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福州各丛林参访记

       

发布时间:2006年01月10日
来源:福建佛教网   作者:净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祝贺团出访


在台湾,出外旅游、参访、经商、考察的团体很多,即以佛教界而言,从两岸开放之后,组团朝圣、参访名山的风气很盛,虽然有很多人要我组团或率团出国,我一向不敢贸然答应,因为率团远游,责任重大,尤以僧众出外、比一般民众的难题还多,自非外界所能深知。不过,我这次奉命率团前往福州祝贺本性法师晋山开元寺及参访五大丛林的行程,却是顺利圆满,我很感谢团员们的凝聚力,更感谢副团长心茂、妙元法师从中的协助。
八年前,我曾率团前往福州鼓山祝贺普法和尚晋山并参访五大丛林,在性质与名称上,似乎与今年相似,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是我在佛寺协会任内的工作,参访的团员虽有教界重要人士,惜乎未随团前往,虽然也受到欢迎,及有关单位的宴请,但因对话的机会不多,所以功效有限;今年的祝贺访问团,是经过佛教会理监事会通过的,团员包括各县市佛教会理事长在内,所以,会见的层级较高,例如五大部门(省委、统战部、台办、省民宗厅、市宗教局)的负责人都分别会见了我们的团员,可见他们十分重视台湾佛教界祝贺团的来访,因此,也让我有机会在每个场合表达我对大陆佛教的关心,对两岸佛教交流而言,自有助益。这就是此次祝贺访问团与八年前祝贺团最大不同之处。
十一月八日上午八时,四十八位团员分别由台北桃园机场和高雄小港机场搭乘华航及华信班机到香港机场会合,而后同搭东方航班转往福州,下午一点三十分抵达长乐机场。才走出机场大门,就被守在门外的一群记者抢着拍照采访,经过半小时的推挤与移动,团员始一一上车,驶向参访行程,当天下午参访三处丛林道场,晚上八时多在于山宾馆安单,很多团员都认为:虽然行程紧凑,体力有些吃不消,但值得,所以,大家都显得兴高采烈。

访龙泉寺


我是福建人,住过福州三年,但我不知道龙泉寺是百丈怀海禅师出家学道的道场,感谢本性法师的安排,始有参访龙泉寺的机缘。
龙泉寺位于福建长乐市南部五峰莲花山中,原名西山寺,建于唐朝。该寺有三大宝,即:龙井、石柱子、流米佛。今有百丈怀海禅师纪念堂。百丈禅师俗姓王,唐开元八年生于长乐沙京村,年幼失母,少时哑不能语,后随祖母入西山寺(今龙泉寺)拜佛,便能开口,指佛像问祖母:“此是什么人?”祖母回答:“是佛!”师言:“与人无异,我亦该作。”由此可见,现在的佛就是过去的人;现在的人也能成为未来的佛。佛教的《百丈清规》就是他所订定的,他有一句力行名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他晚年之时,仍是坚持不逾,可说典范长存,为后世僧众所礼敬奉行。
从长乐机场到龙泉寺,车程约十几分钟。到达龙泉寺时,山门两旁列队迎候的僧俗之众约有四、五十人,在机场采访的各家记者也早已到场伫候。住持广禅法师率众迎着团员到佛殿唱赞、上香,我们呈送纪念品后,团员被引领到客堂饮茶歇息;我在众多记者提问下,作了简略的谈话。随后,所有的团员都在山门佛殿前拍照,并在百丈禅师坐像之前瞻仰一番,才上车离去。
龙泉寺的参访,原先不在行程之列(福州五大丛林并没有将龙泉寺列入),由于它是百丈禅师出家的道场,所以特地为团员安排。“文革”之后,我不及来此参拜,因此,无法分辨与现在的恢复建设有何差别,就目前所见,龙泉寺的地形深纵,左右两山则平妥有力,我与现任住持广禅法师有过一面之缘,再次见他,自然倍感亲切;但是,劳烦他率众亲迎我们,实在有愧!

