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多少召庙烟云中
在内蒙古,除了辽远的风景和粗朴的民俗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独具风貌的古老文明,那就是召庙。召庙的存在,给千里草原平添了一抹静寂、脱俗的色彩,更进而形成了一种富于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召庙文化”。
召庙的兴盛与一种宗教直接相关,这就是藏传佛教的进入与传播。蒙古语中的“召”,即是汉语里的“庙”。“召庙”指的就是内蒙古大地上藏传佛教所建立的寺院。
内蒙古草原曾经是召庙的王国,多少金碧辉煌的召庙香云满天,矗立在时空的深处,不断传来佛音呢喃、法号声声。然而,翻滚奔腾的历史烟云,还是将一千八百多座喇嘛教寺庙中的大部分悄然湮没。
岁月无痕,天亦有情。如今,内蒙古境内幸存下来的六十余座召庙,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导下,多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重新修葺与妥善保护。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这座四百多年的塞外名城,因为有着众多拱脊飞檐的召庙,而被誉为“草原召城”,吸引着国内外游人的目光。
大召,又称“弘慈寺”、“无量寺”,兴建于明万历六年,也就是公元1578年,位于呼和浩特旧城,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佛教寺院,也是呼和浩特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明万历十四年,即公元1586年,达赖三世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主持开光法会。佛教名著《甘珠尔》经,最早就是在这里开始了蒙文翻译。
时光流淌了四百多年,大召的香火也飘绕了四百多年。如今,它的气势依旧、肃穆依旧,大殿、佛像、木雕、彩绘、法器,以及号称“九边第一泉”的玉泉井,都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风云际会和晨钟暮鼓。
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也是在明万历年间建成,清康熙时重修并扩建。
在席力图召众多的建筑中,大经堂是规模最大、外观造型最精制的藏汉式建筑。大经堂的殿顶,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为藏式平顶建筑,后为汉风歇山式结构,二者巧妙结合,构成了藏汉合一、造型特殊的风格,成为我国古代蒙藏地区汉藏建筑嫁接最成功的范例之一,被称为“召城瑰宝”。
席力图召内白色的覆钵式喇嘛塔,塔身镂金错彩,雕刻精湛,是内蒙古境内覆钵式佛塔中最为杰出的建筑艺术珍品。
五塔寺,汉名“慈灯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五塔寺街。现在通称的“五塔寺”,原是慈灯寺内的一座建筑,后来慈灯寺的其他建筑荡然无存,仅剩这座金刚座舍利宝塔,一座塔承接了一座寺的余韵,塔也就成了寺。
金刚座舍利塔的塔形从印度传来,造型凌云挺秀,属于佛教密宗一派的佛塔。像五塔这样的塔形,在我国仅存六座。五塔由五个近八米高的小塔分置鼎立而成,分别代表着密宗金刚界的五尊佛。
五塔后的一堵砖砌山墙上,有三幅石刻图案。其中的石刻蒙文天文图,直径一点五米,是我国和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幅用蒙文刻制的天文图,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
当你一个人带着胶片相机缓步穿行于今日的召庙,仿佛置身于“没有围墙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心中充满着空灵的感觉。
尽管这些隐没在城市高楼大厦中的斑驳砖木,已经成为珍贵的文物古迹和旅游名胜,成为内蒙古人民颂祝、参拜的圣地,它们是有声的,但是阅尽人间沧桑的召庙,又像一颗又一颗透彻的明珠散落在都市、草原和群山之间,隐士一样深居,精灵一样无言,洒下无限的清凉与宁静。
跟着感觉走的时候难免要追述一下这段历史:“世界上本来没有宗教,信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宗教。”我们不妨套用一下鲁迅先生的著名句式,来解释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清朝是喇嘛教最兴盛的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内蒙古境内喇嘛教寺庙和喇嘛人数达到最高峰,喇嘛教寺庙约有一千八百多座,喇嘛人数约有十五万人。
对于强悍的蒙古民族,清王朝采取了拉拢、怀柔政策,在物质上给予王公贵族优厚的待遇,推行满蒙联姻政策;在精神上,大力提倡喇嘛教,导致每一户蒙古家庭中至少有一个男子出家为僧,使人口减少,反抗意志弱化,有效地保障了清王朝北部边疆的安定。
到清朝后期,清政府开始限制喇嘛教,喇嘛教逐渐衰落。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内蒙古地区的喇嘛教势力进一步削弱,寺庙的兴建基本停止。
然而这些荟萃了汉、藏、蒙民族艺术精华的召庙,是不朽的活化石,是内蒙古秀美河山的缩影,是历史兴衰、文化发展的见证,超越了世俗和时光,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启示。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