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二十一课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30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二十一课

 

  前面唯识师以佛在《十地经》中说的“如是三界皆唯有心。”证明自宗承许的“无有外境,唯有内识。”的宗义。中观师通过引用并解释《十地经》当中,对方所引经文的上下文,以及《楞伽经》中的偈颂,阐述佛经的真实涵义。并说明应当如此解释经义。

  下面讲,假如以唯识师“无境有心”的立论解释经义,会有佛经前后自许相违的过失:

  若如汝宗,颂曰:

  若知此等唯有心 故破离心外色者

  何故如来于彼经 复说心从痴业生

  如果像你宗承许的那样,佛经的意义是,(佛知道)“此等显现法唯是自性有的心识”,以此而破除心外有色法。那么,为什么如来在《十地经》当中,又说心从无明和行当中出生呢?(其中“痴”指无明,“业”指行。)

  意思是说,如来在《十地经》里讲到,十二缘起中的第三支——识是缘起法,它以无明驱使的行作为因而出生,因此是观待因缘而生。既然如此,前面的那句经文“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怎么可能像你宗所说的,解释成“实有依他起识”呢?这样解释,明显会导致佛经前后自许相违。但是佛经绝不可能前后矛盾,所以,你们对于经义的理解不正确。

  下面具体解释偈颂当中“如来于彼经,复说心从痴业生”的涵义:

  《十地经》说识以无明及行为因,非自相有,若识由自性而有者,应不观待无明与行,然实待彼,故识毕竟非自性有。如眩翳人见毛轮等,要有颠倒因缘,彼方得有,若无颠倒因缘即非有故。

  《十地经》中说,识以先前的无明和行作为因缘而生,而不是自相有。如果识有自性,它应当不观待无明和行,但实际上,必须观待无明和行才能出生。所以,识决定不是自性有。就好比眩翳人见毛发等相,必须观待眩翳等的错乱因缘,毛发等的行相才会显现。没有这些错乱因缘,根本不会有毛发等的行相。或者说,错乱因缘一旦消除,毛发等的乱相随即当下消失。

  所以,不要认为只有色等外境是妄现,内识真实有。要知道,识也是以内在的缘起而变现,同样没有自性。也就是以无明驱使,造作各种的业,熏成因位识,因位识成熟而成为果位识。无明和行的因缘没有聚合的时候,识也没有。这样的因缘一聚合,识才出生。由此可见,识不是自性有。也只是因缘和合的一种妄现。

  下面引用《十地经》,具体解释识无自性的道理:

  如经云:“菩萨如是随顺行相观察缘起。彼作是念:于胜义中不知诸谛谓无明,无明所作业果谓诸行,依行之初心谓识,与识俱生余四取蕴谓名色,名色增长谓六处,根境识三和合谓有漏触,与触俱生谓受,于受贪著谓爱,爱增长谓取,从取所起有漏业谓有,业等流起诸蕴谓生,蕴熟谓老,蕴坏谓死,由死离时愚昧贪恋令心热恼谓愁,从愁发语谓叹,五根衰损谓苦,意识衰损谓忧,苦忧转多谓恼。如是但生纯大苦蕴、纯大苦树,其中都无作者受者。

  这段经文,具体指示了十二缘起有支的现起方式,说明五取蕴只是一幕幕因缘幻现,无有自体成立。“缘起”指依因缘而现起,意味着观待而生,毫无自性。意思就是,十二有支从因至果的过程当中,根本找不到实有的作者或者受者。只是把因位时的造作假立为作者,把果位时的领受假立为受者。这一切都只是观待因缘而生,决定没有独自成立的体性。

  “菩萨如是随顺行相观察缘起”:六地菩萨像这样随顺万法的行相观察缘起。其中“观察缘起”,指在万法上看到每一种行相是怎样随顺因缘、观待而现起。只有像这样正确地抉择缘起真理,才不会落入粗细的常、断二边。

  “彼作是念:于胜义中不知诸谛谓无明”:菩萨这样想:在胜义中不了知真实义叫做“无明”。

  “无明所作业果谓诸行”:由不了知真实义和业果的无明,会现起各种虚妄的造作,所作的业叫做“诸行”。

  “依行之初心谓识”:依于造作最初现起的第二刹那心,叫做“识”。身口意造作结束的下一刹那,在识田当中无间熏入了业的习气,成为因位识。也就是以这种造作必定留下将来感果的习气势力。就像炒菜的时候,会出很多油烟,这些油烟比喻行。虽然炒菜结束,但是油烟会熏在墙上,把墙熏黑,熏在墙上的黑烟比喻因位识。

