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藏经阁的艺术空间
明代德化瓷雕大师何朝宗创作的白瓷观音。
智华法师的国画作品。
丰子恺创作的太虚法师像。
▲了法法师画的弘一法师像。
▲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
▲宋代七佛宝塔。
于右任给太虚大师的舍利塔题字。
记者最近采访了南普陀寺了法法师,有幸到藏经阁等处拜读欣赏了历代大师留下的文物珍宝。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全国知名高僧太虚、弘一、虚云、圆瑛诸大师,曾来南普陀寺传经弘教,他们和诸方来此视察、朝参的知名居士,留下很多书画墨宝。
明代白瓷观音和血书
藏经阁建于1936年,为两层楼式建筑。这里收藏有来自缅甸的28尊白玉石雕佛像,还有宋代古钟、香炉、宝塔,明代铜铸观音,近代木雕“五儿戏弥勒”等。其中最吸引记者的是明代德化瓷雕大师何朝宗创作的白瓷观音圣像。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光泽润而明亮,胎釉浑然一体。这尊观音造型别致,面部刻画细腻,神态安详,线条流畅自然,是瓷雕艺术中的珍宝。
这里所藏的佛经中,有影印的宋代《碛砂大藏经》、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日译明版仿宋木刻大藏经,其中明朝崇祯年间僧人用鲜血抄写的《妙法莲花经》,非常珍贵。僧人以自己的鲜血写佛经,表达对佛祖的敬意,其虔诚精神令人感动。
佛教书艺空灵隽永
南普陀寺摩崖上书法作品很多,如明代抗倭名将陈第、沈有容的石刻,清代金门书法家吕世宜的题刻,近代爱国将领蔡廷锴手书“大好河山”等,但最吸引记者的却是这里的佛教书艺——它们线条流畅简练,风格清雅脱俗,意境空灵隽永。
在藏经阁,记者有幸见到弘一法师手抄的《佛说阿弥陀经》。弘一法师的书法被人称为“佛书”,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不容移动丝毫。他用笔圆劲,挺拔秀润,提按无痕,让人读后感到平静、恬淡、超俗。
记者在太虚大师的舍利塔上看到于右任先生的题字。于右任对魏碑下过很深的功夫,其行书中宫紧缩,结构多变,从容大气。在用笔方面,几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给人险劲浑厚的感觉。
南普陀寺素菜馆挂有一幅虞愚先生的作品。虞愚出生厦门,1930年考入厦大心理学系,毕业留校任教,后到南京入国民政府监察院任编审,其书法曾得到于右任先生的指点和弘一法师的启迪,作品健峭清逸、笔断意连,有一种疏朗的气韵,给人一种轻松妥帖的美感。
了法法师现为厦门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任、闽南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南普陀寺首座、闽南佛学院图书馆馆长。他业余时间爱好书画,多次参加书画联展,著有《了法书画作品集》。他现已把近现代高僧大德的书法作品编成《菩提心声·佛门墨宝》,内有印光、太虚、弘一、大醒、圆瑛、竺摩(马来西亚)、茗山、妙湛、印顺(台湾)、圣严(台湾)诸法师的书法作品。在书中,了法法师给祖师及众高僧画上法像。
国画拓展佛教人物画新领域
知名画家智华法师上世纪50年代曾驻锡南普陀寺。他画路开阔,绘事内容丰盈充实,擅长勾勒佛像画及写意花卉,作品情真意切、质朴感人。他以平正自然的构图法则、圆润练达的笔墨来传达对象的形神意趣和禅机;又以瘦劲飘逸的笔线,洗练地表现出佛与菩萨的情态,将所参禅机佛理融入创作,拓展了佛教人物画的新领域,别有一番情趣。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