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噶呼图克图心经讲演录
贡噶上师讲藏译心经介绍 游建泰
甲、前言
今年二月,我在信中向沈家桢先生报告说,我计划于今秋在达拉斯学佛社,对诸同修道友讲述般若心经,并希望他能寄一些书给我参考。沈居土慨然相允。在他寄给我的书中,有一本“贡噶呼图克图心经讲演录”,他在信中说,他只有这一个本子,希望我阅毕后寄还给他,余书可不用还,我在好奇之下,先读此书;一读之下,叹为奇书,便于信中向沈先生简述藏译心经的殊胜,及我对此书的爱好,并说我将来讲心经时,想先讲一般通行的玄奘法师译本,再拿藏译本来对照,如此则听众更能获益。我又说:“如此好书,应广为人说。”沈先生覆信说,此书既如此殊胜,他打算寄回台湾去,印几千本赠人,并希望我能写一篇介绍的文字,一齐刊出。我欣然相许,但急就成章,不尽之处,还请海内外大德纠正之。
乙、藏译本心经的殊胜处
藏译本心经与玄奘师所译心经相较,各有所长。然依余鄙见,藏译本有许多殊胜之处:
一、语较明确——例如:
(1)奘师本作:“照见五蕴皆空”;而藏本作:“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如此则语义甚为明确,可免学人,尤其是初发心者,多种揣测,而不敢确定;而心经又为大多数初学佛者之读物,故此“自性”二字一加,可减少许多困惑,及澄清许多不需要之误解。盖佛学中所谓“空”者,实谓“无自性故空”也。依藏本,则经义甚是,并可息诤绝妄。
(2)奘师本作:“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语多含蓄,而藏本则直接了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知是空”。藏本虽对仗没那么工整,但语义简单明快,学者不用在文字上费思量,在修辞上兜圈子,直入般若大城。
(3)奘师本作:“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语较含糊,而藏本作:“舍利子,以是诸法性空无相,不生不灭”甚为明快,不须读者在文辞上大伤脑筋。
(4)奘师本作:“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藏本则作:“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垛以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密多,心无挂碍。”此间的不同是:奘师将呼格(Apostrophe)“菩提萨垛”依原文之位置,而置于句中,较不符合中文习惯,故读来生硬,且令人易生多种疑虑及臆测,不敢定夺;藏本则甚明确,而无此弊。
二、藏译本心经较能阐发究竟中道实义,而不落断灭。大凡学佛者,尤其是修般若空慧的行人,最大的关卡是怕落于断灭空,而此藏译本的最殊胜处,在于可使学者远离此惑。这是佛法行者不可不知者,列论如下:
(1)奘师译本作:“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于此,则甚多学人易据而执“无得”,而落断灭相,且于未学之初,便狂言:“无佛法可修,无佛道可成”,如是之人,永处断灭邪见,万劫难复,何以故?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于此“无智亦无得”的紧要关口,藏译本则在悬崖上搭一铁索桥,俾令空中行人通达无阻,其译曰:“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诸君且看:“亦无不得”这一笔加得多好,多妙!可谓神来之笔。这一笔一搭,可免行者断落万丈绝崖,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此绝非故作惊人之语。君不见百丈野狐之公案乎?合以错只错一个转语,而对也只对一个转语,便可使他五百世堕野狐身?便得“贵脱野狐”?佛法行者,善思念之。所以者何?曰:若言“不落”因果者,即落断灭,而断见常见,无非外道邪见;以其邪见,故不得脱,故堕五百世。复次,道也者,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非有、非空,空有双遣,若单言空,则学者易著于空,而落于空;落空,则堕于边见,是故,这“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最后一笔殊关重要也,其要为何?曰:非生死攸关也。若了此义,则近道矣。
(2)奘师本作:“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藏译本作:“心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完竟涅槃,三世安住,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成沸道。”这“三世安住”与“圆成沸道”一加,不但文义显然,且将前面经文中所发挥的中道实义,更进一步推展,指向圆满之一佛乘究竟之理。如此一来,则学者读此经,可心安而理“得”,从而远离断灭偏顽之魔障。
三、奘师译本之长处与短处
简单地说,奘师译本的长处,也就是它的短处。与藏本相较,奘师本文字简捷,且读来顺畅,朗朗上口,对仗工整,(然亦不得谓藏文原本即无此优点;可能是再由藏文转译为汉文时,失去了这些优点。)然而奘师本可能太讲求对仗、与文字的铿锵,于是难免多少损失了一些文义上的明晰,而增添不少周折与晦涩。
丙、奘师译本、藏译本及其他译本之比较,兼谈“佛学中的考据学”
奘师译本及藏译本其他最大的歧异之处,在于奘师本仅有正中分,而无序分与流通分,而藏本则三分具足。依此看来,六比二,不之谁是谁非,何者比较忠于原文,亦未可断言多数者必为是或必为非;或少数者必非必是。纵然厉代论者,皆能巧为解说为何唯有奘师及鸠师二译本仅具一分,其他译本则三分具足;然梵本亡佚,史料不足,实无法定夺是非。依鄙之见,一切论说充其量,仅是臆测之词,不足为凭。
好于佛学上搞考据者,佛经上有一譬喻谓:“说食不饱”,又谓:“数他人财宝”,自终不得利。又,对于那些佛学考据者,余亦有一譬,譬如有两人,于珠宝店外,见橱窗内展示一钻石,二人一见,“便于窗外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甲谓:“这颗钻石是从刚果来的。”乙谓:“不是!是从南非来的!”甲又谓:“是一位叫史密斯的挖出来的。乙驳谓:“不对,那人叫亚当。”甲又谓:“是琼斯先生琢磨切割好的。”乙抗曰:“不然,是贝克的杰作。”甲复曰:“这钻石为韦伯所有,其正欲待价而沽。”乙作色曰:“不对,是汉斯夫人所有。”如是,于此稀世之宝之出处、作者、拥有音,等等争论不休,吵吵嚷嚷,与夫某些名流学者之考订六祖坛经之真伪有何不同?与夫风动幡动者流,其高下为何?