鼓山涌泉寺


鼓山耸立于城东十公里许的闽江北岸,方圆一千八百九十公顷,由白云、狮子、钵盂、石伞、卓锡等山峰组成,因主峰上有巨石如鼓,每当风雨交加之时有簸荡之声,故称“鼓山”。
鼓山的风景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心。寺在海拔四百五十五米的山腰处,游人上山到寺有三条路:一是乘车沿公路盘旋至山门;二是坐缆车至达摩十八景区再步行入寺;三是从山脚登古道石阶上山,二千一百四十五级的古石阶长三千五百米,散镌于道旁的题刻琳琅满目,令人陶然其中。上山古亭共有七个,依次为:东际亭、石门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等。“茶亭”边有石刻“欲罢不能”,是清乾隆时福州知府李拔所书。“更衣亭”是闽王王审知发愿建造涌泉寺时,更衣的地方,亭柱上有联:“开门曾仰前王节,入寺还更此地衣。”
涌泉寺的故地原为“华严寺”。唐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延请国师神晏主持开山扩建,寺成后命名“国师馆”,后因在天王殿前有罗汉泉,遂改名“涌泉寺”。1972年,有关部门从城门龙瑞寺内移来一对宋代的千佛陶塔,置立于天王殿前两侧,为涌泉寺增辉生色。陶塔一为“庄严劫千佛宝塔”,一为“贤劫千佛宝塔”,各高683米,八角形楼阁式,共九层楼;塔身各塑1038尊佛像,八角塔桥另塑僧人、武士72尊,悬陶铃72枚。塔座塑有莲瓣、舞狮、侏儒及铭文等,是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涌泉寺占地约二公顷,高堂大宇,气势雄伟。大雄宝殿内佛像庄严,紫气弥漫。寺中有自宋以来的佛像神幡、钟鼓碑铭、雕板经书等大量文物。
出寺东行,过放生池、回龙阁,再拾级穿过密林幽径即达灵源洞。灵源洞为两峰夹峙之深涧,深达六至七米。这里悬崖壁立,山石叠嶂,古树蔽日,苔痕斑驳。山石上到处是夺目的摩崖题刻,从宋代到当代,篆、隶、真、草、行等字体,应有尽有,约有二百多段。
当天下午三点多钟,天色清亮,稍感炎热,身处十几辆车队之中,颇有浩浩荡荡之势。车子沿山区道路而上,这是往涌泉寺新开的柏油路,大约十几分钟就可抵达山门外(若拾级而上,大约需要一个多钟头),约步行两分钟,先到解脱门,进去就是回龙阁,及数百坪大的放生池。
一行人到达山门外的停车场,住持普法大和尚早已率领两序大众排列山门口内候迎,在喜悦的问候声中,与方丈和尚随着引磬、香炉徐步前进天王殿而至大雄宝殿,在维那举腔、悦众敲打法器、两序大众宏音绕唱香赞声中,我与住持以及副团长等一一上前拈香,并随赞礼佛三拜。在普法和尚的主导下,我和副团长圆宗长老先后对着寺众和挤塞在大殿的游客或信众讲了话,互赠礼物后,一行人出大殿之门左转,顺着佛殿与禅堂边的走廊拾级而上,至法堂左转进入丈室庭院,庭院之中有几棵高大的铁树,正对着丈室的大门,丈室右方有间寮房,约有四坪大,除了少一道通往后院的内门外,大体上没有什么改变。这是我年少时住过的房间,当时我的老师太盛慧和尚是鼓山的方丈和尚,他找我当他的侍者,印象最深的是我曾在这房间里拜《法华经》,这已是五十七年前的事了,而今当我站在房间外的走廊上拍照时,思及马齿徙长,不禁哑然。
