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舌血画潭柘寺展出 道光帝曾孙溥儒亲作
千年古刹潭柘寺将寺内珍藏的部分文物在毗卢阁内对外展出,其中一幅以舌尖血为颜料绘制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是谁忍受着痛苦刺出自己舌头的鲜血作为颜料画出这幅画?舌血画背后的玄机何在?
神秘舌血画的庐山真面近日,记者亲赴千年古刹潭柘寺,一睹这幅舌血画的神秘面容。
这幅“释迦牟尼坐像图”,长60厘米,宽40厘米,画中佛祖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之上,笔法细腻,呈现的是一种藏传佛教的风格;画的左下方,有作者的亲笔款题:“戊寅冬十一月先妣忌日刺血敬绘。如来圣像伏头不违誓接引慈灵永安法界,浦儒稽首回向。”
潭柘寺相关负责人郝新建告诉记者,款题中的“浦儒”,正是这幅画的作者——清道光皇帝重孙、现代国画大师爱新觉罗·溥儒。
为何刺血作画?
原中央美院第一副院长、我国著名油画家侯一民老先生评价:“画家如此,充分显示了他对佛祖的诚心和对母亲的孝心。”
原来,当时正值溥儒的母亲过世两周年,浦儒先生绘制此图即是希望其亡母能得到佛祖的接引到西天法界安住。
因为按照佛家传统,取舌血作画是一件艰辛的事情,首先作者必须提前半年禁食盐和辛辣食品,以保证血色的鲜艳;而在作画阶段,每天都要用针刺舌尖滴血入砚,蘸笔而作画。
专家告诉记者,以这幅“释迦牟尼坐像图”的尺寸,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为何画像大量留白
记者看到,在这幅画像的上方留着大量空白。对此,郝新建谈了自己的看法:可能留白的地方是“祥云升天”的画面,给大家想象的空间,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就是画还没有作完,或许本来还有可能再画下去……
专家还介绍,如果从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角度来分析,中国画常常不画满而留下大量的空白,以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这也是中国画与西洋绘画最大的不同。画面留白处理是否恰当,也直接关系到整幅作品的虚实、节奏、韵律等表现。或许溥儒先生本来也没有别的什么含义,只不过是一种技法,激发人的想象而已。
为何舌血画尘封67年
从如来佛像左边溥儒先生的落款上,可以确定该画作于1938年,但是,直到今年8月,世人才得见赫赫有名的国画大师溥先生罕有的舌血画。这样一幅绝世珍品,为何整整尘封了67年呢?
原来,溥儒先生一家后来离开了大陆到台湾直至60年代辞世,对他的身后事人们知之甚少。而大陆当时正值十年“文革”,寺院的许多事情都处于停滞状态,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政府相关部门出资,才对寺内藏品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登记。而当时的登记簿上,只是粗略写着寺内有溥儒先生所作的一幅释迦牟尼像,至于画是用什么材料、如何作出的并没有特殊的说明,也没有人去深究。
今年适逢潭柘寺建寺1698周年,也是重新对游人开放25周年。于是景区工作人员又重新整理院内所藏文物,通过辨认画上的印鉴和题字才注意到了这幅画,并开始查阅溥儒年表等相关资料。
同时,几个解放初期在潭柘寺工作的老职工也回忆说,潭柘寺末代住持即第二十代住持茂林和尚曾经提过溥儒先生曾画过一幅舌血画祭母,但大家谁都没有见过,直到今日。
溥儒先生小住潭柘寺期间绘出舌血画
郝新建先生表示,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当年溥儒先生一家隐居在戒台寺,而号称“清朝皇家第一寺院”的潭柘寺离戒台寺不远,所以溥儒先生也不时来潭柘寺小住,所以这幅画极可能是先生在小住期间所作,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此次一同展出的还有潭柘寺历代住持的画像,其中第十九代住持的画像就是由浦儒先生绘制并题诗,可见当年浦儒先生与潭柘寺的渊源甚深,使这种推测更加可信。
作者是个大孝子
有资料记载,溥儒先生是个大孝子,他尊敬并深爱着自己的生母项太夫人。他事母至孝,“七七”事变前后,项太夫人病逝,为了表达哀思,他在项太夫人棺盖及前后左右四周围用蝇头小楷精心写满金书。
当时溥儒家里很穷,他曾收藏过稀世国宝西晋大文学家陆机所作《平复帖》,该帖只有85个字但历来被视为珍宝。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曾开价20万大洋欲购藏此帖,都被溥儒先生拒绝。但当其母突然病故,急需钱用之时,溥儒先生不惜以4万元贱卖《平复帖》以厚葬母亲。正是有如此深重的孝心,才有了今天的这幅用心良苦的“释迦牟尼坐像图”。
舌血书曾经多次出现,但是这幅舌血画却是绝无仅有
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就有“剥肤为纸,刺血为墨,燃指为灯”的传说。根据史料记载,僧侣为表现对佛祖的虔诚,发愿刺血为墨,书写经卷。每天清晨,净手燃香后,刺破舌尖,滴血入杯中,遂以毛笔蘸血书写,其中最著名的舌血经书当属分别由古人和今人所书的《华严经》。据说在明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41年的时候,妙莲寺一位叫祖慧的释加牟尼弟子,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刺破舌头,以血代墨,写成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虽经历300多年的沧桑,殷红的字迹清晰依旧,字里行间透露书写人的虔诚和执着。而潮州开元寺也有一部著名的舌血经书。原方丈释智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名誉理事,抗战期间闭关三年(庵埠灵和寺开般若关)刺舌血为墨,写《华严经》八十万字。
我国舌血的经书在佛教文化中尚屈指可数,舌血所绘的释迦牟尼画像在所知的史料当中,几乎是绝无仅有。著名画家侯一民先生评价这幅画的历史价值时就赞叹道:“它是潭柘寺所藏文物中的珍品,是溥儒先生一生作品中的绝品。”
溥儒(1896~1963),字心畬,号西山逸士,清道光皇帝曾孙,后移居台湾,与张大千、黄君璧三人,成为岛上画坛中的三座大山,影响巨大。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