天下甚大,而好事之人甚多,此不仅于佛法中治考据为然,于文学、史学、哲学亦然。有人汲汲然欲晓我以大义谓:老子并无其人,其书为伪造。果真如此,则又如何?老子书中智慧俱在,我若能读之而饱飨其智慧之食,则老子为何人,于我何妨?如是老子虽无亦有。又,此不独于中国为然,泰西亦复如是,好事者,中外一如也。近年来,有人急急于证明希腊之荷马,并无其人;且谓英国之莎士比亚亦无其人,实为克里斯多弗.马罗(Christopher Marlow)之化名,等等惊世骇俗之言,不一而足。然此等高论,于真正爱好文学者,实不值一顾。盖荷马史诗俱在,莎士比亚之戏剧与十四行诗俱存,我苟能于其书中得益,则荷马、莎氏之有无,已成无稽之谈。论者不自于千古文化宝藏中涵咏情性,而徒自虚妄分别,作惊人之语,诚然不值一笑。
呜乎!天下淘淘者皆是也,而修道者几何?是故,余之谏曰:夫考据也者,凡俗糊口沽名之务也,真好学者与真学佛者,可无与焉——一言以蔽之:“只要那东西是好的,我管它是谁说的!”如是则庶几乎“远离颠倒”,而慧命存焉、长焉。
丁、或问:“中文佛经已够多,都读不完了,为何还要再从藏文翻译?”
答:虽然汉译佛经已汗牛充栋,但据宁马派刘锐之上师说:“吕澄之西藏佛学原论(民国廿二年二月商务版)将西藏甘珠经律,与汉译对勘具缺,内分为戒律、般若、华严、经集、涅槃、咒乘七类。藏传为七九八本,汉译勘同才三三四本,比对实缺四六四本,由此可知研究佛学,若从藏文用功,倍易入手也。前书又云:‘至于密部汉译,零落殊甚,以四部而言……总计汉译才得三之一耳。’”(见金刚乘季刊第一期第十页刘著「藏文典序”)
余常慨叹吾国民族之大弊在于五分钟热度,与夫凡事仅求“差不多”,即矜矜自满。于是乎,为事不能彻底,不肯花心力去深入;因此,虽好佛学,而于佛典仅译得三分之一便洋洋自得;因此近世虽侈谈西化,提倡西洋文学、哲学、科学,而求西洋任何一重要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之著作之“全译本”,渺不可得。反观我们的他山之石的日本,一套套的文、史、哲、科全译本纷纷出笼,使当今西洋人一提起东方文化(Oriental),首先想起的是日本文化,一提起佛教或禅宗,想起的也是日本佛教,或日本禅。就是因为国人常以小得小成即自满自止,以“差不多”而为最高境界,因此学术不能开展,不得发扬,只能看著别人进步,只能眼睁睁的瞠视他人把我们“古已有之”的东西,一样样拿去运用、研究、深入、发展、发扬;然后,我们再反过头来,去向他们学!诚可痛惜也。
因此,我说:佛典之汉译实在不多,也实在不嫌多,实仍多有所缺。值此末法之时,若欲振衰起弊,则充实汉译佛典,使学者得多方之便,责为当务之急。
戊、最后简介一下贡噶上师讲述本经之殊胜处
贡噶上师宣讲本经,实充分发挥了密乘一丝不苟之精神。首先由世尊之行传及佛教缘由说起,谈到说法道场应具备之种种庄严,如上师所须具备之条件,以至于听众及所说法应具之条件,皆有严格规定,须皆具足,方可开讲,绝非随随便便,造次行之,或马虎凑合,差不多即可。这种严格之要求,亦即庄严道场,亦即庄严佛法,使人想起密乘祖师之舍身为法,难行苦行,刻苦励行之宗风。故宗门之下,即身成就者,历来不乏其人,殆良有以也。
再者,贡噶上师于诸观念与名相,皆不惮其烦地详细说明,使学者能一目了然,亦此书之重要殊胜也。读者披览即知,毋庸余赘言也。
游建泰谨序于美国德州登屯
—————————————————————————————————
心经讲演录,系贡师允昆明吴志青师兄之启请,就南京诺那精舍,自民三十七年四月十八日起,敷演四日之记录也。当时由速记经多番之整理,而成此编。经原名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梵言、拔噶瓦得、巴喇加巴喇、密答、啥达鸦。有两译本,与汉地普通流传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译语虽殊,原文则一。在汉地讲经例,以科判为主,今则直讲,此不同者一;讲演中增入密乘口诀,此不同者二;于全经将近讲完之时,加授般若佛母密乘修法,此不同者三。于以知此讲演录于行者进修之方便,所关至切,今为仰副贡师悲心普结大众善缘,辑而公诸世人,俾欲窥无上乘之究竟者,有所遵循,而达佛土之净域也。
编者志(慈威)
—————————————————————————————————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西康贡噶法狮子讲授 慈威记录
凝念赞绝智慧到彼岸 不生不灭虚空之自性
各各自明智慧之境界 三时佛母尊前皈命礼
莲花中,白莲最为殊胜,诸佛中以释迦牟尼佛之发心,最为希有,因其于此五浊恶世,人寿短促,诸佛不出世之时,感而降生,发广大心,应机成佛、调伏智慧下劣而又难以调伏之众生,是为甚难。就了义言,世尊于无量劫前,早经成佛,救度众生;自不了义言,则世尊在三大阿僧祈劫前,于大释迦佛座下,示现为一瓦匠之子,以瓦罐供佛,发菩提心,誓愿成就无上菩提,其功行各称智慧福德与佛无异,故广修供养,经具佛之五千佛土之初阿僧祈劫,具佛之七万五千佛土之二阿僧祈劫,具佛之七万七千佛土之三阿僧祈劫,于每一佛前,作诸功德,资粮圆满,乃就南瞻部洲示现成佛。当世尊居兜率天时,音乐时发,乐中有人告言,燃灯佛于佛授记时,曾云,人寿百岁,乃世尊降生之时,今往南瞻部洲教化众生,时机已至,佛教天人一同降生,天人不从,兜率天诸菩萨众,以南瞻部洲外道险恶,众生难调,佛如下生,天上固乏人数化,且浊世扰攘不净,咸以佛出世为虑。世尊默察时运,观众生中,已有多人可以证果,决意下生。圣众乃集议降生应取何相,或谓取日光相,或谓取月光相,或谓取梵天相,中有一天子,(毗卢经典授记菩萨)谓应具六牙白象相,众议始决,迨经十二载后,将兜率天教化事业,交付弥勒菩萨,而以六牙象相降生,此藏文经典记载如是。