1947年秋天,我原与一位戒兄同往福州城里向一位信徒讨了两张船票,拟妥溜单去上海求学,正喜孜孜赶回禅堂销假时,我的床位(广单)、被褥、衣物等全不见了,在错愕之时,才知道被我的老师太(当时的方丈和尚)叫人把它搬到丈室铁树旁的房间去了,就这样我就住进那个房间了。为了要进佛学院求学,我在房间里设香案拜《法华经》。1948年冬天,我遇见从上海圆明讲堂回鼓山的心悟和心然法师,1949年二月廿八日,随着二师(还有一位名瑞法,自号威音法师,曾任鼓山外当家。)从淡水上岸,进入台湾佛学院,亲近慈航菩萨。虽然离去五十多年,但与这间寮房的因缘不可磨灭,八年前我所以会率团祝贺普法大和尚晋山涌泉寺,对鼓山深厚的感情自在其中,而今再次率团回山,难免百感交集,实非外人所能窥知啊!
我是1945年九月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披剃,同年十月与我师兄净性来鼓山受戒,并进入禅堂参习。在禅堂中,有几位好同参:一位是会源师,比我稍高,大我两、三岁,长相清俊,与我很投缘,我力劝他出去读佛学院。1947年秋月,大家都上早殿时,我私自送他下山(这是溜单行为,如被发现,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在丛林若要告假离去,按规定是七月与正月之间,一年有两次)。当我于1949年春天上船赴台时,他却从上海回福州避乱,我们俩就这样交臂而过,“文革”期间,他在鼓山念佛堂的房间中往生,消息传来,今我叹息不已。此外,好同参如:法禅(住印尼,是慧雄、定雄、净雄法师的师父)、春山两戒兄,都在多年前先后往生了。至于戒师方面:如我的三引礼师,他是鼓山的僧值师,非常关照我,每次出坡到山脚下的廨院挑粮食,他见到我都会帮我挑上山。他为人言行一致,内外一如,为了坚固道业,在房间自宫,幸用香灰救回一命,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至今我仍很怀念他。在禅堂当维那的盛满法师,是我的尊证,现住台北圆山临济寺;当悦众的悟峰法师,他是我的引赞师,现住新加坡,二师现已八十几岁。在乱世之中,这些生离死别的往事,回想起来,不胜唏嘘。
不过,此次重回鼓山,与八年前的印象差不多,目前天王殿鹰架横竖,工人忙着粉刷,回龙阁已改为素菜馆,表示鼓山经济尚佳;在迎接行列中,看到僧众已增加不少;方丈和尚神气、谈吐比八年前喜悦、洒脱多了,而且讲话时中气十足,很有名山之主的气慨,这些都是可喜可贺之事。
在晚宴致词时,我一时忘了方丈的法号,因此请他向大家自我介绍,他的言谈举止,雍容自在,不愧是名山宝刹的方丈和尚,足见他经过这几年的经历磨练,已有相当的修为,心中颇为庆喜,相信鼓山在他领众薰修之下,不久应可恢复传统道风,为福建佛教作出四众钦仰的丛林规范,这是我在大殿拈香礼佛时的祝祷!

