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南怀瑾催生金温铁路
在国学界,南怀瑾,那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南怀瑾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孜孜不倦地阐释新儒学之精义,弘扬华夏人文精神,博学广识,满腹经纶,著作等身,学术界尊称他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一代通人”。
按一般人的想法,像南怀瑾这样的老先生,肯定是个长年待在书斋里,以青灯黄卷为伴的书生。其实不然,南怀瑾非但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冬烘,而且还涉足商事呢。更令人吃惊的是,南先生商场征战居然还相当成功。南先生营商并非为谋稻粱,从他一次又一次支助内地的文教、慈善事业,便不难猜想他经商的初衷了。
南先生在经商历程中完成了一项彪炳史册的大业绩,令他引以为荣。相比之下,他那风行一时的等身著作,反倒像是副业了。
流泪的国学大师
说起来也许是一种缘分,南怀瑾与此事牵上瓜葛,介入其中,尽心尽力最终促成其事,都与他的籍贯有关。
南怀瑾祖籍浙江温州乐清。1949年,他离开大陆去台湾。
南怀瑾在台湾一住就是40年。1988年早春时节,他举家移居香港。
一天,家中小孙子叫嚷,庭院中飞来一只大鸟,栖在凤凰树上,鸣叫不已,疑是一只喜鹊。果然,有贵客登门。原来,是家乡温州市领导到香港公干,闻南怀瑾近日已迁居至香港,便来拜访。
南怀瑾当年离开大陆后便未再返乡,忽见家乡父母官前来造访,喜不自禁。
一番寒暄之后,温州领导便谈起了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修筑由金华至温州的铁路。这正是他们这次来香港的主要目的,想来寻找投资者或合作伙伴。
“同为浙江城市,温州与宁波两地的经济实力原不分伯仲,然而,宁波通铁路了,时至今日,宁波经济实力超出温州有4倍之多!铁路对于改变一个地方的落后面貌,可谓关乎全局。今日浙江全省仅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不幸全部集中在温州地区,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不通铁路,交通不便。”父母官慷慨陈词。
南怀瑾闻之动容。然而,当听到父母官提请南先生出山,“倡导兴建金温铁路”时,他并未应允。修铁路,谈何容易呵!那是用钱铺起来的,投资巨大还不去说,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环节,其中的艰难与复杂是难以想象的。南怀瑾从来没有思想准备:此生要拿自己的钱去投资铁路建设。
温州的父母官显然在香港未能找到对此哪怕是有投资意向的巨贾富豪,尽管香港有那么多富可敌国的亿万富翁。由此可见,投资建铁路,是商家望而生畏的。
夜阑更深,南怀瑾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翻身起床,在灯下翻开了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那上面,伟人怀着勃勃雄心勾画了一幅神州铁路建设的蓝图,其中有一条钢铁动脉,将福州、温州、金华、杭州贯通起来。修建一条由温州直达金华,进而把温州与浙赣铁路大动脉紧紧联接起来的铁路,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浙江省的矿产资源相对贫乏,而浙西南的温州地区,却得天独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钼、花岗岩、珍珠岩、大理石、明矾石、砩石等矿床;此地的林木、水电、经济作物贮量之丰,也居浙江之冠。
南怀瑾看着看着,不禁连连点头,无怪乎温州父母官称金温铁路是“浙江头号扶贫工程”,是浙西南人民脱贫致富之路。
南怀瑾拨通了几个商界朋友的电话,征询他们对这一项目的看法。
“南老,修铁路这样的项目,可不是您这样年逾古稀的人干的事。”
“去内地修铁路?你有没有搞错,谁有这么大的胆。”
“拿钱去修铁路,恐怕只有傻瓜才会干这样的事!”
或许,朋友们会笑话南怀瑾:这老先生准是犯糊涂了。
但是,接下去发生的几件事,改变了南怀瑾的疑虑。
那次温州市领导到南府造访时,南怀瑾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夫去台40年了,与结发妻子天各一方,要能彼此通个电话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温州市刘市长为了此事亲自跑到邮电局,要求尽快将乐清的直拨电话线路建起来。1988年岁末时分,南怀瑾与远隔千里之外的老家乐清的结发妻子通了电话,用乡音交谈了许久许久。放下话筒后,多年未曾流过泪的南怀瑾热泪直淌,他对身旁的学生说:“我随口说了一句话,可家乡的人民却专程为我架通了一条热线,了却了我40年来的夙愿。古人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这是一言抵万金呵!”
南怀瑾的老母亲生病,刘市长闻讯从百忙中抽空,带领温州医学院的专家,先后两次赶到乐清为老人家诊治。
1989年初,刘市长赴香港与南怀瑾会面时,给他带去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礼物,那是请有温州一绝之称的发绣大师用南怀瑾母亲头上的灰白发丝为她绣的一幅肖像。望着这幅异常传神、惟妙惟肖的慈母绣像,南怀瑾热泪夺眶而出,双膝跪地,向慈母的像磕拜。他紧紧握住刘市长的手,哽咽道:“知我者,刘市长也!”
