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在青藏高原过春节

       

发布时间:2006年02月15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毛晶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有人说,想去西藏最好还是先去青海做一下热身。春节前一天,准备和朋友乘坐南航班机去青海。到了首都机场,工作人员通知我们,CZ6994由于在西安遇到了大雾,起飞时间待定。这一等就是三个多小时。

下午三点,飞机终于起飞了。经过两小时十分钟的飞行,飞机抵达西宁曹家堡机场已是下午5点多钟,由于时差关系,西宁的天空艳阳高照,宛如北京三、四点钟的时光,大概是因为高原离天空近,所以天黑得也晚。

  第二天上午,在西宁朋友的建议下,我们先去了中国六大藏传佛教之一的塔尔寺。

  转动塔尔寺的“经鼓”

  西宁的天气似乎比北京温暖许多,在暖暖的阳光中,我们驱车30多分钟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塔尔寺。塔尔寺仿佛一个充满藏传佛教神秘气息的圣地。大金瓦殿、小金瓦殿等殿庙鳞次栉比,傍山而建。三三两两的喇嘛穿梭于寺庙间,他们似乎已经很有经验,与游人合影时显得很从容、也很职业。

  据说,著名的塔尔寺,藏语称“兖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是我国喇嘛教六大寺院之一,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为了纪念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其著名的两大弟子即达赖和班禅。

  在游览塔尔寺时,我们发现,许多大的喇嘛庙都是依山而建,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们询问了当地的朋友,朋友说,这主要是风水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便于利用地形的优势防御敌人。喇嘛庙不仅是藏区人民精神的寄托,也是藏区财物积聚最多的地方。藏民们对于喇嘛庙的捐献,是极其可观惊人的。他们常常将辛勤积累了十年二十年的物产和财富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往往许多人到了晚年自己孑然一身。塔尔寺里还设有养老院,听说是让那些没有徒弟赡养的老年僧人颐养天年的,但不知会不会容纳那些孤苦无依的老年信徒。

  在这里我听到了许多传说。相传宗喀巴诞生后,从剪脐带滴血处长出了一棵白旃檀树,其十万片叶子上每片自然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故名“兖本”(意为十万身像)。又传,宗喀巴22岁时,在外学佛不归,其母寄白发一绺,并在信中说,“吾今年迈体衰,盼儿务必返里一晤”。宗喀巴为学佛而决意不返,给慈母和姐姐寄去用自己鼻血绘成的自画像各一幅(后供奉在文殊菩萨殿内),狮子吼佛像一轴,并在信中说:“若在我出生之地以十万尊狮子吼佛像及菩提树(即白旃檀树)为胎藏建一佛塔,则如同亲晤儿面”。次年,在信徒资助下,宗喀巴之母将白旃檀树用绸缎包裹,与印成的十万尊狮子吼像作胎藏,周围砌石加固,建成一座莲聚宝塔(即今大金瓦殿内大灵塔的前身),以纪念大师诞生。后其信徒将宝塔外裹以纯银,以表达他们对宗喀巴的崇敬。因先建此塔,后建本寺,故俗称“塔尔寺”。

  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核心殿宇,整个殿顶据说用了成吨的黄金,雄踞于寺内主体建筑群中心,金碧辉煌,气宇轩昂。被称为“南瞻部洲一庄严”。现今,此菩提树的树根已延伸至殿外,你可以看到一株株幼树已长成。

  大殿外,白塔下虔诚的祈福者,正全身心地向他们的佛祖奉献着他们全部……他们是那么的虔诚,看到他们如此剧烈的动作,我才明白什么是“五体投地”。这些佛教信徒们不拜则已,一拜就至少成百上千次甚至上万次。这时旁边有朋友介绍说,这是藏族人虔诚的等身长头,说是要叩足了十万个等身长头才算功德圆满,才能回家。我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感受着信仰的力量所在。