象峰崇福寺


约在下午三时驱车离开鼓山,下一站佛寺院原是福州市内的怡山西禅寺,因该寺的水陆大法会今天才结束,不及接待祝贺团,临时改往崇福寺参访。十余辆的车队因下山夹道弯曲,以致前后协调不易,再加上天幕逐渐低垂,而驾驶员对前往崇福寺路线又不甚熟悉,当我下车时,四周山色已藏在一片夜色之中,只见传常法师着袍搭着七衣,与两百多位尼师早已从佛殿排队至门口候迎,心中着实不忍与无限歉意,为使整团人员都到齐才进入山门,我与副团长等只得在夜色弥漫的山门之外等候片刻,车队总算陆续抵达,整队随着传常法师的迎请进入佛殿如仪拈香礼佛,嗣于客堂稍坐。
崇福寺是福州五大丛林中唯一的尼众丛林,有“江南第一女丛林”之称,在“文革”前原是男众丛林,由于传常法师智力过人,在恢复佛教初期,热心积极,爱国爱教,因而获得党政领导人的信任,确立了她在福州佛教界领导的地位,也使得崇福寺成为女众丛林道场,在福建佛教界中,僧俗四众都对她尊重有加。
在五大丛林中,崇福寺人众最多,并且设有女众佛学院,由传常法师亲自领众教导,起居常规皆秉承佛陀戒法而行,凡有传戒,女众部皆设在崇福寺举行,传常法师为得戒和尚尼,从“文革”之后迄今,已传戒十次。因为传常法师能以身作则,各方无不钦服尊敬。八年前我见她时是如此,现今见到她也是一样,言谈和蔼可亲,待人谦虚,现年已是八十四岁的她,仍然亲自领众迎接我们,单凭这样的表现,就教人由衷地生起恭敬之心,我们这个参访团,尼众团员不少,所以要大家特地来参访,从而体悟福建佛教的特色。即使我当着传常法师面前赞誉有加,在场的人见她谦虚的表现,也都相信我所讲的话没有错,咸认为值得借镜学习,值得为之颂扬赞叹!
传常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谘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佛协顾问、福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并于今年三月退隐,改任法主和尚尼,由如妙法师升座为尼方丈。为了戒法的传承,她是躬身力行;为了提高尼众佛学修养,所以肩负女众佛学教育责任。经过十几年艰辛奋斗,造就了不少尼众人才,散布全国各地,使佛法的种子深植人心,助长大陆佛教的兴盛。因此,传常法师可列为复兴福建佛教的功臣,而且她并不私心自用,虽然崇福寺由她掌理,但不据为己有,也不广收徒众,更无坐大势力的意图,只有一心为教奉献,以她八十几岁高寿之人,本可坐享安乐,何苦还要领众远迎?接待我们时还坐在下座,如此观之,便可知道她的修为了。而今我再次造访崇福寺,崇福寺仍是平素无华,保持原有的风貌,确实不易,唯一不同之处,乃因设有女众佛学院,住众与学生的人数都比从前增多,因此,在寺外侧山边建了一座教学大楼,展现了崇福寺兴盛的荣景,虽然限于时间,未能参观内部的设施,想必已有完整的软、硬体布置。
我们一行人大约在晚间八时抵达于山宾馆,先行晚餐,而后各自回房,由于事前已排妥房号,所以没有造成时间的浪费,大家都觉得很幸运。此时,接待组的坚参法师前来见我,他是我师兄净慧法师的徒弟,因为他师父圆寂不久,有关身后之事,向我提问,因为他尚年轻,我勉励他多充实自身的德行与学识。他走了之后,又与其他访客谈话,到晚间十二时多,总算结束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雪峰崇圣寺