世尊既应出世,即默察时地,及应投生母胎,遂择伽毗罗国净梵王及摩耶夫人之宫室而降生。未生以前,摩耶夫人梦白象入怀,以告国王,信将诞生贵子。迨四月初八日,从夫人右胁降生,具足瑞祥,天乐震动,天人龙部为其灌顶,足登莲花,步行前后左右七步,手指天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相者告王,谓太子生而灵异,出家必定成佛,在家则为轮王。复有一仙人化身之相者,加以指示,谓此时非轮王出世之时,太子将来必定成佛,净梵王因而宠爱太子逾常,以八母哺乳,以八母怀抱,以八母携带游戏。迨其年达学龄,广延名师教诲善巧,匪特一切通达,且超越其师。王意欲世袭其位。太子于十九岁时,因因缘感觉生老病死苦,拟离王宫,入山修道,历经魔障,一日有天人于空中告知,出离之期,于六月初八日夜,乘白马由四金刚托马足,从北门出走,遍访善智识,参究修学,终以愿不满足,往尼黑罗河,修苦行六年。初二年日食一粟,次二年日食一麻,后二年日食滴水,复以从世间法,欲究竟菩提,非苦行可得,最后受摩尼耨折去罗大乘,恢复饮食,登金刚宝座,誓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于是放大光明,照耀十方,魔宫振动,大自在天魔,最惧世尊成佛,既见光明,知世尊菩提成就,大为震恐,乃亲往谒世尊,问因何坐金刚宝座,答为求圆成正觉,复谓世间太子享尽安乐,曷必趋此,世尊乃告以汝过去供养辟支佛饮食,得为六欲天子,享梵天之福报,余则经三大阿僧祈劫,供养无量数诸佛,修行布施,具足六波罗密,故应于此时成佛。继询有何作证,当时大地涌出甘泉以为证盟,魔王复令魔军魔女,欲加诱败,悉以定力摧毁调伏。旋于中夜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而至大定,待黎明乃证无上正等正觉,时维十二月七日,初夜得天眼明,中夜得宿命明,后夜得漏尽明,八日晨障无不尽,智无不周,故成正觉,曰:清净甘露之法,我已获得。复往森林中入定四十九日,不发一语。兜率天众见世尊已大成就,乃由梵王龙部等,敦劝转大法轮,救度众生,世尊允为随缘应化,金诺传播,天人赞叹,事迹既伙,难于详述,兹从康藏讲经例,先学释迦牟尼本纪以启其端,然后敷演经文,示缘起也。
在小乘言,自佛发心至坐金刚宝座,皆是菩萨加行,修资粮道,故谓菩萨作业,坐金刚卖座调伏魔王以后,是佛作业。就大乘言,则菩萨久已成佛,南瞻部洲所显现者,仅为化身,故一切均为佛作业。实则虚空明月,月影随地,所见不同,世尊于奥明天中早经成怫,就其报身所显示化身,谓为菩萨作业可,谓为佛作业亦无不可。世尊应梵天劝请而转法轮,先传世间法,复因众生因缘说无量无数法门,从大乘则有八万四千法,从小乘则有八万法,每一法又有六千颂,大小两乘总括为十二部,简说分类为经律论三藏,经藏调治嗔心,律藏调治贪心,论藏调治痴心。经藏以定为主,经藏以戒为主,论藏以慧为主。从戒定慧三学而调伏贪嗔痴三堕,随众生根器之不同,说大乘小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无上乘,权巧方便,无非欲众生明彻解脱,迨其往生清净佛土,无乘无趋,是为了义。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仅一佛乘,所谓乘者,教义是也,必须修持,方能证得,有教无证,不了究竟,有证无教,不能正等。凡夫偏执,所求正法,仅赖文字,故所见不能超越所信,断章取义,徒滋舛误,要明白佛之真理,必须多闻,故讲经说法,流传至今,必须依止大善智识,学者广闻法要以资证悟,而获究竟。以善财之智慧,尚遍求于诸善智识,五十三参,进而问道。故有教无证者,如口渴之人,见大海而徒然赞叹,不设法取水,其渴仍不能解。又如耳聋之人,奏乐仅以娱人,自身不能欣赏。反之有证无教,则如盲者骑旅驴,终日摸索,目的地终不能达,亦不能领导他人到达,是以应如理观察,如理修持,如法求证,以上系依闻思修而从教证得究竟。
以言说法,翌三事具足,一说法师,二听法弟子,三所说法,三者具足便合说法。
上师须——戒律清净,轨范行持无犯——智慧清净,通达了义——意乐清净,不为名利恭敬,完全为利他心而说法。
听众——禀赋聪敏,能明说法妙义,具精进求了解之智慧——于说法师,起甚深信心与恭敬。
所说法——如来亲口所说经——罗汉或菩萨为宏法所说之论,不超越如来所说经义——历代祖师所传不超越经论之口诀。
说法方法亦有三种——佛亲以身口意三种变化而宣说者,如世尊说法,放白毫光遍照十方世界,从七宝上种种庄严变化,摄受听法弟子,此用身以说法,复以迦陵频伽六十四种妙音与神通,及他心通,随一切众生根性因缘而方便种种宣说,令闻者断疑生信,此用语及意以说法者也——闻佛说法已证阿罗汉果诸声闻弟子,从身则以定力观察众生,而应机说法,从语用从无过失语,说如来法,从意则所说法,与佛无差别——在佛涅槃后,业重众生,不能见佛,菩萨应化现阿舍黎相,说法宏扬,畅宣佛义,如般智达说经之人师。(印度博士之称)从身则现阿舍黎身相,从语则所说法,根据何经何论,何种原因所造,属于何来,从意则指示论中所说法要,共几法门。经论上须具足五种圆满:法、主、时、地、眷属五种圆满。具足听法之人,必须离三种过失,六种垢秽,见四种相,发菩提心,所谓三种过失:不闻——如一破碗,任何法不能接受;不记——如一漏碗,虽经装盛,不能积储;烦恼——贪嗔痴之烦恼,积聚于心。如碗中有毒,甘露盛注,亦化毒质。六垢秽:骄傲心——如高山落水,恃我智慧学问,不得承受法益,谦下如沟,可以留水;不信心——如无信心,则往往将所听之法,与自心妄念比较,以致不得佛法真义,故必须信心坚定,则所闻之法,与凡夫妄念冲突时,常觉己非,就此观察而明佛法;懈——不愿意听而随便听,不精进不得意义;散乱——听法之时,心骛外缘,身虽在座,实未闻法;昏沉——身虽在座,而思睡眠,身不得益;不耐——对种种疲劳及关心事,须能排遣,如不能忍耐,一日听法,一日不听,又有何益。