  “与识俱生余四取蕴谓名色”:和识同时生起的其余四种取蕴,(“余四取蕴”指五取蕴中识蕴以外的色受想行四蕴。)这五种取蕴合在一起,叫做“名色”。名色是新生命的最初阶位。

  “名色增长谓六处”:随着过去的业习的势力,名色会逐渐增长,成为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身体,叫做“六处”。它们是出生六识内在的依处。

  “根境识三和合谓有漏触[1]”:此六根与六境以及识三者和合,叫做“有漏触”。指具有染污无明的触。

  “与触俱生谓受”:以触为因缘,同时生起的领纳,叫做“受”。有苦受、乐受、舍受三种。

  “于受贪著谓爱”:由于有受,心就耽著在这上面,这叫做“爱”。

  “爱增长谓取”:以烦恼势力的驱使,爱会辗转增长。爱到了增长位的时候,叫做“取”。

  “从取所起有漏业谓有”:取会使得身口意的有漏业,决定感召后有。所以,从取现起的具有决定感果势力的有漏业,叫做“有”。

  “业等流起诸蕴谓生”:从这种有感果势力的业当中,同等而起的果位诸蕴,叫做“生”。

  “蕴熟谓老”:蕴出生之后逐渐趋向成熟,蕴到了成熟位的时候,叫做“老”。

  “蕴坏谓死”:蕴成熟之后坏灭,叫做“死”。

  “由死离时愚昧贪恋令心热恼谓愁”:由于死的时候,要舍离这一期的蕴,并且因为愚昧的缘故,一生当中都执著蕴是“我”,现在觉得“我”要没有了,心里就会生起贪恋,由此使得内心热恼,这就叫做“愁”。

  “从愁发语谓叹”:由于忧愁“我”会消失,从而发出各种哀叹的语调,叫做“叹”。

  “五根衰损谓苦”:五根出生后,随着不断地增长,到达衰损的阶位时,叫做“苦”。

  “意识衰损谓忧”:意识出生后,在增盛的阶段,能够自在地缘取、分别、思维,后来逐渐转入衰败的阶位,意识没有能力记忆、分辨、思维,衰朽不堪,叫做“忧”。

  “苦忧转多谓恼”:由五根和意识的衰损,所生的苦和忧,变得越来越多,叫做“恼”。

  “如是但生纯大苦蕴、纯大苦树”:像这样,从无明开始,辗转出生后后的支分,就知道五取蕴只是“纯大苦蕴”、“纯大苦树”。其中“纯”,是纯粹、百分之百的意思。指完全是苦的自性,没有一丝一毫的安乐。“大”,指纷繁复杂、辗转不断。也就是种类繁多,程度强烈,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出生。“蕴”,指多种法的积聚。由于整个身心相续当中,具有各种各样的苦法,就叫做“纯大苦蕴”。“树”,这是以外在具有根茎枝叶花果的植物,比喻内在具有苦法支分的身心相续。也就是以无明为根,会辗转不断地出生如同茎、枝、叶、花、果等的各类支分的缘起法。由于这些由前前引生后后的缘起支分全部是苦性,所以叫做“纯大苦树”。

  “其中都无作者受者”:这里面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因此不存在实有的作者和受者。

  以上讲了十二缘起支的体性,说明其中无有独自成立的作者和受者。

  下面讲十二缘起支的作用。各有两种,一、自身现起时的作用;二、成为生起后后支分的因。

  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

  其中“无明”有两种业用:一、无明会使得众生迷于所缘的现相,对于无我真相一无所知,所以也叫做“无知”或者“愚痴”。

  二、无明现起后,会发生很多错乱的造作。也就是会成为各种错乱的造作生起的因缘。

  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异熟,二与识作生起因。

  “行”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出生将来的异熟果。只要有身口意的造作,将来必定会出生果报。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行成为生起识的因缘。造业结束后,阿赖耶识当中会熏成习气。比如 ,造了恶业之后,识田就会受污染,心会被黑业蒙蔽。如果造作善业,就会在心识当中熏入善妙习气,将来会变现为安乐果报。如果造的是净业,以信愿念阿弥陀佛。将来就会现起见阿弥陀佛的识,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就知道,识是因缘生的法,空无自性。随着不同的身口意造作,就会熏成不同的识。将来也会现起不同的行相。

