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届学佛夏令营报道(三)
夏令营第五天
[放生]
甘露水加持
西湖杨公堤放生
参观济公运木古井 撞南屏钟 增长智慧
礼拜祖师塔墓
8月4日,是夏令营的第五天,大家经过几天的活动,在法师的指导下都懂得了不少,特别是法师讲到学佛人一定要广修慈悲观与感恩心,而修慈悲心最好的方法是要多放生护生,在《梵网经》卷下云(大正24•1006b)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营员们听法师开示后,恳切要求举行一次放生活动。在法净寺客堂的带领下,大家便踊跃的集资购买了一千多元的黑鱼、黄鳝、田螺等生物。一大早恭请了法净禅寺与杭州佛学院的师父们做了放生仪轨,为放生物授了三归依等仪式,寺院安排了二辆汽车将营员及放生物送到美丽的西湖的杨公堤进行了放生活动。
放生结束,大家参观了杭州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座落在著名的净慈寺内,知客廓忍法师热情的接待了参加夏令营的营员们,净慈寺的当家延光法师为大家介绍了净慈寺的历史,并慈悲为营员们做了佛法开示,随后,廓忍法师带领大家参观了净慈寺全景,并让每位都参加了撞钟活动。中午,净慈寺常住准备了丰富的素斋招待了营员们,饭后廓忍法师又慈悲带领大家参观了净慈寺的祖师墓塔,营员们纷纷扫墓礼拜,并在师父的带领下绕塔三匝。
夏令营第六天
[拜忏]
拜忏一词意思是礼佛为人忏悔。俗谓之拜忏。因沿称其所诵经典亦曰忏,其始盛于南朝梁武帝时,今所传梁皇忏等。梁书庾说传,晚年以后,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六时,礼忏不辍。
在天台宗有独特的忏法,为诵读法华经,行忏悔罪障之修法。为天台宗重要之法仪。行此忏法,须先洁净道场与身体,其次礼拜劝请诸佛,忏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罪,行道、诵法华经、行观法等,为期二十一日。
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载,早在南朝天嘉四年(563)时,陈文帝即曾在宫中之太极殿行此忏法。至隋代,智顗根据观普贤经、法华经等,着成法华三昧忏仪一卷,此后遂有自该书摘要抄出而别行于世之‘法华忏法’(又称法华三昧、法华忏)。(参阅‘法华三昧’3396)
忏即忏摩,意为悔过。据天台四教仪集注载,忏摩有三种,即:
(一)作法忏,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三业依法披陈罪过,求哀忏悔。
(二)取相忏,谓定心运想,于道场中,或见佛来摩顶,或见光现,或见花飞,或梦见诸瑞相,或闻空中声。于此诸相,随获一种,罪即消灭。
(三)无生忏,一切罪业皆从一念不了心性所生,若了心性本空,罪福无相,则一切法皆悉空寂,罪亦消灭。
以上作法、取相二忏为事忏,无生忏为理忏。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生。
忏法起源晋代,盛于南北进,,至智顗时遂具备了独自的形式。智顗于所著《摩诃止观》卷二说四种三昧,第三半行半坐三昧,即法华三昧,为修习止观的重要行法。智顗的忏法,即要把这三昧体现出来,因此,他依《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和《普贤观经》而成的《法华三昧忏仪》,既是修行的方法,同时也是忏悔的仪式。其内容分为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奉、奉请三宝、赞叹三宝、礼佛、忏悔、行道旋绕、诵法华法、思惟一实境界(即坐禅实相正观)等十法,可说是将《普贤观经》之说加以具体化。《法华忏法》所依据的《普贤忏》,刘宋的僧苞、道冏和北齐的灵侃都曾依以修行。至持《法华经》行忏法者,则姚秦的竺昙遂,宋的法宗、普明,齐的弘明、僧侯,以及隋的僧映等。其和智顗同时代的,则有南岳的慧思及其门下的大善、慧勇、慧诫,以及唐代吉藏、法诚、法喜、智琰等。其后智顗一系以外的佛徒,修行法华忏法者尚不胜枚举。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