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光法师破解兴化寺石佛身世之谜
在云龙山兴化寺大石佛贴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石佛胸、肩及下体多处雕有游龙以及祥云彩绘等图案,另外还发现佛身是由大条石砌筑、垒成的。本次石佛贴金施工发现了许多为世人不解的疑惑,晨报对此进行报道后,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昨日,晨报记者专程采访了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市佛教协会会长、兴化禅寺方丈果光法师,他向记者介绍了大石佛雕刻及修复历史,澄清了大石佛的雕凿时间等相关问题。
果光法师告诉记者,兴化寺石佛是一座3丈2尺多高的半身像,当初是就山岩巨石雕刻而成,历史上曾多次修复,直到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知州王黾承为石佛续凿两臂及胸部,成为一尊完整的坐像。佛身是由大小条石砌筑、垒成,胸、肩及下体多处雕有游龙以及祥云彩绘图案。然而由于历代天然和人为的灾害,给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带来严重的损失。文革期间,大佛头的脸部、唇部、耳部遭到部分破坏。1974年,石佛由当时接管大佛的相关部门用石膏进行了修复。
“三十年过来,由于雨水渗漏、风化及工艺方面的原因,大石佛原维修部分多处开裂,金箔脱落。”大师告诉记者,“本次石佛维修的重点是对佛头重新贴金,将1974年修复时涂抹在佛身表层的腻子铲掉,恢复清代佛像的面貌。”
至于石佛到底是什么年代雕刻的?果光大师告诉记者,关于这一问题,宋时苏颖滨所作的一首魏佛狸歌说:“魏佛狸,饮泗水,卷舒三军如指使,奔驰万夫錾山嘴,云中孤月妙无比……青莲湛然俯下视。击钲卷旌抽行营,北徐府中军更喜。度僧筑室依云烟,俯窥城郭众山底。”文史专家对照诗句次序解释,第一句是指北魏拓拔焘(太武帝)的小字,第二句是说他南下进军来到徐州(当时泗水流经徐州城东),第三句形容他带的军队,第四句说他役使百姓在山岩施工雕錾,第五、六句形容刻成的佛像,第七句说他撤兵回国,第八句形容徐州守将(刘宋)的情况,第九、十句是说修建寺院,高居山巅。果光大师认为,这首诗对石佛的雕造提供了详尽的说明。果光大师又讲,在贺方回《和张谋甫游石佛山》诗序里也有记载:“南北史彭城图经云: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南侵,至瓜步,筑宫驻跸,声欲渡江,明年(魏改元正平)春,旋师渡淮,复留连徐方,再旬始北去。在彭城南五里,因山镌佛,高十许丈。”大师说,从这两段文字中,也可知道石佛是北魏拓拔焘正平元年,即刘宋元嘉28年(公元451年)雕刻的,到现在已有1500余年历史了。
据果光大师介绍,在大石佛像两侧的悬崖峭壁上曾有多处纪年的题字。如北魏太和十年七月造像;唐开元二十二年五月造像;宋政和七年造像等等。从这些记载中,充分说明大石佛建于北魏年间。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