具四相者,华严经谓善男子须作病人想,法作良药想,说法师作良医想,因如此关系,得到依止。想无始以来,人天三界六道轮回,贪嗔痴执著造诸病苦,欲疗治之,除取佛法,无根本治愈之方,其他诸法,仅暂时治标,贪嗔痴在,终久复发,故于说法上师应作良医想,上师阿舍黎为佛化身,必能治我之病,所说之法,功若甘露,难医之病,可能根本铲除,同时具脱离心,视三界若火宅,不愿有片刻留驻。
发菩提心,由闻佛法脱离苦海,但无始来,生生世世父母,均经具恩,均应报恩。现在父母之恩如此,过去父母亦如是,须要报答,则世间报恩之事,既微且薄,更不究竟,必引导使其出离。要引导出离,须自己成就,为报恩故求成佛,是为发菩提心。弥勒菩萨世亲菩萨,要众生作父母想;文殊菩萨龙树菩萨,我要安乐,众生亦要安乐,众生受苦,我将福德给予众生以解除之。
说法听法及所说之法果能如是圆满,则上师所说之一句一偈,即为十方诸佛功德,见闻者所获功德,较以恒河沙数金银财宝花香七宝供佛功德尤大,凡参与具足圆满之法会,虽闻其钟鼓之声,亦究竟得到菩提,已种圣胜故。
所谓小乘,求自己之解脱离苦;缘觉乘则通达十二因缘,明一切法无我,在果上证得;大乘则个人之外,兼欲救度无量无数众生,令其离苦得乐。如一大车,自乘之外,还可乘载多人,以发心广大,究能成佛,获证菩提。大乘法要,有七重大意义:1.经大——有八万四千法源,每一法源如三十三天大象,头载三十三天天子眷属,身载全天人民,如是者八万四千之众现前留传经典,仅为极少一部份,有存诸龙宫,有藏诸地下,有储诸天上,或付诸虚空,不一而足,蕴藏者既若是之多,故留而不传者甚伙。2.利他大——修大乘道,不但自己求证究竟,于众生亦有功德,使众生获得究竟,所谓自利利他.3.方便大——大乘自菩提心出发,于事业不加拘束,如小乘有五戒,比丘有二百五十三戒,利人方便,虽不简单,但有顾及戒律,而违菩提心者。大乘则开放五戒方便,如释迦牟尼往昔因中,见有商人,往大海取宝,此五百商人均为菩萨化身,船主起心欲加杀害,世尊以菩提心杀船主,而使五百菩萨事业成就,以五百菩萨之住世,可为无量无数利益众生之事,而船主之被戮,则使其不因犯杀菩萨罪而堕地狱。经典所载,甚多世间资粮以一刹那而成就,由菩提心出发,可以转杀盗淫为戒定慧,多种方便,佛为许可。4.智慧大——大乘经典于一切法法性,解释彻底。5.精进大——大乘经典,于如何修持,究竟得佛智慧资粮种种精进,不畏难行苦行,为小乘所不能,故不可思议。6.果大——小乘缘觉自十二因缘通达人我一般,至于究竟如何则未了知,大乘对三身五智,圆满具足。7.利益一切众生大——相续不断,众生随缘,皆得成就。经典中有时佛说有我,有时说无我,有时说非人,有时说非我非佛所说,似自相矛盾,要知应众生根机,随缘异说,悉为方便,佛经中以大乘经典为殊胜,大乘经中又以般若经为最殊胜法要。
南瞻部洲之江河,流归大海,大乘经典之法要,纳入般若汪洋,般若经中又以大般若经为最丰富,有一万八千颂,今所讲者,为般若波罗密多经中心要。经籍定名,或依喻为名,如妙法莲花经,或从讲经之地址名,如楞伽经,则讲于楞伽山者,亦有从意义立名者,如心经,是将般若波罗密多经之原理揭举而定名者。多数经籍立名之法,不外七种,即人法喻单复具。虽来自印度,而康藏所译者,远较汉文译本为多,尤以论藏为伙。各经论原文题目,本为印度文,以佛出生印度故,但梵音难为表达,藏译人乃将其深意冠于文题,今此心经其命名之义,即智慧到彼岸,般若为智慧,亦即离开生死涅槃离边不二之智慧,波罗密多即到彼岸,凡夫众生在生死上执著轮回,而小乘又执著涅槃,到彼岸,则于生死涅槃都不执著之谓。本来空体性上,无二无边,求到彼岸,则依仗般若智慧,方得究竟。或问波罗密多,是佛境界,菩萨尚不能知,凡夫修菩萨道,行六波罗密,求得般若波罗密多,竟易得耶,要知通达生死涅槃无二,为道波罗密,而非波罗密之果,如京沪路所经过处,总名京沪,非南京或上海之谓,依般若波罗密称多者,谓循由是途,而非得究竟般若波罗密多果,故经典中有假定般若波罗密多,道般若波罗密多,实相般若波罗密多,究竟般若波罗密多,文字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讲般若波罗密多中最殊胜之经,所谓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均不能载人,惟般若波罗密多可为诸佛抵达彼岸之筏乘,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虽行于六度万行,然均以般若智慧而获成就。般若离一切戏论,凡眼之能见,耳之能听,心之能思维,均非般若,文字亦非般若,是以盲人虽健足能行,非引导无以达目的地,引导者,般若是也,故般若为一切大悲法之总结心要,为一切佛出生处,一切佛之母,是声闻缘觉菩萨如来一切成就之库藏,故应敬礼三世佛母而皈依之,以声闻缘觉之得解脱,只通达一点空心如芥子许,菩萨解脱,系依仗般若证到虚空一般,是以般若为一切解脱之门,非经此门,不克达彼岸也。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佛之说法共有三种,一为佛亲口宣说,一为佛加被眷属所宣说,一为阿难尊音钦奉遗命所说,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大众若干人俱等,此名证信序,或名通序,或名遗教序,凡结集一经,具此一种,方克成就。
结集经藏事实,据小乘经言,由多闻阿难尊音,(密乘之金刚萨埵)记录当时所闻佛说,奉佛命于全经之首端,加如是我闻一句。阿难初未证果,集经时,被同席阿罗汉摈于场外,后由众劝请精进,再获果证,于是阿难入座,场中集经即得四种果,彼如不入场,集经时,困难常生,因阿难为多闻第一,佛所说法彼均了知,显教经典中,凡有如是我闻者,皆指阿难所闻,以彼出家最迟,出家时,求佛将已说过之经对其重讲一遍,佛允之,故遍知也。
据般智达说法方式,讲经须具足五种圆满:法圆满、主圆满、时圆满、地圆满、眷属圆满。
