教一贯反对暴力、战争,其根源就在于它深刻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五)行报恩

  大乘佛法教导佛弟子应践行菩萨道、报答四重恩,而报恩的四重对象广摄父母、师长、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知恩报恩乃是佛弟子不容推诿的社会责任。菩萨道所指向的六度四摄,要求我们在深入众生、利乐众生中净化自己,在祥和社会中展现自身的价值。

  佛教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恒顺众生、利乐有情,以及五戒、十善等教义,既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相通,又与人们了生脱死的终极关怀相吻合。佛法教义可以协助世间法律,以最彻底的感恩报恩之心来面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地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从而共同创造社会祥和、世界和美、人民幸福的新生活。

 

 

  (六)促和平

  释迦牟尼佛是倡导世界和平的使者。据《长阿含·游行经》记载:摩羯陀国阿阇世王准备讨伐邻国跋只族,派遣雨势大臣拜访佛陀。佛陀借此机缘说服并阻止了这场战争。一次,释迦族同邻族克萨喇人因为使用灌溉水源问题而发生争执,相持不下。佛陀得知此事后,即刻前往劝阻,解决了争端,使两族和睦相处。当琉璃王发动战争攻打迦毗罗卫国的时候,释迦牟尼曾安详地坐在一株没有枝叶的舍夷树下,以大慈无畏的精神说服和感动了琉璃王,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杀戮。“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是佛陀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圣训。

  人人渴望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但和平并不会从天而降。真正的和平应该建立在慈悲、智慧、平等、无我的磐石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倚强凌弱、以大欺小;面对时有发生的纷争与冲突,不以武力对抗,而应通过对话代替对抗、交流代替冲突的方式,维护世界的和平。

  世界和平是以人类的心地和平为基础,是一个止恶、行善、净心的漫长过程。积极奉行五戒、十善,是促进人类和平的根本,是在尊重生命个体的神圣性、平等性,是在珍爱每一个有情生命,包括人类自身及所有飞禽走兽。有一首戒杀诗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说的就是杀生是战争的因行,只有坚持不杀生,世界才能得到和平。

  和平是由善良、道德、真诚、仁爱等无数积极、健康、向上的条件和因素构成的。所以,缔造和平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但是,我们绝不能把和平的责任推卸给他人,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从身边的善事做起,从善行的感化中令他人感动做起,哪怕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份微薄的施舍、一次善意的救助、一点爱心的支持,都会汇集成一条通向和平的阳光大道。

  (七)倡和谐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佛教自创教一开始就破除古印度婆罗门种姓制度,提倡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体现了公平理念。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佛教五戒中有不妄语戒,八正道中有正语,强调的都是诚信。

  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稳定。佛教的道德修养和伦理准则,在调节个人心理、激励意志、安抚情绪、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理论上说,“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总起来说,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结晶,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要求和美好愿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当和平世界受到不平等、不和谐的威胁时,我们有必要:以平等为基础谋求人类和谐;以智慧为依托创造永久和谐;以慈悲为出发点呵护世界和平;以全球为著眼点构建和谐世界。

  在营造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心灵净化做起,踏实践行佛教的智慧、慈悲、平等、一体精神,以无私无畏的气概、以推己及人的胸襟,置身于社会洪流之中,自行化他、普度众生,凝聚全社会之力,知荣明耻、共建和谐。我想这也正是佛教文化的立世之本与化俗初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