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隆重举行净一老法师圆寂三周年追思法会
净一老法师是原法门寺方丈、生前曾担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宝鸡市佛教协会会长、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净老一生为法为教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是关中大地上一位著名的大德,昔日,赵朴老曾赞誉他为“菩提孙枝”
18日是净一老法师圆寂日,四众弟子自去年悼念法会之后,今日又一次云集法门共同悼念这位为法门寺复兴做出贡献的法门寺领袖,人间师表。
此次法会由陕西省佛教协会和法门寺主办,在主办方的多方操持之下,法会顺利召开。
上午九时,诸山长老、省、市、县各级政府领导、法门寺僧众及来自省内外的信众依序进入庄严肃穆的法会会场。会场里,净公的大幅照片安奉在讲堂供台上,各界人士赠送的花篮摆供在照片周围,人们静静地依次就座后,由省佛协副会长界明法师主持的追思法会正式开始。
法会仪程共分五项内容:
一、介绍来宾,来宾有省、市、县统战、政协各级领导及诸山长老。
二、省佛协副会长增勤法师介绍净公生平、
三、陕西宗教事务局局长马尔立讲话、
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门寺方丈学诚法师致词、
五、僧众诵经回向,由学诚法师、省佛协名誉会长常明长老、副会长彻性法师主法。
学诚法师在致词中说:“我们大家怀着无比恭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老法师崇高的思想品质、、、、、、,以此来策励大众,奖掖后学,为了不忘老法师的嘱托,我们一定要把法门寺佛学院办好,同时加强我寺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和人才建设,积极引导广大佛教四众弟子,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尔立局长也从多方面赞扬了净一老法师爱国爱教、利乐有情的广大悲愿。他号召大家学习老一辈高僧大德们的优秀品质,更好地把佛教界的事做好,发挥佛教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法会在肃穆的氛围中进行,最后在僧众庄严的悦耳的唱赞音声中,法会圆满结束。
此次法会活动安排高效,简明而有序,虽是盛夏,然气候并不令人烦热,阴天星星小雨中挟带着凉风,天公似也为追思法会而作美者。
学诚法师在净一法师圆寂三周年追思法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马尔立局长,
尊敬的省、市、县各位领导、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来宾:
今天,陕西省佛教协会和扶风法门寺在这里隆重举行净一法师圆寂三周年追思法会。承蒙各位领导、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来宾从百忙之中莅临参加这一法会,在此,我谨代表扶风法门寺全体僧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德高望重的净一法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年了。法师生前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三级佛教协会会长,以及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协委员和我寺方丈。
净一法师出家61年,历经各种磨难,为法忘躯,始终与党和政府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在“文革”期间,下乡为民,始终坚持独身、素食、严守戒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的落实,他和澄观法师返回法门寺,重修寺院,树立法幢,当时处境十分困难,僧众寥寥无几。法师在大悲心和菩提心的驱使下,发心修复法门寺。
1987年佛指舍利重现世间后,举世轰动,法门寺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无数佛教徒的关心护持下,在澄观、净一两位法师无私、无我、无畏的精神感召下,通过十几年的辛苦努力,基本修复了唐代法门寺塔院的庄严道场。
今天,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有关领导、诸山长老、法师的生前好友、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法门寺全体僧众在这里隆重聚会,大家怀着无比恭敬的心情,至诚追思法师对法门寺以及佛教事业所作出卓越贡献和无量功德,深切缅怀他爱国爱教、信仰坚定的崇高思想质量。我寺还特别在极其简短的时间内,并且人手与资料都较为缺乏的情况下,编辑了《良卿·澄观·净一三位高僧画册》来纪念缅怀为法门寺奉献自己一生的三位高僧,以此来策励大众,奖掖后学。
净一法师生前心理一直有一个宏愿,就是在法门寺举办一所佛学院,培养高素质的僧才。我记得在佛指舍利赴泰国供奉时,我和净一法师一起发心守护佛指舍利,他曾经邀请我将来因缘成熟时候能够来法门寺办一所佛学院。
为了不忘净一法师的嘱托,我们一定要把法门寺佛学院办好。同时要加强我寺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和积极引导广大佛教四众弟子共同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步伐与新举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各位。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