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发现清代“嘎乌(佛盒)”
日前,吉林省白城市博物馆在吉林省通榆县征集到一个清代中期蒙古贵族佩戴的嘎乌(佛盒),这在白城考古工作中尚属首次发现。
据了解,该嘎乌(佛盒),高十五公分,上宽十二公分、底宽十公分、厚五公分,银顶铜身,正面镶嵌一块不知道是由什么东西加工而成的半透明薄片,薄片下面是一尊红色佛像,在嘎乌正面的两侧是两条龙,下面为一只狮面神兽,打开嘎乌,里面装著一块写著经文的纱布和一块红色布料。
白城市博物馆宋德辉馆长说:“经文是每个藏传佛教信教者必备的东西,而这块红色的布则是由寺庙中得道的高僧血液染红的,还有佛像,这尊佛像是红色的,很有可能是用高僧的血和泥制作的。”
十日,白城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到通榆县出差时,在民众中家发现这个嘎乌。该居民称,他是从当地蒙古族居民手里买的,也不知道具体来历。
宋馆长说:“嘎乌在我们白城地区是首次发现,它代表蒙古族的一种文化。由于蒙古族人多信奉藏传佛教,当时的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为携带便利,蒙古族人开始使用嘎乌。装嘎乌的袋上绣有龙纹,黄色的镶边。在清代,黄色是皇家和贵族才可以使用的,龙纹更是如此。他说,这个嘎乌很有可能是当时的蒙古王爷使用的,至少是贵族佩戴的。这个嘎乌的出现,给我们研究白城地区的藏传佛教工作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据了解,嘎乌是藏语的音译,指护身佛盒。盒里一般装有小佛像、印著经文的绸片、舍利子或由高僧念过经的药丸,以及活佛的头发、衣服的碎片等。其中,以活佛的尸身血水和泥做成的佛像或泥片最珍贵。嘎乌质地有金、银、铜三种,盒面上多镶嵌有玛瑙、松石,并雕刻有多种吉祥花纹图案。嘎乌形状、大小不尽一样。男子一般用方形的,女子用圆的或椭圆形的。佩戴嘎乌也极为讲究,男子一般斜挂于左腋与左臀之间,女子则用项链或丝绸带套在颈上悬挂于胸前,四品以上贵族则将嘎乌戴在发髻中作为官位元的标志。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