这次祝贺访问团共有四十八位团员,从香港机场起至当天下午的参访活动,从上、下车的点名、参
访时间的控制、礼物的互赠、晚餐与房间的安排等,幸有副领队明空法师主动担负调配工作,因而一切
顺利无误。
从福州到雪峰崇圣寺大约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由于山区路况不佳,车队前进四分之三的行程时,有辆车在半路抛锚,幸有泉州开元寺住持道元法师随车陪同,由他急电崇圣寺派车接送。不久,先头车队抵达崇圣寺山门外的停车场,住持方丈广霖法师披着红祖衣领着两序大众在山门口候迎,因后面的车辆尚未到达,我只得在车内等候,由于广霖法师知道我已来,特前来礼见,我因而下车相见,同时也有几位闽侯县的领导人也赶来会见,对我们表达了崇敬之意,在等候的时间中,我趁机浏览广大的放生池及周边湖光山色之美。八年前我来参访时,寺前的空地仍是一片宽广的农田,现在已经全部收回,并建造了前后两个大放生池,后山能看到的土地也都已归为寺有,并种了数十亩牡丹花苗,围墙内的寺宇,也增加了数栋建物,足见崇圣寺在广霖法师的积极建设之后,颇有欣欣向荣之势,教人不胜欢喜!
当后面的车辆都到齐之后,广霖法师就领着两序大众迎接团员至大殿上香、礼佛,并互赠纪念品,
然后齐集客堂用茶,再次与前来的领导人会谈,并说明了我们这次率团前来,原是为了参加福州开元寺新任住持本性法师晋山大典,不过,为了进一步了解福建佛教的荣景,所以特别前来雪峰参访,他们也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之意后,我们就在住持广霖法师引导下参观了原有的殿宇。
雪峰崇圣寺乃因峰顶终年积雪,故称雪峰。崇圣寺位于闽侯县雪峰山南麓,素有“南方第一刹”之称。1952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修复枯木庵,后又两次拨款维修。寺中建筑规模十分雄伟,曾有三个大殿、三个禅堂、七个斋堂著称。现有建筑格局多为清光绪间(875~908年)中兴雪峰的达本禅师所定。1979年起,由爱国华侨、海内外僧尼及各界人士的资助下,广霖法师率大众先后修建了各殿堂,该寺主要建筑物现有内外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斋堂、古法堂、留香堂、祖堂、纪念堂、云水堂、学戒堂、尊客堂、念佛堂、枯木庵、方丈室等。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雪峰崇圣寺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1994年十一月十三日,隆重举行广霖方丈升座庆典,现全山僧尼二百多人在广霖方丈率领下,不仅着重修持,过着如法如律、晨钟暮鼓的生活,且定期于春、秋两季分别举行拜万佛忏与水陆法会,冬天则打禅七。寺僧戮力发扬佛教优良传统,重振农禅并重的宗风,近年来开山种植杉木、松树、竹林及牡丹三千余棵,植梅万株,种农作物数十亩。雪峰山旧有二十四景,如寺外枯木庵、三球堂、无字碑、万松关、龙眠坊、金鳌桥、象骨峰、蘸月池、应潮泉等。明代寺僧智明将之概括成一诗,颇见巧思,诗云:“雪峰宝所近蓝田,枯木三球一洞天。半岭化城无字石,万松雪峤有龙眠。文殊古镜金鳌畔,罗汉梯云象骨巅。香石放生池蘸月,望州卓锡应潮泉。”历代文人雅士登临揽胜之余,留下不少佳章妙句。雪峰允称避暑胜地,盛夏来临,小住山中,烦忧尽涤,暑气全消。寺中文物以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的义存祖师塔(亦称“难提塔”),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枯木庵,有唐代树腹题刻最为驰名。
福州五大丛林以雪峰为首,而后才有鼓山、怡山、象峰、林阳等丛林,他们皆传承雪峰义存禅师之遗风,例如雪峰的建造格局与鼓山的殿宇有雷同之处,但是,雪峰丛林以参禅为主,鼓山以传戒为主,仍是各有殊胜之处。各大丛林与传灯者的故事,都有史实资料可稽,在这里我不多作饶舌,请大家自行挖宝,一定会有无限收获。
据广霖法师告知,雪峰牡丹花之名远播寰宇,现在尚在冬眠时期,要等春天才盛开,但不知怎的,
今早牡丹园中竟绽开了一朵红色牡丹花,好像在欢迎你们光临,因此,我领着团员随方丈和尚广霖法师前往园中欣赏唯一的一朵牡丹花,大家看了之后,都不禁啧啧称奇,围着牡丹花猛拍照,见者无不兴高采烈,我巡遍满园,虽也有一、两枝冒着微小的花苞,但不知还要几天才能开花?为何盛开的牡丹只有一朵?在进入初冬之时,满园枯枝,何时是盛开之期?满腹疑问,我把它作为向上一参的公案,惟愿参解日,也是天下太平时!
为了参访下一站的佛寺,我们提早在十一点用午餐,端在桌上的饭菜,据广霖法师指称:“都是寺中人众自耕自给的”,其中有道“旗菜”,是台湾没有的,我曾经从福安福庆寺携回种籽种在弥陀寺的园地,吃过几次,惜乏专人照顾,致使成长的菜籽散失,不然可供给有心人播种,必受欢迎,因为它不但容易种植,而且营养价值又高,对人体很有帮助。