  所以, 以不同的行为作为因缘,就会熏成不同的气氛。现在的人处在各种染污传媒当中,信息量又那么大,这样一来 ,行为很容易跟这些杂染法相应。识田里输入的都是染污的种子,整个人的气氛很快就变得浮躁、污浊。未来的果报便是无尽的苦。譬如,走在街上,周围不断地传来或者缠绵悱恻,或者疯疯癫癫的流行歌曲。结果你很快就跟着哼起来,即使口里没唱,心里也难免会跟着唱。而且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身体的姿态、面部表情都会跟它相随顺。这样不断地听、不断地熏习,各种染污的种子都种入到识田里面。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那种散乱、放逸的品性。所以说,人的气质跟文化潮流有很大关系。环境提供的信息不同,人们心里的状态、整体的气氛会随之有差别。可以看一下几百、几千年的历史,就会发现,各个时代人们的观念、行为、结果截然不同。

  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

  “识”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让欲有、色有、无色有的显现相续不断。由于先前造作了非福业、福业,或者不动业,在阿赖耶识当中熏成了相应的习气种子。已经熏成的识,会辗转不断地增长广大,只要没出现对治的因缘,成熟的时候必定会变现果报。从而使得三有当中的各种显现相续不断。

  所以说,轮回的迷梦只要开始,就很难结束。因为你会不断地种种子,而这些因位识会不断地增长,由此会不停地成熟,变现为果位识。果位识现起的时候,又不断地种种子。像这样,以识感果,感果时又熏识,这种流转的机制没切断,就会不断地相续下去。

  二、识作为生起未来世名色的因。中阴投胎的时候,识进入精血当中,由此顿时现起来世的名色。

  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

  “名色”也有两种业用:一、名和色彼此互为助缘,相互资助而成。在十二缘起图当中,名色的表示是一只船上坐着几个人。其中船表示“色”,人代表“名”。意思是,如果没有人,船无法开动,如果没有船,人没有依存之处。同样,“名”指心法,也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色蕴。二者互相作用。心法能够驱使色体不断地孕育、生长。离开了“名”,“色”无法演变。如果离开了“色”,“名”也无所寄托。

  二、名色作为生起六处的因。因为“名色”是一期生命的最初位,以它作为依处,才会不断地生长、变化,到了六根形成的阶位,就成为“六处”。没有前面的名色绝对不会突然出现具有六根的胎儿。

  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

  “六处”也有两种业用:一、六根各自缘取自己所对的境界相。其中,眼根是生起眼识的所依,它专门取色法的境;耳根是生起耳识的所依,它专门取声音的境,其他根也是如此。就像六个窗口,只领取各自的信息,彼此互不混杂。

  二、六处作为生起触的因。六根形成后,胎儿在母胎里会不断地跟六境和合,就会出生可意、不可意,以及中庸的触。没有六根,就不会出生触。比如没有眼根的人,他的面前无论出现什么境相,都缘取不到,也就不会发生可意或者不可意的眼触。

  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

  “触”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触到所缘境相。需要注意的是,触不是指两个事物相碰,而是根境识三者相合,这三法一和合,就安立为“触所缘境”。

  比如看电影,银幕在十米之外。我们的眼睛没有接触到那张白布,但是眼根、眼识和银幕上的色法境相,三者因缘和合,就叫做“触到所缘色法”。再比方说听音乐。不是耳朵碰到了音乐的声音,而是当时音乐声响起的时候,自己的耳根正常,再加上耳识,这三者一和合,就叫做“触到所缘声音”。如果那时没有音乐声,或者耳根失坏了,只要没听到声音,就叫做没有耳触。

  二、触作为生起受的因。有了根境识三法和合的触,后刹那无间会生起受。也就是从可意触、不可意触和中庸触,会分别出生乐受、苦受以及舍受。

  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非爱及非二事,二与爱作生起因。

  “受”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领纳可爱境、不可爱境,以及中庸境。

  二、受作为生起爱的因。我们凡夫内在有六根,又处在色声等的境界里面,这样时时都会发生受。没有断除无明的缘故,依靠各种的受,必定会无间出生爱。也就是或贪著或厌恶的心理倾向。只要这种凡情没有消掉,必定会集起无量无数的生死因缘。