如是即指法圆满,我指眷属圆满,一时为时间圆满,薄伽梵为主圆满,王舍城灵鹫山为地圆满。比丘与我均为眷属。一时何以不说年月,而称一时,盖佛之境界,超越时间,佛土之一刹那,在人间已历若干年月。有时佛在说法,经过多少年月,世人仍可闻见当时说法清况,故讲法华经时,地上涌出许多菩萨,赞叹供养,作诸佛事,实则说法时间已远离五十小劫。此经一时即佛说般若波罗密多之时,佛说一刹那,闻似多时,佛说多时,闻似一刹那,是以佛是超越时间。薄伽梵是具足正觉,离开烦恼,破四摩障,具足六种功德之世尊。四魔障者:大自在天魔、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寿命得自在)。六种功德:不受一切拘束,心得自在——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十力四无畏——名称普闻,遍三千大千世界——通达如来所有一切智——任运度生,了知超越轮回涅槃二边之胜义,从无明罪恶中而觉悟。
灵鹫山居王舍城之东,在六大城市之中,佛常在该处说法。大菩萨众为眷属圆满,比丘为当时声闻弟子,已经离诸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三业清净,趋入菩提,为乐于随缘受人布施,常在城内乞食,又名声闻比丘,其人数有千二百五十人,故称为众,又以彼等烦恼除尽,功德广大,名大比丘。所称大菩萨众,即菩提萨垛,彼等具足二种清净,一明如来藏本来清净,二将无始以来烦恼障碍全部清净,菩萨为趋入菩提,发心广大,不但自求究竟,且欲令一切众生得菩提果,是以菩萨修波罗密行,头目脑髓皆愿供养,头之布施如须弥山,眼之布施如天上星,血液布施如大海水,忍耐苦行,修持勇猛,经三大阿僧祈劫,如是发心,并修精进禅定,六波罗密具足,是名菩提萨垛,举其功德广大,智慧广大,发心广大,与佛无异,复以障碍去除,神通无碍,超越小乘,究竟得达波罗密多境界,故与会之诸菩萨众,均十地以上等觉之大菩萨,及天人阿修罗世人等参加闻法。
【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密多深妙之行。】
深明三味,即甚深光明三昧,光明法性,系佛境界。佛当时在此甚深光明,通达一切法性上境界入定。一切法性在胜义上说,一切法空,一切法幻,用定力加持舍利子,令其对波罗密多深明提出疑问,由观自在菩萨作辩答,使在会诸众,更能颌悟。佛入定后,舍利子亦从定中观照。夫观为一切法根性表现,观自在离二障,自得自在,从悲心中常观照众生痛苦,常救度众生;圣者伟大超越之意,其境界功德在一切菩萨之上,摩诃萨大也,言其发心广大,功德广大,观自在菩萨,于身口意得清净,离一切贪执,般若智慧不动摇,行六波罗密,故究竟得到彼岸,故名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本为十地以上等觉菩萨,功德与佛无别,早经成佛,为利众生,现菩萨相。行即依止修般若波罗密多而究竟到彼岸之意。般若波罗密多者,普通经籍中之圆满五种道是也。发心后,欲得圆满福德资粮,必须五道十地修持圆满。五道者:
资粮道: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念念无常,观诸法无我。四生处——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四神足——四如意足——欲、念、勤、慧。修四念处,对治四颠倒,修四生处,止恶行善,修四神足,可得神通。
加行道: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五根坚固,发生五种不坏力量,使五根功德,如说实现。七菩提分——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能调和昏沉散乱,使定慧平均,趋入正道。
见道: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维、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超离一切执著偏计。
修道:正修——于自心明体,毫不散乱,以上四种为有学道。
无学道:位断三界,烦恼俱净,究竟真理,无法可修。
观自在菩萨于此观照,逐次趋入具足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而得波罗密多果。
十地,依梵网经为体性平等地——体性善慧地——体性光明地——体性尔焰地——体性慧照地——体性华光地——体性满足地——体性佛吼地——体性华严地——体性入佛界地。华严经判位,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金刚地,以上十地名称,皆趋入般若波罗密多应经之程序,而逐次成就之定名,至十地与佛几等,故谓之等觉。
【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之自己体性皆空,遂知色为众生世界之地水火风声香味触内外能所八法,受是受心所,领纳前尘各种境界,想即思维,为想心所,行者念念相续,迁流不住,非心非色之生灭法,名心不相应行,识是八识心王,统名五蕴。按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种,与心王相应,有二十四种行法,不与心相应,故名心不相应行法,心法八种,即八识,色法十一种,即五根六尘,行法如——寿命、生、住、老、无常、流转、时、数、和合、不和合、次第、方位等。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现)。】
舍利子,以其母之眼如舍利鸟眼,乃得是名。寿命具足,亦译长老。舍利子在佛弟子中,年龄较长,具阿罗汉福德,寿命得自在,阿罗汉能将寿命移为福德,福德移为寿命。舍利子证阿罗汉果,因佛力加持,乃能发问,向观自在询应如何修如何观察,观自在菩萨告舍利子,若乐修般若深妙行,应从自性空上下手。所有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概以善男子善女人包括之。
