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名家论坛三三:百岁老和尚的百年佛缘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3日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本焕长老

  法名心虔,102岁。清朝光绪33年(1907)出生于湖北新州县。1930年出家,出自中国现代两位佛教宗师来果禅师与虚云法师的宗门下,先后在扬州高旻寺、五台山碧山寺、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深圳弘法寺等众多佛教名寺修行、弘扬佛法。南禅临济宗第44代传人。被尊为佛门泰斗。

  “燃臂孝母”,本老是个大孝子

  羊城晚报:您当年为母亲送终,选择了“燃臂孝母”的方式。什么是“燃臂孝母”?

  本焕长老:“燃臂孝母”呵,(挽袖现出前臂大块疤痕)就是在这个“色壳子(肉身)”这块疤的地方(手臂)燃灯。1948年1月,我母亲临终时,我把灯草绑在这“色壳子”上,蘸了油点燃了,送我母亲归西。这个“色壳子”是父母生养的,在上面点灯供佛,就是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后来我在母亲坟旁搭了一个灵堂,日夜诵《地藏经》超度亡灵,守孝七七四十九天。以前我出家在高旻寺的时候,有一次跟着来果老和尚到武汉,返回时请假回家去看望母亲。母亲说你皈依了,不如大家都皈依,母亲也皈依。我告诉她,我过去是你的儿子,现在是佛子。她看我出家的意志坚定,也没办法了。母亲过身之前,我一直在家附近的小庙里住着,天天去照顾她。

  羊城晚报:“燃臂孝母”,痛不痛呵?

  本焕长老:说什么痛不痛,“色壳子”是个生灭的东西,不过是用这个功德报父母生养的恩德。

  羊城晚报:和尚不是“四大皆空”、“六亲不认”的吗?这难道是错觉吗?您可是至情至性的。

  本焕长老:佛家不是不讲孝,是讲大孝。为国家众生排忧解难,这是大孝;大孝中包括了孝顺父母的小孝。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他自己对父母也很孝顺,成佛了还跑去看他妈妈。如果和尚不孝顺父母,那是他不懂道理。我们是父母生养的,父母是我们的佛,没有父母,我们怎么成佛呢?佛家特别崇尚报四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父母恩德最大、最大、最大,父母的恩德难报。

  进庙祈祷不一定都要信佛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人去一个庙,主要看它灵不灵,看能不能满足他的功利心。其实佛教中的“明心见性”(使心明净,进而使真性显现),它的“引人向善”是值得了解的。

  本焕长老:我们宣传得不够。

  羊城晚报:很多到寺庙来烧香的人,他不一定是信佛教的,只不过许个心愿,祈祷一下。您怎么看这个事?

  本焕长老:不管他相信不相信佛教,他能够来烧香祈祷,就有好处。他祈祷发财升官,求父母健康,求家庭平安,求儿女学习进步,等等,都是良好的愿望,都是求福报,都好。比如你今天见到了我这个僧宝,我又给了你一个法宝(佛经),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是佛宝。你今天见到“佛界三宝”了,这就是吉祥的事情。

  羊城晚报:您刚才讲到宣传佛教,现在佛教的宣传搞得很活。少林寺把武功编成舞蹈,到全世界巡回表演,这种宣传方式您认为怎么样?

  本焕长老:很好呵。武术很早就有流传,不是用来打架,是强身健体的。倒是别人打我,我可以用武术来保卫我自己。少林寺武功很好,过去有少林寺帮助秦王李世民的故事,中国佛教一直不脱离世俗社会的,是人间佛教。

  多做好事善事,慢慢“放下”

  羊城晚报:我帮老百姓问一些问题吧。世俗中有一句话,叫“命中注定”,“命中注定”存不存在?

  本焕长老:什么是命中注定?我说是业障福德注定。

  羊城晚报:怎么理解?