  如果领纳可意境,生起乐受,之后心里就会很喜欢,也就是出生不离爱。比如一个人贪吃。遇到美食的时候,没等舌头去尝,鼻子一嗅到香味的时候,生起乐受,心就陷在里面了。这种不肯离开,贪著不舍的状态就是不离爱。再比方说,一个人喜欢打扮,得到一件好衣服的时候,他的心就耽著在那上面了。当时他感到非常喜悦,这就是乐受。之后心沉浸在那种自我陶醉的感觉里,就是生起了不离爱。相反,如果领纳不可意境,生起苦受,之后心里会很厌恶,想舍弃,也就是出生乖离爱。这是心上另一方面的缘起,道理也是一样。

  爱亦有二种业:一染著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

  “爱”也有两种业用:一、染著在可爱事上。这里主要指不离爱。其中“染”,就好比一滴油沾染在一块白布上,“著”,就像沾染之后,油附著在这块布上拿不下来。同样,我们心中的爱一现起,立即沾染在可爱事上,脱离不开。

  好比说,一个人一旦爱上某个异性,心马上染著在可爱的对方身上,很难拔开。或者爱钱的人,心一直染著在钱财上面,放不下来。再比如,一个贪名的人,在某种比赛当中获得了荣誉。领奖的时候,就会非常兴奋。因为当自己获得荣耀,尤其是看到其他人羡慕的眼光,这时候会觉得是一种乐受,是自己喜欢的感觉。之后立即陶醉其中,无法自拔。领奖结束后,还会不断地回味那些掌声、赞叹。甚至兴奋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这就叫做染著。

  二、爱作为生起取的因。生起爱之后,必定会发生程度更强的取,也就是会继续逐取不舍。

  打比方说,一个酒鬼喝了一杯酒,对他来说喝酒是乐受,随后就生起了爱,耽著在这上面。之后他的爱著之心就 会增盛,结果会接连不断地取酒喝,这就是取。有些人认为,生起爱不要紧。比如会想“我就尝试一次,否则人生会很遗憾。”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比方说吸了一次毒。结果从此之后,就深深地陷在毒瘾当中,无法自拔。或者认为“我只要经历一次,之后就彻底放下。”结果经历一次,之后就再也放不下了。所以说,有了爱必定会发生更严重、更强烈的求取,就像喝盐水,只会越喝越渴一样。

  取亦有二种业:一令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

  “取”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使得烦恼相续。如果生起爱之后停不住,还在不断地取,那么,烦恼就会继续相续。而且串习一次就增强一次。

  二、取作为生起有的因。取发生之后,会形成一种必定感召后有的业势力。

  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

  “有”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把心识牵引到其他生趣当中受生。过去种下的因位识,经过爱取的滋润,形成必定感召后有的业势力。之后由业的牵引,就要趣往不同的生处受生。

  二、有作为未来受生的因。

  这样就知道,这一生结束后,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只要没有截断爱取,必定会形成出生后有的势力,就要继续受生,无法解脱轮回。但是,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虽然没断爱取,但是临终时,只要自己相续当中净业的力量更重,就能感得最先跟阿弥陀佛的大愿相合,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到了那里,再不会有起惑、造业的因缘,也不会有引生爱、取的因缘。所以往生后就不会出现轮回了,这就是殊胜的易行道。

  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

  “生”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现起一期相续中的各种蕴相。新的一期蕴身一旦形成,就像有了一个新的种子,会刹那不断地变起后后相续里的一切显现。

  比方说,一个有情受生为一头猪。从它入胎开始,经过住胎、出胎,然后从小猪变成大猪,变成老猪,最后死亡。整个生命的历程当中,会刹那不断地现起各种猪身的同类蕴相。这一切猪的蕴身显现,都是从受生而来。

  二、生作为生起老的因。一期新的蕴身形成后,会刹那地不断地变异,逐渐趋向成熟。到了一定阶段,蕴身的功能衰退,就会显现各种老相。

  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

  “老”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使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变得衰朽不堪。“老”有两种,从细分来说,出生后的每一刹那都趋向灭亡,所以每一刹那都叫做“老”。这里从粗分上讲,特指一期生命衰变、退化的阶位。也就是容貌变得不美、皮肤松弛;眼根、耳根、鼻根等的功能退化;气力变得衰弱;受用欲尘的能力减退等等。