三界既如火宅,为求自他解脱,不得不发心自佛法求得究竟,为求智慧故,发心以外,尚须明佛真义,自闻思修从善智识修学,凡大德讲经,均具足清净,具足圆满,参加闻法,自一句一偈中所获功德,较以七宝缨络供养布施者尤胜。
闻法时,天然具足六波罗密:布施波罗密——闻法之前,香花供养;持戒波罗密——闻法时,清洁佛堂,既而安坐,具足威仪,处讲堂之内,无喧哗扰乱;忍辱波罗密——远道临会,天气之冷热,座位之舒适与不适,均不顾疲劳,继续参加,一切忍耐;精进波罗密——今已听讲,明再继续,不迟来早去,具足精进;禅定波罗密——闻法之时,心不散乱,具足禅定;般若波罗密——于所闻法,如义了达,不起邪见。六种波罗密不假外求,自然具足六种功德,其伟大自不可思议。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亦不异色,受想行识,亦知是空。】
观自在菩萨因佛加持而作答覆,谓一切众生,以不明诸法自性,故轮回生死,流转六道。菩萨就一切法实相,说明是空。色相即其一端,佛以善巧令众生观察一切法,如水月镜花,曾在菩提经中说有一百种观察,一百种思维。龙树菩萨从百种中提精撷华,归纳为五。观自在菩萨先说色蕴,苟能色蕴了达,则其他自能了达,故先从色观察,欲明色即是空,先须明何者为空,龙树菩萨观察法——自因观、自果观、自因果合观、自体性观、自一切法现相(象)观。
自因观从因上观察——自因生、他因生、共因生。
外道称一切法,从自因而生,但自两方面判断,则决其不能,如谓由因而生,则须经过空间,才可以生,如不经过空间,则因不能生因,若因生因,因再生因,因因相续,不可能生,亦用不著生。
大自在天说,一切世间都是由他种因生出来,所谓他者,必有相对,他因生,指二者同时存在,抑不同时存在,如牛二角同时茁生,无左角靠右角而生之理,既同时存在,他因生不可能,又如甲生乙,乙生丙,如甲尚未生,则成依无而生,亦不可能。
由于自因生及他因生均不可能,则共因生亦不可能。印度外道常言无因生,一切成就,由于自然,如太阳生来混圆,孔雀毛生来美丽,无人教他,刺猬天然有刺,亦无人教他,故有无因生之说。但仔细观察,均各有因,如无因而生,则一切无秩序,无一定规律,则牛可生孔雀,棉花可生花生米,故无因生不可能。世间一切有微妙之因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因不生,以上观察,如金刚钻能破一切外道执著。
自果观——从果上观察,即是否一切有果始生,或无果而生,如已有果则不须生,如无果而能生,则如石女而能产子,亦不可能。
自因果合观——从因果一体观察,即先有因耶,抑先有果耶,果如未生,何以谓因,如先有果,而后有因,势不可能,因无因之果,如无母之儿,因在先不生,果在先不可能,从因果上观察是不生。
自体性观——从体性是一是多上,观察一切法体性,究竟是一是多,有一即有多,兹就一先分解,譬如一个人,是头目手足等拼合而成,则人体不是一;再说一个头,是眼耳鼻舌眉须组成,一只手是皮毛指甲组成,眼耳毛甲又是微细之物质组成,均不得谓为一。如说东南西北,各方面本位看来是一,六方看来,每方都有一个一,但在东方之东看东方是西,在西方之西看西方是东,各方之一都无,故多则更无,一切法就体性上说,离一离多,究竟是空,瑜伽大手印法要,对于一多之法,观者,谓如试问心为一法乎,抑为多法乎,如谓一法者,云何而能生起种种之法,如谓多法,则彼种种之法,皆同具此一真空体性,由是观察一多两边,均非可善安住。
自一切法现象观——从一切法上普遍观察,即一切法性空,说有是空,说空是有,如镜中之影,不在内,不在外。一切法不是从他生,由因缘和合而生,人面和镜子合成影相,如寻色相,无从寻觅,但镜内明明有影。胜义说一切法空,俗义说一切法均有,其实一切是空,显即是空,空即是显,显空不二,就是色究竟是空之判断。
从以上五种观察,是即显即空,本性真空,从空中幻化一切,决定色即是空,离色以外无从觅空,是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为何重复再说,因为众生执有,堕在轮回生死,故说色即是空,以破执有.小乘执空,堕在涅槃,故又说空即是色,以破执空。有外道执空,如火燃时是有,火灭时是空,故佛说不是离空有色,离色有空,火之体性,不异空色,为破外道故,说色不异空,又有毗婆萨教执有,说身体是头手足合成,头为眼耳舌合成,眼有极细微物质组成,佛破其执,说空不异色,一切法本来无生,从空体性如幻显现,在显现上,当体即空,色蕴既明,受想行识亦复是空。
【舍利子,以是诸法性空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既知一切法空,无非在空中显现,宛如幻花,种种色相看去似真,实在无有,故曰无相,但是湿是水,光明是火,坚硬是地,明明实有,如何观空?譬如火一见便知其为火,是火之相,光明是相之性,燃起来是相之根,安其名曰火,凡一切物都有相,有性、有根、有名,虽明相性与根之关系,如何是空,如火有热有光,知为火矣,光从火上来耶,还是热从火上来耶,离开光与热,火何从而生耶,还自根生耶,还是相生?没有光,没有热,便不是火,是先有光有热,才有火耶,还是没有光与热之先,就有火耶?光热先有不可能,光热是火,有火才是光热,而此二者究竟是空,二者没有,名字亦空。又如水是湿凉,离此湿凉,就没有水,不从水上觅,凉湿也没有。地、风亦如是,一切外表显现,不离四大,四大是空,一切都空。何从生,何从去,一切均如龟毛免角,梦中秽净都是梦,故烦恼即菩提,无垢亦无净,犹如零加零,终等于零,五蕴是空,六根六尘乃至十八界一起是空。一切幻相皆从无明上出生,但是无明在何处,也是没有,无明流露表现地方(即一切幻相)没有,无明也没有,乃至生老十二因缘都没有,老死尽离,四谛法也是空而没有。