开路先锋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隆情厚意,南怀瑾郑重地点头答应:由自己出面牵头修建金温铁路。“拿钱投到铁路上去是傻瓜吗?就让我做一回傻瓜吧。”
南怀瑾在寓所里闭门不出,夜以继日地伏案疾书,完成了一篇《对金温铁路的浅见》。“老夫聊发少年狂”,他一边整理凝聚着心血的文稿,豪气万丈地说。
在地形极其复杂的浙西南崇山峻岭间建一条铁路,这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必须确立一种科学的理念,制定周密的计划,作出认真严谨的评估。南怀瑾提出:首先,组建一家铁路公司,由外资与地方政府共同牵手。这家公司必须破除内地铁路由政府或国营企业独家经营的惯例。
浙江省政府领导毫不含糊地批示:按南怀瑾先生的意见办。
南怀瑾是个坐言起行,办事从不拖拉的爽快人。浙江方面也是如此,事情一旦拍板定下来,立刻风风火火地干起来。
1989年下半年至1990年,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便对长达251公里的金温铁路沿线的环境、地质构造进行了全面勘察,双方签署了合资建设金温铁路的意向书、协议书等有关文件。
1991年初,南怀瑾任董事长的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与浙江省政府共同签署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上报国家计委,很快得到批准。
1992年1月26日,双方共同签订了合资成立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的合同。金温铁路设计总投资为1.72亿美元,港方与浙江的投资比例为8 ∶ 2,合资期限为70年。是年11月,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在温州注册登记,南怀瑾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开工仪式在缙云仙都隧道工地隆重举行。2000万浙西南人民期盼了多少年的金温铁路终于破土动工了。
“空其心应天下之变”
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的墙上摘录了南怀瑾引用的两句古诗,上联是“云里烟村雾里山,看之容易作之难”,下联是“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金温铁路自金华新东孝起始,一路经过武义、永康、缙云、丽水、青田等市县,最终抵达温州龙湾。线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其施工难度很大。沿途经过135座桥梁,穿越近百个隧道,桥梁和隧道总长度达50多公里,占铁路全长的五分之一。
南怀瑾不顾年事已高,长期超负荷工作,不惜透支体力与精力。
如果说当初他毅然承担下修筑这条铁路的任务,在旁边一些人眼里是做了件“傻事”,那么,在他走马上任之后,他又继续不断地在做着“傻事”。
按照合同规定和国际通行惯例,公司登记3个月后,合资双方分别注入注册资金的30%和15%。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是11月12日注册的,按理可以于第二年2月12日之后注入资金。然而,早在合资公司注册前一个月,南怀瑾就电汇1000万美元,比合同规定的期限提前了四个月。
南怀瑾不是太傻了吗?哪有这么做生意的,要知道,提前四个月汇出1000万美元,单单是内地与香港的利息差价,就要损失五六十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资金本身滚动的损失。
这样算账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南怀瑾。南怀瑾压根儿就没把投资金温铁路作为一笔生意,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为了赚钱才来参与这个项目的。
铁路动工后没多久,正赶上过春节。许多工人为了早一天建成铁路,主动放弃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仍然奋战在工地上。南怀瑾得知这一消息,立刻打电话告诉现场指挥:给坚持工作的工人每人发一个红包。并且言明,这笔钱由他个人掏腰包来支付。在一些人看来,工人节日加班发加班费,这名正言顺是从工程预算中支出,何必自掏腰包呀。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还在后头。合资协议规定,金温铁路各重要车站共保留1500亩土地,供合资双方共同开发。在线路建设过程中,地价扶摇直上,预计铁路通车后,这些土地将增值十多倍甚至数十倍。
有些“智者”发话了:“做生意的人哪有不想赚钱的?南怀瑾投资金温铁路,光这些车站保留地,就让他捞足了。早知条件这么优惠,还不如不要合资,自己单独干。”
这些风言风语传到南怀瑾耳朵里,他并不在意。古人云:“空其心应天下之变。”南怀瑾确实已修炼到了这层境界。当工程接近尾声时,南怀瑾提出成立股份公司,他自动交出大部分股权,作为合资的一方,他只保留25%的股权。那1500亩土地,他压根儿未去动过一寸。他对自己的学生发话说:“想找赚钱的投资项目,别到金温铁路沿线来,去别的地方找,你们就给我留点面子吧。”南怀瑾引用了宋代鸿儒张横渠的四句话为自己的行动作了注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998年6月11日凌晨,晨曦微露,碧空万里。7时整,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海鹤号”列车在人们载歌载舞的欢笑声和激越的锣鼓声中缓缓驶出温州火车站,这标志着中国第一条合资铁路——金温铁路全线开通运行。
面对众多媒体的话筒,南怀瑾露出了欣慰的笑颜,他说:“这金温铁路,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公益事业,并非为了投资赚钱。就我个人的理想而言,修一条地方干道的铁路,不过是一件人生义所当为的事而已,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人走的道路,那是大家要做的大事业。”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