  本焕长老:就是要做好事、善事,要学习大智慧。做好事是人为的,做坏事还是人为的。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人要做善事,消“业障”(由行为、思想、语言而带来的烦恼,障碍修行),增福德。

  羊城晚报:还有个问题,什么叫“放下”?怎么才放得下?

  本焕长老:放不下的是什么呢?是一个“我”字。“我”的家庭、“我”的妻子、“我”的儿女……什么都是“我”,全部都是为了“我”———从无始劫到今天,我们大家都死死抱着这个“我”,放不下这个“我”。既然放不下,也就提不起;能够放得下来,才能提得起。

  羊城晚报:有一天大家都能放下“我”吗?本焕长老:永远永远都不可能。你放得下吗?羊城晚报:我放不下。

  本焕长老:呵呵。慢慢放,自然就放下了。放不下怎么成佛呢?放下才能成佛。

  和尚不吃肉,科学不科学?

  羊城晚报:佛门里的人吃斋,不吃肉,科学不科学?

  本焕长老:和尚不吃肉。那个肉是什么?猪呵羊呵猫呵狗呵鱼呵,都是众生。我们是个众生,它们也是个众生。为什么要吃它?因为我们人类强?那么它将来强的时候,也来吃你?如果你为了身体好吃它的肉,它为了身体好吃你的肉,结果就是一报还一报。你觉得呢?

  羊城晚报:我觉得人的身体需要营养。

  本焕长老:哎哟,你看看我的身体,活到102岁了,我缺不缺营养?你再看看印顺,他38岁,这么高大强壮,没问题吧?

  羊城晚报:没问题。您这么高寿,吃素是一个原因吗?

  本焕长老:我跟你讲,我天天吃斋。素食里面有很多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样样都不少,这种食品很健康。而且猪呵、牛呵、羊呵、鸡呵,它们本身还有病,如果吃了生病的动物对人类也不好。你觉得呢?

  羊城晚报:我觉得您的身体比很多年轻人还好。

  印顺法师:老和尚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起来诵经,白天要接待众生,晚上十点钟才睡。他百岁生日那天,坐在这个座上一天之中接待众生几万人,坐一整天一动都不动。他一个百岁老人,每天都有社会活动,还经常外出旅行,几个月前还去过一趟五台山。这是修炼出来的功夫。我们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佛门五戒普通人做一条是一条

  羊城晚报:鲁智深是吃肉的,花和尚。如果按照佛门五戒,他至少已经违反了两戒,就是不杀生、不饮酒。如果依照比丘250戒,那他不知违反了多少。可是这些都不妨碍他做一个好和尚。

  本焕长老:佛家弟子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在我看来个个都是好的。我同你讲五台山带剑文殊的故事。乾隆皇帝上五台山,看到一个和尚跟一个女子在游水,他再一看,那和尚没有了。到了菩萨殿上,他看到了文殊菩萨,原来那个和尚是文殊菩萨示现的。意思是你在心里不要轻慢一个和尚。

  羊城晚报:佛教的戒律对普通人有用吗?

  本焕长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基本戒,普通人也可以去做的,但是普通人做得一条是一条,做不到的不要做。而我们和尚要做到的有250条戒,条条都要做。

  羊城晚报:有些和尚经常在社会上化缘,有的和尚强行化缘,这是允许的吗?是寺庙派出去的吗?

  本焕长老:我们弘法寺的和尚从来不出去化缘,至于别处有没有?我不知道。和尚不一定会去化缘,那个化缘的不一定就是和尚。我希望你们正确看待这件事情,不论他是和尚也好,不是和尚也好,他化缘也好,不化缘也好,你总之礼貌待他。如果他是假和尚,他化缘可能是因为生活困难,讨几个钱维持他的生活。你愿意给钱你给他,不愿意给钱不要轻慢他,这样就是积善缘了。

  生死问题,来去自由

  羊城晚报:本老102岁了,怎么看待生死?