集为苦之因,苦为集之果,灭为道之果,道为灭之因,众生在三界火宅中所受之苦,如生病,此病从无明烦恼贪嗔痴积集而成,故集为苦因,要解决苦之方便,须从贪嗔痴下手,故修道以对治苦病,修道能使离苦得乐,如服药,对症下药,病苦消灭,病苦既已消灭,即清净、即快乐,此是灭之意义,苦无自性,因无明起种种烦恼,无明是空,一切都空,病已空,苦集灭道更空,从般若智慧得解脱,无得也无不得,菩萨从此得阿耨菩提。要真实明澈空性,才能行六度万行,如有执著,一切六度万行,便不能行,便不得究竟。
于是知一切法,均为因缘和合,镜花水月。如:内空——六识俱空,外空——六尘皆空,内外空,六根自性空——即色受想行识俱空,大空——一切方所皆空,空本不存在,故色不异空,色即是空,胜义空——即涅槃亦空,无生无死,究竟轮回,本体亦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超越两边皆空,轮回无住空,无说空,自性空,一切法空——偏虚空一切色相,实在均是空,名相空——一切名相,其性皆空,不可得空,根本空。
以上十六种空,如下面四种共为二十种空。
一切实体空,空,自性空,他无自性空。
无论根性上,色相上,均非实在,是如梦如幻之显现。但众生根本执著有我,外道更特别执著,或说身内有我,或说我大、身大,或说偏满一切,种种执著,如从龙树菩萨中观论,于有上观察无我,通达人无我,法无我,知一切法都是空之本性,了解人法无我,一切是空,修深般若,于定中知一切皆幻化,虽见种种显现,无非是空,仔细观察,不起妄念,从空上入定,体认空性,于是轮回空,四谛空,智慧亦空,无一实在,故得亦无,不得更无。
【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垛以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密多,心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完竟涅槃,三世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密多,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成沸道。】
菩提萨垛,以观察了解故无挂碍,经若干阿僧祈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修六波罗密,心不厌倦,遇危难而无恐怖,为众生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永不退转,无执著故无颠倒,有执著故有颠倒,不颠倒即证涅槃,菩萨无颠倒,功行圆满,证大涅槃,三世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密多,究竟得无上正等正觉。
【故应谛知般若波罗密多咒,是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咒是护持心者,心有散乱妄念,以咒而定。梵文称曼达拉,达拉者守也,曼为心。般若波罗密多咒,即空定,明一切法皆空,显空不二,此定即名幻化定。大明咒如日光破除一切黑暗,犹之般若破除无明,亦即自二十种空上得彻底了解,而得无相定。无上咒,是没有比无相定再较高之咒。无等等咒,无另一咒及智慧可与相等,仅佛之境界可与相等,即无缘定是也,因已与佛相等,故较此再高之境界无须更求。除一切苦咒,因明空故,一切无明皆除,无明既除,因无明而生十二因缘所种轮回生死之苦厄亦除,而得究竟。苟于此胜义不能了解,任何方便不能将苦根铲尽。是般若咒,是空定,无相定,无缘定,幻化定,是真实不虚,倘能一切皆空,除苦亦假,未趋入般若波罗蜜多固苦,得究竟后,苦自除尽,故除苦是真实不虚。
【爹雅他、嗡、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巳喇桑噶德、菩提娑哈。】(原文于此附有藏文,此略)
爹雅他,即咒语,噶德、噶德,即到了到了,巴喇噶德,即彼岸到,巴喇桑噶德,即殊胜之彼岸速成到,菩提娑哈即菩提成就,究竟抵达。所谓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即三十七菩提分至此而圆满五道十地。
第一噶德,为已到资粮道——四念处、四正见。
第二噶德,为已到加行道——五根、五力、四神足。
第三巴喇噶德,为见道到——七菩提分。
第四巴喇桑噶德,为修道到——从二地至十地圆满,四道圆满,进而菩提,娑哈。
第五菩提娑哈,为无修道到,十地圆满,至凡夫地起——凡夫资粮——加行——念慧——定慧——续地——因缘慧——见道——已定地,地即定意——修道——自二地至十地,皆深妙行之应经程序。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密多。”于是薄伽梵从三昧起,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复云:“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深妙般若波罗密多应如是行,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观自在菩萨告舍利子,应修般若波罗密多,薄伽梵自光明足中起而印证,观自在菩萨所说之真实妙谛,曰善哉,(至)如来亦皆随喜,系佛亲口赞叹,并连声赞叹,含有确定之意,复证可曰是,曰真实是,如所说,修般若深妙行,匪特我印证可以成佛,十方三世如来,都随喜赞叹也。
【薄伽梵作是语已,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暨诸眷属,天人阿修罗,干达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欲喜,宣赞佛旨。】
寿命具足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一为声闻阿罗汉等小乘眷属之首领,一为大乘菩萨眷属之首领,他如天人阿修罗梵王及非天非人一切无量无数众等,均欢喜赞叹,宣说佛所说,超越离开轮回生死及涅槃两边,究竟到菩提之胜义,以示法会结束。