  塔尔寺内的白塔,并不像中原的佛塔是用来存放高僧的舍利子,这些塔都是实心的,塔面刻着经文,藏胞们每绕它一周,就认为已念经一遍。经幡和经鼓也都有同样的效用,经幡是将经文印在绢幅上,微风吹拂,幡飘不已,就如同念经一样;而经鼓,也是用来储存经文,并作转经之用,说它像鼓,倒不如说它更像是口雕着面目狰狞的护法神的被漆成色彩斑斓的大钟,只是没有悬空吊着,其中间立着根支柱,可以以此为枢纽,交替挽着经鼓下端突出的四个柄推转,口中念着六字真言,这样转一圈的作用据说比念一次经更大。难怪虽然转动经鼓需花点力气,但教徒们还是坚持不懈,一如既往。也许是受了感动,我也不停地转动起了塔尔寺的“经鼓”。

  寺内还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经院。显、密两宗经院是高级僧侣专门研究佛学教义的学府。时轮、医明两院是培养藏、蒙族天文、历书和医学人材的学府,四大经院均设有严格的学位制度。

  感动于虔诚的“三绝”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经堂内整排的藏经架上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历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相传,1409年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光大佛学,聚集了万名僧人于藏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拉萨大昭寺组织了一次发愿祈祷大法会,在此期间,宗喀巴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为鲜花。为了再现梦境,他组织艺僧用酥油塑成各种花卉树木奇禽异兽,连同酥油灯一起供奉在佛前,此后一直延续了下来,称为“觉阿却巴”,意为“正月十五日供奉”。制作工艺颇为复杂和“残忍”,用牦牛奶打制的纯净的白酥油,按比例掺入各色矿物颜料,碾压揉制成几十种颜色深浅不等的胚料,去敷面、描眉、点唇,去塑花、状叶、点蕊;对那些需要特别处理的部位还进行饰金描银点缀晕染。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温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每人身边还放置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不时浸浸冰水,抓抓冰块,从而用近乎冻得麻木的手去塑制,长此以往,每位艺僧都患有程度不同的关节病。如果没有对佛的虔诚之心对艺术的献身精神,这些都是难以做到的。

  一架酥油花,人物禽兽百计,亭台楼阁十数,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三五厘米的花鸟虫鱼,无不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唯一的缺憾,就是不能长久保存。在夏天,酥油花虽然旁边有功力强大的空调的呵护,但也难免融化变形。现在想想举世闻名的香港伦敦杜莎夫人蜡像并不算什么,那只是艺术而已,哪比得上我们的凝聚了多少辈僧人的心血和信仰的酥油花。

  而壁画,有的直接绘于墙上,有的绘于栋梁上,更多的是绘于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上。壁画染料采用矿物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褪。每年六月观经会上,存放在柜中绘有大佛像的数十丈长的布幔将被在山坡上高高挂起,谓之晒佛,围观瞻仰者常达数万人。

  堆绣是用各色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塞以羊毛、棉花之类的充实物,在布幔上绣成具有明显立体感的佛像、佛教故事、山水、花卉等,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品。

  看了塔尔寺的三绝,印象最深的要数酥油花了,那是一种怎样的艺术,为了它,僧人们贡献出了自己的双手。但僧人们都很愿意这样做,要是被评上金奖或银奖,将是他们一生的光荣,因为手已冻坏,不可能再参加做酥油花比赛了。这样的艺术品要一年一换,即不管过去一年做的酥油花是否完好,都要毫不留情地毁掉旧的,然后置换成新的。

  这时候的僧侣,大都外出辩经,在寺院的小径上、经院的门口看到的只是些精力充沛的少年僧人和疲惫地坐在太阳底下的老人。

  寺院入口处有一株枯木,其上缠绕着各色的哈达,不知是人们对它的祝福,还是它正背负着信徒们对佛祖的祈愿?死是生的起点,但愿下次再见时,已枯木逢春。(节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