  本焕长老:我不想走,谁也拿我没办法;我想走,谁也拦不住。

  羊城晚报:什么意思呢?印顺法师:意思是他可以来去自由。

  羊城晚报:来去自由,就是说他已经修行到了这个境界?

  印顺法师:是。他还有一句话:“我八年没有打过一个妄想。”

  羊城晚报:什么意思?

  印顺法师:就是他的信念,他的思想没有动过,像他的这尊铜像一样。

  羊城晚报:什么意思?是指铜像还是指他自己?

  印顺法师:指他自己。

  羊城晚报:本老,您102岁了,悟了一辈子佛法,能够告诉我您悟到了什么吗?

  本焕长老:无。

  羊城晚报:“无”是很高境界呵。禅宗有个“无”字公案,同您的这个“无”有没有关系?

  本焕长老:呵呵,一样的。我们“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东西就有障碍有生死,没有东西就没有障碍没有生死。

  羊城晚报:“本来无一物”,与“时时勤拂拭”,哪一个高?或者两者各有用处?

  本焕长老:“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想想,本来就没有尘,哪里需要“时时勤拂拭”呢?有东西就有生死,没东西就没生死了。

  羊城晚报:您认为自己成佛了吗?

  本焕长老:没有,我差得太多太多,我只是一个小和尚。要成佛就要利益众生、教化众生、成就众生,结众生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佛。

  印顺法师:弘法寺在结众生缘上做了一些事,非典时期老和尚号召全国僧人同时拜大悲忏(拜求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力量以消除众生烦恼和磨难)或是举行水陆法会(佛教最隆重的法会),号召全国居士念大悲咒,以求早日消除灾祸,还组织了捐款活动。这次抗冰灾,老和尚也组织捐款217万元。

  羊城晚报:您对佛学、儒学都深有研究,又写得一手好字,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呢?

  本焕长老:佛讲的法佛也没写啰,六祖讲的法六祖也没写啰,我讲的法我也不会写啰。

  羊城晚报:佛教这个“述而不作”、“不着一字”的老观念,是不是要改变一下,要弘扬佛法,就要有东西让人方便地看嘛。

  本焕长老:我出家80年,进入禅宗60年,讲了一世禅。我现在最大的字看得见,小的字看不见了。耳朵也听不到,你坐在我的身边我才听得到了。那些是年轻人的事了。

  有神论无神论都可和谐相处

  羊城晚报:有神论与无神论,能和谐相处吗?

  本焕长老:有神论、无神论,是各人思想上的问题。他相信菩萨是他的事,他不相信菩萨也是他的事,信不信还是要讲个缘字。信仰自由,不要勉强。

  羊城晚报:佛门中人要做好事、善事;无神论者也同样要做好事、善事。

  本焕长老:没有问题啦,人并不是个个都要成佛的,大家彼此尊重,互相不要轻慢就可以啦。佛经故事中有一个“常不轻”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见人就叩头行礼,把人人都当作佛来恭敬,所以人们叫他“常不轻”,就是常常不轻慢一切人的意思。

  羊城晚报:过去一直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

  本焕长老:我完全不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我知道鸦片烟,它是有瘾的问题,是害人的东西。而一个人信教,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他的思想没这个认识,他不信这个宗教,他有这个认识,就信这个宗教。他信佛,修德积慧,是利己利人的事情。

  羊城晚报:还有一个问题,有人说佛教是迷信。

  本焕长老:佛教让人智信,反对迷信。我讲佛教是“觉”。从一个“疑”字开始,有一天顿悟了,他就“觉”了。觉有小觉、中觉,最后是大觉。

  羊城晚报:您现在处于哪一个觉?本焕长老:我现在不觉了。

  羊城晚报:禅宗,要求内在超越。那么内在超越是通过什么实现的,是不是通过内在修为,通过修养来实现的?

  本焕长老:我们学禅宗,明心见性,就是超越。

标签:佛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