瑞峰林阳寺


海拔颇高的雪峰山区,在午时的阳光普照之下,气候仍然很热,我们车队循着原路快速下山,从雪峰至林阳寺,途中必须穿过福州市中心,再到另一边的山坡上,循着环山道路前进,在还没有到达林阳寺之前,泉州开元寺住持道元法师陪我和圆宗长老一同乘坐的小车子,在小小的坡道上突然不动了,只得电请林阳寺派车来接我们,超前的车辆则在前端转弯处等候我们,当我们到达林阳寺山门时,刚才不动的车子随后也赶到了,打听之后,才知道车子用的是柴油,假如不载重或下坡尚可,走山路则窘态毕现,想来,上午往雪峰途中,车子走不动,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我们一行人到达之前,林阳寺的住持和尚修达法师已率众迎候多时,在团员一一下车之后,大伙儿随迎接的住持和尚及僧众步行进入佛殿上香、礼佛,在唱香赞之时,团员们也拉高嗓子大声齐唱,我一边礼佛,一边为寺之大众祈愿,希望大陆佛教能早日步上正轨,使千年古刹重现昔日道风,接引十方僧众薰修证道。
林阳寺位处深山,建筑古色古香。始建于后唐长兴二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后几经兴废,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时改称“林洋寺院”。清光绪年间,鼓山涌泉寺高僧古月禅师来寺为方丈,发愿兴复此寺,派遣学徒四出募化五年,足迹达于南洋,后按涌泉寺格局重建殿宇,并将寺名改为“瑞峰林阳寺”。1930年圆瑛法师曾担任此寺住持。1983年林阳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林阳寺大致规模:寺院建筑坐北朝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上林木郁葱,尚留有数株千年古树;湖边绿草如茵,碧水映着蓝天。寺院的山门大墙临湖而建。入山门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为中轴,左右峙立钟、鼓二楼;东西两侧有伽蓝殿、祖师殿、报恩堂、西归祠、地藏殿、禅堂、斋堂、念佛堂、方丈室、古月塔院、大悲楼、玉佛殿等大小二十几间殿堂。
天王殿大门上横匾“林阳禅寺”四个大字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于1981年视察林阳寺时所书,大雄宝殿供奉三尊大佛,殿前横匾“大雄宝殿”为清末陈宝琛题写;殿内还有弘一法师书写的“证无上法”横匾。法堂位于寺的最高处,堂内藏有清雍正年间刻印的六大橱数千册佛经。钟楼内悬挂的一口要两人合抱的大铜钟,铸于康熙五年。
地藏殿:天王殿西侧的地藏殿建于八O年代后期,为混凝土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六百平方米,琉璃瓦面,木天花板、三向回廊,红柱绿廊,兼有中西建筑风格,可供游客住宿。殿内供奉的地藏王铜像重六百五十千克。寺的东侧还建有古月塔院,内有古月法师藏骨塔,并陈列法师的生平事迹及纪念物。
玉佛殿:天王殿东侧为九O年代新建玉佛殿,内供有自印尼整尊空运而回的玉石卧佛。玉佛神态安详、端庄,雕刻精美,堪称寺内第一宝。玉佛殿与天王殿之间为客堂,客堂正中有廿世纪日本的一幅观世音绢画臻品,两旁柱子上挂着明朝宰相叶向高手书楹联:“安知住世君非佛、想是前身我亦僧”其书法挺秀,苍劲有力。位于大雄宝殿东侧的斋堂柱下,有宋代基石四块,各镌“女弟子某氏某人舍”之题识。
赠送纪念品后,我们到客堂稍坐,客堂摆设了不少水果食物,团员们喜孜孜的享啖着,而我趁便为住持和尚介绍我们的团员,寺方也作了自我介绍,我并说八年前曾经来过,当时的情景颇感凄凉,但是现在不同了,建物古色古香,环境清幽雅致,很有古道场的风貌,但愿能保持遗风,使住众安心办道,则住持和尚的功行永为教界人士礼赞。年纪尚轻的住持和尚修达法师频频点头,想来他听了也有些同感吧!
林阳寺的山境非常幽美,远离百姓住家,而且寺中没有贩卖物品,所以宁静无华,是最适合僧众修道的山林胜地。寺院屋舍的建造,本应隐藏于山林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才是美妙的佛地仙境,人们长住其中学佛修道,感受山林灵气的透发,必然超尘脱俗,进而脱胎换骨,若能使性灵达到清明,届时灵光显现,则受用无穷。当初佛陀出家修道,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圆成佛道,可惜,原是古来当众修道的丛林胜地,随着环境的变迁,如今几乎都成为旅游观光之地,寺内贩售纪念品,寺外摊贩林立,一到假期,人群践踏,人声沸腾,满地废物,不忍卒睹,今见此寺清宁,山明水秀,不禁忧喜交集。
林阳寺的建造符合山林地势,环境幽雅,远离尘嚣,是福州五大丛林中保持得最好的原始胜地,愿名山得主,相得益彰,则福建佛教的精神与特色必能绵延不绝!但愿龙天护法,不违本誓,佛教的正法才能久住人间,利乐有情!

