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云冈圣迹逐梦人(图)

       

发布时间:2006年07月25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5年11月,一条消息传遍三晋大地: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课题《工业粉尘对石质文物影响研究》的主要项目———“工业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因彻底探明了工业粉尘引起石质文物风化的机理,为建立石质文物保护环境质量国家标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填补了我国在世界遗产环境研究方面的空白,被授予我国文物保护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第二届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这是建国以来,我省在文物保护科技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奖项。

该课题正是由我国石质文物保护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著名文物地质学家、石质文物保护专业博士黄继忠研究员主持完成的。

云冈石窟来了个文物博士

黄继忠现任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科技部国际重大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评审专家,曾主持《水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和本世纪以来云冈石窟所有的保护、维修工程,并负责国家文物局“十五”期间六大重点工程之一———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的全部技术攻关项目。

人生、理想、事业、抱负,黄继忠与悠悠千载的石窟圣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云冈石窟保护的科研战线上,黄继忠正书写着怎样的壮志情怀?

1965年出生的他,1988年由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分配到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1993年考入复旦大学,1996年获文物保护方向硕士学位,成为我国首批培养的六个文物保护硕士之一。2000年,考入中国地质科学院攻读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导师。2005年8月,以全票优秀的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工学博士学位。黄继忠是我国为数不多(我省惟一)的十几名文物保护博士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个石质文物保护研究方向的博士。

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过了而立之年、刚刚迈过不惑的门槛,黄继忠又有着怎样的艰难抉择?

黄继忠与云冈石窟的保护仿佛有着某种因缘。1988年,黄继忠由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刚刚分配到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从事文物保护研究和文物维修工作,报到的当天下午就赶上了为期五年的中美合作保护云冈石窟的所有研究项目,并且对云冈石窟的气象、环境状况、壁画颜料成分,以及防渗排水工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云冈石窟石雕的防风化治理奠定了基础。

由于不俗的学历背景、丰厚的科研成果,自硕士研究生毕业以来,曾先后有多家科研院(所)将黄继忠作为文物保护人才拟想引进;国外不少学术单位也曾向他抛出过橄榄枝,但是,面对优厚的经济条件和待遇的诱惑,黄继忠都坦然正视、毅然舍弃了。正如他所言:“我的所爱、所学、所思、所想都在云冈石窟,我的根已经扎在了武周山上。”为了这份由衷热爱的事业,黄继忠至今与妻子远隔万里,不去澳大利亚与她团聚。“国外可能有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是那里没有云冈石窟,没有我魂牵梦绕的事业。”

课题研究得到专家好评

建于北魏的云冈石窟代表了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因为云冈石窟的珍贵,石雕的风化问题才一直困扰着文物保护工作者。放眼全国,其他地区的石质文物,特别是在受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区域,粉尘和二氧化硫亦对石质文物的保存构成严重的威胁。但此前文物保护界对工业粉尘所引起的石质文物风化的机理并不十分了解。

由黄继忠主持的“工业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课题组通过监测数据探明:地壳、土壤、石雕砂岩,以及云冈石窟周围煤炭开采运输、工业和民用燃煤而产生的含碳物质形成降尘,导致云冈石窟保护区的粉尘大量超标,而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亦使该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云冈石窟文物的安全。课题组首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定量分析了云冈地区粉尘和二氧化硫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阐明了其腐蚀机理,认为粉尘沉降在石雕表面,一是深入石雕表面,难于去除并产生视觉污染;二是易于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和水蒸气,在一些金属离子的催化下,形成酸性环境,对石雕表面产生腐蚀;三是粉尘中的盐和腐蚀生成的盐进入石雕表面孔隙,产生结晶压力,导致石雕表面劣化。

该课题于1995年7月开始,2002年4月提交验收,2004年3月通过国家级鉴定,代表了我国在大气污染物对石质文物保护、影响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关于环境污染对石质文物的影响和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石质文物保护领域研究的重点。黄继忠用六年多的时间,对国内外环境污染对石质文物的影响作了全面的调研,然后选取受环境污染严重的云冈石窟、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等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周边环境及其对石窟的影响作了全面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特别是在国内首次应用模拟试验的研究方法,阐明了煤尘对云冈石雕的影响,为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工程和大规模的云冈石窟环境治理工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云冈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环保基础。该项研究成果不仅仅对认识云冈石窟石雕风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石质文物的保存环境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完成国家重点文物科技攻关项目———《影响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文物保护的环境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和可靠的结论。

石窟寺保护在我国的文物保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石窟寺文物的保护研究是目前文物保护中的重点及难点领域之一;云冈石窟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石窟寺,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1500余年的历史,云冈石窟雕刻风化现象十分严重。引起风化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水的作用和环境污染。黄继忠近20年来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到这两个重要问题的研究上,并在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青年基金资助下完成的博士论文“水岩作用与云冈石窟风化病害机理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是首次发现了云冈组砂岩中胶结物以白云石为主,这一发现不仅仅解释了云冈石窟石雕表面镁盐的来源问题,而且在我国岩石学界具有重大学术意义;二是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定量测量空气凝结水的设备,并首次使用该设备定量测定了影响云冈石窟保存的凝结水量及其分布规律,解决了国际水文地质界的一大难题;三是在我国首次阐明了水泥对石质文物的影响,找出影响石质文物的可溶盐的来源及其分布规律,并首次提出在石窟维修中要慎用普通水泥。这一研究成果在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袁道先院士、勘察大师顾宝和研究员为首的答辩委员会上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和我国文物系统近年来最优秀的博士论文之一。

事业的路任重道远

如今,云冈石窟的环境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降尘明显减少,石窟的保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为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的范本。

凭着对云冈石窟保护的情有独钟和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执著追求,黄继忠在本职岗位上孜孜不倦、甘于寂寞,曾撰写了40余篇学术论文,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11项,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研究员,现兼任科技部国际合作专家、科技部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评审专家、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山西大同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是国家文物局“十五”期间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是从根本上解决水对云冈石窟石质文物影响的重大工程。黄继忠担任该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并兼任技术组长,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技术组副组长由我国著名石质文物保护权威专家、原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黄克忠(教授级高工)担任。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的技术负责人,黄继忠参加了工程前期勘测,试验研究工作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综合研究的全过程,组织了迄今为止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工程量最大、采用方法最全面、技术手段最先进的一次文物保护综合勘察工程,完成了多项在国内外无先例可鉴的石窟治水、防水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该工程的完成将对云冈石窟乃至我国石窟寺保护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1997年,黄继忠被大同市精神文明办授予“模范知识分子标兵”称号,2003年被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物局授予“先进文物工作者”称号,2004年被大同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他还是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该奖项由中组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联合评选,黄继忠同志是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的三名候选人之一)。2006年,黄继忠入选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同年被大同市人民政府授予“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从而成为大同市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获奖的两位专家之一。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近20年来,黄继忠始终以保护好这一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己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目前国际上本学科发展状况和云冈石窟的实际情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我国文物保护领域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石质文物保护的博士,黄继忠事业的路还很长、很长……

袁杰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赵芳)

标签:云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