一切法体性本如虚空,今已了解,然不加以修持,不能心领神会,如有黄疸病者,见海螺以为黄色,善智识者,告以为白,虽信其言,终未能彻悟其为白色。犹诸一切法空,均已闻知,因五蕴业障,终不能彻底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色为色法,受想识是心法,行为迁流之法,名为行法,均依因缘而生。一方面依般若智慧,一方面加修五道,今为方便大众故,特将般若佛母密法,及修持口诀,普为传授,如法修持,当如对症单方,服者可奏奇效,昔无著菩萨专修弥勒,亘三年五年十二年之久,终未见弥勒。后见一犬背上生疮,虫蚀其肉,见而悲悯,用舌吮舔,忽见弥勒显现。当时启问,修持多年,何以不见,弥勒告以虽经多年,但功行未足,今以悲心故,乃现尔前,实则十二年来,何尝须臾离尔之左右。无著菩萨,遂得亲承口诀。要知我辈亦复如是,周围左右之佛菩萨,以我辈业重故,不能得见,勤加修持,亦可获见本尊。今大众得闻此法及口诀,亦即过去功行之显现。
无著菩萨传承之口诀,系谓外界幻境,天人六道所见不同。如人见水为水,天见水为琉璃,鱼见水为房屋,饿鬼见水则如火,实则均由心之变化而生,证明外境是空。知外境空,即知内境亦空,一切本性为空,故弥勒菩萨所传者,即以幻境本空,识自幻境显现,识空,故观察境识均空,从智慧入定,依传承上师之加持,而通达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
文殊菩萨传龙树菩萨之口诀,为中观修持自无我无识着手,众生执著有我,外道执著有殊胜我,或言我在身中,或言我无一定大小,或因人而定,或言我无一定住所,或谓我遍满一切;中观派为破除此见,自人无我至法无我趋入,而了解一切皆空,于此修定,非仅忘我之空,实已彻悟空后之空,得力于此,便可扫除过去执著之病,而一旦完全解脱。
密法应有修般若波罗密多之方便,以过去种种思想妄念不能立即歇下,尤其在静坐之时,妄念更多,执事时,尚能定于世间法上,静坐治妄,非由般若佛母三摩地,以一目标,不能收摄神识,一既没有,故终为空,此自有所得至无所得之修行方便,即密法之观想,(此非生想)。一方面依加持,一方面修定,自能证得。
般若佛母体性,为一切佛悲心之体性,亦为般若空之自性,为报身佛相。当修持时,坐舒适垫椅之上,刹那观想自己为般若佛母,身金黄色,一面四臂,二足金刚跏跌坐,下有莲华月轮,两手结定印,背上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执般若经典,现报身佛相,头载五佛宝冠,衣裙钏镯珠宝缨络种种庄严圆满具足,相好光明;心间有月轮,上有黄色短“啊”(藏文)字,(无脚及圈)周围咒轮,向右围绕;本尊身透明,可内望见,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行者观想明白,乃同时念咒,使散乱心集中在观想上,于心印及咒轮,须加注意,疲劳时,观想一切世界均清净,由清净之世界变为坛场,再化光明摄集般若佛母(自身)之身,上下内外咒蔓围绕,放光摄集啊字上,最后清净世界及咒蔓均转为啊字,庄严入定,啊字复化空,从船若空性上得定。比较修其他法门为殊胜,成就亦迅速。厌倦时当即出定,随时随地作如上观想,则感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皆在梦中作佛事也,空既了达,应以大悲心任运修菩萨行,圆满资粮,则佛土自证圆满。东土所传心经,为鸠摩罗什及玄奘法师所议,如依此经念诵,或依密法修持修行观想,不久自能成就,(所谓不久,或非在此生),即不修持,以今日闻法及念咒故,功德亦大,真实不虚。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终
饶益有情 兴圣教海宏扬正法 普放光明
戊子年六月十九日圆满吉祥
———————————————————————————————————
(下文标点为电子版输入者加入。不当之处,敬请以电邮联系rushidao@yahoo.com,以便更正。谢谢!)
心经讲演录,曾经两次欲刊行而未果。今仍假天赞居士之手以流通,始知因缘有定,迟至十八年以后之今日。开经偈四句,乃日本寺本婉雅所译。勘以藏文不甚吻合。今改译如下:思绝言断般若度,不生不灭真空性,自内证智所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礼。初句谓般若波罗密多,心行路绝,言语道断,乃观照般若。次句谓般若之境,唯是毕竟空性,不生不灭,乃实相般若。三句谓此境界,乃自内证智所行。参看楞伽经自内证智四句。谓般若为三世一切如来之母,我今归依也。再西藏均说太子于二十九岁出家,系从色究竟天,一曰有顶天,梵名阿迦尼吒天降生。至于玄奘法师译大般若,有二十万颂。印藏流传有十万颂、二万五千颂、八千颂,广中略三本。赘述于此,以供参究者更易于深入般若法门而已。
乙已谷雨慈威
———————————————————————————————————
贡噶呼图克图心经讲演录
讲演者 贡噶呼图克图
记录者 慈威上师
原印送者 吴莲华居士
重印赠者 美国佛教会
———————————————————————————————————
附有咒轮图像zhoulun.gif
电子版输入者:微潭(rushidao@yahoo.com)、林佳林
一校者:微潭
———————————————————————————————————
代字:
(1)奘译本、奘本——>奘师译本、奘师本(印本穿插使用“奘译本”及“奘
师译本”等。因“藏”与“奘”同音,把“奘”统一改成“奘师”以资区别。)
(2)菩提萨垛
(3)涅槃
(4)阿僧祈劫
(5)阿舍黎
(6)咒(鬓-宾+曼)——>咒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