怡山西禅寺


全体团员在林阳寺天王殿前照团体相后,就与住持和尚修达法师等合十告辞,大约下午四点多到达福州市中心的西禅寺,住持和尚赵雄法师穿着长衫相迎,两旁排列男、女居士。赵雄法师说:“迎接贵团来访的时间通知在五点,现因提早驾到,使两序大众不及云集列队迎接,怠慢之处,敬请见谅。”其实我率团参访的目的,原不是要惊动寺众迎送,但承蒙本性法师美意,以致每到一处,都得劳动寺众相迎、唱诵、行礼,虽然这些动作是佛门最高规格接待的礼数,但是我的心中甚感不安,因为两序大众都是奉命行事,对其本身并无益处,还好他们的面容并无不悦之情。我对这种排场,本不以为然,而且受之有愧,因为我向来极重视真情的表达,排场与否实在无甚意义。由于这次我是率团前来参访,也只好入境随俗、客随主便罢了,不知之者,还以为台湾来的僧众喜欢这种格调,何况自感何能何德,怎敢接受人家的排场或行礼?但愿佛法兴隆,人民安乐,才是我再次率团前来祝贺和参访五大丛林的真正愿望!所以赵雄法师的告白,我只能回之:“不敢有劳大众清修,若有增加困扰之处,请多包涵则幸。”
话虽这么说,但当全体团员踏进大殿,发现两序大众早已站妥,我与三位副团长才站在中间,他们就唱起“香云盖”来了,因此,我也只有如仪上香行礼,赵雄法师早有准备,在我们送上致敬金盾后,他也回送我一幅亲自书写的“源远流长”的中堂,听说他精于书法,已有二十多年的功力,观其书法气势磅礴,果然名不虚传。赵雄法师现年三十六岁,当上西禅寺住持方丈已有六年,是位不可多得的僧才。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是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巍峨而壮观。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西禅寺距榕城中心约一点五公里,原为王霸仙人修道的场地,到了唐代咸通八年(867年)改建佛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观音阁以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大小建筑三十六座,占地七点七公顷。放生池的九曲桥有似江南园林格局。在拱桥上观赏景致,塔影湖光,红梅翠竹,与数百本大小不一荔枝树相映,秀色宜人。另有“寄园”遗址,荔木扶疏,假山嶙峋,刻石昭示:“宋荔”。附近有一座明远阁,是历代名家应邀啖荔吟诗的所在。西禅寺有白龟吐泉的遗址、唐代开山祖师懒安禅师塔内真身铭碑、五代慧法师塔、唐代七星井,还有弘一法师放生池碑……,都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全寺范围约有两百亩地,在“文革”之后,西禅寺的恢复最快,因为得力于新加坡谈禅法师以及印尼法禅法师等人多次倾力汇回钜额捐款,所以全力收购周围的土地,并不断地扩建,再加上政府部门的协助,经十几年的经营努力,才有今天规模宏大的西禅寺,因为是在市中心,所以经忏佛事特别兴旺,住众也特别多,偌大的一座佛寺,要怎么样才能恢复已往的丛林风貌?确实要有德学超众的方丈和尚领导薰修不为功啊!
西禅寺是我们参访的最后一站,感谢赵雄法师陪同拍照,并徐步于庭园之中,参访之际,我的心情起伏不断:现今五大丛林的荣景,西禅寺首屈一指,其次是鼓山涌泉寺,但是最有贡献的,恐怕要算崇福寺了,不仅仅是寺众行持谨严,保有佛教传统道风,同时设有佛学院,不断地教育尼众学识,而且寺中清宁,没有贩卖物品之摊位,也没有应付经忏佛事的迹象,更非旅游观光的景点,与西禅寺的繁华壮观是截然不同的寺院风貌!
一行人大约在下午五点多告别西禅寺,回到于山宾馆之后,大家先回房稍作休息。在一天半的时间内,参访了六处大寺院,因为行程紧凑,坐车的时间比参访的时间多出三分之一,所以大都感觉疲累。至于“文革”前后的佛教寺院究竟有何不同?由于大家都是初次来到福建参访,其感受自然与我不同,而且我是福建人,不但住过福州鼓山,“文革”之后,我又多次走访福建,对于佛寺的恢复状况,我比团员们有更深的体会,例如:福州大佛寺虽比八年前繁荣多了,但我总觉得佛教的精神尚未彰显。八年前,佛寺的情景是一片沈寂,现在虽然复苏,却多了嘈杂喧哗,这大概是时代环境使然吧?