  二、老作为现起死的因。人一旦老相现前,死亡也就不远了。就像一个机器,只有固定的使用期限,用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开始出故障,再也修不好,这时候就意味着不能再用了。同样,如果感觉眼睛越来越花,听力越来越差,吃东西没味道,气力越来越弱,内脏功能越来越退化等等,就表明即将坏灭,离死亡不远了。

  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与不觉知作相续因。”

  “死”也有两种业用:一、能够彻底坏灭一期生命的运行。“诸行”指一切有为法,有为法具有不断运行的相,所以取名为“行”。受生之后,一期身心相续就会刹那不断地高速运行,随着因缘不断地迁变,无法停止。然而一旦死亡,整个身心的运转就会彻底停止下来。那时候,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听,心脏不会跳动,所有血液、内脏都停止运行,成为一具没有生命的尸体。

  二、死为不觉知做相续因。因为死的当下就是大晕厥,什么也不知道,现起无明的相。随后新的一期有支轮转即将开始。

  (通常将“老”和“死”两支合在一起,算为一支,所以一轮缘起共有十二支)

  以上完整地引用《十地经》中,描述十二缘起有支流转的经文。对于每一支都做了具体的解释。下面月称论师讲这样引用的目的:

  此等是说识以无明及行为因。如是已显示要有颠倒因缘,乃有识生。由此无故彼无,云何?复如经云:“无明灭故诸行灭者,由无无明缘故,令行断灭更无扶助。诸行灭故识灭者,由无诸行缘故,令识断灭更无扶助。”乃至广说。

  前面唯识师认为,二取法虚妄,但显现二取的依处——依他起识实有。这里中观师破斥:《十地经》中讲述了六地菩萨随顺行相观察十二缘起,从这里就能明显看出,识以无明和行作为因而生起。显示了要有颠倒因缘才能生起识。没有无明和行,决定没有识。为什么呢?就像《十地经》后面所讲:“无明灭的缘故,诸行灭。由于没有无明作为因缘,所以使得行灭,再没有因缘支持它的缘故。同样,诸行灭的缘故,识灭。由于没有行作为因缘,所以使得识灭,再没有因缘支持它的缘故。” 像这样,经中一直讲到老死支的还灭。

  这样就知道,整个生死过程中的一切有支,都是因为有了因缘才显现,没有因缘随即灭尽,不可能独自成立。可见这些缘起法丝毫没有自性。识也一样,能生的因缘具足就会显现,因缘灭也随之灭尽。就好比一盏油灯,要有灯芯、油、火种,才会出火。这些因缘持续集聚,火光才能持续显现。任何一种因缘消失,不再支持,果法当即消灭,再不可能显现一个刹那。

  下面继续引用经文:

  又云:“复作是念:诸有为法和合则转,离则不转,缘聚则转,不聚不转。我如是知此有为法多诸过患,应当断除和合缘聚。然为成熟诸众生故,亦不毕竟灭除诸行。佛子!菩萨如是观察有为,多诸过患,无有自性,不生不灭。”

  《十地经》中又说:“菩萨又这样想:这些有为法在因缘和合的时候就会运转,因缘一离散就不再运转。也就是缘聚时运转,缘不聚则不运转。我这样就知道,有为法有很多过患,所以应当断除种种因缘的聚合。(六地菩萨这样观察后,知道应当截断这些流转的因缘,后后的错乱相才不会现起。只要因缘持续,就不得不辗转变起后后的果法。这样一来,错乱的流转相永远无法止息。)

  然而为了成熟众生的缘故,也不是毕竟灭除诸行。佛子!菩萨像这样观察有为法,具足很多的过患,但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妄现,没有自性。正现的这些生灭妄相,本来不生不灭。(所以,一切缘起显现毫无自性,依他起识也不例外,同样不是实法。)”

  下面中观师总结:

  谁有心者见此教已,计识实有,如是计者唯由自见之所迷耳。

  有心的人,见到这些佛的经教之后,如果还计执依他起识实有,那么,这样计执的人,只是被自己的妄见所迷惑罢了。

  --------------------------------------------------------------------------------

  [1]《舍利弗阿毘昙论》云:“云何有漏触?若触有染,是名有漏触。”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