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中华鲟“生生”放归长江
巨型中华鲟“生生”被放流长江的一刹那
今年1月18日在横沙岛附近水域被渔民误捕受伤的巨型中华鲟,经过151天的救治和康复,昨天上午10时56分在长江口北港水道被放流江中,回归大自然。它由此成为近一年时间里,在长江“落难”的10尾中华鲟中唯一一尾“生还者”。
这条3.35米长、210多公斤重的巨鲟,已被上海少先队员命名为“生生”,这个名字寓意着期盼“国宝”中华鲟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昨天与“生生”一同放流的,还有另外150条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包括7龄的20尾、3龄的30尾、1龄的100尾。
年初被误捕受到重伤后,“生生”经历了30小时大营救、66天抢救和84天康复期,其间接受了25次专家治疗。在人们精心照料下,它的体外伤口已基本痊愈,虽未能主动摄食,但体能已得到较大程度恢复,持续游动近6000公里。按照专家论证会意见,已具备回归野生环境生存的能力。
没有什么比回家让“生生”更加幸福了。当放流船只前行至长江隧桥以东2公里水面时,大家不得不跟“生生”说再见——打开滑梯闸门,最后欣赏一眼“生生”的泳姿,目送它远去。
那么,“生生”回家的日子为何选在昨天?据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经专家论证,中华鲟适宜生存的水温在18℃-25℃之间,6月中旬以后,人们就很难将水温控制在25℃以下了,再不放归自然,恐怕会对“生生”不利。为确保“生生”安全回家,专家为它挂上了体外标志银牌,并在尾部肌肉植入了电子身份证,其中记录着“生生”的各项基本信息。若“生生”不幸再次撞入鱼网,渔民只需拨打银牌上的热线电话就能第一时间与科研人员联系。而保护区工作人员也已提前在“生生”可能出现的沿海区域进行宣传,防止渔民误捕,并对放流区域进行清理。
市文明办、市农委联合主办了这个主题为“拯救中华鲟,留住长江亿万年的美丽“的大型活动。
中华鲟回归长江的救赎意义
诸晓
昨天上午,长江口“1·18”重伤巨型中华鲟,在300余名上海市民代表的护送下回归长江。落难中华鲟的重获新生,与其说是一个珍稀水生物的幸运,不如说是人类对自己破坏生态环境的一次救赎。当我们以隆重的仪式来纪念这一事件时,相信一定会唤起更多的人们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回想重伤中华鲟与人类相伴的151个日日夜夜,从紧急抢救到精心治疗再到科学康复,有关方面真正做到了千方百计,不遗余力。而上海市民对中华鲟救治进程的牵挂之情,也随着媒体的追踪报道不断强化,全部过程恰如一堂生动的生态保护教育课,在如何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方面,远比一般的说理深刻有效。
然而,当下中华鲟的生存危机依然令人担忧。资料显示,今年1月18日到5月27日不到130天的时间里,就有10尾3米以上的中华鲟现身长江干流及河口区域,其中仅一尾经抢救后存活,可谓“九死一生”,而导致中华鲟频频遇难的原因,既有长江水质的恶化和非法捕捞,更有合法渔业生产带来的严重戕害。显然,由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环境灾难,正在成为包括中华鲟在内的珍稀物种的“杀手”。
昨天的放归活动,被冠以“拯救中华鲟,留住长江亿万年的美丽”这样充满诗意的主题。那条历经劫难的大鱼,如今已种植“身份证”芯片畅游在滚滚波涛中。我们在关注中华鲟未来命运的同时,更希望人们自觉地把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