访省市佛协


当天下午两点半,我们依时到达法海寺。法海寺是福建省佛教协会和福州市佛教协会办公处,我曾来过两回,第一次是传常法师接待,第二次是界诠法师接待,两位对福建佛教贡献良多,而且都有僧格与僧相的自我要求,是个值得尊敬的典范。我初见界诠法师时,他的年纪也不过三十多岁,曾担任省佛协会会长,是被有关单位推上去的,但不乐于名位,是位难得的比丘僧,现在大多都隐居在福鼎,是位重视戒律的青年僧。至于传常法师,在前面已有叙述,在这里就不再多作介绍。
当我们一行人踏进法海寺大门时,四周寂无人影,大伙一直往里走时,才见到本性法师陪着学诚法师和道元法师到来,原来学诚法师刚从机场赶回,他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福建省佛教协会的会长,本性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也是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道元法师是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我们与这几位佛教协会的领导人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大家边走边谈,一直上了三楼的会议厅,厅中早已排妥长方型的桌椅,双方依序坐下,首由本性法师介绍,次由我方领队明光法师介绍团员,然后由学诚法师致欢迎词,表达对我们的到访,未能提前赶回迎接,至感歉意外,也简略介绍省佛协概况,并希望两岸之间能多作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我方则由我简略说明造访目的,也希望两岸佛教多作交流,期使大乘佛教能普扬世界,增进人民和乐。但愿两岸携手,佛教才有鼎盛的一天。
虽然会谈的时间相当短暂,大家还是一团欢喜,我们送的金盾,由省佛协会长学诚法师亲自接受,市佛协的则由本性法师代表接受,我方为对两会高度的尊重起见,临行之前,特请中华佛寺协会秘书长林蓉芝居士准备数套“佛寺季刊”合订本及十周年特刊,还有台北县、市佛教会编印的“仁王法会专集”各乙套赠送两会存阅,以期了解台湾佛教的动态,相信对促进两岸佛教的认识有所助益,目前两岸佛教,像这类文献的互赠毕竟不多,希望今后两岸教会能在这方面多作交流。这次遗憾的是我方的佛教会,在我主持的两、三年中,未能将有关的资料编印成册,以供各界作深入的了解,希望在我任内能够把它完成,才不负各方的寄望!
在学诚法师等的陪同之下,我方团员参观了该协会办公大楼的设备,其中有一幅古老的大戒牒,大家对它颇感兴趣,那是一张长方型的戒牒,大约有两尺半宽,长有三尺,四周印有龙纹,内文仿刻印的字体,足证过去僧尼戒牒,非常讲究而且慎重,现在的戒牒,已经改印成小册子,有如护照大小,在携带方面固然方便,但没有看头,所以大家对古老的戒牒多伫足观赏一番。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